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090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1.商朝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创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材料所述现象A. 彰显了中华民族美德B. 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C. 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密切D. 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答案】A【解析】“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创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说明过去注重中华民族美德的培养,A正确;B是西周时期形成的;专制王权商朝尚未建立,C错误;D中等级森严不符合材料主旨。2.历史学家吕思

2、勉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封建的四次反动”应包括A. 秦朝的焚书坑儒B. 明朝的特务统治C. 唐朝设置节度使D. 汉初分封同姓王【答案】D【解析】“封建的四次反动” 分别是第一次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材料中的封建应该是分封建邦,封建的反动是指诸侯王国对抗中央政权,D符合题意;A属于加强思想控制;B属于加强监察管理;C不属于封建的内涵。3.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

3、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从睉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A. 史治渐档清廉化B. 部门间关系更融洽C. 官员日趋专业化D. 中央集权显著加强【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隋唐时期中书门下由过去管理事务到专门管理政务性工作,说明封建社会的官员官职逐渐专业化,C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官职转变,并不能说明官吏清廉化,A错误;材料论述官员职责变化,没有说明部门之间的联系,B错误;材料中是加强君主权力,不是中央集权显著,D错误。4.明清时期,江苏苏州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

4、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这表明:A. 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A【解析】根据“江苏苏州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可知,明清时期农业经济区域化的特点,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故A正确;鸦片战争后,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无关,排除C;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现象在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来,故D项错误。5.“由民国元年至十年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

5、影响而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材料中“黄金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A.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 辛亥革命的促进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D. 国民政府的推动【答案】A【解析】根据“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可知,黄金时代指1903-1912年,结合所学,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A正确;1911年辛亥革命,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国民政府时期,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根据时间并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知识分析解答。6.孙中山在中

6、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其主要观点是:A. 反对私人资本发展,追求社会公平B. 强调发展国家资本,力求造福国民C. 主张平均地权,防止贫富不均D. 关注工人利益,反对阶级分化【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孙中山认为,私人垄断资本的膨胀会导致社会贫富不均;发展国家实业能使国民共享,故答案选B。孙中山不反对发展私人资本,他反对的是“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排除A;CD材料没有提及,排除。7.朝奉本是一种古老的官职,秦代有朝请,汉代有奉朝请,意思是“逢朝会请”,即每逢上朝便应召议事,

7、并不实指某个官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朝廷命官,却在古徽州遭到了广泛的“贬值”,便是普通人家的男子,也有互相敬称为朝奉的。明清两代,徽商蓬勃崛起,“徽州朝奉”成了徽记富商和当铺掌柜的专称。“徽州朝奉”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A. 徽商唯利是图的本性B. 徽商走官商结合之路C. 徽商的社会形象下跌D. 徽商的政治虚伪性【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就是这样一个朝廷命官,却在古徽州遭到了广泛的贬值”、“明清两代,徽商蓬勃崛起,徽州朝奉成了徽记富商和当铺掌柜的专称”,可知徽商社会地位下降,故 C 项正确;A、B、D 项与材料中的朝奉无关,故排除。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再学习的能力,题目给了一个“朝奉”的名词,

8、然后要求学生读懂其含义,并说到这一官职被徽州民间“贬值”化了,在这一基础之上,考生再去分析“徽州朝奉”这一现象的本质就水到渠成了。8.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觉悟,为吾人中最后觉悟。”材料中“伦理的觉悟”指A. 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 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C. 激进派用民主和科学取代封建纲常D. 顽固派维护的封建专制和家族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先后经历了“学技

9、术、学制度和学思想”的过程,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即他所说“伦理的觉悟,为吾人中最后觉悟”,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是“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B项仿制度是第二阶段的觉悟,排除AB。9.据史载,在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不久,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就租赋问题向天王洪秀全上了一道奏章并得到天王的同意,不久,太平天国施行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此举反映A. “照旧交粮纳税”是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B. 封建地租关系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C. 农民领袖意识到天朝田亩制度的不足D. 解决财政问题是当时天国的核心问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的政策。根据材料信

10、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照旧交粮纳税”是维护政权正常运转的经济需要,即是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太平天国是废除封建地租关系,封建地租关系不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并不是天朝田亩制度的不足而是政权正常运转必须征收一定的租税,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天国的核心问题不是解决财政问题而是解决等级森严的秩序,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的政策10.十二铜表法中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而在曹魏时的新律中则首次入律了所谓“八议”(亲,故,贤,能,功,贵,勤,宾),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上八种人犯罪,

