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右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2161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右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西省右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西省右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西省右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西省右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山西省右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山西省右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山西省右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山西省右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山西省右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山西省右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山西省右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山西省右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山西省右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山西省右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山西省右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时间: 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阿奎那是13 世纪著名的神家,有人对他作出了如下评价,其中不正确的是()。A.阿奎那神体系的核心是教权高于王权B.阿奎那鼓励世俗君主们向教会发起挑战C.阿奎那神体系适应了维护神权的需要D.阿奎那从神的角度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法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知识可知作者是自然神最早的提倡者之一,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作为中世纪重要的基督教神家,阿奎那创建其神思想体系的目的就是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阿奎那反对君主挑战教会权威的,故B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目要求。D相符合阿奎那的观点,排除。所以本

2、题得到正确答案是B项。考点: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西方专制主义理论阿奎那的“君权神圣”2.尚书召诰说:“有夏服(受)天命。”这是“君权神授”最早的记载,这种思想在詹姆士一世统治时期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由此判断下列言论不属于詹姆士一世的是()A.“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B.“国王可以任意处置他的臣民”C.“国王只有在行仁政的时候才是国王”D.“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释读材料。两段材料谈的是一个观点,即夏朝和周朝的统治都是“受天命”,也就是材料论及的核心和主题,即统治者的权力是上天赋予的。因此B的选项符合题意。A、C两项都是天与人的关系,偏离材料主

3、题;材料中没有“敬天保民”的内容,排除D。考点: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西方专制主义理论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3.斯宾诺莎认为:“神不一定要听理智的使唤,理智也不一定要听神的使唤,二者各有其领域 ”请你判断其“理智”符合了()。A.专制国王的要求 B.本国教会的要求 C.资产阶级的要求 D.封建领主的要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知识可知,斯宾诺莎生活在西方17世纪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他反对君主制,所以A项排除。斯诺宾莎的民主思想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代表了资产阶级的要求,所以C项是正确答案,B、D两项排除。所以本体的正确答案是C项。考点: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斯宾

4、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4.英国思想家洛克认为,财产权是通过劳动获得的,提出“我的马所吃的草,我的仆人所割的草皮”都是我的财产,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从本质上来看其观点适应了()。A.封建主阶级进行封建剥削的需要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C.西欧各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的需要D.英国社会各阶层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需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财产权是通过劳动获得的”体现了洛克的财产观,强调财产来自“劳动”,并强调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神圣和不可剥夺的”,这符合资产阶级获取财富,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需要。所以正确答案是B项。英国思想家洛克是启蒙

5、思想家其是反对封建专制的,故A项 排除。C项与材料没关系,故排除。D项“社会各阶层”说法太绝对,故排除。考点: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5.“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B项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更多倡导君主立宪制;他提倡

6、“天赋人 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故排除。C项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说,不符合题干意思排除。D项康德认为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不符合题干意思排除。卢梭是社会契约论的集大成者,故本题选A项。考点: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6.启蒙运动时期天赋人权理论的提出,犹如一把利剑深深地刺入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的心脏,下列人物曾经对天赋人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作出贡献的有()。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知识可知,天赋人权理论是最早有斯宾诺莎提出,后经洛克发扬光大,最后由卢梭等人完成系统化。阿奎那是13

7、世纪著名的神家,不符合材料“启蒙运动时期”,故排除包含的选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项。考点: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天赋人权”7.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世界工厂”地位,但同时无产阶级也最先在该国展开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其原因是()1832年改革未使工人群众和小资产阶级得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资产阶级镇压人民的抗争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所知识可知是争取民主斗争的原因。1832年议会改革,工人阶级并未获得其应得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队伍的壮大,英国工人阶级开展了争取普选权的斗争。是斗争的过程,不是原

8、因。故选B项。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8.(2014山东滨州模拟)“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要求()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看,作者认为,新生的美国只用改变“地域性的权力”结构,才能避免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即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才能建立统一的国家。故选C。A项说法与材料意思相反;B、D项错误,因为当时已经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建立了民主制度。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

9、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背景9.者任东来指出:“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A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B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利C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 D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明确美国宪法的性质,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但当时还没有使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各 州获得的是一定的自治权力,因此,B 、C、D说法与史实不相符。根据“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可知A正确。考

