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六国年表一、读准字音迁徙(x)西畤(zh)僭端(jin)胪于郊祀(l) 暴戾(l) 藩臣(fn)西羌(qin) 夷狄(d) 岐雍(q)相侔(mu) 踵(zhn) 亳州(b)丰镐(ho) 矫称蜂出(jio) 晏然(yn)二、识记通假(1)今秦杂戎翟之俗(“翟”同“狄”,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2)东竟至河(“竟”同“境”,边境,疆界)(3)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从”同“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反秦的联盟;“衡”同“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与某些国家联合以抗衡别国的联盟)(4)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宾”同“摈”,排斥)三、一词多义(1)见(2)用(3)略(
2、4)诸(5)表四、词类活用(1)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名词用作动词,做国相)(2)传曰“法后王”,何也(名词用作动词,取法)(3)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名词用作动词,称雄)(4)大夫世禄(名词用作动词,享受禄位)(5)踵春秋之后(名词用作动词,跟随,接续)(6)周东徙洛邑(名词用作状语,向东)(7)矫称蜂出(名词用作状语,像蜂一样)(8)此与以耳食无异(名词用作状语,用耳朵)(9)秦始小国僻远(形容词用作动词,地处偏远)(10)务在强兵并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强大)(11)先暴戾,后仁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12)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担忧)五、古今异义(1
3、)学者牵于所闻古义:有学问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古义:达到目的。今义: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3)诸侯史记尤甚古义:记载历史的书的通称。今义:司马迁编著的史记。(4)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古义:民间。今义:住户;家庭;代词,指说话人或听话人以外的人。(5)表六国时事古义:当时的事。今义:最近的国内外大事。(6)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古义:为什么一定要。今义:不必。六、文言句式(1)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判断句)译文:东方是事情开始发生的地方,西方是事情最终成熟的地方。(2)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判断句)译文:这并不一定是凭借地势险
4、要的有利条件。(3)学者牵于所闻。(被动句)译文:有学问的人拘泥于自己的见闻。(4)誓盟不信。(被动句)译文:立下的誓词盟约也不被彼此相信。(5)威重于诸侯。(状语后置句)译文:权势比其他诸侯还高。(6)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省略句)译文:到秦献公以后(秦国)常常胜过其他诸侯国。(7)营岐雍之间。(省略句)译文:(在)岐、雍一带苦心经营。(8)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固定句式)译文:诗书再现人世的原因,是它们大多被民间收藏。 资料链接因功使秦列为诸侯秦襄公秦襄公(?前766),西周末秦国君主。公元前777至前766年在位。嬴姓。庄公长子世父之弟。其祖父秦仲于前822年为西戎所杀,世父率兵攻
5、打西戎,以其弟为太子。时秦国力弱,狄戎为近患。即位初,他将其妹缪嬴嫁与戎人丰王为妻,以分化戎人。前776年,襄公迁都汧邑,向东进逼。时周幽王宠褒姒,废太子申,立褒姒子为太子,又屡次欺骗诸侯,大失人心,于前771年为西戎、犬戎所攻杀。襄公率兵救周有功,复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次年,他被周平王封为诸侯,又被赐封岐山以西之地,命其将此处戎人赶走。自此,秦国开始成为西周的诸侯国。后来襄公出师伐西戎,至岐山而卒。秦统一天下后,采取“焚书坑儒”的残酷政策,钳制人民的思想。大量的史书被无情地销毁,六国的历史在这里几乎成为空白,六国可以为后人借鉴的一些经验教训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当时,一些学者不能以实事求是的
