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考点对点练练落实知识考点一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12014年,各媒体关注较高的热词是“中央廉政巡视”、“公务员道德立法”、“薄熙来判审无期”等这都与反腐倡廉、民主监督制度建设有关。我国秦朝中央机构中负责监察职能的是()A太尉B刺史C郡守 D御史大夫解析:选D。根据所学可知A、C、D为秦朝官职,太尉掌军事,郡守是地方行政长官,御史大夫属中央三公之一,负责监察系统,故A、C排除,D符合题意。B刺史是汉代的监察官,排除。22014年2月,组织人事信息网:“历史上秦始皇、隋文帝当皇帝最辛苦。对此唐太宗认为是秦始皇过于贪权,隋文帝不肯信任臣下,导致政务审批机制不完善的产物。”唐太宗解决此问题的主要举措是
2、()A全国推广郡县制 B完善科举制C完善三省六部制 D实行内阁首辅负责政务解析:选C。“帮助君主审批处理政务”是关键信息,由此题眼应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A属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秦始皇的举措,B是选官制度,D是明朝实行的措施,均排除。故只有C项与唐太宗事迹一致。3在招收2014届研究生的面试考试时,某教授给出了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理解。”某考生的回答要点不符历史实际的是()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解析:选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动乱说法太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故选B。4(
3、2014福建厦门联考)在论述古代某朝中央机构时,著名史学家钱穆说:“有卿而无公,成了一个多头政府。”其所指的朝代是()A汉朝 B唐朝C宋朝 D明朝解析:选D。根据题干提示“有卿而无公”,联系所学“公”古代指的是三公,权力较大,而卿是指具体办事的大臣,即无实权,故明朝内阁制符合要求。答案选D。考点二官员的选拔与监督52013年7月,学者马未都针对大学生对舍友投毒致人死命,在博客中倡议:“积善如垒土,纵恶如弯弓,罪莫大于无道,恶莫大于无德,保持善恶平衡应靠道德而非仅依法制”。以下哪一历史现象与其主张有一致性()A按血缘亲疏继王位 B按军功大小授爵位C按道德孝廉举秀才 D按成绩优劣封官职解析:选C。
4、靠道德教育强化是非善恶观念是材料的核心主张,与推崇道德水平状况举孝廉的选官制有相似性,故选C。6“公平公正”、“有教无类”成为2013年以来“中国梦”的重要内涵,社会文明程度取决于阳光能否照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这也是古今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之一。以下重要制度能较好体现以上理念的是()A按嫡庶身份分配政治权力B按道德声望推举官员C按门第出身决定官位高低D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解析:选D。不以出身门第高低、血缘嫡庶亲疏等人为主观因素,决定人的社会地位,而“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制度”,与公平公正理念最接近,故选D。考点三地方行政区划沿革7(2014安徽池州月考)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
5、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直接反映这一现象的是()A秦朝郡县制 B西汉郡国并行制C元朝行省制 D清朝军机处解析:选B。西汉初期为了加强统治,实行分封制,结果出现的王国问题,威胁到了中央集权,故选项B正确。秦朝的郡县制与元朝的行省制都有效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一致,可排除A、C。清朝的军机处加强了君主专制,动机与效果一致,可排除D。8(2014广东汕头高三期中)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控制C防止诸侯割据 D加强中央集权解析:选D。西汉在地方
6、制度方面实行郡国并行制。材料中“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即禁止地方的诸侯王私自出界活动,实际上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加强中央集权。C可视作直接目的,D可视为根本目的。故D正确。高频考点突破练练规范意识1(2014广东肇庆高三期中)2014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A御史大夫B刺史C门下省 D通判解析:选C。唐朝时期的三省制,包括负责政令审核的门下省,都不属于监察机构。故C正确。2(2014湖南长沙联考)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
7、,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的形成主要影响是()A武功增强 B商业发展C儒学受抑 D政权开放解析:选D。关键信息:崇尚文治的政府。A、B项说法并没有错误,但题干强调的是汉代政治,C项“受抑”说法错误,汉代儒家是独尊的地位,故排除A、B、C项;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士人得以参与国家政治,儒学成为走上仕途的一个途径,使政权具有开放性,D项正确。3报考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出现了138万竞争1.8万个岗位的现象。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公务员产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代重视公务员的道德修养B唐代重视公务员的学识水平C南北朝时期重视公务员的门
