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历史(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满分50分)1、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做出应战决定的是()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C.元老院 D.民众法庭2、下列各项体现了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利。其形式在雅典民主政治时代就有的是()2008年奥巴马的家乡芝加哥正在投票选举美国总统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美国国会有权弹劾总统;美国法官终身制,但国会有权弹劾法官美联社2008年10月22日报道,英国议会下院正在辩论是否允许合成人兽混合胚胎以用于干细胞研
2、究举手表决成为我国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主要方式之一A. B. C. D.3、“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两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度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D.有利于刺激士兵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5、有史家在评价商鞅立木为信
3、的史事时写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该史家关切的是()A.“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精神B.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C.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D.史家当具史才、史学、史识、史德6、南朝谢灵运写道:“北境自染逆,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矣”,反映了()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C.柔然侵扰北魏 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7、魏书食货志载:“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流通,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焉。”对此材料反映的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A.鲜卑族从孝文帝改革后进入封建社会B.北魏政府一直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C.北魏前
4、期商业一度萎缩,孝文帝时有所恢复D.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缓8、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称:“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法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出现政府奏议中所称情况主要是由于()A.秦朝为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B.西汉初的“无为而治”引起匈奴南侵和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C.唐朝中期,地方节度使形成了严重威胁中央的藩镇割据局面D.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埋下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祸根9、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并将其中的两项改革措施分别评价为“有类于官办之
5、劝业银行”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这两项措施分别是()A.青苗法保甲法 B.均输法保甲法C.市易法将兵法 D.免役法保马法10、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这句话反映了()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11、16世纪初,瑞士伯尔尼的茨温利认为唯有圣经才对基督徒有约束力。苏黎世一些市民也藉此不遵守大斋期禁食的有关规定。苏黎世所在的康斯坦茨教区主教派人压制,州政府提出,新约并无明文
6、规定,不过为维持秩序起见,应予遵守。关于这件事,你认为下列说法不准确的应是()A.加尔文宗改革思想宣传了人文主义B.人文主义思想深刻影响了瑞士C.州政府实际上否决了主教的管辖权D.宗教改革运动有较深厚的群众基础12、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13、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
7、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晋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A. B. C. D.14、穆罕默德阿里强调:“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成果。”符合这句话意思的是:()应对外国商品竞争的需要 减少进口的需要保护民族工业和本国商品的需要 结果使埃及的民族工业得到比较迅速的发展A. B. C. D.15、史学家对穆罕穆德阿里的改革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下列有关阿里改革的评论,与事实明显
8、相悖的是:()A.阿里通过改革巩固了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B.阿里改革解除了地主对广大农民的封建剥削C.阿里改革使埃及主权在较长时间里得以维护D.阿里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16、有人认为“阿里是中国秦始皇的埃及版本”。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实现了国家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残暴遏制外来侵略A. B. C. D.17、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农奴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奴一文钱也不要花费。”这表明()俄国农奴遭受沉重的剥削使用农奴能提高生产效益农奴的地位比马匹还要低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工业革命的
9、开展A. B. C. D.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下列文件内容与上述历史叙述相关的是()A.“我要让国家重新恢复尊严我要让我的国民充满信心,成为世界的楷模。”B.“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达到。”C.“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不如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D.“摆脱了农奴制依附关系的农民可以享有农村自由居民的各种权利。”19、明治维新前夕,倒幕派就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反对幕府将军的统治。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政权建设是明治政府
10、一切举措的重中之重,维新势力打着尊皇的旗号,把远离权力中心几个世纪之久的天皇重新抬出来。”日本维新势力这样做的目的是()A.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B.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目标C.重建以天皇为首的专制统治D.借助中央王权推动经济发展20、1874年,大久保利通向日本政府提交关于殖产兴业的建议书,指出:“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这反映了日本工业化与西方的不同之处是()A.始终由国家主导日本工业化B.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通过对外扩张推动工业化D.国家扶植私人资本主义企业2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修培理的舰队在
11、江户湾停泊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民族。”这里所说的“灭亡”和“唯一”是指()A.亡国的命运确立天皇统治实现独立B.被殖民命运脱亚入欧实现政治民主C.亡国的命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被殖民命运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列强22、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民主思想家,他们的民主思想共同点包括()变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主张兴民权走日本模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颁布宪法,实行法治A. B. C. D.23、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决定性因素为:()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
12、家庭,自幼受到严格的封建教育B.传统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4、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近代化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制度创新”。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因素是:()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资产阶级政党的建立25、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称都察院拒收其上书。但现代学者通过研究清朝军机处档案,发现在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上书共计15件。对此认识合理的是()A.口述史料的可信
13、度低于文献史料 B.历史事实重构主要靠逻辑思辨C.结合不同类型史料即可复原历史 D.历史叙述含有作者的主观因素二、简答题(共3道大题,总计50分)26、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公元前594年,雅典人找到梭伦,希望他来担任首席执政官,调解已经白热化的穷人和富人的冲突。当时贫富悬殊,许多穷人不仅自身贫穷,还欠下富人的许多债,有一些则被迫逃亡异地,于是民怨沸腾。愤怒的穷人希望平分富人的土地和财富;而富人却不愿意放弃自己得到的任何利益,一部分甚至骄奢傲慢,贪婪无厌。激烈的冲突似已不可避免,而一旦陷入内战则可能倾覆城邦。材料二 古城雅典的中心
14、广场上,兴致勃勃的人们正急切地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将在此宣布一项重要的法律,他将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呈现在人们面前,高声宣读:“此法律的有效期为一百年”。顷刻间,掌声雷动,欢声四起,那些无力还债的农民更是起劲地欢呼,整个雅典城被一片异常热烈的气氛所笼罩。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改革家梭伦(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穷人和富人冲突白热化”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兴致勃勃的人们”可能会是哪些社会群体,哪些改革措施引起“欢声四起”?你如何理解“整个雅典城被一片异常热烈的气氛所笼罩”?(11分)27、 基于社会转型视角的改革,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在战国开始时,一种新型的国家出现了。在这个国家里面,国君掌握专制权力,大臣可以自由任免;同时这种官僚制度选任和提拔有才干者,淘汰不合格者。国家事务远较以前复杂,这就需要一批有管理国家本领的专家来行政,而不是任用只懂朝廷礼仪的绅士来做官。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1)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商鞅变法中推动秦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措施。(8分)材料二:现代化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间,很多后进国家是在国际环境影响下,由于社会受外部冲击而引起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这被称为外源或外诱的现代化。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6、2)结合所学,列举两个19世纪通过“外源”途径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国家,并结合变革的史实,论述以上观点。(12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1911年,晚清政府在考察欧美各国之后,认识到宪政之进行无不以户为依据在参考东西各国之良规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法规。该法规突出了户籍管理机构的地位;区分了人籍和户籍;规定了民众有里报户籍之义务,也规定了民众对户吏处置不当行为有提起诉讼抗告的权利。清政府户籍制度实际上仍沿了清中后期保甲制度的一些做法,将人户“编牌入甲不过,与保甲制度不同的是,清末编查人户的机构是警察机关。1905年,清政府设立了巡警部作为全国警察管理机构,其职能之一便是“掌审定稽查户口章程,管理各省地方户籍,报告户口,暨各省寺院僧道人数、教民人数,外国人入国精,皆隶之”。 摘编自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户籍制度改革的时代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户籍制度改革的措施及特点。(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