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侍于君子有三愆愆:过失B动容貌,斯远暴慢矣 容貌:指仪容举止C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 草创:事业初创时D雍也仁而不佞 佞:有口才解析C项草创:写草稿。2对下列两组中“为”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和不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相同C和不同,和不同D和相同,和不同解析动词,做;语气词,表反问;动词,做,改作;动词,担任。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C)A知者不失人B出辞气,斯远鄙倍矣C孔子于乡党D非不说子之道解析A项“知”通“智”。B项“倍”通“背”。D项“说”通“悦”。4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C)A夫子欲寡其过
2、而未能也B君子所贵乎道者三C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D揖巫马期而进之解析A项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少”。B项贵,形容词用作动词,“重视”。D项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进见”。5名句填空。(1)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2)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
3、,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君子所贵乎道者三贵:重视B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倍:通“背”,乖戾C夫子为卫君乎 为:当做,作为D便便言,唯谨尔 谨:恭敬,谨慎解析C项为:帮助。7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
4、法相同的一项是(A)A.B.C.D.解析A项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于:介词,到/介词,从。C项焉:代词,相当于“之”/语气助词,了。D项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连词,表假设,如果。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曾子在临死以前,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深深打动了孟敬子,使他最终接受了自己的主张。B蘧伯玉是当时的贤者,还要经常反省自己。使者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后,孔子在使者走后,不由得对此连声称赞。C卫国国君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子路通过孔子对伯夷、叔齐的赞扬与评价,了解了孔子对此事最终的态度和看
5、法。D孔子在乡里,在宗庙、朝廷之上,与下大夫言,与上大夫言,以及君主在朝时的表现各不相同,说明孔子是一个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善变的人。解析A项“深深打动了孟敬子,使他最终接受了自己的主张”原文中没有根据;B项“孔子在使者走后,不由得对此连声称赞”错,孔子称赞的是使者;D项“说明孔子是一个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善变的人”错,孔子这样做是循“礼”。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译文:整肃仪容举止,就会远离粗暴和怠慢;端庄脸色神情,就会近于诚信;讲究言辞语调,就会远离粗俗和乖戾。(2)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
6、也,与与如也。译文:(孔子)上朝的时候,跟下大夫说话,温和欢悦的样子。跟上大夫说话,中和正直的样子。君主在朝的时候,恭敬谨慎的样子,郑重而又自然的样子。(二)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甲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节选自论语微子)乙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节选自陶渊明归园田居)10材料甲中,子路所说的“长幼之节”和“君臣之义”分别指什么?答案“长幼之节”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依尊卑次序合礼言行。“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出仕,辅佐君王治理天下。11同样身处乱
7、世,子路认为“不仕无义”,陶渊明却将出仕视为“误落尘网中”。你如何理解并评价这两种人生观?答案子路: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陶渊明:不逢迎世俗,洁身自好。两人的选择,子路更有社会责任感,而陶渊明更听从内心的呼唤。都是个人追求,无所谓对错。孔子交友论之我见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就是说,好的朋友是良师,他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思想、行动,令你觉得快乐幸福,生活中处处充满阳光。好的朋友不一定时时刻刻陪伴在你身边,却可以像席慕容所说的:“在你受挫的时候,给你以鼓励;在你得意的时候,给你以提醒;当你受委屈时,可以诉说。”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句话
8、语、一种态度、一份默契已足矣!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朋友,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人生观、世界观。那么如何才能结交到好的朋友呢?首先,要谨慎择友。古人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久闻之后,香可以变成寻常,臭也可以变成寻常,习而安之,就不觉其为香为臭。一个人应该谨慎择友,择他所在的圈子,道理就在此。但社会庞杂斑驳,五花八门,假象很多,稍微不慎就会为假象所迷惑,小则吃亏上当,大则坠入陷阱而不能自拔。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所以必须慎思细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欲
9、知其人先观其友,欲知其友先观其嗜。这样由彼及此、由此及彼观察,才可得一个可交可靠的朋友。其次,要真诚待友。友情的深厚,要看是不是真正“志同道合”。朋友间以诚相见,毫不虚伪,这样的友情,才会像雨水相合,十分自然,十分融洽。如果把友情建立在彼此狭隘的私利之上,即使表面上看去甜甜蜜蜜,而实际上也不过是表面亲昵的“昵友”而已,友情不会长久。我国有句俗语“吃喝朋友不久长,相互利用无真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只有以诚相见、志同道合的友谊,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再次,必须自己够朋友。朋友往往是测量自己的一种最精确的尺度,你自己如果不是一个好人,就绝不能希望得到一个好朋友。要找好朋友,自己须先是一个好人。我很相信柏拉图的“恶人不能有朋友”那一句话。恶人可以做好朋友时,他在其他方面尽管是坏,在能成为好朋友这一点上就可证明他还有人性,还不是一个绝对的恶人。说来说去,交友和一般行为一样,我们应该牢记在心的是“责己宜严,责人宜宽”。一句话,最根本的是让自己成为善良的、忠诚的、可靠的人。最后,保持适当距离。再好的朋友,也是需要距离的。所谓若即若离,若隐若现,所谓贵在“心交”,贵在志同道合,“海内存知己,心交胜比邻”。唯此才是大爱之行,才能孕育难以割舍的情愫,也只有这种友情才会地久天长,与日月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