6、态度评价历史。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司马迁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以挽救历史、还历史以完整面目为己任,不辞辛苦,广泛地搜集资料,去芜存精,将六国史料整理成六国年表,上承春秋,纠正当时人们的一些错误认识,以启后人。1文体知识表“表”就是表格。用表格的形式,按时间顺序记录大事,提纲挈领地谱列国家、人物、史事,从纵横两方面组织史料。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同一时间下发生的不同事件,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史事发展的前后过程。此类文章列记事件,使之纲举而目张,以简驭繁,一目了然,便于观览、检索。表是史记中的重要体例,史记中共有表10篇。2文化常识(1)藩臣藩,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也借指边防重镇。藩王是指拥有
7、封地或封国的亲王或郡王。一般拥有兵权,镇守一方。不管是宗室是外姓,有封国的亲王、郡王都可以称作藩王。藩王的臣子便称为藩臣。(2)六卿官名,始见于西周。有历史学家认为,周代的六卿为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是三公(司徒、司马、司空)之外的高级大臣,又称六官。课文中晋国六卿,是春秋时期晋文公回国后建立的军事政治制度,分为中、上、下三军制,每军各设一名将、一名佐,按地位高低分别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他们按照“长逝次补”的规则轮流执政,对内协助晋文公管理国家军事、政治,对外“尊王攘夷”,维护晋国霸业,捍卫华夏文明。 文本鉴赏六国年表以秦史为纲,勾连六国史实,将六国
8、日渐衰微、秦国日益强大的过程对比排列,一目了然地告诉人们国家兴衰存亡的理由,让后人从历史中得到启示。作者在文中对秦朝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了其暴政的残酷,但也肯定了其顺应潮流统一天下的历史功绩。1司马迁是怎样评价秦国的?_答案司马迁在序文中谈到了战国阶段形势的主要特点:诸侯中的大夫执掌国政,晋国的六卿独揽国家大权,田常杀死齐简公,诸侯也无动于衷,纷纷忙于战事,各国的要务在于加强军事兼并,阴谋诡计无所不用。在这种情况下,秦以武力统一了六国。司马迁认为,不要因为秦国后来的短暂就否定了它的一切,必须看到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就是“世异变,成功大”。由此,司马迁提出“法后王”,就是要效法
9、秦的顺应时世而变化以促使国家统一而获得历史前进的政策主张。司马迁的认识具有醒人耳目的作用。2六国年表的编著特点有哪些?_答案(1)结构特点。由序文和表文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辅相成。序文是表文的高度概括,表文是序文的具体展开。(2)表格特点。以时间为经线,形成历史发展的纵线;以国别为纬线,形成社会空间的横线。(3)标题特点。名曰六国,实记七雄。因年表依据秦记编成,就以秦为主,所以只在序文中强调秦,拟题目则不把秦计算在内。(4)记事特点。春秋诸侯进入战国犹存者,分别归入七雄中最后灭掉该国的年表栏内。3结合六国年表的独特之处,分析“表”在史记中的作用。_答案六国年表作为“十表”之一,与其他体例有不同之
10、处。从结构上看,它由两部分组成:序文;表文。表文,以时间为经,蝉联而下,形成历史发展的纵线;以国别为纬,依次排列,形成了一条社会空间的横线。纵横交织,旁行斜上,组成了一个综述战国史实的完整而又简明的表格网络。正因为表文的存在,弥补了纪传体以写人为主,叙事脉络不足的缺陷,可以横向比较,了解各国同时在发生着什么。4如何阅读六国年表这类表格式作品?_答案(1)纵向截取看。可以了解和掌握一国在特定阶段内发生的大小事件。(2)横向选择看。可以了解和掌握各国在同一时期内发生的大小事件。(3)单线看,从头至尾专读一表,如秦表或齐表。这样可以梳理出该国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过程。(4)综合看,由始至终,由序文到表
