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年级月考考试试卷,其中125题为选择题,26、27、28题为综合题。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本试题重点考查点为:生态区划分依据、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判断、区域水果类型判断、森林环境效益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地质构造判读、海水温度影响因素分析、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点、土地类型、植被带判断、气候特点、巴西地理概况、区域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风向、自然灾害类型判断、人口几何中心和人口重心迁移轨迹图判读、正午太阳高
2、度角与楼盘采光条件关系分析、海啸传播距离分析、地震位置判断、气候特征分析、农业区位、长江“黄金水道”的价值、区位优势分析、区域环境问题、地理位置特点描述、降水量年际变化原因分析、气温年较差比较等,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都是核心的骨干地理知识点,设问较好,图文形式丰富,题量适中,整体难度中等。安徽省示范高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第4页,第II卷第5至第6 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2. 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
3、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 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交上。第I卷(选择题共5O分)本卷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旳。【题文】 L4生态功能区划是依据生态系统特征,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及生态环境敏感性等分异规律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读“安徽省生态区图”,完成12题。 1.安徽省生态区划
4、分的最主要依据是 A.气候 B. 水文 C.地形 D.生物2.人口多,土地承载过程,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严重脆弱的生态区是A. 沿淮海平原 B.江淮丘陵岗地 C. 皖西大别山 D.皖南山地丘陵【知识点】本题考查生态区划分依据、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判断。【答案解析】1.C 2.A解析:1题,从图中可知,一级区与安徽省地形区相似,说明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形。C正确。2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人口多,说明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另外水污染严重,与当地矿产开发利用有关,故推测为沿淮淮北平原生态区。A正确。【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信息和题干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题文】 L4 L7图
5、示区域西部山区是我国重要的林果业基地,也是重要生态保护区,读图,温差34题。 3.该区域主要的水果是A. 柑橘 B. 苹果 C. 香蕉 D.橙子4.该西部森林的环境效益是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减轻东部地区的风沙危害净化空气,吸烟除尘调节气候,减轻东部地区寒潮损失A. B. C. D. 【知识点】本题考查区域水果类型判断、森林环境效益分析。【答案解析】3.B 4.A解析:3题,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应为暖温带,主要水果为温带水果。B正确。4题,该区域的西部位于山区,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也位于京津两地冬季风的上风地带,还有防风固沙、减轻东部地区沙尘危害的作用。A正确。【
6、思路点拨】准确的区域定位及充分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题文】 E2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与C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6与沿AB剖面图原来岩层方向是【知识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地质构造判读。【答案解析】5.C 6.A解析:5题,根据题目可知,该地为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且为谷地,说明背斜顶部被外力风化、侵蚀掉,只有C符合背斜情况,C正确。6题,从图可以看到沿AB方向相同的地层线海拔高度相同。同一地层海拔高度范围相同。所以AB应该是槽部延伸方向,地层沿AB方向没有发生弯曲变形,所以地层呈水平状态,海拔高度相同,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本题对图表解读能
7、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补充:地质构造特征地质构造产生原因结构特征构造地貌倒置地形背斜当原本水平的岩层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发生弯曲变形岩层向上弯曲隆起地形上常形成山岭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体疏松,容易被流水、风侵蚀成谷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变形地形上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断层地壳运动产生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岩石承受的程度,岩体发生破裂错动断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明显的错位、位移大断层形成裂谷或陡崖;断层一侧上升的岩体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断层构造地带易受侵蚀作用,常会发育成沟谷、河流。例:庐山、泰山、华山
