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元素养评价(一)(第一单元)(9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明初朱元璋迁徙部分官绅地主,没收其地产,由原租佃农民耕种交租。洪武七年,将租额减半征收,并承认农民开垦荒田“永为世业”,同时对地主占田作了一些限制。明太祖施行这些政策旨在()A.消除土地兼并 B.维护小农经济 C.强化重农抑商 D.开发无主荒地【解析】选B。材料信息“迁徙部分官绅地主,没收其地产,由原租佃农民耕种交租”“承认农民开垦荒田”“对地主占田作了一些限制”说明这些政策有利于减缓土地兼并,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故B正确,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工商业的发展,故C错误;材料“承认农民开垦荒田”说明D错
2、误。2.(2020石嘴山高一检测)诗经记载“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翻耕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犁牛耕。从材料中可以直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表明井田制的彻底瓦解 B.说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 C.反映了生产关系的演变 D.体现了耕作方式的改变【解析】选D。根据材料“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翻耕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犁牛耕”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耕作方式由集体耕作到铁犁牛耕的转变,故D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耕作方式的转变,没有体现井田制的瓦解,故A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农产
3、品产量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耕作方式由集体耕作到铁犁牛耕的转变,没有体现生产关系的演变,故C错误。【补偿训练】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A.铁犁牛耕的使用 B.曲辕犁的推广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漕渠的出现【解析】选A。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故选A;B出现于唐代以后,C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D是西汉时期出现的,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3.南宋初期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末江南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
4、耕多壅,少种多收。”材料表明从南宋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A.集约经营的出现 B.精耕细作的传承 C.单位产量的提高 D.勤俭精神的发扬【解析】选B。由材料“多虚不如少实”“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勤耕多壅,少种多收”可知,从南宋到明朝多位农学家均突出提高劳动力、技术的投入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体现了此时期农业生产中对精耕细作的传承,故选B。A属于近现代农业生产,故排除;C、D均不全面反映材料中的问题,故排除。【补偿训练】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强调农事应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反映我国农业经济的特点是()注重农时 精
5、耕细作 自给自足 男耕女织 A.B.C.D.【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正确,故选A。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B、C、D。4.“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这首词反映了我国古代()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商品经济发达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农业的落后性【解析】选A。从材料信息“门外春波涨绿”“轧轧鸣梭穿屋”等可知,这首词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现象,即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故选A。5.(2019全国卷)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
6、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租佃经济很普遍,佃农是一种自己没有土地,靠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的小农生产形式,故C正确;土地所有权属于地主,只是使用权归佃户,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生产利润,故B错误;佃农经济也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一部分,且材料没有说明农产品是否流入市场成为商品,故D错误。【补偿训练】明代关于苏南太湖地区生产生活的便民图纂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讲相当。”这反映了()A.农产品的商品化趋
7、势 B.农民生活悠闲且富足 C.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 D.家庭生产的经营形式【解析】选D。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一个家庭中男女分工合作的蚕桑生产情况,故选D。A、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与小农经济的特点不符,故排除。6.(2020皖江联盟检测)以下两幅汉代画像砖的主题分别是“舂米”“庖厨”。这两幅画像砖()A.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生活 B.体现了建筑材料艺术化趋势 C.不符合汉代的历史事实 D.表明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解析】选A。画像砖形象地反映了汉代农产品加工、食用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故答案为A;材料没有体现建筑材料的艺术化趋势,排除B;尽管经过艺术加工,但画像砖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极高的史
