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考点对点练练落实知识考点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2014徐州调研)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最具前瞻性”可排除A、C两项,由“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应该是民生问题,故B项正确,D项说法不正确。2(2014广东六校联考)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
2、是()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康有为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解析:选D。题干第一种观点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而孙中山则学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想,但也继承了部分传统文化;第二种人的特点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新文化运动中对中西文化的全盘否定与肯定的态度,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故D项正确。魏源翻译了西方大量著作,向中国知识分子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洪仁玕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了资政新篇,是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一个方案,但不符题干所述特征;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其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学思想相结合,排除A、B、C三项。3(2014厦门调研)与旧三民
3、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它()A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D倡导自由、平等、博爱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解析:选C。进步主要体现在新三民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A项是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发展的表现;D项是新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发展的表现;B项与本题无关。故本题选C项。考点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4(2014日照检测)“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下列不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4、B“城市中心论”C“工农武装割据”D新民主主义论解析:选B。“城市中心论”没有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5(2014洛阳调研)某部历史著作写道:“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C新民主主义论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解析:选A。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指的应该是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5、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A项符合题意。6(2014大连模考)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解析:选D。A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与题干所述时间、跨度不符;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联;C项说法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
6、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继承、发展,不存在变化一说。材料反映的变化说明我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答案为D。7(2014洛阳期中)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该论点提出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双百”方针 B抵制“左”倾错误C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D全面整顿国民经济解析:选B。解答可用排除法。A、C两项是新时期的主张;D项是197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从题干看要求准确完整的理解
7、毛泽东思想,说明的是纠正和抵制“左”倾错误,故选B。8至2013年,我国改革开放大业已进行35周年。我国经济建设总量也由1978年的3 600亿元增加到47万亿元,35年增加了近120倍。下列促进上述数字变化的因素不包括()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确立B什么是社会主义理论问题的解决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明确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解析:选D。D项中的“八字”方针提出于1960年,而题干中数字却始于1978年,故选D。高频考点突破练练规范意识1(2014资阳诊断)近代前期中国人在几次灾难性战争失败的刺激下,重新评估自己的传统文明,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
8、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不同阶级所代表的利益不同B对西方文明的态度有明显差异C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D先进中国人探索的艰难性解析:选D。考查材料解读和理解能力。从材料看出,近代部分人把西方文化融入传统文化,有些人批判与排除传统文化。这反映出了先进中国人探索的艰难性。材料中并不能显示这些人的阶级属性,排除A;材料只看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并没讲述对西方文化的态度。2在南京临时约法颁布100年之际,假如时空倒流让孙中山、毛泽东有机会坐在一起回顾各自一生的追求经历,两人共同关心的话题最有可能集中于()A推翻满清政府B推翻北洋军阀政权C追求民
9、族独立、政治民主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析:选C。A、B项是孙中山的经历,D项是毛泽东的追求,只有追求民族独立、实现政治民主才是近现代先进中国人共同的追求,故选C。3(2014邢台四校联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A都开展了武装斗争B都实现了国共合作C都主张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D都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解析:选C。两种道路都是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产物,故C正确。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涉及武装斗争问题、国共合作问题,故A、B错误;D不是两者的
10、共性。4(2014济宁期末)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A发展外向型经济B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革C引进美国新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选D。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集中体现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故选D。5(2014泰兴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
11、,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我们为志士的,总要择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救我们中国,最优等的人格来待我们四万万同胞。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1905年8月13日)材料三持中国近代之文明以比欧美,在物质方面不逮固甚远,其在心性方面,虽不如彼者亦多,而能与彼颉颃者正不少,即胜彼者亦间有之。彼于中国文明一概抹杀者,殆未之思耳。且中国之心性理想无非占人所模铸,欲图进步改良,亦须从远祖之心性理想,究其源流,考其利病,始知补偏救弊之方。建国方略孙文学说(1917年1919年)材料四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
12、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所认为的“欧洲富强之本”是什么?(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后来的实践中是如何用“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救中国”的?(3)材料三中孙中山是如何看待中西近代文明的?依据材料四,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对西方文明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问考查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分析归纳材料一即可。第(2)问,考查孙中
13、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列举相关史实,注意材料的出处。第(3)问考查孙中山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依据材料分析归纳即可。第(4)问,综合分析题干材料,分析孙中山思想转变的原因。答案:(1)“欧洲富强之本”: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2)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共和政体);颁布临时约法。(3)主张:中国近代物质文明不如西方,但在心性方面中国文明有一定优势。态度:西方物质文明可以效仿,但政治文明不可以照搬。(4)原因:革命屡遭挫折;认识变化;加上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6(2014菏泽一中期中)中学生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某地拟举办“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题
14、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1)展览一:伟大的三民主义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9世纪末,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关头,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要求,并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旗帜。作为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解释三民主义中任意两个主张的内容。(2)展览二: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下表是展览中体现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重要成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理论来源马列主义写入党章中共十五大核心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位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3)展览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下是展览
15、主题句: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运用所学知识,向参观者介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4)展览四:重大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以下是展览的结束语: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世纪以来,在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富强的道路上,先进中国人不断寻求真理、不断探索并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请根据结束语及所学知识,就中学生如何继承和发展重大理论成果提一条建议。答案:(1)民族主义,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是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革命后增涨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任选其二)(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理论来源马列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核心思想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位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3)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4)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