8、;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题文】 D2 B32012年8月16日20日,我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成功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后,抵达冰岛,进行正式访问。读图,回答78题。 7.甲海域冬季比同纬度海水温度高,其主要原因是A. 海水的调节作用B. 中纬度西风带来的暖湿气流C. 海底地热释放的热量D.暖流的增温作用8. “雪龙”号航行途中可能A. 观赏到极光B.一天中旗影朝向正北和正南C. 沿途都是顺风顺水D.使用罗盘导航【知识点】本题考查海水温度影响因素分析、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点。【答案解析】7.D 8.B解析:7题,甲海域冬季比同纬度水温高,最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有明显的增温作用。D正确。8题,“雪龙”
9、号在极圈内航行,且此时8月份,极地附近有极昼现象,不可能看到极光(极夜间才有);太阳整日不落,在子夜时,太阳位于正北,旗影位于正南,在中午时分,太阳位于正南,旗影位于正北;由北冰洋进入大西洋时,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不是顺水;磁北极与地球上的北极点不重合,故极地附近不能用罗盘导航。B正确。【思路点拨】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都是自然地理中核心知识点,整体难度不大。 【题文】 F2秦岭南坡某山地以林地和草地为主,下图为其土地利用类型构成,至带海拔不断升高,读图,完成910题。 9.表示耕地的是A. 甲 B.乙 C.丙 D.丁10. 带林带的类型最可能是A.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
10、D.硬叶林【知识点】本题考查土地类型、植被带判断。【答案解析】9.A 10.C解析:9题,该地以林地和草地为主,结合图乙、丁两类用地比重大,故耕地不可能是乙和丁。丙用地从山麓到山腰变化不大,说明也不可能是耕地,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及附近,故为甲,A正确。10题,山腰地带降水最多,为森林,两侧降水减少,草地面积增大,可知乙为林地,丁为草地,至带海拔不断升高,带主要是草甸,林地从山麓往山顶,随着气温下降,由常绿林落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带海拔较高,最可能是针叶林。 C正确。【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信息和熟悉降水、气温随着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题文】 C4 M12014年世界
11、杯足球赛于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巴西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等东南部12座城市举行,读巴西略图,完成11-12题。 11.巴西世界杯安排在6、7月比赛,此期间比赛城市的气候特点是A. 高温多雨 B. 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C. 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D.气温较低,降水较多12.我国某球迷在巴西观看比赛,其见闻可信的是A.居民多为英国后裔,多说英语B. 有饮茶习惯,大街小巷茶馆随处可见 C. 街头海滩,各色肤色的孩子在踢球 D.加油站少,等待加油汽车排成长龙【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候特点、巴西地理概况。【答案解析】11.B 12.C解析:11题,世界杯举办城市主要位于巴西高原地区,气候属于南半球的
12、热带草原气候,6、7月南半球为冬季,热带草原气候属于干季,因此此段气温较低,降水较少,B正确。12题,巴西多为葡萄牙的后裔,多说拉丁语;生产咖啡、可可,大街小巷咖啡馆随处可见;巴西甘蔗产量大,以甘蔗为原料生产酒精,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普遍,加汽油并非普遍;巴西是一个移民国家,各人种相互通婚,形成了不同肤色的人种,且热爱足球,因此无论是街头还是海滩,都能看到各种肤色的孩子在踢球。C正确。【思路点拨】熟悉巴西气候类型及巴西基本地理概况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题文】 L4 D1读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甲区域为工矿区地下水污染严重区,其主要的污染源来自A. 石油工业 B. 有色冶炼业 C
13、. 造纸工业D.煤炭工业14.从图中可知,北方地下水污染比南方严重,其主要自然原因是A. 地势平坦,水流缓慢B. 气温低,生物循环慢 C. 水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弱D.重工业发达,废水排放量大15.为建设美丽家园中的碧水工程,可采取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污染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工业废水 提高水价,减少水资源的利用A. B. C. D. 【知识点】本题考查区域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答案解析】13.D 14.C 15.A解析:13题,从图中可知,甲区为我国的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由于煤炭工业引发工矿区地下水污染严重,D正确。14题,北方地下水污染比南方严重,既
14、有自然原因,降水少,水循环不活跃,水体自净能力弱,又有人为原因,北方重工业发达,工业废水排放大,因为题干是考查自然原因,故排除D。C正确。15题,要建设家园碧水工程,主要从减少废水排放、加强对废水的治理两个方面,提高水价、减少水资源的利用显然不符合这两个方面,不能因为要环境保护,就减慢发展。A正确。【思路点拨】环境问题是常考的知识点,对于其成因及治理措施要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分析,平时多总结,方能灵活应用。本题难度不大。补充:陆地环境问题成因影响防治水土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自然原因:深居内陆,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少雨,大陆性特征显著;多大风;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沙质沉积物广布;全
15、球变暖,蒸发旺盛。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鼠害;蝗害;人口增长过快,经济贫困落后。植被减少,土地退化,沙漠扩大,风沙、沙尘暴危害严重,牲畜数量或品质下降,生存环境恶化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和工程措施(如设置沙障)相结合。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发展林草田生态农业,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合理放牧(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轮牧,控制载畜量,改善经营管理方式);合理分配水资源;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行政管理,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土地盐碱化自然原因:气候旱涝频繁,蒸发强烈;地势低洼,排