11、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須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供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十二铜表法与新律的最大区别在于A. 是否注重君主权力B. 是否重视纲常伦理C. 是否注重公平公正D. 是否保护个人利益【答案】C【解析】由“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可以看出十二铜表法是注重公平公正的;而“法律规定的以上八种人犯罪,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須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供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是使封建贵族官僚的司法特权得到公开的、明确的、严格的保护,所以本题答案选C项;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没有体现君主的权力;B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没有体现纲常伦理;D项错误,与“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不符

12、。【名师点睛】本题是比较型选择题,解题关键是正确解读“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律规定的以上八种人犯罪,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須奏请皇帝裁决”信息,然后比较分析做出选择。11.恩格斯曾定义:“小农是指小块土地的所有者或租佃者尤其是所有者,这块土地即不大于他以自己全家的力量通常所能耕种的限度,也不小于足以养家糊口的限度。”马克思也曾说:“这是一个只能用统计来判断的问题,就我们研究的目的来说,对此也没有必要进行详细的探讨。”在此表明马、恩特别强调“小农”这一概念A. 土地性质的确定性B. 土地数量的规定性C. 分散性与封闭性D. 质与量的有机统一【答案】D【解析】由“尤其是所有者,这

13、块土地即不大于他以自己全家的力量通常所能耕种的限度”强调的是小农经济的规模,亦或是强调小农的“量”;由“也不小于足以养家糊口的限度”强调的是小农经济的“质”,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不选,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小农经济的土地性质;B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没有认识到小农经济的“质”;C项不选,题干中没有体现小农经济的分散和封闭的特点。12.有学者认为:“二战后,英美实行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徳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统制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国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印度本为资本主义国家却长期标榜为社会主义国家。”上述材料表明A.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按照资本主义

14、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来运行B. 宏现调控与市场体制相结合模式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C. 经济全球化下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已无差别D. 罗斯福新政成功表明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有利于各类国家发展【答案】B【解析】A项错误,题干中涉及到的国家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而且社会主义国家并不是按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来运行;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混合市场经济、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统制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有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都不再是单纯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中都夹杂着政府的宏观调控,所以C是正确答案。,所以本题答案选B项;C项说法错误,经济全球化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

15、义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存在差别的;D项不选,题干中没有提及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要正确解读“二战后,英美实行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徳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统制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国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印度本为资本主义国家却长期标榜为社会主义国家”,混合市场经济、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统制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有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都不再是单纯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中都夹杂着政府的宏观调控,然后选择答案。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传统战略文化思想是以民为本、文武并用。历史上盛世时期的

16、治国理念都强调民本主义。君主执政的目的应是以君保民利民”,其执政理念则应该表现为“民为邦本,本囿邦宁”。在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上,从不掠夺外邦的土地和财富,而是坚持“与民休息”“以农为本”的政策,力求保持小农经济稳定发展。在与邻国的关系上,从不主动侵扰、扩张和掳掠,而是以尧帝确立的“协和万邦”思想为主导原则,以孔子的“天下大同”为理想目标。摘编自唐尧论中国古代盛世时期的战略文化材料二 美国推行霸权的力量源泉是美国民族的特质和美国传统的历史。美国的战略文化,缺乏悠久的历史哲学传统,没有沉重的历史文化包袱,也没有相应的严肃感,但有着在不长的历史时期内,通过战争等手段把自己的利益和影响扩展到全世界的

17、经历,从而使之充满自信和自负,同时也富于进攻性和强制性。同时,由于美国自身的“民族优越感”和“天赐使命感”,其片面的认为世界上的“民主国家”之间是不可能产生战争的,民主国家只会与非民主国家之间爆发战争。美国简单的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民主和非民主两类,并且认为自己有义务有能力将非民主国家改造成为民主国家,甚至不惜动用武力,推翻其政权。美国人深受杜威学说影响,大多带有实力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但从当代美国军事战略本质来看,其战略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实力主义。美国在其战略文化影响下的战略推进过程,也是其在实力主义影响下推动其霸权的过程。摘编自李啸浅析中美战略文化之差异(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盛世时期

