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安徽省桐城十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1686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安徽省桐城十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解析》安徽省桐城十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解析》安徽省桐城十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解析》安徽省桐城十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解析》安徽省桐城十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解析》安徽省桐城十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解析》安徽省桐城十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解析》安徽省桐城十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解析》安徽省桐城十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解析》安徽省桐城十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桐城十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这一继承制度()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易导致权力纷争C有利于社会稳定 D使政权趋向严密 【答案】B考点:商代政治制度。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可以看出商代的王位继承尚未形成比较规范的制度,王子不分嫡庶,都有继位的资格,弟弟也有继位资格,因此容易造成统治集团的权力纷争,故

2、B项正确。2科举制自隋朝实行至清末(1905年)废除,历经一千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B北宋时期大规模科举取士是重文轻武政策的重要体现C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D清末废科举得到当时知识分子的一致拥护【答案】D考点:科举制。D项明显错误,清末废除科举制度时,知识分子突然失去了提升自己政治地位的途径,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故选D。ABC项都是符合各个时期科举制的影响。3与下面两幅地图相对应的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朝代是()A秦、西汉 B唐、元 C 西汉、元 D 秦、元【答案】C考点:汉代与元的政治制度。图一反

3、映的是汉初的郡国国并行制,所以选择汉代。图二中有中书省字样,反映的是开始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故答案选择C项。4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A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C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答案】C考点:选官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由题干关键信息“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强调的是九品中正制能够依据人才的优劣确定

4、品第,而不是源自于其出身。结合选项分析,选项C符合题意。 5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大,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此语针对的是() A宰相专权乱政 B君主决策闭塞C分裂势力坐大 D百司效率低下【答案】B考点:唐代政治体制。从材料可以看出唐太宗注意丞相的作用,认为丞相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辅佐君主,防止君主出现错误,故选B。6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

5、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答案】B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从材料中所给出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由皇帝亲自拆阅,旁人不得与闻”等信息可以看出这种清代独有的密折制度为皇帝的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材料并未体现行政效率的提高、对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更没有说巩固国家统一的信息。本题选B。7“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D家庭经营【答案】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

6、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分析材料“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可知,材料体现了农民从事多种多样的农业劳动,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A、C、D都与材料无关,所以应选B。8汉唐制定的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自耕农逐渐衰退 B流民问题缓解C中央集权弱化 D土地兼并得以缓和【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兼并”,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自耕农成为兼并的对象,A项正确。北宋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C项;宋代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排除D项;B项是土地兼并的结果

7、之一,在材料中无法体现。9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 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 C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 D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答案】D考点: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本题通过史料考查对古代经济发展特点的理解能力。史料强调当时松江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全部垦田面积中超过50的土地用来种植棉花,可见棉花成为松江的主要作物,所以D符合题意,而ABC均偏离了材料的主题,故排除。10以下列举的是古代制瓷业的成果,其先后顺序是() 白瓷出现 青瓷出现 瓷器大量出口 制瓷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B

8、 C D【答案】B考点:手工业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白瓷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青瓷制造技术在东汉时期已经成熟;宋代以后中国瓷器大量出口;明代中期以后制瓷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所以时间先后顺序应该是,答案选B。11文物是无声的历史,解说可使其增光添彩。下列对有关文物解说正确的一组是()A甲骨文商朝“蚕”、 “丝”、“帛”等字样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B阳陵虎符秦朝“甲兵之符,左才皇帝,右才阳陵”阳陵是一位拥有一定兵权的将领C水排东汉利用水力推拉风箱鼓风冶炼我国炼铁技术有了很大进步D秘色瓷唐朝定窑生产【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了解,依据所学

9、知识:甲骨文中有“蚕”、“丝”、“帛”等字样可以证明当时已有养蚕和丝织技术,并不能证明是“开始”,中国丝织业开始于原始社会,故A项错误;阳陵虎符中的“阳陵”是地名,故B项错误;水排为水力鼓风工具,它的发明并应用于冶铁,促进了冶铁技术的进步,故C项正确;秘色瓷为唐代越窑的代表作,故D项错误。12“探寻中国经济政策演变之路”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研究成果时,附了两幅描绘生产民俗的河北剪纸,借以说明中国古代的某种经济形态,同时他们还引用了与这一经济形态相对应的言论。这些言论不应包括()A“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B“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C“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井盐耳”D “上农除末,黔