16、水不畅,地下水位埋藏浅。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沿海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海水倒灌土壤含盐度较高,土地生产力低,农作物产量低,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科学排灌(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井排井灌;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引淡淋盐;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田覆盖;施用化学改良剂水土流失自然原因: 降水(强度);地形坡度;土质条件;植被状况。人为原因:乱垦滥伐,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人口增长过快,经济贫困落后。造成土壤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加剧洪水灾害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实行
17、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合理放牧,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矿区复垦;建梯田、修挡土坝;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移民;消除贫困,提高人口素质。(南方山区:以种粮为主调整为以林果为主;封山育林)水体及土壤污染自然灾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及杀虫剂,泥沙中所携带来的氮、磷污染;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减弱了水体自净能力,加剧水污染;环境认识不足,管理力度不够,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使河湖水、地下水水质变坏,特别是地表饮用水源的水质不断下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土壤遭污染,危害水生动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制订相关法规,加强环境
18、管理,依法保护水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型、环保型产业;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控制排放各类废弃物;革新技术,加强对污水的处理与利用,达标排放;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河湖萎缩及地下水枯竭径流量小、分布不均、气候干旱等,用水量增加,浪费严重,长期超采地下水;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供水,河湖对洪水的天然调节能力减弱,加剧洪涝灾害,地面沉降,建筑物倒塌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跨流域调水,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加强水土保持,退田还湖,制止地下水长期超采,防止污染物渗入地下冰川消融太阳活动、地球
19、自身引起的地球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变化,全球气候日益变暖,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如旅游)全球海平面上升,低地国家消失,产生大量环境难民;江河补给减少,影响动植物、农作物生长和水资源供给,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能更加频繁;冰雪反射消减,地表吸热增加,加剧全球变暖,影响全球水热量平衡,大气环流和洋流,影响全球气候和环境变迁制定相关政策及法规,改革能源消费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寻找相关应对办法,尽量减少损失 【题文】 L8沿淮城市群是至淮河安徽段两岸地区的城市群体,俗称皖北,面积占全省的1/3,人口占全省的一半,读沿淮城市群经济发展图,完成1617题。16.关于沿淮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稠密,人口
20、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B.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最高 C.淮南市经济总量最大,城市化水平最高 D.淮北市经济总量最小,城市化水平最低17.据区域特点,沿淮城市群的整体定位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珠三角制造业的承接地安徽重化工主要集聚地 安徽旅游示范区A. B. C. D. 【知识点】本题考查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答案解析】16.A 17.C解析:16题,从题干上已知,沿淮城市群,面积占全省的1/3,而人口占全省的一半,说明人口稠密,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图中可知,该城市群,第一产业比重总体上较大,城市化水平较低;淮南市外圆圈不是最大,说明经济总量不是最大,淮北市
21、第一产业比重最低,城市化水平最高。A正确。17题,淮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安徽省重要的能源地,也是重化工业的主要集聚地,且平原广阔,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可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距长三角近,是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的承接地;皖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是安徽省旅游业示范区,淮北地区不是安徽旅游示范区。结合选择项可知,C正确。【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对图表解读能力要求较高,难度不大。【题文】 C2 C3下图为B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A、B两地经度相同。完成18一19题。18此时B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19此