8、学价值,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排除D。7.北魏孝文帝初年,因“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上疏倡均田之议,使贫微得洫,贪欲可抑。这一政策的实行在当时()A.解决了北魏的社会矛盾 B.有利于北方小农经济的重建 C.实现了政治制度的创新 D.缩小了贵族和庶民的经济差距 【解析】选B。题干材料信息“使贫微得洫,贪欲可抑”反映了均田制的实行抑制了土地兼并,从而有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故选B。A、C、D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拓展延伸】土地兼并与均田制的关系(1)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为抑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增加政府收入,统治者实行了均田
9、制。(2)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但是未触动大量占田的大地主的利益;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的继续,政府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导致均田制无法实行。(3)土地兼并既是均田制实行的原因,也是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均田制是为解决土地兼并问题而实行的,但是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8.(2020长沙高一检测)东晋南朝时期面食十分流行,甚至成为朝廷规定的祭品。这一饮食习俗的变化主要得益于()A.经济重心加速南移 B.北方旱作技术的推广 C.门阀士族的提倡 D.统治者的喜爱【解析】选B。东晋南朝时期面食的流行,体现出这一时期江南农业经济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江南农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原
10、先比较单一的水田农业,向水旱并举农业转变,从而促进了江南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故选B。【补偿训练】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包子、馒头、千层饼等已出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的现象。这反映了()A.南北经济交往密切 B.经济南移趋势明显 C.饮食文化日益丰富 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解析】选B。南北经济交往密切在材料中体现不全面,故A错误;根据材料得出唐宋时南方经济获得发展进而出现饮食方面的变化,故B正确;饮食文化日趋丰富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错误;耕作技术提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错误。9.(2020平凉高一检测)唐代官府手工业实行工匠征集制度,
11、为了保证官府工匠均是技能工巧者,规定地方州县的工匠以“团”“火”为单位,在官府服役时不许隐巧补拙,避重就轻。这一规定意在()A.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B.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C.垄断手工业生产市场 D.保证官府作坊的优势【解析】选D。材料中的这一规定是为了让官营手工业生产出质量优良的产品,从而保证官府作坊的优势,故答案为D;官营手工业产品不进入市场,这一规定与商品经济没有关系,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对农业和商业的政策,不能说明强化重农抑商,排除B;官营手工业产品不进入市场,不存在对市场的垄断,排除C。【补偿训练】古代中国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并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等地。你认为当时最受欧洲社
12、会上层喜爱的手工业品,应出自古代中国的()A.官营手工业 B.民间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解析】选A。最受欧洲社会上层喜爱的手工业品一定是官营手工业出品的。因为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规模大可以满足出口的需要。而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都存在规模小,技术水平薄弱等问题,故选A;C、D错误;民间手工业包括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故排除B。10.(2020全国卷)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的
13、地位遭到削弱【解析】选D。题干材料体现了明代官府向官营手工业者从征收实物到直接向匠户征银的变化,并且征银现象持续增多,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地位遭到削弱,故选D。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明朝货币发展变革的信息,故A错误。题干材料并没有呈现雇佣劳动发生变化的信息,况且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匠户与官府的关系不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故B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官营手工业而非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排除C。11.印尼雅加达博物院收藏了不少写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国古陶瓷,比较出名的是釉外云彩大盘两件和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碗一件。中国古陶瓷上出现阿拉伯文字主要()A.是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B.是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C.反映了各
14、民族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解析】选A。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中国与西亚阿拉伯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而中国古陶瓷上出现阿拉伯文字主要是为了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故选A。B、C、D与题干材料无关。12.(2020临高高一检测)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解析】选D。根据“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
