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1315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课时作业10过秦论第一课时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A膏腴(y) 雍州(yng)藩篱(pn) 亡矢遗镞(z)B锋镝(d) 辅佐(zu)氓隶(mng) 一夫作难(nn)C囊括(lng) 连衡(hng)谪戍(sh) 度长絜大(qi)D盟约(mng) 肥饶(ro)猗顿(q) 俯首系颈(gng)解析:A项,“藩”应读“fn”;C项,“囊”应读“nng”,“絜”应读“xi”;D项,“猗”应读“y”,“颈”应读“jng”。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C)A赢粮而景从赢:担负B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铦:锋利C余威震于殊俗 殊

2、:非同一般D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排列座次解析:殊:不同的。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A秦人开关延敌延及孝文王、庄襄王B以致天下之士 致万乘之势C赵奢之伦制其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D从散约败 合从缔交解析:A项,迎击;延续,发展。B项,动词,招纳;动词,发展到。C项,统领、统率;控制并利用。D项,均为“合纵”的意思。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D)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然秦以区区之地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解析:D项,“山东”在文中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为山东省。A、B、C三项的古义和今义相同。5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项是(D)A锄櫌棘矜,

3、非铦于钩戟长铩也于是余有叹焉B然秦以区区之地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吾属皆且为所虏D非及向时之士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解析:A项,前者是介词,可译为“比”;后者是介词,相当于“对”。B项,前者可译为“凭借”;后者是连词,连接行为和目的,可译为“用来,用以”。C项,前者是动词,“作为”;后者表被动。D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6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蒙(继承)故业信(可靠的)臣精卒因河(河流)为池(护城河)试使山东(崤山以东)之国收天下之兵(军队),聚之咸阳履至尊而制六合(天地四方)ABCD解析:河:黄河。兵:兵器。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用

4、法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C)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北收要害之郡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焚百家之言 沛公引兵之薛当是时也,商君佐之A/ B/C/ D/解析:为结构助词,译为“的”;为代词;为指示代词,译为“这些”;为动词,到,去。8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C)有席卷天下之意 天下云集响应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却匈奴七百余里赢粮而景从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以愚黔首 履至尊而制六合A/ B/C/ D/解析: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使动用法。所以选C。9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D)例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A铸以为金人十二 B委命下吏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5、 D不拘于时,学于余解析:D项句子和例句都是被动句。A项,省略句。B项,省略句。C项,判断句。二、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014题。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

6、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窥:探看B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伦:辈,类

7、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 尝:曾经D享国之日浅 享:分享解析:D项,“享”,享有。11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崤函”即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这是秦和中原之间的重要地理屏障。B“四海”是天下的意思,论语颜渊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四海”与此不相同。C“连衡”是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D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和信陵君被称为“战国四公子”,魏公子无忌即信陵君。解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四海”与本课中的“囊括四海”的“四海”意思相同,也是“天下”的意思。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秦孝

8、公据崤函之固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北收要害之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A两个“固”字相同,两个“北”字相同B两个“固”字相同,两个“北”字不同C两个“固”字不同,两个“北”字相同D两个“固”字不同,两个“北”字不同解析: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固地势。牢固。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北边。溃败(的军队)。1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A第一段用排比句式,极力渲染了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B商鞅辅佐秦孝公制定了正确的对内对外政策,于是秦国日益强大。C第二段文字,作者从人才、土地、兵力和财物四个方面突显了山东诸侯力量的雄厚。D九国最后为秦所败,争相割地,臣服于秦,合纵解体。解析:C项,第二段没有从“财物”方

9、面显示诸侯的强大。1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译文:各诸侯国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关键词:“爱”,吝惜;“以致”,用以招纳;“交”,盟约)(2)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译文: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关键词:“亡”,丢失;“困”,走投无路)三、语言表达15过秦论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针对这一主

10、旨,请为下面的上联对出下联。(1)上联:焚书坑儒思万世而家天下嬴政何其愚也下联:斩木揭竿将百人以亡秦族陈涉不亦雄哉(2)上联:攻守已变不思变,江山焉能自保下联:仁义该施未曾施,王朝果真瓦解16下面是一篇文章的摘要,请你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过秦论叙写了秦很多罪过,但最重要的一条应是“焚书坑儒”,残暴地毁灭了和谐文化。汉代则吸取秦朝速亡的历史教训,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及选用贤才,大兴和谐文化,实现了近五百年的统治。唐朝的繁荣昌盛,与实行科举制度密切相关,和谐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封建统治延续了长达一千多年。答:和谐文化_历史教训_繁荣昌盛

11、解析:提取关键词实质上就是压缩语段,寻找主要信息。所以,解答此类题的方法完全可以参考、借鉴解答压缩题的方法。很显然,这个语段的话题是和谐文化问题,所以“和谐文化”这个词就是我们在答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文段通过正反事例告诉我们构建和谐文化的必要性,这样,我们就又可找出另外两个关键词“历史教训”“繁荣昌盛”。第二课时拓展提升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0年前,中国大地_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_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地体现为“家国情怀”。五四运

12、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_,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心怀天下,为济世救民,不惜_,慷慨赴难。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最终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这才是五四精神最大的当代价值,也是我们对五四运动100周年最好的纪念。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C)A爆发鼓动临危受命夙夜在公B暴发鼓动挺身而出舍生取义C爆发鼓舞挺身而岀舍生取义D暴发鼓舞临危受命夙夜在公解析:“爆发”