18、战略文化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中美战略文化选择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国家战略文化的认识。【答案】(1)特征:以国内治理为主;对外力主和平交往,以协和万邦的思想为主导原则;以“天下大同”为理想目标,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民本、农本思想影响深远;战略文化具有连续性。影响:(积极)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小农经济的发展和儒家思想的传播;有利于边疆稳定和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推动和平友好的国际关系的构建,对现代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提供经验和借鉴。(消极)导致天朝上国、闭关锁国等观念产生;引发战略文化的僵化;致使近代中国的落后和屈辱。(此题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回答)(2)差异

19、:中国以民本、农本思想为指导思想,而美国以实用主义、实力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对外主张和平外交、睦邻友好,不主动侵扰、扩张和掳掠,而美国对外推行霸权主义,通过战争将自己的利益和影响扩展至全球,具有进攻性和强制性;中国历史悠久,具有连续性,而美国缺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中国推崇“天下大同”的理想,主张“和为贵”、“以德服人”,而美国强调民族优越感,提倡个人主义价值观,推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战略选择: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坚持国家民族政治独立;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制度改革与技术创新;坚持和平崛起【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君主执政的目的应是以君保民利民”可知,以国内治理为主;根据材料

20、一“以民为本”“强调民本主义”可知,古代中国的战略文化特征是民本、农本等思想影响深远;根据材料“在与邻国的关系上”“以尧帝确立的协和万邦思想为主导原则”可知,对外力主和平交往,以协和万邦的思想为主导原则;根据材料一“以孔子的天下大同为理想目标”可知,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根据材料“历史上盛世时期的治国理念都强调民本主义”可知,其战略文化具有连续性。第二小问,可以从积极和局限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积极可以从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国际关系、中华文明的传播等角度分析;局限可以从闭关保守、文化僵化、阻碍后世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2)第一小问差异,从“美国人深受杜威学说影响,大多带有实力主义和现实

21、主义倾向”中可以看出,美国以实用主义、实力主义为指导思想;“ 美国推行霸权”“通过战争等手段把自己的利益和影响扩展到全世界”“富于进攻性和强制性”与中国爱好和平形成鲜明的对比;材料“美国的战略文化,缺乏悠久的历史哲学传统”以及“美国自身的民族优越感和天赐使命感” ,可以从指导思想、对外政策、文化发展的特点、基本精神等角度进行比较。第二小问认识,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回答此题既要结合材料内容,也要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民族独立、改革开放与创新、和平崛起化等角度进行归纳。14.阅读材料: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和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

22、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和预期目的的。但是,不管这个差别对历史研究,尤其是对各个时代和各个事变的历史研究如何严重,它丝毫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这样,历史事件似乎总的来说同样是由偶然性来支配着的。但是表面性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解读材料,围绕“行动的目的与结果”自拟一个论题,运用近现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

23、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信息1行动的目的与结果相背离:洋务运动:目的是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果未挽救统治危机,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辛亥革命:目的是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挽救民族危机,结果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其他如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信息2行动目的与结果一致:罗斯福新政,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1787年宪法等(逻辑推理严密,史实准确,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此为开放性试题,答题基本上要求具备四要素:论题、论据、论证、结论。鼓励考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选取典型的事例,运用严密的逻辑分析来阐述和证明论题,让考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开拓考生

24、思维,培养创新品质,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目标与人才选拔考试的要求。针对本题可以得出两个信息:行动的目的与结果相背离和行动的目的与结果一致,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举例论证即可。请考生在第45、46、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价格体制,农产品、矿产品、原材料 等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农民收入低下,企业亏损严严重。1978年12月,中共中央果断决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拉开了价格改革的序幕。1979年到1984年,政府多次提高粮食、油料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1

25、985年开始,除政府合同定购的少数品种外,其他农副产品价格随行就市,长达30余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宣告结束;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双轨制”,允许企业对完成计划后的超产部分自主定价。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逐渐取消,实行政府指导价。1998年起全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随后与之相配套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规定等一些法规、制度也陆续出台。摘编自李林茂、李愈茂价格改革回顾与瞻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意义。【答案】(1)

26、特点:以农产品价格改革为开端;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坚持市场化取向:建立了较完整的价格法律体系。(2)意义:改变了不合理的计划价格体制,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和企业效益;推动了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1)从材料“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拉开了价格改革的序幕”“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逐渐取消,实行政府指导价”“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随后与之相配套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规定等一些法规、制度也陆续出台”中可以概括出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我国实行计划价格体制,农产品、矿产品、原材料等价格