10、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87年联邦宪法10.1791年6月20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乔装出逃,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法国革命,中途被识破押回巴黎。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了路易十六。法国国民公会决定处死国王的主要理论依据是()。A.斯宾诺莎的民主政体最优论 B.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C.卢梭的人民主权说 D.洛克的天赋人权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的意思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法国革命”,危害了人民的利益,最后被处死。该事件反映了人民主权说,即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有权推翻违背社会契约的国王,有权处死危害国家

11、的叛国者。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项。A项强调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反映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相互制约,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强调人人都平等享有自然权利,与题干不符排除。考点: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西方专制主义理论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11.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启蒙思想的实验田”。19世纪晚期该国政体的特点是()A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一B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C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D议会有不独立的立法权,不能组织和监督政府【答案】B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

12、国宪法12.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进行总统选举,农民高呼“皇帝万岁”,把票投给了路易波拿巴。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恢复帝制是广大农民的要 B.君主制传统的巨大影响C.法国成为多种政体的实验场 D.路易波拿巴具有雄才大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848年,法国共和制与君主制竞争激烈。“农民高呼皇帝万岁,把票投给了路易波拿巴”体现了农民拥护君主派,说明了君主制传统的影响大。A项错误,帝制不会给农民带来好处。C、D两项不是实质。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项。考点: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1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

13、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C.平民可直接选举法国的总统 D.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共和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当时法国1789年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B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而且按照宪法,法国总统由议会产生; A错在“消灭了”的说法,而且宪法本身就是共和派与君主派相互妥协的产物;题干是强调“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而非保障了法国总统的权力,这是确保共和制的需要,因此选D项。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

14、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4.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下列对其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D.总统可以无限期的连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宪法内容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所以A项正确,排除。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所以B项正确,排除。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因此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总统无限期连任是后来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中的手段之一,不是临时约法的内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15、D项。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指出: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参照作者这种思路,20世纪初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的需要 B西方“民族自决”思想在中国传播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D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

16、严重,出现了反帝活动,体现了“对西方统治的 一种回应”,故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西方“民族自决”思想在中国传播体现了材料中“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故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体现了材料所说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故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听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因此答案为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与爆发三民主义16.儒家思想在“西东渐”中历经沉浮,康有为“尊孔”,陈独秀“排孔”,二者的共同目的是 ( )A借“尊孔”或者“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民众 B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C借此否定守旧思

17、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D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孔”或者“排孔”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各自主张服务。A项对二者来说都不正确,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忽视民众力量是二者的共同局限性。B、D两项是康有为新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的作用。故答案为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维新思想;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评价17.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高呼:中国“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其思想核心是()A批判清政府的腐败 B振兴工商业C改

18、革封建政治制度 D重视传统道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华民族探索史的内容。由材料“速立宪法,改良政治”可知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了改革政治的思想主张,即向国人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故答正确答案是C项。项不符合材料意思。郑观应属于地主阶级,不会批判清政府,A项错误。有材料信息可知作者强调的是“改良政治”故B项排除。D项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与材料中心意思不符,故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早期维新思想18.“各省谘议员多数北上,集议如何进行立宪之法其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词则甚激昂系谓政府如再不允所请,则吾辈将倡革命矣。更不料清廷因此

19、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此事件表明( )A清政府拒绝进行政治改 B革命运动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民主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D立宪派依然抱有政治改革幻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知识可知清政府为了挽救自身危机,颁布“新政”进行政治改革,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的是立宪派的内容,与B项无关。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与爆发预备立宪19.“泰西诸大国,自俄罗斯而外,无不有议院。议院者,所以通君民之情者也。凡议政事,以协民心为本。大约下议院之权,与上议院相维制,上下议院之权与君权、相权相维制。”这个观

20、点的倡导者应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C甲午战争前后资产阶级维新派 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开国会设议院应该是资产阶级的要求与主张,A项是地主阶级的主张,所以A项不正确。材料中主张保留君权,所以应该是立宪派的主张,不是革命派的主张,B项不正确,C项正确。D项新文化运动不是习政治制度,它是思想上的反映,故D项不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与爆发维新思想20.有者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心态主要有“接受”、“回归”和“再选择”三种主流表现。“接受心态”使中国社会走出封建专制阴影的笼罩,朝

21、着资本主义道路迈进。据此可知,“接受”主要是( )A接受“民本”等传统文化观念,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B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C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说,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D利用启蒙思想的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用北洋政府时期的史实考查近代中外文明交流。北洋政府统治指的是1912年-1928年,是中华民国时期的重要阶段。“接受”指的是吸收西方文化,这一时期主要表现在新文化运动。A项接受“民本”观念的说法不正确,故排除。C项建立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的是维新派,与材料时间不符。接受西方文化、走出封建专制阴影、朝资本主义道路迈

