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考前适应性测试(二模)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1593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考前适应性测试(二模)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考前适应性测试(二模)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省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考前适应性测试(二模)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省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考前适应性测试(二模)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省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考前适应性测试(二模)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山西省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考前适应性测试(二模)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省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考前适应性测试(二模)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鼎”,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不久后晋国赵鞅也“铸刑鼎”。而在此以前法律不公开

2、,人们不知道他们触犯哪条法律,也不能预测刑罚的轻重。这反映出春秋时期A.成文法在社会上得到了普及 B.礼乐制的教化功能日益加强C.政治制度即将发生深刻变革 D.宗法制度的影响力日渐消亡25.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两汉皇帝在许多诏书中,上至国家内政外交,下至废立皇后与太子, 都要引经据典,以表示法圣、合理、合经;官僚士大夫响应皇帝的号召,上疏言事和讨论政事时竞相引经据典。这表明当时A.儒家经典成为政治认同的标准 B.儒家学派逐渐执掌了朝政大权C.儒家思想直接影响了皇位继承 D.皇权与相权之争日益得到缓解26.唐代及五代的科举考试存在“台阁近臣”向考官推荐有才学之人的“公荐制度”,以及考生向考官递交以

3、前的考试成绩作为参考的“公卷制度”。宋代彻底废除了“公荐及“公卷制度,并规定推荐者要治罪。这表明宋代A.科举考试制度逐步走向僵化 B.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得到强化C.科举制度产生新的官场腐败 D.选拔官员的手段越来越单一27.清代前期,在台湾、内蒙古河套地区、新疆屯垦区、西南及南方丘陵山地区等地,灌溉水利有较为显著的发展。这一发展A.有效控制水涝灾害的发生 B.基本解决了清代人地矛盾C.与当时的农业垦殖相对应 D.使农业成为边疆的主产业28.1854年,英美法三国领事制定了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上海租界地出现了类似西方自治政府的市政机关,租界制度形成。1864年 ,英国公使致各领事书中说,“租界

4、地与英国政府,并不容许其(指领事)管辖该地,该地仍属于中国之主权”。据此可知A.租界制度的施行缺乏条约依据 B.英国遵守与中国签订的条约C.英法美在中国的利益达到平衡 D.清政府力求修改不平等条约29.1921年初,北京电车公司成立。该公司在筹建过程中遭到各界的强烈反对。京师总商会认为“京师并非通商口岸,而民房、商店又栉比繁多,若势必兴办,定需拆毁民房,使多数商家蒙受损失,“名为便民,实则害民”。这反映出A.城市建设损害了市民的利益 B.城市近代化与旧观念的冲突C.旧的商会组织阻碍社会进步 D.北京的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30.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大批文艺工作者深人

5、部队、农村、工厂,奔赴前线,出现了大量反映T.农兵战斗生活的作品,如群众喜爱的新秧歌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等。这些文艺成就A.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方向 B.歌颂了工农武装割据政权C.反映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体现了强烈的时代使命感31.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毛泽东的这一论述A.是基于中国外部环境的好转 B.解决了中西方关系的难题C.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成为“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32.雅典公民大会

6、的组织程序和决策过程是,先由公民个人向五百人议事会提出议案和草案,议事会经过讨论后投票决定将哪些议案和草案提交公民大会,在公民大会上进行辩论,之后投票决定。其中提案人多来自富有家庭。这反映了雅典A.实现了社会各阶层间的地位平等 B.精英政治和平民政治的有机结合C.民主政治受到社会精英阶层操纵 D.民主程序有效地避免了决策失误33.1580-1640年,伦敦剧院上演了逾2000种不同的剧目,主要类型是浪漫剧和情景剧。这一时期,超过300名剧作家创作出足够多的作品,能使100家剧团持续在伦敦表演或者在外地城市巡演。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A.宗教改革运动不断深入发展 B.人文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C.近