22、后,来自A地的天气系统影响到B地,造成农业减产,此灾害可能为 A台风 B地震 C雾霾 D、寒潮【知识点】本题考查风向、自然灾害类型判断。【答案解析】18.C 19.D解析:18题,从图中可知,B点上空等压面向上弯,说明是高压,近地面为低压,风从A吹向B,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东北风。C正确。19题,A地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寒冷的高压,造成农业减少可能是寒潮,雾霾对农业影响较小,对交通影响较大。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实质上是热力环流形成的等压面判读的一种应用,题目比较典型,其应用规律是常考的知识点,要注意多总结,本题难度中等。【题文】 H2 L8如果把地区人口分布形象理解为人口分布图上具有
23、确定的点位和位的散点群,则在平面上全部力距达到平衡的支点是人口的重心。区域几何中心是区域空间的中心点,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几何中心和人口重心迁移轨迹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该省可能是A.安徽省 B .广东省 C.陕西省 D.河北省21.该省19892009年人口重心向东北迁移,主要原因是A.东北部煤炭的开发,人口大量迁入 B.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增长减慢 C.东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大量迁入 D.东北地区水能的开发,环境人口容量增大【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几何中心和人口重心迁移轨迹图判读。【答案解析】20.C 21.A解析:20题,从图中可知,该省的几何中心为108.87E,纬度为
24、35.20N,结合我国各省位置分布,应为陕西省。C正确。21题,该省19892009年人口重心向东北迁移,主要是因该省东北部煤炭资源丰 富,随着煤炭的开采加工,大量人口向东北迁移。,A正确。【思路点拨】理解人口几何中心和人口重心概念的内涵及正确的区域的定位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题文】 G3 E2下图表示某次大地震造成的海啸在太平洋中的扩展情况,图中的数字和曲线表示该灾害发生后扩展的时间(小时)和范围,海水越深,速度越快。读图,回答2223题。 22.海啸到达时间相当的ABCD四个海区中,A海区域距离最远是因为A. 表层洋流的加速作用 B.海岭附近,摩擦力大 C. 沿途大陆架宽广,速度快
25、 D.途径岛屿少,阻力小23.引发此次海啸的地震A. 震级小但烈度大 B.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C.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D.会引发厄尔尼诺现象【知识点】本题考查海啸传播距离分析、地震位置判断。【答案解析】22.D 23.C解析:22题,A海区主要位于东太平洋,岛屿少,对海啸阻挡作用弱,导致速度快,在同样时间内,速度越快,传播距离就越远。B、C、D海域岛屿较多,对海啸阻挡作用明显,速度较慢,故传播距离较近。D正确。23题,从图中可知,震源位于南美洲西海岸附近,该地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地带,为板块的消亡边界。一般形成大的海啸,地震的震级都较大;地震可能引发海啸、滑坡、泥石流等,但不会引发厄
26、尔尼诺现象。C正确。【思路点拨】板块分布状况是常考、常见的知识点,一定要熟悉其大体位置及运动方向,本题难度不大。【题文】 B3某开发商分别在秦皇岛(约40N)和黄山市(约30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的朝向、楼高和户型结构相同,户型结构如图(乙图)所示,读图,完成2425题。 24.冬季卧室采光条件最差的是A. 秦皇岛南卧室B. 秦皇岛北卧室C. 黄山市南卧室D. 黄山市北卧室25.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图甲)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秦皇岛市却没有通过,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A. 扩大南北楼的楼间距 B. 缩小东西楼的楼间距 C. 提高北侧楼房的高度 D. 降低南侧楼房的高
27、度【知识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与楼盘采光条件关系分析。【答案解析】24.B 25.D解析:24题,我国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此时太阳从东南起山,西南落山,故冬季采光最差的是纬度较高的秦皇岛的北卧室。B正确。25题,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在我国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为了获得较好的光照,同样高度的楼房间距随着纬度增加而增大。但从甲图中而言,楼盘两侧都是道路,扩大南北楼的楼间距难度较大,最可能只有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以保证北楼充足的光照。D正确。【思路点拨】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是常考的知识点,要会结合其规律应用分析一些基本的地理现象,本题难度中等
28、。补充: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以直射点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向四周递减,递减到晨昏圈上为0关系:昼半球均有太阳高度,但只有直射经线上的太阳高度才是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只出现在直射经线上、或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上、或昼半球中央较长的经线上)太阳高度角越大,人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H9090(所求地点与直射点的纬度距)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
29、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上,每年各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综合题【题文】 C4 J1 M126、读四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位置和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指出四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气候特征。(8分) 城市气候类型气候特征(雅典)(北京)(伦敦)(里约热内卢) (2)2016年第三十一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盛产咖啡,试分析该地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判断、气候特征分析、农业区位。【答案解析】(1)城市气候类型气候特征(雅典)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北京)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伦敦)温带海洋性气候终