11、文通盘阅读。这样既可以从宏观上鸟瞰全局,又可以从微观上把握事态。(5)对照看,与本纪、世家、列传、书兼观并读,参稽互察。这样会发现司马迁在编写中产生的矛盾现象和史实错误,从而客观评价历史。 文白对译 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私藏的诗书等书籍要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第二年,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
12、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焚书坑儒”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手法残暴,虽然在短时间内有一定效果,但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应用角度】可用于以“进步与倒退”“暴政者的愚蠢”“历史的车轮”“禁锢与开放”“政治文明”“文化建设”等为话题或内容的作文写作中。轻视漫漫历史潮流,统治者似乎早已明白这一点,并且不断地扼杀这沟通的生命。统一全国的秦始皇焚书坑儒,烧毁了多少欲言的喉咙。明清时期“盛行”的文字狱,封闭了多少文人的嘴巴。东厂专权宦官,也以鞭打、夹指的酷刑意图扼住百姓的喉咙。一时间,百家争鸣变成了万马齐喑,皇权也随之摇摇欲坠。语言被扼杀,沟通只是愚臣庸君间阿谀奉承、丑陋嘴脸
13、的代名词。史记六国年表论六国包括魏、韩、赵、齐、楚、燕(按照太史公的六国年表的编排方式,名曰六国,实记七雄,在序文中强调秦国,而在拟定标题时,没有将秦计算在内)。北宋大文学家苏洵的一篇六国论已经高度地总结了六国失败的根由,然而事隔数千年,事、时瞬息万变,历史不断重复着一轮又一轮的淘汰与演变,我们不妨从另一角度来看一下六国兴衰之因。 太史公说秦之暴政连鲁、卫都自叹不如,兵力也不及三晋之强,但秦国最终吞并天下,傲视群雄,并不是凭借着地势险要的有利条件,好像是上天在帮助他。而苏洵说:“灭六国者,六国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太史公认为凭秦的施政和武力灭六国简直是不可思议,好像是得到上天的帮助。而苏洵直接
14、指出灭六国者六国自身也,把灭亡的根由直接归咎为他们本身。苏洵的诠释也许是最为科学的总结,得到历代史学家的公认。但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从太史公的总结来看,我认为他有更多的理由没有写出,或者在当世也不便于写出。纵观古今,得天下者无一不是兵戈杀伐,浴血奋战而夺取政权,暴政是对所属的国内百姓而言。百姓本身就是政权驾驭的主体,只要他们不造反,施政也算适得其所。暴政的实施更多的是榨取百姓的财物,众多的百姓对于强大而凶恶的统治只能听之任之而且要顺之,不然便有灭族之灾。因此我个人认为秦施暴政和灭六国没有太大的牵连。兵力不及三晋之强,说明了秦灭六国的胜利很大程度上不是靠军队,而是依靠策略。我想这个就是苏洵所说的
15、不断地攻伐,不断地接受胆小怕事之国的贿赂,逐渐蚕食,最后集中兵力灭之(远交近攻)。但是这样的谋略绝对不会是某一人而为,而是一大群有志之士为秦国定下的灭六国得天下的大政方针。在战国时期,奇人异士层出不穷;经天纬地之才,纷纷出世,好像都为乱世而生。三教九流,儒、俗、道各家各派,诸子百家,各择君王而投之。有一个层面值得注意:凡是别国弃用或者不得志的能士一到秦国,便都受到国君的厚礼,而且能量才得到高位。我想其他六国没有一个国君能办到。虽然到秦的能人最后的下场均不落好,但是秦的国君能知人善任是他成功的关键,也是这些贤者能给他定下长远的大政方针的基础。商鞅和张仪从根本上改变了秦的劣势。前者变法,奖励耕种,
16、抑制局部商业贸易,加强国内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对提高国家综合实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后者利用个人三寸不烂之舌让贪占小便宜的大国吃大亏,且挑起六国内部不和的矛盾,这样的能人何止值十万雄兵!他俩是秦国谋士中杰出的代表,为秦统一六国立下了卓著的功勋,所以秦灭六国是人也、士也!施政好坏,兵力多寡,地势险峻均为次等!不妨这样总结,灭六国者乃秦国而非六国也。知人善用并许以高位是秦成功的关键!【精要赏析】文章从太史公和苏洵对秦灭六国的观点出发,有理有据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层层推进,步步演绎,使读者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作者对六国破灭原因的分析。文章结构紧凑,论证严密,语言整散结合,旁征博引,反古人之意而用之,是篇不错的文章。- 1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