15、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可知交通建设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稳定,故选D;题干内容无法说明当时中国的人工运河修建技术是否领先世界,故排除A;京杭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沟通,但没有体现水路交通是否成为主要交通形式,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内容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故排除C。13.宋史专家邓广铭认为:“宋代物质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A.“草市”开始出现 B.“市”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C.工商业市镇在全国大量出现 D.形成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解析】选B。抓住题干时间“宋代”,结合所学可知,“草市”开始出现是在南北朝,故A错误。结合所
16、学可知,宋朝的市打破了坊市制度,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商品经济发达,故B正确。工商业市镇在全国大量出现和形成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出现在明清时期,故C、D错误。14.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上谕:“市井之事,当听民间自为流通,一经官办,本求有益于民,而奉行未协,转多扞格(抵触之意)。”该上谕表明乾隆皇帝()A.鼓励商业发展 B.摒弃重农政策 C.放宽集市管理 D.主张藏富于民【解析】选C。材料“市井之事,当听民间自为流通”表明集市要让民间自行发展,如果官方参与会对其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即要放宽集市管理,故选C。【深化点拨】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
17、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15.(2020周口高一检测)明清时期,漕运是国家重要经济命脉。明初规定岁以湖广、江、浙等八省本色漕粮运抵京畿充裕国课。明中叶后,逐步改行漕粮折银。这一变化有助于()A.维护小农经济稳定 B.减轻百姓赋税负担 C.促进货币经济发展 D.强化对地方的控制【解析】选C。据材料“明中叶后,逐步改行漕粮折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叶后商品经济发展,白银成为广泛流通的货币,改行漕粮折银有利于货币经济发展,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小农经济,故A错误;改行漕粮折银不等于免除漕粮,故不能减轻百姓赋税负担,故B错误;材料与强化对
18、地方控制无关,故D错误。【补偿训练】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出现这一演变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B.中国古代城市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C.封建政府抑商政策的负面效应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得到加强【解析】选A。从秦半两钱到汉五铢钱、唐朝开元通宝,再到北宋纸币交子,货币的发展与完善更能迎合商业发展的需要,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货币发展的前提条件,故选A。16.明朝有个叫陆二的商人,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但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这个故事的主题表明当时实行()A.重商政策 B
19、.抑商政策 C.海禁政策 D.锁国政策【解析】选B。材料描述可以看出是关卡重重导致关税沉重,说明明朝实行“抑商政策”,故选B。【深化点拨】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发达决定了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实行的对内经济政策,而闭关锁国政策则是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消极防卫政策,是对内防范的海禁政策的继续和发展,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都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中的体现。17.明清时期的富商巨贾大多通过将财富转化为科举及第以及仕宦上的成功,来获得社会声望,并保护其利益。这反映了当时商人()A.受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 B.重利轻义的品行 C.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 D.报效国家的志向【解析】
20、选A。富商大贾积聚财富后,大多求取科举功名,而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这受古代根深蒂固的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故选A。18.(2020绵阳高一检测)清代两湖地区的米粮生产与供应直接影响着江南地区的米价波动。江南米粮转运中心苏州“来船稍阻,入市稍稀,则人情惶惶,米价顿长数倍”。这一现象客观上反映了()A.江南农村经济逐步走向没落 B.两湖地区成长为中国经济中心 C.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供不应求 D.区域分工与经济联系的密切【解析】选D。清代时期,两湖地区是重要产粮区,而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手工业相对发达,区域分工导致两湖地区的米粮生产与供应直接影响着江南地区的米价波动,故D符合题意。明清时期,中国传统
21、农耕经济依然比较发达,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说明两湖地区成长为中国经济中心,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供求关系紧张,但不至于供不应求,故C不符合题意。19.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A.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D.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宋代不抑土地兼并带来经济发展的景象,可知允许土地私有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口增长、农业发展,没有体现商
22、品经济发展,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土地私有带来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没有体现导致社会矛盾恶化,故C错误;材料仅体现了人口增加和农业发展,没有体现农民赋税减轻,故D错误。20.(2020安阳高一检测)1748年乾隆的一道上谕说:“浙西一带地方所产之米,不足供本地食米之半,全藉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重心移至湖广江西 B.苏州已经成为交通枢纽 C.经济作物开始广泛种植 D.江浙地区出现产业转型【解析】选D。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但从材料中无法体现经济重心转移至湖广江西,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苏州是交通枢纽,B错误;而C错在“开始”,因