7、代文化艺术流派基本形成 D.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机已成熟34.19世纪80年代,法国共和派在取得参众两院优势后,对1875年宪法进行修改,规定:如众议院被解散,新的众议院必须在两个月内选出,之后10日内开会;参议院的组织法不再具有宪法效力,终身议员制被取消。这些规定A.彻底废除了君主制度 B.加强了对政府的监督C.削弱了众议院的权力 D.旨在防止独裁的出现35.下表反映了拉丁美洲1950-1998年商品出口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A.说明拉美与发达国家差距缩小B.体现了拉美采取贸易保护政策C.反映出拉美地区经济高速发展D.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姓名 准考证号 二、非选择题:本大

8、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起步。在农村,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农村社队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实行并逐步完善多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鼓励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1983 年底,全国有98%以上的农户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制。城市初期的改革主要包括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和利润留成,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等。1984年后 ,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改革企业经营机制成为改革的方向;

9、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初步建立以税收、利率为杠杆调节市场的机制等。经过80年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我国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已由温饱走向小康,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更具活力。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1964-1982年),实施新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恢复集中领导的部门管理制,并兼顾地区管理的原则;在坚持集中计划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某些自主权;利用价格、信贷、奖金等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改善管理;改进农产品收购制度,提高收购价格;支持发展个人副业等。这些改革曾短期出现一定成效,但对利用价值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基本上仍取排斥态度,同时又加紧同

10、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进入80年代经济继续滑坡。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苏联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要求在15年内使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翻一番。从法律上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规定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等。但是,“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经济改革的相似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经济改革效果不佳的原因。(15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12分)材料 文化史的进程往往突破王朝界域,有着自身的发展序列,故中国文化史分期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冲决王朝藩篱,按文化自身演变的阶段性作出分期。同时,中国文化的进程,日益广泛、渐趋深刻地与外城文化发生互动。根据以上判断,可将中国文化史做如下分期:第一,前文明期:猿人到大禹传子。第二,文明奠基及元典(经典之经典)创制期: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第三,一统帝国文化探索、定格期:秦汉。第四,胡汉、中印文化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第五,近古文化定型期:唐中叶至明中叶。第六,东西方文化交汇及现代转型期:明末迄今。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选择中国文化史的一个时期,自拟一个论

12、题,并运用中国古代、近代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题作答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春秋时期,军队的最高领导者是 各国的国君,他有统率、指挥、命将权。这一时期没有常备军,专门的武官系统还没有形成,基本上还是文武不分制。军队的兵种主要有车兵和步兵,骑兵在一些诸侯国也出现。南方的楚、吴、越有水

13、师,也称“舟师”。战国时期,各国军队一是人数多,二是常备军已形成。“将门有将、相门有相”是当时文武分职的反映。将的任免权和军队的调动权都在国王手中。各国的常备军是军队的中坚。郡县征兵制是一种“耕战”兵役制,耕战相结合。各国军队以步兵为主力,骑兵的作用增大,战车的作用下降。水军在南方各国普遍建立,甚至秦国都建立了专门的水师。凡编户之民皆要服兵役,并参加战争,若战争需要,女子亦得服兵役。战国时期各国军队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并规定了奖惩条例,如商鞅在秦国制定的二十等爵,就是对有战功者的奖励制度,对逃避兵役的要加以惩罚。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军事制度的变革。(8分)(2

1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国时期军事制度变革的影响。(7分)46.【历史一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1936年,西班牙 内战爆发。当时国际上三种不同的力量对这场战争采取三种不同的态度:德意实行直接的武装干涉;苏联和共产国际以及世界的民主力量坚决支持共和政府;英法美等西方民主国家实行所谓“不干涉政策”。意味深长的是,以上三个方面的每一方,都参加了由法国倡导、在伦敦建立的“不干涉西班牙委员会”,共有27国签订了“不干涉”协定,禁止向西班牙输出武器和军用物资,禁止西班牙所购买的武器过境,禁止派遣外国志愿人员赴西班牙。德意虽然也在“不干涉”协定上签字,但始终是公开和半公开地

15、向西班牙派遣军队、运送军火。协定撇开了国际联盟,英法对德意等破坏协定的行为视而不见,不加谴责,对西班牙共和政府武器禁运却严格执行,毫不放松。1939年, 西班牙共和政府灭亡。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不干涉协定签订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不干涉”协定。(9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拓跋焘(408一452),鲜卑族,北魏太武帝。他率军征战,统一中国北方。他在汉人地主官僚崔浩和道教首领寇谦之支持下,进行了一些汉化的初步改革。他大量任用汉人,创造了北魏一次任用汉人最多的记录。并下诏让鲜卑功臣“以爵归