10、首是富”【答案】B考点:小农经济。两幅剪纸图片反映的是古代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形式,而B反映的是重视工商业的发展的信息,故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不一致,选B。 13明太祖朱元璋屡次宣布“通番禁令”,规定“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清朝顺治年间颁布“禁海令”,又颁布“迁海令”,强迫从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三十五至五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他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B加强对外航海管理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阻止了列强侵略中国 【答案】C考点:“海禁”政策。上述明清时期的禁令都是有关中国沿海居民不得与外洋贸易之类的规定,目的就是要限制中外之间的贸易往来,故

11、选C。 14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是()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答案】A考点:先秦时期儒家、道家的思想。题目中的“做事讲求道德”即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德治”的观点;“超凡脱俗”即先秦时期道家学派“逍遥”“无为”的思想。故本题应选A项。15先秦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A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B强本节用,人给家足C不辨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D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答案】C考点:先秦法家思想。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法家主张法治,用

12、严刑峻法维护统治。16文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结合右图分析,对该文物理解正确的是() A有助于了解汉代的教育状况 B说明开始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格局 C理学出现并走向成熟 D五经成为当时考试选拔官员的重要内容 成都西汉文翁石室讲授五经图【答案】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本题考查对文物的准确、适度地释读,辅之以适当的排除法。从图下的说明文字“成都西汉文翁石室讲授五经图”可理解为A项较准确、适度;“开始打破学在官府”是从春秋晚期孔子创办私学开始的,B项错误;理学由“北宋五子”创立,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使它走向成熟,C项错误;题中文物只能反映西汉初讲授儒家经典的情况,没有反映把五经作为

13、考试选拔官员的重要内容,因为西汉中期开始的察举制不全考查儒家经典,而隋朝开始创立的科举制考查儒家经典的时间较晚,而“四书五经”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只是在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17“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而清人戴震指出:“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礼杀人”。这说明封建思想文化()A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B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消极的C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 D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答案】D考点:宋明理学。题干中的“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以及“后儒以礼杀人”是在说宋明理学对社会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强调发挥了什么作用,故选D。 18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

14、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B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C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成本无关 D人类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答案】D考点:四大发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原因在于竹简太重不便携带,而帛书又太贵不易推广,应该寻找造价低廉而又携带方便的书写载体,这反映出人们对纸的大量需求是推进造纸术改进的重要原因,所以D项符合题意。19.徐渭在画上自题诗: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为春。由

15、此可见,他的画属于() A文人画 B风俗画 C宫廷画 D山水画【答案】A考点:文人画特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徐渭是明代诗人、画家,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明清鼎革时期,社会动荡,出现一些风格奇特画家,艺术风貌不拘成法。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在两晋时期已经出现,文人画正式产生于北宋,成熟于元代,极盛于明清。正确为A。 20“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A市民阶层壮大 B农民娱乐的需求 C文人士大夫的雅好 D宫廷贵族的消遣【答案】A考点

16、:题干的这种艺术形式是宋词,故A项正确;农民生活贫穷,文化素养较低,B项不是原因之一,故B项错误;C、D项是因素之一,但不是根源,故C、D项错误21“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书法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答案】C考点:京剧。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抓住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这是夸张的虚拟化场景。故选C。22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

17、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A注重形式和程序化 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C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答案】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题干材料详细描述了物品交易的过程及其条件,对物品交易的规定极为详细,由此可以看出罗马法比较重视形式和程序,故应选A23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说法全面体现了以上观点的是() A在罗马帝国征服扩张过程中罗马法律所起的作用最大 B查士丁尼法典是世界历史上第一

18、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 C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利益得到保护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答案】D考点:罗马法的影响。依据材料中“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结合所学罗马法的影响可知,罗马法维系了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进步,成为近现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先驱,其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民族的永恒价值。故选D。其他三项说法均错误。24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A民主政体下

