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2131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解析》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2016学年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A=x|x2x20,B=x|x21,则AB=()Ax|1x2Bx|x1Cx|x2Dx|1x22函数f(x)=ln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A(1,2)B(1,e)C(e,3)D(3,+)3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和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那么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的是()A,且mBmn,且nC,且mDmn,且n4在等差数列an中,S9=36,则a5=()A3B4C6D55已知两点A(2,1)和B(1,1)到直线mx

2、+y+3=0距离相等,则m=()A0或2B2或8C2或6D0或86已知函数f(x)=sinx+cosx1(0),y=f(x)的图象与直线y=3的两个相邻交点的距离等于,则y=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Ak,k+kZBk+,k+kZCk,k+kZDk+,k+kZ7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2的是()Ay=log2x+logx2(0x1)By=Cy=ex+exDy=x+8垂直于直线y=x1且与圆x2+y2=1相切于第三象限的直线方程为()Ax+y=0Bx+y+1=0Cx+y1=0Dx+y+=09国庆节期间,滁州琅琊山公园举行免费游园一天活动,早晨6点30分有1人进入公园,接下来的第一个30分钟内有2人进

3、去出来1人出来,第二个30分钟内有4人进去2人出来,第三个30分钟内有8人进去3人出来,第四个30分钟内有16人进去4人出来,按照这种规律进行下去,到上午11点公园内的人数是()A2937B21046C21156D2126710已知实数x,y满足,则z=的取值范围是()A0,B,2)C,D,+)11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ABC三边a,b,c上的高分别为,则ABC为()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存在这样的三角形1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CBEBEF平面ABC

4、DC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定值D三棱锥BAEF的体积为定值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直线x+my1=0与直线mx+y1=0平行,则m=14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410,S515,则a4的最大值为1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6已知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B=,给出下列命题角A,B,C成等差数列;若a=2c,则ABC为钝角三角形;若a,b,c成等比数列,则ABC为等边三角形;若tanA+tan C+0,则ABC为锐角三角形;2=+,则3A=C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5、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函数f(x)=1+2sinxcosx2sin2x(xR)(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解不等式:f(x)18已知等差数列an前n项和为Sn,且Sn=n2(1)求通项公式an;(2)若b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19过点P(1,2)作直线l与x轴的正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1)AOB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的方程;(2)求|PA|PB|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的方程20已知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ccosA+csinAba=0(1)求角C的大小;(2)求y=sinA+sinB的取值范围21如图(1

6、)所示,在直角梯形ABCP中,BCAP,ABBC,CDAP,AD=DC=PD=2,E、F、G分别为线段PC、PD、BC的中点,现将PDC折起,使平面PDC平面ABCD(图(2)(1)求证:平面EFG平面PAB;(2)若点Q是线段PB的中点,求证:PC平面ADQ;(3)求三棱锥CEFG的体积22已知数列an、bn中,a1=1,an+1=3an+2n(nN*)bn=,数列bn前n项和为Tn(1)求证:an+2n是等比数列,并求an的通项公式;(2)若不等式(1)nTn+对一切nN*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3)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有+2015-2016学年安徽省滁州市高中联谊会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7、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A=x|x2x20,B=x|x21,则AB=()Ax|1x2Bx|x1Cx|x2Dx|1x2【考点】并集及其运算【分析】确定出A,B,找出两集合的并集即可【解答】解:由x2x20得到(x+1)(x2)0,解得1x2,即A=x|1x2,由x21,即1x1,即B=x|1x1,则AB=x|1x2,故选:A2函数f(x)=ln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A(1,2)B(1,e)C(e,3)D(3,+)【考点】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分析】由题意,函数f(x)=lnx在(0,+)上

8、连续,计算f(e),f(3)即可【解答】解:函数f(x)=lnx在(0,+)上连续,且f(e)=10,f(3)=ln310,故选C3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和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那么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的是()A,且mBmn,且nC,且mDmn,且n【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分析】根据A,B,C,D所给的条件,分别进行判断,能够得到正确结果【解答】解:,且mm,或m,或m与相交,故A不成立;mn,且nm,故B成立;,且mm,或m,或m与相交,故C不成立;由mn,且n,知m不成立,故D不正确故选B4在等差数列an中,S9=36,则a5=()A3B4C6D5【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