27、严重背离价值,农民收入低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改革计划价格体系,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增加收入等方面来分析得出。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大国的争霸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采取多种手段来进行,而战争可以说在历史上一直是多种形式和手段中最高的形式或最后的手段。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征杀战伐都是在步、骑、车、船所能达到的平面上,在当时人们力所能及的有限范围里,主要由交战双方(或各方)的军队在前线进行的。只有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或者说帝国主义阶段,才提供了促使这种战争演变成世界大战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前线和后方的联系的依赖关系无比密切,经济因素和精神因素的作用大大提高,武

28、装斗争的范围、规模和烈度空前增长。于是在二十世纪,终于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这种骇人听闻的現象。而物极必反,当战争被推向其极限的同时,也就从中产生了它自身的否定因素。一方面,现代战争必须动员日益广大的人民群众参加。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进行争霸的大国当权集团来说,在现代条件下,无限制的全面战争将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为此,今天即使在进行争霸的大国,也不把进行无限制的全面核大战作为现实的可行手段,而在致力于寻求低烈度的有限战争方案。摘编自任银睦概论世界大战的起源和抑制因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直到20世纪才出现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社会中制约世界大战发生的

29、主要因素。【答案】(1)原因:大国霸权主义是其根源;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两次工业革命提供了交通、通讯等技术条件;垄断组织扩张的需要;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因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两次世界大战的危害及教训;各国人民反战意识增强;国际社会对未来核战争毁灭性的共识;大国致力于有限战争。【解析】(1)依据材料“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或者说帝国主义阶段,才提供了促使这种战争演变成世界大战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技术”的信息结合所学从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等方面思考回答。 (2)依据材料“也不把进行无限制的全面核大战作为现实的可行手段,而在

30、致力于寻求低烈度的有限战争方案”的信息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两次世界大战的危害及教训以及各国人民反战意识增强”的角度思考回答。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6年,是黄兴先生逝世100周年,他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与孙中山常被人以“孙黄”并称。黄兴的一生与整个辛亥革命相始终,他以策动和领导武装起义著称于世。华兴会预谋在长沙发难,他自任总指挥;武昌起义爆发,他被推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战时总司令;南京临时政府组成,他做了陆军总长,及至临时政府取消,还担任过南京留守。众所周知,以黄兴为首的两湖志士一直是维护孙中山领袖地位的。当然,在孙

31、、黄之间也有过三次较大的争论,而且,一次比一次激烈,如果不是黄兴克制自己,作出让步,竭尽全力地维护孙中山领袖地位,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孙中山让位袁世凯后,黄兴却转而主张政党内阁。他指出:“组织内阁,当政见洽合者方可福国家”,用政党内阁,“使内阁得一大政党之扶助,与国会多数议员成一统系,其平日所持政见大略相同,一旦发表,国会乃容易通过,不致迭起纷争,动摇内阁,陷国家于危险。”然而,对着宋教仁的被刺和国民党被袁世凯强令解散,黄兴政党内阁的梦想宣告破灭。摘编自百度百科黄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兴主张建立政党内阁的原因,简要评价其政党内阁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黄

32、兴的历史贡献。【答案】(1)原因: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共和政治:保持内阁稳定,维护政局稳定;建立强有力政府,加快经济建设与发展。评价:对激发国民参政热情、扩大同盟会的影响、促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政党内阁是无法实现的.(2)策动和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坚决维护孙中山领袖地位:积极探索民主建国道路,是辛亥革命的主要领袖【解析】第一问,根据材料信息“孙中山让位袁世凯后,黄兴却转而主张政党内阁”“组织内阁可福国家”“用政党内阁不致迭起纷争,动摇内阁,陷国家于危险”可以总结出本题答案。第二问,解答此类问题一定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黄兴的政党内阁可以出政党内阁对国民同盟会的影响根据材料信息“随着宋教仁的被刺和国民党被袁世凯强令解散,黄兴政党内阁的梦想宣告破灭”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政党内阁是无法实现的。本题从“黄兴的一生与整个辛亥革命相始终,他以策动和领导武装起义著称于世。南京临时政府组成,他做了陆军总长,及至临时政府取消,还担任过南京留守。“”可以看出策动和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由“众所周知,以黄兴为首的两湖志士一直是维护孙中山领袖地位的”可以概括出坚决维护孙中山领袖地位;由“孙中山让位袁世凯后,黄兴却转而主张政党内阁”可以分析出积极探索民主建国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