19、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缺乏人民主权观念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答案】D考点:智者学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本题考查智者学派主张的局限性。分析选项,从材料信息“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中,可以解读出,智者学派安提丰虽然承认法律的约束力,但却不承认它有道德约束力。法律和道德都可违反,唯一不能违反的是人的自然本性。反映了智者学派忽视法律和社会道德建设。即D项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符合题意, 故选D。其余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25

20、黑格尔说:“人们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完全的经验主义者,并且是一个有思想的经验主义者。但是他的经验是全面的,就是说,他没有漏掉任何细节,他不是抓住一个规定,然后又抓住另外一个规定,而是它们同时把握在一起经验的东西,在它的综合里面被把握时,就是思辨的概念。” 黑格尔的这段话,深刻地体现了亚里士多德是() A唯物主义者 B理性主义者 C经验主义者 D唯心主义者【答案】B考点:古希腊哲学。据材料中“经验的东西,在它的综合里面被把握时,就是思辨的概念”可知亚里士多德已经在研究学问时不再孤立于某一个方面,而是全面系统的进行,反映了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理性主义者。选择B项。A项错误,唯物主义肯定物质是第一位

21、的,材料并未说明;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的理解;D项材料并未说明。二、非选择题(第26题17分,27题20分,第28题13分)26.(17分)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但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新气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古徽州,即今安徽黄山市),江北则推山右(今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钱)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四地部二材料三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

22、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四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

23、,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世界史近代史(上卷)请回答:(1)结合明清具体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分)(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据材料二分析其特点。(5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与发展”的表现是什么?这一表现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3分)(4)据材料四,概括回答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7分)【答案】(1)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分)清朝设军机处。(1分

24、)(2)现象:商帮出现;(1分)特点:南方的徽商和北方的晋商是商帮的突出代表;商帮有各自特定的经营范围;徽商、晋商的财力都十分雄厚;徽商奢侈,晋商节俭。(任答2点得4分)(3)表现:明清时期出现早期启蒙性质的民主思想。(1分)联系:明清的早期启蒙思想是建立在明清时期特定的政治、经济基础之上的。(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2分(4)表现: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西学东渐”)(1分)背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东方封建社会的逐步衰弱。(6分,任答3点)考点: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等。(1)问主要考查学

25、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要求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从材料的信息和所学历史知识即回答,如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即可说明。(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根据材料二,回答此反映了明清时期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并分析其特点。问题的第一层次属于识记理解型问题,可直接写出新现象是商帮出现;第二层次需要分析提炼,抓住关键信息进行以比较的方式回答,南方的徽商和北方的晋商是商帮的突出代表;商帮有各自特定的经

26、营范围;徽商、晋商的财力都十分雄厚;徽商奢侈,晋商节俭。(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与发展”的表现是什么,并分析这一表现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问题的第一层次属于材料理解型问题,可直接写出表现:明清时期出现早期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第二层次需要分析提炼出联系,明清的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是建立在明清时期特定的政治、经济基础之上的,也可答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4)主要表现:要求根据材料一来概括回答。由材料一中的“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

27、“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即可得出。背景: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西方传教士东来以及西学东渐主要是由于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东方封建社会的逐步衰弱。27(20分)专制与民主是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速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 当伯利克里和艺术

28、家们开始美化雅典时,他们首先把注意力投向了雅典卫城。在雅典城迂回曲折的街道两旁,雅典人简朴的住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多是一层或两层的平顶屋。市场是雅典人选行贸易和社交活动的中心,市场旁边是一些有名的门廊或回廊,是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雅典公民大会在卫城西侧的普尼克斯山上召开,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那里的露天剧场上,我们仍能看到伯利克里向民众发表演讲时站的讲台,以及后面的主席团座位。 雅典卫城(英国)JC斯托巴特光荣属于雅典材料三 紫荆城整体布局依据天文原理,全部按照南北轴线方向排列,以反映宇宙的无上权威。总的规划和所有细节设计,都是为了让走近或进入各道城墙和庭院的人

29、心生敬畏并留下难忘印象。它那壮观的庭院,它所有建筑物的屋顶轮廓之优雅和建筑学上之气势,还有大量使用的彩色釉瓦,使它无论在美学上还是在象征意义上都无与伦比。 (美国)罗兹墨菲亚洲史材料四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从梭伦改革开始,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确立,到伯里克利时期达到巅峰,最后因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征服而结束。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牲;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