9、和【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性质、求和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由等差数列an的性质可得:a1+a9=2a5S9=36=9a5,则a5=4故选:B5已知两点A(2,1)和B(1,1)到直线mx+y+3=0距离相等,则m=()A0或2B2或8C2或6D0或8【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分析】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两点A(2,1)和B(1,1)到直线mx+y+3=0的距离相等,=,化为|2m+4|=|m+4|2m+4=(m+4),解得m=0或8故选:D6已知函数f(x)=sinx+cosx1(0),y=f(x)的图象与直线y=3的两个相邻交点的距离等于,则y=f(x)的单

10、调递增区间是()Ak,k+kZBk+,k+kZCk,k+kZDk+,k+kZ【考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正弦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f(x)的最小值得直线y=3与f(x)的图象两个相邻交点的距离等于一个周期,由此求出的值和函数f(x)解析式,再利用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求出f(x)的单调增区间【解答】解:函数f(x)=sinx+cosx1=2sin(x+)1,所以f(x)的最小值为3,由y=f(x)的图象与直线y=3的两个相邻交点的距离等于,可得函数f(x)的周期为T=,解得=2,所以函数解析式为f(x)=2sin(2x+);令+2k2x+2k(kZ),可得+2k2x+2k(kZ),即+kx+k

11、(kZ),所以f(x)的单调增区间为k,k+(kZ)故选:C7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2的是()Ay=log2x+logx2(0x1)By=Cy=ex+exDy=x+【考点】基本不等式【分析】A由0x1,可得:y=log2x+logx20,即可判断出正误By=+2,即可判断出正误Cy=2,即可判断出正误Dx0时,y0,最小值不可能是2【解答】解:A0x1,y=log2x+logx20,因此最小值不可能是2By=+2,因此最小值不可能是2Cy=2,当且仅当x=0时取等号,因此y的最小值为2,正确Dx0时,y0,最小值不可能是2综上可得:函数最小值为2的是C故选:C8垂直于直线y=x1且与圆x2+y2=

12、1相切于第三象限的直线方程为()Ax+y=0Bx+y+1=0Cx+y1=0Dx+y+=0【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两直线垂直求出所求切线的斜率,由此设出切线方程,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r,即可求出切线的方程,再验证是否满足条件即可【解答】解:设所求的直线为l,直线l垂直于直线y=x1,可得直线的斜率为k=1,设直线l方程为y=x+b,即x+yb=0,又直线l与圆x2+y2=1相切,圆心O(0,0)到直线l的距离d=1,解得b=当b=时,可得切点坐标(,),切点在第三象限;当b=时,可得切点坐标(,),切点在第一象限;直线l与圆x2+y2=1的切点在第三象限,取b=,此时的直线方程

13、为x+y+=0故选:D9国庆节期间,滁州琅琊山公园举行免费游园一天活动,早晨6点30分有1人进入公园,接下来的第一个30分钟内有2人进去出来1人出来,第二个30分钟内有4人进去2人出来,第三个30分钟内有8人进去3人出来,第四个30分钟内有16人进去4人出来,按照这种规律进行下去,到上午11点公园内的人数是()A2937B21046C21156D21267【考点】归纳推理【分析】先设每个30分钟进去的人数构成数列an,利用观察法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求数列an的前11项和,由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即可得上午11时公园内的人数【解答】解:设每个30分钟进去的人数构成数列an,则a1=1=10,a2

14、=21,a3=42,a4=83,a5=164an=2n1(n1)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依题意,到上午11点公园内的人数是此数列的前11项的和,所以s11=(10)+(21)+(222)+(233)+=(1+2+22+23+210)(1+2+10)=21156故选:C10已知实数x,y满足,则z=的取值范围是()A0,B,2)C,D,+)【考点】简单线性规划【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z=1+,由其几何意义(动点与定点连线的斜率)得答案【解答】解: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A(1,0)z=,的几何意义为可行域内的动点与定点P(1,1)连线的斜率,z的取值范围为,+)故选:D11在ABC中

15、,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ABC三边a,b,c上的高分别为,则ABC为()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存在这样的三角形【考点】余弦定理【分析】由已知及三角形面积的求法可得=,设a=13k,b=11k,c=5k,k0,则a为最大边,利用余弦定理可求cosA0,结合A的范围,可得A为钝角,从而得解ABC为钝角三角形【解答】解: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ABC三边a,b,c上的高分别为,=,可得: =,设a=13k,b=11k,c=5k,k0,则a为最大边,cosA=0,A(0,),A为钝角,则ABC为钝角三角形故选:C12如图,正方体ABCDA