30、年温和多雨 (里约热内卢)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818分)解析:根据降水和气温资料图可以判断。(2)该地气候湿热,水热资源丰富;咖啡雨季生长,干季晾晒;高原地形,排水方便;欧洲殖民者登陆较早,开发历史较早;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地处沿海,海陆交通便利;靠近大城市,市场需求量大;政策的支持等。(每点一分,回答六点即可,共6分)解析:农业区位分析一般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结合材料可知,该地位于热带地区,水热资源丰富;高原地形,排水方便;经济条件:欧洲殖民者登陆较早,开发历史较早;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地处沿海,海陆交通便利;靠近大城市,市场需求量大;政策的支持等。【思
31、路点拨】熟悉气候类型判断一般规律和农业区位分析的一般模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补充: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气候:首先判读出是什么气候类型,再重点回答其:光照、热量、降水及其组合状况、日较差大小、灾害性天气地形:先判读出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及所占比重,然后分析对农业的影响。如果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则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广阔,利于发展耕作业。如果地形为山地丘陵,则坡陡、地块面积小、易产生水土流失、海拔高热量不足,不利于种植业;但利于发展立体农业。土壤:先判读出土壤类型(黑土、红壤),再分析对农业的影响。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广人稀水源:临近河湖,灌溉便利;或有冰雪融水灌溉,利于
32、农业。水资源短缺不利种植业生物:种类、分布、数量(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及其距离:(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城市较多或工矿业发达,市场广阔;接近消费市场;消费水平和习惯等(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公路、铁路、河流等交通线,或内河、海洋、航空运输发达,(水陆)交通便利;联系市场方便(对商品农业影响大)劳动力:数量、素质、价格。如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成本低廉科技:生产技术落后或农业科技发达(体现在:培育良种的技术;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土壤改良技术、机械化水平等;以及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政策:国家政策支持(价格的调节、政策性
33、补贴、资金的投入等)工业的协作: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提供化肥、农药发展历史及基础: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原有生产条件(有农田水利建设、灌溉系统),农业基础好地价、产值、规模:对城郊农业、商品农业影响大生活习惯和宗教(3)农业区位条件的提取农业区位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运输、国家政策、科技等,但命题者常将这些因素以各种形式隐含在试题中,文字、数据、表格、图形是区位试题的常见表示方式,解题时要求我们根据设问逐一提取。自然条件的提取:可通过经纬线、海陆位置、等高线、山体朝向、坡度陡缓、景观特征提取相关的气候、河流水源、地形、土壤等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提取:从所处国家或
34、地区,以及说明性文字、注记中,了解到市场、政策、劳动力状况;还可通过符号注记,了解市场距离、交通运输条件;从距离城市的远近了解地价,从给定的产业了解成本、产值和产品状况。(4)不利自然条件的归纳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要相互协调、且持续稳定才能满足动植物正常生长。因而农业生产各个阶段,明显的不协调的“短板”因素如降水少、低温、日照不足、灌溉水源不足、土壤贫瘠;或它们不稳定产生的“极端状态”如降水季节变化大(变率大)多洪涝、干旱(春旱、伏旱)、以及寒潮、霜冻、台风、风沙等气象灾害,病虫害,土壤酸碱度偏高等都会影响农业高产和稳产。例如华北的旱涝、盐碱、风沙;宁夏的降水少、多风沙
35、、土地盐碱化【题文】 L8 K1 M227.阅读下列材料,综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2014年4月28日,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了座谈会,指出建设长江经济带,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专家预测,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材料二 (1) 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又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简析“黄金水道”的价值。(6分) (2)比较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经济发展的各自优势,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36、10分) (3)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长江“黄金水道”的价值、区位优势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答案解析】(1)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干流沿岸有众多的工业城市,运输量大;干流航线与多条南北铁路和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每点两分,共6分)解析:长江“黄金水道”的价值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水运本身的优势。二是水运运输量需求大,三是完善交通网。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长江