22、进的只有D项。本体的正确答案是D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与爆发辛亥革命二、材料分析题(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17分)材料一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制已名存实亡。共和制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议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

23、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法国在共和制确立前的政权演变过程如下:法兰西王国(8431792年)(包括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141830年)七月王朝(1830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请完成:(1)材料一中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出现反复较量的原因是什么?较量过程所围绕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6分)(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为什么比前两个共和国“长寿”?(5分)(3)

24、英法两国的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充满着曲折性、长期性和反复性,但民主最终取代了专制。你从中可以得出哪些认识?(6分)【答案】 (1)阶段:共和制度、护国政体、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等四个阶段。原因:资本主义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强大;封建势力还有相当的社会基础。根本性问题:国家主权所属问题。(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其提供了法律保障;共和派掌握了政府的关键职位;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各个集团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在国家议会中占据了多数的席位。(3)历史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民主制度的确立是世界各国的仁人志士通过长期斗争获得的成果

25、;民主必将取代专制,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各国国情不同,民主政体的确立也因国情而异。(任答两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阶段”,根据材料信息“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制已名存实亡”、“ 光荣革命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并结合所知识从共和制度、护国政体、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君主立宪制等四个方面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原因”可结合所知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考虑问题。可以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封建势力还有社会基础等角度作答。第三小问“根本性问题”可结合材料信息“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

26、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不难得出根本问题是国家主权的所述问题。(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时期是1870年1940年。这一时期法国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颁布了第三共和国宪法等重大事件,因此“长寿”的原因可以从宪法为其提供了法律保障、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共和派掌握了政府的关键职位等角度分析即可。(3)英法两国的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充满着曲折性、长期性和反复性,但民主最终取代了专制,说明民主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认识”可以从历史发展的必然,历史是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等方面作答,也可以从这是民主人士不断斗争的结果、民主政体的确立也因国情而异等方

27、面考虑分析。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法国民主政体的确立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18世纪末,英国爆发了要求选举权的民主运动,参加者除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外,还有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工人阶级1830年,法国爆发了推翻复辟王朝的七月革命,整个欧洲的民主运动出现了高潮,这就进一步推动了英国选举改革运动的发展,议会中的改革派和保守派经过反复的斗争和较量之后在1832年6月4日通过了议会改革法案。西方政治制度史材料二: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向帝国议会宣读了由他起草的皇

28、帝诏书,开始实施他的社会立法计划。1883年6月公布疾病保险法1884年7月通过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6月公布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进入90年代后,威廉二世先后颁布了工商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劳动立法:实行每周6天工作和8小时工作日制等。德国史材料三:不用说,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并不是指在一切文明状态都是实际可行的或适当的政府形式说的,而是指这样一种政府形式,在它是实际可行和适当的情况下,它伴随有最大数量有益后果,直接的和将来的。一个完善政府的理想类型一定是代议制政府了。(英)密尔代议制政府(1)依据材料1,结合所知识概括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原因有哪些?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2)材料2中

29、俾斯麦立法体现了什么特点?有何作用?4分)(3)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材料3中的“代议制政府”的实质。(4分)(4)结合材料1、2及所知识,分析评价材料3的观点。4分)【答案】(1)原因:英国工业革命、民主运动、改革派和保守派斗争的推动,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影响: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2)特点:注重社会福利、立法全面、适应时代需要。作用:促进了德国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水平。(3)否定君主专制,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4)积极方面: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经济发展。消极方面:维护资产阶级利

30、益,是相对的民主。【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信息“18世纪末,参加者除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外,还有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工人阶级”、“ 1830年,法国爆发了推翻复辟王朝的七月革命”、“ 整个欧洲的民主运动出现了高潮,这就进一步推动了英国选举改革运动的发展”、“ 改革派和保守派经过反复的斗争和较量”结合所知识,从工业革命、民主运动、派别的斗争、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等角度组织答案。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结合所知识,政治方面可从有利于资产阶级控制议会,经济方面可从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组织答案。(2)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信息“1883年6月公布疾病保险法

31、1884年7月通过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6月公布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并结合所知识,可从注重福利、立法范围广等方面组织答案。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知识从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提高了工人地位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作答。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特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评价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

32、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何顺果美国史通论材料二: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