16、1B1C1D1的棱长为2,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CBEBEF平面ABCDC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定值D三棱锥BAEF的体积为定值【考点】棱柱的结构特征【分析】A由正方体的性质可得:AC平面BDD1B1,可得BDBE,即可判断出正误B由EFBD,可得EF平面ABCD,即可判断出正误C当点E在D1处,F为D1B1的中点时,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是FBC1;当E在上底面的中心时,F在B1的位置,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是EAA1,即可判断出两个角不相等D三棱锥BAEF的体积=,即可判断出正误【解答】解:A由正方体的性质可得:AC平面BDD1

17、B1,BE平面BDD1B1,BDBE,因此A正确BEFBD,EF平面ABCD,BD平面ABCD,EF平面ABCD,因此B正确C当点E在D1处,F为D1B1的中点时,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是FBC1;当E在上底面的中心时,F在B1的位置,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是EAA1,显然两个角不相等,因此不是定值,不正确D三棱锥BAEF的体积=,为定值,因此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直线x+my1=0与直线mx+y1=0平行,则m=1【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分析】由题意知,两直线的斜率存在,由,求出 m值【解答】解:由题意知,两直线的斜

18、率存在,直线x+my1=0与直线mx+y1=0平行,m=1,故答案为:114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410,S515,则a4的最大值为4【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差数列【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变形为不等式,再利用消元思想确定d或a1的范围,a4用d或a1表示,再用不等式的性质求得其范围【解答】解: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410,S515,即,5+3d6+2d,d1a43+d3+1=4故a4的最大值为4,故答案为:41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6【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三视图中长对正,高对齐,宽相等;由三视图想象出直观图,一般需从

19、俯视图构建直观图,该几何体为半圆柱【解答】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半圆柱,其底面半径为2,高为3;则其体积为:223=6故答案为:616已知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B=,给出下列命题角A,B,C成等差数列;若a=2c,则ABC为钝角三角形;若a,b,c成等比数列,则ABC为等边三角形;若tanA+tan C+0,则ABC为锐角三角形;2=+,则3A=C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分析】,结合内角和定理和等差数列的性质,容易求得结果;,利用正弦定理求出,A,C的大小进行判断;,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以及余弦定理建立方程关系进行判断;,利用两角和差的

20、正切公式进行化简判断,利用数量积的定义将条件变为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然后进行推理化简【解答】解:B=,A+C=2B,则角A,B,C成等差数列;故正确,若a=2c,则由正弦定理得=,即2sinC=sin(C)=cosC+sinC,即sinC=cosC,则tanC=,则C=,则B=,则ABC为直角三角形;故错误,若a,b,c成等比数列,则b2=ac,由cosB=,将该式子中的b2用ac替换,得,即a2+c2ac=ac,即(ac)2=0,则a=c,则该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故正确;若tanA+tan C+0,由tanB=tan(A+C)=,整理得tan A+tan C+=0,则必有tanA0,tanC0

21、,故A,C都是锐角,故该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故正确,由2=+得c2=bccosA+accosB+abcosC,结合余弦定理可得c2=b2+a2,故C=90,得A=30,所以3A=C故正确;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函数f(x)=1+2sinxcosx2sin2x(xR)(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解不等式:f(x)【考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正弦函数的图象【分析】(1)根据二倍角及辅助角公式将f(x)转化为f(x)=sin(2x+),利用周期公式即可求得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由(1)可知:将不等式

22、转化为sin(2x+),根据正弦函数图象及性质即可求得不等式解决【解答】解:(1)f(x)=1+2sinxcosx2sin2x=cos2x+sin2x=sin(2x+),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T=,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f(x)即sin(2x+),由正弦函数图象及性质可知:2k+2x+2k+,kZ,解得:kxk+,kZ,不等式f(x)解集为x丨kxk+,kZ18已知等差数列an前n项和为Sn,且Sn=n2(1)求通项公式an;(2)若b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考点】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分析】(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利用Sn=n2,可得

23、a1=S1=1,a1+a2=4,解出即可得出(2)bn=,利用“裂项求和”方法即可得出【解答】解:(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Sn=n2,a1=S1=1,a1+a2=22=4,解得a1=1,a2=3d=a2a1=2,an=1+2(n1)=2n1(2)bn=,数列bn的前n项和Tn=+=19过点P(1,2)作直线l与x轴的正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1)AOB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的方程;(2)求|PA|PB|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的方程【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分析】(1)设AB的方程为=1(a0,b0),可得=1,利用基本不等式算出ab8,可得当且仅当a=2且b=4时,