8、第出身D明代重视公务员的门第血统解析:选D。明清时期国家公务人员选拔仍以科举考试成绩优劣为标准,重视门第血统是世官制的特征,故选D。4(2014广东江门高三期中)秦皇、汉武、宋祖均被认为是比较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是因为他们都()A提高丞相地位 B重视儒家思想C强化中央集权 D大力发展工商业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理解能力。材料考查的是秦皇、汉武、宋祖共同治国良好对策,采用排除法。A汉武设置中朝、宋祖设二府三司来削弱相权,B秦皇实行焚书坑儒打击儒家思想,D与史实不符,三者都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选C。52013年12月中国梦学术动态网: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路径与选择一文认为,古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
9、存在着强化君主专制与官僚群体分权制约、强化中央集权与分权弱化地方自主权的矛盾统一,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体系。阅读以下观点片断,分析回答问题。片断一谈到秦始皇:认为秦始皇专注于政治运行机制建设,把最高领导人冠以皇帝称谓,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创设了郡县式的管理模式认为秦代建立的行政、军事、监察、运行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管理机制。(1)据片断一,肯定了秦始皇哪些政治贡献?你是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管理机制的?片断二谈到唐太宗: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不是一个封闭的制度。唐太宗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的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
10、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2)据片断二,唐太宗变化了哪些制度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片断三谈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中国疆土辽阔,民族冗杂,文化深厚,实行中央集权制有其必然性”。中国历史表明,中央集权制的一个好处是避免内战。中国历史上,凡是中央集权有力的,就是国泰民安,凡是朝廷羸弱,必是内乱不断。宋以后就不再打内战。近代以来,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废除。结果是,从1912年到1925年孙中山去世的13年间,其间有14省宣布独立,根据统计,大小战争约有4百多场。毛泽东打倒蒋介石,让中国38年战乱之后重归中央集权。新中国成立64年来,我们没打过一次内战,历史证明,只要丢了
11、中央集权,立刻就进入纷争的内战状态。(3)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的积极作用。答案:(1)贡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统一全国。理解: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掌律令,管监察;太尉管军务,三者相互牵制、彼此制约,共同对皇帝负责,可有效减少失误决策,有利于皇权专制。(2)制度变化:完善中央三省六部制度,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皇权。完善了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3)作用: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文化发展、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可有效避免内战,有利于国泰民安。62014年1月新闻直通车:“2013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已高
12、达2.36亿,如何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公平的国民基础教育广引世人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11月2日法制日报在关于考试选拔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评论文章称:以考试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当前有的地方村支书代代相传爷爷当了爸爸当,爸爸当了儿子当。古代的科举制就很好,杜绝了任人唯亲乃至世袭垄断的弊病,含有民主的因子,值得我们再度审视。材料二科举制包含着这样几种基本精神:一曰公开平等,二曰竞争择优,三曰量才使用,四曰内行管理。这些精神也是西方现代组织理论所强调的普遍主义与感情无涉原则,以及择优选拔、据能授任原则。科举制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行
13、政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相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活动的积极性。2013124人才交流网(1)两则材料体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结合材料说一说科举制的进步性影响。(2)除科举制外,你还知道我国古代哪些人才选拔制度,评判标准分别是什么?这些制度演变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答案:(1)主题:科举制体现了公平、民主的原则,影响深远。影响:限制了特权,建立了制度公平;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参政积极性,扩大了统治基础;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影响深远。(2)制度及标准:世袭制血缘等级;察举制品德能力;九品中正制门第。趋势:范围由贵族扩展到平民;标准由出身门第到才学,体现了公平民主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