23、为江浙地区此时经济作物发达,农业种植减少,故而出现了题中的现象,故选D。【补偿训练】下图为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A.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 B.租佃关系开始确立 C.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解析】选A。图中反映了明代苏杭地区30%的居民都是工场工人,工场手工业地位重要,故选A。图中反映了明代时期存在的租佃关系,租佃关系出现在战国时期,宋朝日益普遍化,并不是明朝才开始确立,故排除B;图中只是苏杭地区居民的身份结构所占比重信息,并未就各种身份之间的社会地位高低展开论述,故排除C;图中自耕农、地主与佃农等人的比例占到60%以上,并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24、故排除D。21.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手工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村的劳动力出现富余 C.纺织技术的进步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解析】选D。由材料“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可知明朝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其实质是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故选D。A、B反映的是材料中的现象,不是实质,故A、B错误;材料未体现纺织技术的进步,C错误。22.(2020无锡高一检测)明初规定,“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洪武九年,山西平遥主簿成乐“恢办商税”成绩突出,
25、州府褒奖他进京朝见皇帝,结果反遭朱元璋的批评惩处。朱元璋说,各种税皆有定额,若过于强调征收督办,这是剥削民众,是官员失职。朱元璋此举意在()A.废除抑商政策 B.强调以法治国 C.规范商税征收 D.放任商业发展【解析】选C。材料信息是明初坚持“凡商税,三十而取一”,如果超过,官员就是失职,就会受到惩处。由此可知,朱元璋规范商税征收,以维护统治,故C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时代的国策,不可能废除,故A错误;中国封建王朝都是人治,没有以法治国,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放任商业发展的信息,故D错误。23.(2020宜昌高一检测)明清时期,农业继续发展,棉、麻、桑等作物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但
26、是清朝人口猛增,经营规模进一步变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呈现出“多劳”倾向。这一现象导致()A.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B.农业发展停滞 C.农业难以实现转型 D.人地矛盾突出【解析】选C。据材料“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但是清朝人口猛增,经营规模进一步变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呈现出多劳倾向”可知,清朝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发展缓慢,使许多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粮食的增多靠的是人力的投入而非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这使农业难以实现转型,故C正确。24.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一种无法远航的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此规
27、定是为了()A.禁绝商人下海贸易 B.规范船只制作标准 C.减轻百姓造船负担 D.限制沿海对外贸易【解析】选D。据材料“禁民间海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这反映了当时限制沿海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故选D。“禁绝商人下海贸易”说法过于绝对,A错误;材料主旨显然不是说明规范船只制作标准的问题,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减轻百姓造船负担的目的,C错误。【深化点拨】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25.历史叙述一般分为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历史评价、历史解释等几种方式,中学课本这样叙述清代海禁政策:清
28、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使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其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B.C.D.【解析】选D。明确了清代海禁政策的影响,属于历史评价,故选D。体现了清代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内容,属于史料呈现、史实陈述,故排除。二、非选择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材料二 开封是之前从未有过的新型都城,它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都市布局和生活方式。街道布局不规则,门朝大街而开的各种形状的房子被街巷连接起来;靠近城门的繁华郊区熙
29、熙攘攘,到处是仓库、酒馆、商铺和娱乐场所御街,也称天街,是城市的中轴线,街长4千米。御街两旁分布着各式店铺,州桥的西南是著名的张家油饼铺,上新桥的南边是每日杀猪千头的屠宰场,许多购物的地方都有不少专售衣服、装饰品、珠宝的作坊和店铺,州桥以南地方的夜市因猪肉、野味及其他美味佳肴而闻名。京城常年无休,娱乐场所被称为“瓦子”,其服务范围广,价格高低不一。摘编自卜正民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 材料三 明世宗时,大学士顾鼎臣一再强调:“苏、松、常、镇、杭、嘉、湖七府,供输甲天下”,是“东南财赋重地”。1550年以前,苏州府(七个州县)有市镇102个,松江府(七个县)有市镇59个。乾隆吴江县志说:“凡邑中所产
30、,皆聚于盛泽镇,天下衣被多赖之,富商大贾数千里辇万金来买”,(明成化、弘治后)“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兴起于明初的双林镇,其时“户不过数百,口不过千余”,明末清初增至三千余户,嘉庆、道光之际发展成接近万户的大镇。到了19世纪初,在江南大部分地区,工业的地位已与农业不相上下。用西欧的标准来衡量,此时的江南农村可能已经“过度工业化”了。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这一特点的表现。(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6分)(3)你是否赞同材料三中江南农村已经“过度工业化”的观点?请说明