24、AOB的面积S有最小值为4,进而算出此时的直线l方程;(2)求出|PA|,|PB|,利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算出|PA|PB|,由正弦函数的值域可得直线斜率为1,利用点斜式方程列式,化简可得直线l的方程【解答】解:(1)设直线AB的方程为=1(a0,b0),点P(1,2)在直线上,=1,由基本不等式1=2,当且仅当a=2且b=4时,等号成立,ab8,可得AOB的面积S=ab4,因此AOB的面积S的最小值为4,此时的直线方程为=1,即2x+y4=0;(2)设直线的倾斜角为,则|PA|=,|PB|=,|PA|PB|=当2=,即=时,|PA|PB|取最小值4,此时,直线的斜率为1,直线l的方程为y2=1

25、(x1),化为一般式可得x+y3=020已知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ccosA+csinAba=0(1)求角C的大小;(2)求y=sinA+sinB的取值范围【考点】正弦定理【分析】(1)由正弦定理及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化简已知等式可得sin(C)=,又结合C(0,),即可求得角C的值;(2)转化sinA+sinB为A的正弦函数,根据A的范围,推出相位的范围,然后求解函数的最值【解答】解:(1)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可得:sinA+sinB=sinCsinA+sinCcosA,又A+B+C=,sinA+sin(A+C)=sinCsinA+sinCcosA3分整理可得:1+cosC=

26、sinC,即: sinCcosC=1,有:sin(C)=,6分又C(0,),C(,),C=,C=7分(2)sinA+sinB=sinA+sin(A)=sinA+sincosAcossinA=sinA+cosA=sin(A+)因为0A,所以A+所以sinA+sinB的取值范围为(,21如图(1)所示,在直角梯形ABCP中,BCAP,ABBC,CDAP,AD=DC=PD=2,E、F、G分别为线段PC、PD、BC的中点,现将PDC折起,使平面PDC平面ABCD(图(2)(1)求证:平面EFG平面PAB;(2)若点Q是线段PB的中点,求证:PC平面ADQ;(3)求三棱锥CEFG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

27、、棱台的体积;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分析】(1)证明EFAB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EF平面PAB然后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平面EFG平面PAB(2)连接DE,EQ,证明PDAD,ADPC推出DEPC,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PC平面ADQ(3)利用等体积VCEFG=VGCEF,转化求解即可【解答】解:(1)证明:E、F分别是PC,PD的中点,EFCD又CDABEFABEF平面PAB,AB平面PAB,EF平面PAB同理,EG平面PAB,EFEG=E,EF平面EFG,EG平面EFG平面EFG平面PAB (2)解:连接DE,EQ,E、Q分别是PC、P

28、B的中点,EQBC,又 BCADEQAD平面PDC平面ABCD,PDDC,PD平面ABCDPDAD,又ADDC,PDDC=DAD平面PDC,ADPC在PDC中,PD=CD,E是PC的中点,DEPC,DEAD=DPC平面ADEQ,即PC平面ADQ (3)VCEFG=VGCEF=SCEFGC=(11)1=22已知数列an、bn中,a1=1,an+1=3an+2n(nN*)bn=,数列bn前n项和为Tn(1)求证:an+2n是等比数列,并求an的通项公式;(2)若不等式(1)nTn+对一切nN*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3)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有+【考点】数列的求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析】(1)a

29、1=1,an+1=3an+2n(nN*),变形为an+1+2n+1=3(an+2n),a1+2=3,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2)由bn=利用“错位相减法”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Tn=4不等式(1)nTn+化为:(1)n4,通过分类讨论利用数列的单调性即可得出(3)3n=(2+1)n=2n+2+1,可得=(n2)再利用“裂项求和”方法、数列的单调性即可得出【解答】(1)证明:a1=1,an+1=3an+2n(nN*),an+1+2n+1=3(an+2n),a1+2=3an+2n是等比数列,公比为3,首项为3an+2n=3n,an=3n2n(2)解:bn=,数列bn前n项和为Tn=1+,Tn=+,Tn=1+=,Tn=4不等式(1)nTn+化为:(1)n4,当n=2k1(kN*)时,化为:4,2,解得2当n=2k(kN*)时,化为:4,32不等式(1)nTn+对一切nN*恒成立,23(3)证明:3n=(2+1)n=2n+2+1=(n2)对一切正整数n,有+1+=1+=对一切正整数n,有+2016年9月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