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选择题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湿地既包括沼泽、滩涂、河流、湖泊、海岸带,也包括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等。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不属于湿地的是()A.B.C.D.2.湿地的功能或用途有()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解析:1.C2.B第1题,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浅海区。从图中看出,为海洋较深区域,因此不属于湿地,而符合湿地概念。第2题,湿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当地径流方面有重要作用。吉林省白城市湿地广布,近年来白城
2、市十年九旱,成为缺水的“水乡”。下图为“吉林省西部略图”。据此回答34题:3.白城形成“水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与地形B.地形与水文C.植被与水文D.气候与植被4.在旱灾时白城居民也很少引用湖泊和沼泽水,主要原因是()A.水质盐碱度高B.引水工程量大C.保护湿地资源D.保障下游用水解析:3.B4.A第3题,白城年降水量小于400mm,属于半干旱地区,气候与形成“水乡”无关;该地有河流经过,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地形与水文是形成“水乡”的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植被与“水乡”形成无关。第4题,旱灾时也很少引用湖泊和沼泽水,主要原因是水质盐碱度高,A正确;白城是“水乡”,引水工程量小;旱灾时
3、,居民考虑的主要是生存问题,而不是保护湿地资源和保障下游用水。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流域内冰川面积占比很小。 读20012016年青海湖水量变化及气候要素图,回答56题:5.下列关于青海湖20012016年水量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2016年的总水量约为70108m3 B.2004年水量达到近年最低值C.与气温升高冰川融水增加无关D.与蒸发持续减少关系最密切6.青海湖具有的生态价值是()A.提供灌溉水源B.维持生物的多样性C.水运条件便捷D.提供丰富的农产品解析:5.B6.B第5题,据图文信息,2016年的青海湖水量增加约为70108m3 ,A项错误;读图可知,从20012004年之
4、间,青海湖水量一直减少;从2004年开始,青海湖水量净增加。故2004年水量达到近年最低值,B项正确。青海湖地处我国的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从图中可以看出,青海湖水量变化受气温、降水和蒸发等因素影响,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所以径流量的变化与气温升高的影响有关,C项错误;从图中可知,青海湖的蒸发量波动下降,D错误。第6题,据所学知识可知,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结合选项,A、C、D项是湿地的社会经济价值,故B项正确。读“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回答78题:7.三江平原湿地形成因素组合正确的是()气候冷湿地势低平,不利于排水土壤存
5、在冻土层,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河流较多,降水较多植被稀少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A.B.C.D.8.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荒垦殖B.气候变化C.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D.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解析:7.C8.A第7题,湿地的形成主要从地表大量积水分析,从降水量、蒸发量、河流水、地形影响排水和地表水下渗等方面分析,故与关系不大。第8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耕地面积增加,湿地面积减小,所以是过度开垦导致湿地减少。一张卫星照片清晰显示:一个面积达96.7平方千米的湖泊从青海湖分离出去,青海湖由单一大湖裂变成了湖泊群,专家表示这是青海湖生态恶化的突出表现。据此回答910题:9.与青海湖面积变小,基本无
6、关的因素是()A.环湖地区草场退化,沙化严重B.全球性气候变化,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C.由土地垦殖,导致围湖造田和引水灌溉D.过度放牧和长时间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10.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是()实施湿地保护草原鼠虫害防治沙漠化土地治理生态保护林建设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工程A.B.C.D.解析:9.C10.D第9题,近年来,气候剧变、人类活动频繁、环湖区草场退化等造成青海湖生态破坏,湿地减少。但围湖造田和引水灌溉并不是本地区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第10题,针对青海湖生态恶化的原因,可以判断这些措施都可以保护其生态,有效治理湖泊萎缩。江苏滨海湿地是中国乃至世界为数不多的典型的原始海岸湿地
7、之一,围垦是滨海湿地人为干扰的主要因素,直接改变了滨海湿地景观自然演变的过程和方向。下图为江苏省不同年份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的距离。据此回答1113题:11.图示时期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A.射阳段推进距离最大B.东台段推进距离最大C.19912003年推进最快D.20032015年推进最快12.与如东相比,射阳、大丰、东台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明显的原因可能是()A.湿地资源丰富 B.水热条件最好C.位于淮河入海口D.人口密度大13.推测江苏滨海湿地围垦过程中面积增长幅度最大的利用类型是()A.盐田B.水产养殖C.稻田D.天然滩涂解析:11.C12.A13.B第11题,读图可知,大丰段推进距离最大
8、,A、B两项错误;19912003年推进速度最快,20032015年推进最慢,C项正确,D项错误。第12题,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明显说明湿地资源丰富,从水热条件来看,越向东南越优越,江苏省东南方向人口密度较大,而占据东南方向优势的如东却不比别的地区向海洋推进距离大很多甚至还小于东台区,说明其他地区湿地资源丰富。故A项正确。第13题,滨海湿地围垦发展水产养殖成本低;滨海湿地不利于水稻直接种植,还需要进行土地整治,成本高,速度慢;建设盐田对于围垦滨海湿地的需求较小;天然滩涂不是利用类型。故B项正确。14.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原为泥质塘堤,改造时专家采纳村民建议,用生命力旺盛的柳树桩代替松木桩护堤护岸。柳