16、第”“更举贤俊,以备百官,北魏政权中鲜卑贵族势力有所削弱,汉族地主势力有所增长。他下诏“蠲除烦苛,更定科制,务从轻约,除故革新,以正一统”“宜宽徭役,与民休息”,要求收税时“不得纵富督贫,避强侵弱”。他以道教为国教,又提倡儒学,建立了太学并祭祀孔子,下诏“宣文教”,要求王公以下百官,其子弟都要到太学学习儒经。拓跋焘死后,文成帝拓跋溶、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拓跋宏相继实施了改革。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概括拓跋焘治国理政的举措。(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拓跋焘治国理政举措的历史意义。(8分)2021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二)文科综合参考答案详解及评分说明A

17、卷选择题答案1. 24. C 25. A 26. B 27. C 28.A 29.B 30. D 31. C 32. B 33. B 34. D 35. DA.B卷非选择题参考答案41. (25分)(1)改变了单一的所有制形式;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对外开放的发展;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等。( 10分,答出五点即可)(2)相似点:原有的经济体制僵化;扩大了经营自主权;利用了经济杠杆等多种经济手段;打破了单一公有制形式,采取多种经济形式。(8分)原因:苏联模式的弊端根深蒂固;经济结构长期失衡;配套措施不完善;改

18、革急于求成;与美争霸的影响等。(7分,答出四点即可)42. (12分)评分标准:论题部分0-2分,论证部分0- 8分,结论部分0-2分。具体赋分要求如下:示例:论题:唐宋明三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期。论证:在制度文化方面,科举制逐渐发展完善,成为中国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当时文化的繁荣;在思想方面,儒家学派理学形成并发展,成为官方哲学,塑造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在文学艺术方面,诗词、戏曲、小说、绘画、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科技方面,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技术成熟并应用,在中医学、农学等方面出现了总结性巨著。综上所述,唐宋明时期的中国文化

19、,是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形成了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解析题目要求“选择中国文化史的一个时期,自拟一个论题”,可见本题主要是分析特定历史时期在文化方面的时代特征。因此在论证时,从文化涉及的各个方面人手,如:制度文化、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相关史实,进行分析论证,言之有理即可。45. (15分)(1)文武分职;常备军形成;兵种结构及地位变化;兵源多样化;严格的奖惩制度。(8分,答出四点即可)(2)提高了各国的军事实力;加快了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推动了国家的统一;客观上推动了政治变革等。(7分)解析(1)依据材料,对比春秋和

20、战国时期军事史实概括变化,可从文武分职、是否形成常备军、兵种结构和地位、兵源、奖惩制度等角度回答。(2)可依据材料中战国时期军事制度发展的史实.并结合战国社会特点,从军事实力、改革目的和服务政治等角度分析影响。46. (15分)(1)国际多方势力插手西班牙内战;国际上意识形态的对立;英法等国惧怕西班牙革命影响自身利益;国际联盟软弱无力等。(6分,答出三点即可)(2)牺牲了西班牙人民利益,是西班牙共和政府灭亡的重要原因;纵容了德意法西斯侵略,加快了二战的爆发;既不能有效约束德意的直接千预,也不利于对法西斯势力的斗争;是英法等国绥靖政策的重要体现。(9分)解析(1)可根据材料中当时国际上三种不同力

21、量采取的不同态度、“不干涉协定的内容、英法的做法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大国干涉、英法绥靖国联表现等不同角度进行概括说明。(2)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西班牙内战的结果、法西斯侵略、反战及英法的态度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价。47. (15分)(1)重用汉臣,推行汉制,整肃吏治;劝课农桑,减轻赋税;尊崇道教,崇尚儒学。(7分)(2)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加快了鲜卑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北方的经济文化发展;为后续的改革奠基;促进了北方各民族交融。(8分,答出四点即可)解析(1)依据材料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概括举措。(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北魏统治、鲜卑族封建化、北方经济文化、后续改革、民族交融等角度分析历史意义。评分说明:主观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赋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