31、理由。(8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四幅图片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从农书、历法、灌溉、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等方面分析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及所学知识,从职能、时空、商品种类等方面分析归纳回答。第(3)题首先要摆明观点,结合江南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分析回答。答案:(1)总结推广农业经验;重视农时;兴修农田水利;改进耕作技术;发明创造农业生产工具。(2)商业职能上升;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出现街市和夜市);出现专业的服务性场所(娱乐、服务设施完备);城市的商业区域特征明显;商品种类丰富。(3)答案一:赞同,手工业繁荣;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工商业市镇兴起;城镇人口迅速增长;
32、专业生产区域分工明确。答案二:不赞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始终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长期实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政策;依然停留在手工劳动水平;资本主义萌芽非常微弱。27.(2020贵阳高一检测)民谚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商业是连接国民经济各部分的重要纽带,而政府的决策则直接影响着商业的发展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两京诸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新唐书 材料二(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二十二年(公元
33、1389年),令农夫戴斗笠、蒲笠出入市井不禁,不亲农业者不许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清张廷玉等明史 材料三(清代)承办洋商业务的行商(注:十三行华商)对洋船负全面的责任,他安排洋商住进合适的商馆,向他们推荐买办、通事、银师和仆役。一当他们的商务办完,洋人就须立即离开广州,或是回国,或是去澳门过冬。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1)根据材料一,简述唐代“市”的管理制度,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局面最早什么时代被完全改变。(4分)(2)材料二反映了古代哪一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的首倡者,分析其经济根源。(6分)(3)根据材料三和
34、所学知识,指出“行商”产生的政策背景,并分析该政策的影响。(6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管理制度”,依据材料一“令一人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得出:由专门政府官员进行管理;依靠材料一“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得出:市的交易活动有时间限制。第二问“时代”,根据所学可知,宋代“日中为市”的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第(2)题第一问“政策”,从材料二“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即可直接得出答案。第二问“首倡者”,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秦国商鞅首创的。第三问“经济根源”,根据所学,
35、“重农抑商”政策要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方面加以分析。第(3)题第一问“背景”,依据材料三“承办洋商业务的行商(注:十三行华商)对洋船负全面的责任”可知,清代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据此作答即可。第二问“影响”,根据所学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即资本主义发展、工业化、思想近代化角度分析作答即可。答案:(1)管理制度:有专门的政府官员进行管理;市的交易活动有时间限制。时代:宋代。(2)政策:重农抑商。首倡者:秦国商鞅。经济根源: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3)背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
36、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28.制瓷业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奋、智慧和创造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汉晚期,成熟的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各地。材料二 万历时王世懋在二酉委谭摘录中说“(景德镇)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
37、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制瓷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8分)(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8分)【解析】中国古代手工业素称发达,历史悠久。第(1)题,浙江制瓷业发展特征从历史悠久、工艺高超、产品精美等方面概括,从手工业对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以及对中外经济交流的促进作用方面回答影响。第(2)题,结合明清手工业发展的时代特征、区域分工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等角度回答。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所以明清时期经济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答案:(1)特征:历史悠久;工艺技术不断发展,产品精美;产品种类繁多;走向世界。影响:有利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2)特点: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或“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中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私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不能说明。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