33、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见普奥战争),成立北德意志联邦。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6分)(2)依据材料2,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分析统一的影响。(4分)(3)依据

34、材料和所知识,论证国家统一与民族兴亡的关系。(2分)【答案】(1)原因:美国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州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松散的联盟难以应付危机;启蒙思想的影响。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因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人民的要求;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普鲁士的王朝战争。(3)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振兴;国家分裂,不利于民族发展。德意志在统一前,19世纪中期,德意志还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大大小小的几十个邦国各自为政,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统一的呼声日益强烈。普鲁士统一德国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一信息“美利坚合众国的

35、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 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 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并结合所知识可以概括出“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州“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第二小问“特点”依据所知识,美国建立之初实行的邦联体 制无力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因此制宪会议依据分权制衡原则制定了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联邦制特点即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实行地方分权。(2)第一小问“统一的因素”可根据材料信息“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 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

36、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并结合所知识从“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普鲁士王朝战争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影响”要依据所知识回答,可从德国政体、社会发展、国际格局等角度回答积极影响,从保留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及军国主义传统”回答消极影响。(3)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国家统一对民族发展的影响角度论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首先要正确概括“关系”: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振兴;国家分裂,不利于民族发展。其次,可以以美德统一与分裂的史实来论证。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背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

37、立联邦制24.宪政是术界的热门术语,中国术界对它的推崇和研究可为炙手可热,其势头直追百年前的宪政风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作为舶来品,“宪政”一词何时在中文世界出现难证其详。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梁启超早在1899年4月清议报上发表的各国宪法异同论中已经使用宪政一词,至于是否属于最早使用尚有待考证。梁启超在其著述中将宪政解释为立宪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两种:一曰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政体);二曰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之政)。立宪政体,亦名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无限权之政体。有限权者云者,君有君之权,权有限;官有官之权,权有限;民有民之权,权有限。”清末预备立宪启动后,宪政一词

38、的使用渐渐增多。张一兵主编政治哲关键词材料二:清政府最终决定“预备立宪”是资产阶级立宪派长期斗争的结果以慈禧为首的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最高利益,为了消弭革命,为了笼络立宪派士人和实力派官员,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了具有君主立宪国家宪法性质的文献钦定宪法大纲,包括附件在内总共有40条。尽管钦定宪法大纲的核心是强调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却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臣民的权利。此外,还规定了议院、选举方面的内容,确定立宪预备期为9年。无论如何,钦定宪法大纲含有资产阶级宪政的性质,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资产阶级“主

39、权在民”原则,确立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约法仿照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构造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现代政治体制。杨宁一主编历史习新视野新知识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概括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3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比较钦定宪法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8分)【答案】(1)梁启超将宪政解释为立宪政体(1分);认为应该通过兴民权、开国会、定宪法从而限制君权、政府的权力(或者答维新变法以实行君主立宪,2分)。与康有为一起领导戊戌变法;支持清末预备立宪。(2分)(2)同: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斗争、自由民主思想传播、习西方的产物;都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都规

40、定了法律至上,都规定了人民的权利;都以走向失败成为空文告终;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2点则可,4分)异:前者是在民主革命风潮背景下由清政府颁布,后者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的背景下,由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前者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后者的目的是确立民主共和制度,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前者内容具有极强的专制色彩,后者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的民主宪法(4分,2点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梁启超在其著述中将宪政解释为立宪政体”可以概括其第一个思想:解释宪政。梁启超则认为要想变法图强,必须先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从政治上着手。作为一名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深受西方“自然权 利”、“天

41、赋人权”、“社会契约论”的影响,根据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他认为兴民权有两个途径:“一自上先变,一自下觉悟。在上者“必自天子降尊使”,必 自统治阶级改变态度始。根据所知识可以从其主张兴民权、开国会、限制政府权力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实践”可结合梁启超的政治活动从领导戊戌变法、支持清末新政等角度分析总结。(2)根据所知识可知,钦定宪法大纲是清王朝在革命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于1908年制定和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君主制),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所特有的封建买办性、同时又带有一定的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色彩的宪法性文件。辛亥革命胜利,以孙中山为首,建都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1912年由临时参议院通过公布实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次开创了以法治国的先河,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人民民主权利,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可以从都是从资产阶级的产物、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都具有资产阶级性质、都以失败而告终等角度分析即可。“不同点”可以从他们颁布的主体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不同等方面作答。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梁启超;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资产阶级革命的酝酿与爆发预备立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