9、树桩会生根、发芽,树根会抱住堤岸,水底下纠结的树桩有利于泥鳅等生物生存。这一改变的主要生态效益是()A.调蓄洪水能力增强B.航运条件改善C.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D.农副产品增多解析:C根据材料信息,柳树桩会保护堤岸,又利于泥鳅等生物生存,体现的主要生态效益是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C对。调蓄洪水能力、航运条件不是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A、B错。农副产品增多是经济效益,D错。七里海湿地(距天津市区30千米)芦苇丛生、鸟类众多,是天津最大的天然湿地。下表为19872005年间七里海古泻湖湿地面积变化数据。读表,回答1516题:时间七里海古泻湖湿地面积(平方千米)天然湿地人工湿地水域养殖池1987年38.8
10、95.2302000年34.676.102.372005年33.505.753.8115.七里海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A.提供农副产品 B.提供水源C.旅游功能 D.维持生物多样性16.关于七里海古泻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湿地开辟使湿地总面积增加B.湿地面积的变化仅由人为因素造成C.成立专门机构启动生态修复项目D.人工湿地变化使净化水质功能增强解析:15.D16.C第15题,七里海湿地距天津市区30千米,芦苇丛生、鸟类众多,是天津最大的天然湿地,主要生态功能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第16题,成立专门机构启动生态修复项目符合七里海古泻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的措施。二、非选择题1
11、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内流区,流域内资源环境独特。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材料二青海湖流域20092011年土地利用结构及动态变化表(单位:%)。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人工用地未利用地2009年1.592.7267.8716.220.3011.302010年1.472.8368.4716.120.3010.812011年1.472.8468.4716.120.2910.8120092011年变化率-0.120.120.6-0.1-0.01-0.49材料三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青海湖湿地以及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主,是我国最早
12、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但青海湖区目前存在湖区水位下降且水质恶化,周边沙化面积扩大,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1)青海湖属 (填“淡”或“咸”)水湖,湖水损耗的主要自然途径是;流域内地势总体特征为。(2)祁连山是高原山地气候与 气候分界线;青藏高原日照强的原因是 。(3)材料二显示,青海湖流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20092011年耕地与林地、草地比重的变化,与当地实施了 政策有关。(4)简析青海湖鸟岛成为候鸟重要栖息地的原因。解析:第(1)题,从材料和图中可以看出,青海湖是内流湖,因此湖水损耗的主要自然途径是蒸发,为咸水湖。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高低。第(2)题,祁连
13、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青藏高原日照强的原因可以从地势和天气两个方面回答。第(3)题,从青海湖流域20092011年土地利用结构及动态变化表中可以看出青海湖流域草地比重最大,耕地与林地、草地比重的变化,与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有关。第(4)题,青海湖鸟岛成为候鸟重要栖息地的原因可从食物、天敌、气候等生存环境、人们的保护意识等方面回答。答案:(1)咸蒸发西北高,东南低(2)温带大陆性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弱(3)草地退耕还林、还草(4)地域偏僻孤立,天敌较少;湿地环境,水、食物充裕;夏半年气候温和,适合鸟类繁衍生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们爱鸟、
14、护鸟意识强。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鄱阳湖位于长江南岸,是全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接纳赣江等河流来水,同时与长江相连,连接处有时湖水注入长江,有时江水倒灌至鄱阳湖。临湖低平原海拔多在20米左右,人口密度大,大多数聚落修筑了防洪堤坝防止湖水淹没,也扩大了耕地面积。如图表示2010年下半年鄱阳湖入江口附近水位及鄱阳湖面积变化。(1)指出图示各月中,长江江水“倒灌”至鄱阳湖的月份。(2)分析鄱阳湖冬季水位较低的原因。(3)20世纪70年代,在鄱阳湖周边地区出现大规模围湖造田现象。简要分析其原因。(4)简要分析鄱阳湖周边地区围湖造田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长江水与鄱阳湖水之间
15、存在着互补,当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时,长江水补给鄱阳湖,反之则鄱阳湖水补给长江水。结合图示,7月、8月、9月降水丰富,长江水位较高,长江水补给湖泊水。第(2)题,主要从湖泊水的补给、降水等方面分析。冬季,长江流域降水较少,导致入湖的水量较少;且长江水位较低,湖水注入长江较多。第(3)题,主要从人为原因方面分析。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数量不足,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出现了围湖造田的现象;且鄱阳湖周围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或土地肥沃或雨热同期),加上人们的生态意识不强。第(4)题,湖泊具有调蓄洪水、净化污染物、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本题从湖泊的生态作用方面分析。答案:(1)7月、8月、9月。(2)11月降水少,入湖水量少;长江水位低,湖水注入长江较多。(3)人口压力大,耕地不足,鄱阳湖周边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或土地肥沃或雨热同期),生态意识不强。(4)湖面缩小,调节洪水能力下降,净化(降解)污染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能力下降)。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