37、流域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干流沿岸有众多的工业城市,运输量大;干流航线与多条南北铁路和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2)长三角:工农业基础雄厚,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劳力力素质高;市场需求量大;水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效率高等。(任答三点得3分)川渝地区:土地面积大,价格低廉;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且价廉;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等。(任答三点得3分)长三角为川渝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川渝地区为长三角提供能源、原料,积极吸引长三角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互赢。(4分)解析:长三角和川渝
38、地区经济发展的各自优势类似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优势比较,可以借鉴教材所学知识进行迁移。(3)环境问题: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沿岸的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扩大,环境污染严重,水污染、酸雨危害。(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共4分)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会导致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加剧;沿岸的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扩大,环境污染严重,水污染、酸雨危害等。这些也是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些常见的环境问题。【思路点拨】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及区域环境问题是常见,常考的知识点,本题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要求较高,
39、难度中等。补充:如何分析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对区内所有的产业活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自然资源气候、陆地、海洋):资源条件(自然和人文资源:农业资源、工业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等):劳动力条件(劳动力数量、素质);交通条件:交通运输方式及优势,交通便捷。市场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工农业基础,);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带来的发展机遇,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等带来资金、辐射带动作用);其他条件(基础设施完善,文化科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生态环境脆弱,)。既要回答开发利用资源发展产业活动的内容;又要对人类造成损失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回答治理保护和防灾减
40、灾内容【题文】 A2 C4 M2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 江西省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闲庭,形胜之区”,境内东南部三面群山环绕,北部平原坦荡。(1)简述江西省地理位置特点。(4分)(2)指出江西省降水年际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与夏季风强弱的关系。(6分)(3)比较上图AB两地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并分析其原因。(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理位置特点描述、降水量年际变化原因分析、气温年较差比较。【答案解析】(1)位于我国南部(或东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429(或24)至30、东经11334(或114)至118之间,处于低纬度;虽不直接临海,但距海较近;毗邻浙江、福建
41、、广东、湖南、湖北、安徽;大部分地区位于武夷山以西,南岭以北,罗霄山以东,长江以南,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点一分,共4分)解析:地理位置描述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江西省位于我国南部(或东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429(或24)至30、东经11334(或114)至118之间,处于低纬度;虽不直接临海,但距海较近;毗邻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安徽;大部分地区位于武夷山以西,南岭以北,罗霄山以东,长江以南,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下游地区。(2)年际变化大,(1分)降水年际变化与夏季风强弱关系密切,(1分)当夏季风强年份,由此产生的锋面雨带移动速度快,在
42、江西省停留时间短,雨季短,导致降水少;(2分)当夏季风弱的年份,由此产生的锋面雨带移动速度慢,在江西省停留时间长,雨季长,导致降水多。(2分)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江西省降水年际变化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降水年际变化与夏季风强弱关系密切,当夏季风强年份,由此产生的锋面雨带移动速度快,在江西省停留时间短,雨季短,导致降水少;当夏季风弱的年份,由此产生的锋面雨带移动速度慢,在江西省停留时间长,雨季长,导致降水多。(3)A地气温年较差小于B地;(2分)因为夏季A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B地位于背风坡,故夏季气温A低于B;(2分)冬季B地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地带),深受冬季风的影响,A地位于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地带),故冬季气温A高于B。(2分)解析:AB两地气温年较差的大小主要是其受地形的影响最大。夏季A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B地位于背风坡,故夏季气温A低于B;冬季B地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地带),深受冬季风的影响,A地位于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地带),故冬季气温A高于B。整体来说A地气温年较差小于B地。【思路点拨】地理位置描述、我国季风区雨带推移规律是常考的知识点,要注意总结和灵活应用,本题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