13、,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如火山爆发。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革命,爆发战争。“暴发”,突然发财或得势。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本题中,第一处横线,根据语境,此句是说五四运动突然发生,且与革命有关,因此应该选用“爆发”。“鼓动”,是指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含贬义。“鼓舞”,是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褒义词。本题中,第二处横线,根据语境,可知此处所填词语要与“信心”搭配,因此只能选用“鼓舞”。“临危受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挺身而出”,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本题中,第三处横线,根据语境,此句是说面对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14、,一批爱国青年主动地、勇敢地站出来奋起抗争,而不是被动接受任命,因此应该选用“挺身而出”。“夙夜在公”,指从早到晚,勤于公务。“舍生取义”,是指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第四处横线,根据语境,此句是说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心怀天下,为济世救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此处应选用“舍生取义”,此外,“舍生取义”与后面的“慷慨赴难”常常连用。故选C。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A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B家国情怀的精髓,乃是担当和责任C责任和担当,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里面D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担当和责任里面解析:括号前面的句子“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15、”的中心话题为“责任”,前一句是说认识责任,后一句是说担当责任,为保持句子的连贯性,括号内句子的主语应为“责任和担当”,此外,B、D两项把“责任和担当”的顺序表述成了“担当和责任”,明显与前文不能对应,因此选项B、D排除;C项中,“责任和担当,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里面”上下两个句子脱节,不连贯;A项中,“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表述简洁明确,且与上下文语意贯通,在此处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故选A。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A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B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

16、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加快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C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和精神支撑D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增强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解析:A项,“建立支撑和动力”,其中“建立动力”搭配不当;B项,“加快动力”搭配不当;C项,“建立动力和支撑”,其中“建立动力”搭配不当;此外,“家国同构”是在“秉承五四精神”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秉承五四精神”应在前,“家国同构”应在后。故选D。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17、过15个字。一般来说,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则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目的在于改造自然。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则叫发明。总之,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中新社北京8月13日电190余件从清代沉船“泰兴号”出水的瓷器在经历打捞、售卖、回购后从海外回流,13日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泰兴号”

18、沉船为清代道光年间沉没于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的一艘中国商船,船货以清中晚期民窑瓷器为主,兼有少量紫砂陶器、石器、金属器等。20世纪90年代,该沉船被国外商业团队打捞,出水文物在国际市场拍卖出售。2018年,泮庐集团从海外购回10万余件该沉船出水瓷器。近日,经由德化县人民政府推介,将其中40余类、共190余件瓷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瓷器多为19世纪初期福建省闽南地区所产,以青花瓷为主,兼有少量白釉瓷、褐釉瓷、红绿彩瓷等。此次收藏的“泰兴号”沉船文物为清代中晚期具有明确纪年及沉没地点的历史遗物,出自目前发现同时期较为罕见的大型贸易商船,对研究19世纪中国对外海洋贸易情况、外销产品结构、海上丝绸

19、之路航线、闽南瓷窑业技术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答:示例:190余件清代沉船出水瓷器回流,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借环境描写和听众反应展现音乐魅力的句子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苏轼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3)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风光的著名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三、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贾谊论苏轼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

20、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

21、之不能用汉文也。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

22、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负:具有B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 申:表明,申述C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 特:只D是亦不善处穷者也 穷:贫穷解析:穷:逆境。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A. B.C. D.解析:A项,其:代词,那;副词,表推测语气。B项,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23、的。C项,以:介词,因;连词,来。D项,而: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贾谊有着出类拔萃的才能,虽没能完全实现自己的志向,但能遇上汉文帝这样的贤明君主,可以说是没有什么遗憾的了。B作者认为贾谊没能很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关键是贾谊太性急缺乏耐心,不能等待和忍耐,借此劝诫贾生式的人,要自爱其身,要善于自用其才。C从本文的主旨看,作者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总结了许多类似贾谊的人的教训,得出“并非才能难得,而是自己如何得以把才能施展出来才是最难”的道理。D因作者同贾谊的境遇极为相似,可见本文明论贾谊,责其才大而量小;其实是以贾谊的教训而自勉,告诫自己要善于

24、处世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解析:概括分析不正确,贾谊不是“没有什么遗憾”,而是遗憾没有施展自己的才能。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译文:我看过贾谊的议论,如像他所说的那样,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汉代?(2)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译文: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参考译文:不是才能难得,而是自己如何得以把才能施展出来才是最难。可惜啊!贾谊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则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则一定

25、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的万分之一,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我看过贾谊的议论,如像他所说的那样,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汉代?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被重用而抑郁死去。那么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践他的政治主张。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接洽,接着又派学生子夏去申述自己的意思。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殷切。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子不忍心离

26、开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无微不至。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用来决定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

27、,就全部弃旧图新,也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感情深厚地结交他们,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我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心绪紊乱,十分忧郁愤懑,大有远走高飞、悄然退隐之意。此后又因经常感伤哭泣,最终过早地死了。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谋略一旦不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唉!贾谊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能有余而见识不足。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所以不是非常英明智慧、不受他人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发现王猛,在很短时间内全部斥去了原来的大臣,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竟能占据半个中国,这道理就在于此吧!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加以详尽的评论。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而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啊!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