30、朝的主要政治制度(2分)。分析说明西周、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4分)。(2)依据材料二、三,概述雅典卫城与中国紫荆城的不同特点及分别体现的政治理念(6分)(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民主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4分)。中国和希腊古代政治制度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答案】(1)制度:西周分封制、宗法制(1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分)。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4分)(2)特点:雅典卫城:简朴,自由。(2分)紫荆城:奢华,庄严。(

31、2分)理念:雅典:民主,开放。(1分)中国:专制,封闭。(1分)(3)说明:就范围而言,仅为“公民”的民主,广大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就性质而言,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就形式而言,是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民主形式,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4分)。原因:经济基础不同:中国是小农经济占主导,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去凝聚。而希腊以商品贸易为主,需要一个自由平等的制度去维护。(4分)考点:古代西周与雅典的政治制度。(1)主要考察学生对西周和秦朝政治制度的掌握。解答本题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结合材料“深厚的贵族色彩、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可知是指分封制、宗法制;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的专制主

32、义中央集权制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回答原因主要从权力的运行及集中程度、发展阶段归纳总结。(2)从材料中“雅典人简朴的住宅多是一层或两层的平顶屋。市场是雅典人进行贸易和社交活动的中心,市场旁边是一些有名的门廊或回廊,是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可以得出雅典卫城:简朴,相对自由宽松。从“壮观的庭院,屋顶轮廓之优雅和建筑学上之气势,大量彩色釉瓦”“全部按照南北轴线方向排列,以反映宇宙的无上权威。规划和设计,都是为了心生敬畏”可以得出紫荆城:奢华,庄严。根据所学可知古代雅典的政治特征是:民主,开放。中国:专制,封闭。(3)主要考查古代希腊古代政治制度的局限及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政治制度呈

33、现不同特点的原因。回答前一问时,要结合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归纳总结;分析原因时要当时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解答。28(13分)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市场和科技是重要的推动力。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两宋时期通商海港分布一览表地点朝代通商海港北宋(9601127)广州、杭州、明州(宁波)、泉州、镇江、平江(苏州)、窑州(郊县)、秀州(松江)、楚州(淮安)、登州、莱州等南宋(11271279)温州、广州、江阴、秀州、越州(绍兴)、台州、承州、福州、漳州、琼州等杭州“江帆海舶,蜀商闽贾,水浮陆趋”盛极一时;明州“风帆海舶,夷商越贾一,纷纷至此,“海陆珍异所聚,番汉商贾并凑。” 王象之舆地纪胜

34、(1)概括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7分)材料二 1617世纪的英格兰和同时期的中国江南地区在经济领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个地区在人口结构、资源利用、资本积累方式上都无比的接近。但18世纪殖民地的突然获取,其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使英格兰摆脱了与中国江南同样艰难的生态制约,就此与世界其他地区“分流”近代经济学研究表明至少有四种性质不同的因素会促进经济的成长:一、劳动分工导致相对优势的商业扩张;二、由投资增加引起的经济成长;三、技术进步会优化资源促使经济成长;四、更有效的经济组织来提高产出。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2)请运用材

35、料二中的观点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18世纪的中国江南地区”?(不得照抄材料原文)(6分)【答案】(1)现象: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兴盛,海上交通发达。(3分)原因: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宋代北方陆地紧缩,隔绝了通往西域的陆路交通。(4分)(2)原因:行业之间合作较少,独立性强。16世纪之后,中国技术没有转型为近代科技。中国缺乏海外市场、难以刺激需求。中国商人热衷于投资土地,不利于资本再生产。(6分任选三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工业革命。(1)主要考查古代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阅读,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一中的众多“通商海港”以及风帆海舶,夷商越贾一,纷纷至此等信息可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兴盛,海上交通发达;第二问原因可以结合两宋时期的经济、科技等方面分析归纳,如经济重心的南移,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指南针和造船技术等。(2)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问需要结合材料二中的四点,分别从行业合作、科技的运用、市场的缺乏、传统的投资观念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