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澄海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高二级历史科(选择考)试卷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2、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 (本部分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典签是南朝末由庶族担任的地方要职,州镇要事,须典签签署军政长官方能行事。且每年数次回京向皇帝汇报“刺史行事之美恶”,故刺史对其恭敬备至,时人云“诸州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这反映出当时A典签垄断地方事务 B门阀制度瓦解C刺史监察权限受制 D皇权得以加强2元代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是,在官员任命、调动军队方面仍旧受到中央的节制。这说明元朝的行省A缺乏实质上的权力,效率
3、低下 B权力过大,不利于中央集权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D使地方拥有适度权力,有利于中央集权3下表是不同文献对唐宋时期江南经济状况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长安地区物资严重缺乏 B江淮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C扬州成为最富庶的城市 D江南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4南宋高宗时曾数次发布鼓励市舶贸易的谕令,亦曾下诏对招诱外商有成绩者给予官爵奖励,蔡景芳就因招诱舶舟有功而补承信郎。据此可知,此时A政治局势影响经济政策 B冗官现象日益严重C传统经济政策逐渐衰落 D在外贸中处于劣势5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对外交涉事务的不断增加,各省自主设立了洋务局、交涉 局之类的机构,作为对外交涉的职能部门。 这说明当时A
4、天朝上国观念已经消亡 B民族国家意识仍需加强C缺乏国家层面外交机构 D中央对地方丧失控制力6有人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许多国家的民主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在近代中国“正是通过这次和谈,中国人的相互容忍和相互妥协,使中国避免了一次法国大革命式的战争,避免了一次大规模的血腥屠杀。”使其成为中国式的“光荣革命”。这次“妥协”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发展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让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避免了内战7容闳(18281912),毕业哈佛大学,为中国留美之第一人。1901年就义和团运动对学生说了一番话:“汝以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
5、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这里“纳民气于正轨”应是A加强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 B对民众爱国热情进行理性引导C将民众的爱国运动纳入政府的领导 D加强对民众行动的规范管理8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是“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和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出现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B工人运动的发展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9世界现代史对某场战争评价道:“战争也影响了全球经济。美国自己就
6、耗资150亿美元,战争又刺激了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增长然而,在共产党世界看来战争阻止了美国这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东方重新确立西方的帝国主义统治。”这场战争反映出A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破坏世界和平 B两大阵营的对抗影响国际局势C战争推动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0薄伽丘(13131375年)讲述但丁的从政生涯时,认为花如此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公众事务”和“荣誉”上是不值得的;而著名人文主义者布鲁尼(13701444年)则将“在共和国政府里为公民服务”视为但丁最重要的美德之一。这一差异说明了A人文主义者内部存在严重对立 B文艺复兴斗争目标已转向政治领域C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所发展
7、 D人物评价取决于评价者的阶级立场11路德认为,基督徒作为个人属于信仰的世界,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信仰负责。世俗世界里,个人必须服从世俗权威。无论信仰世界还是现实世界,都是上帝创造,因而都不可违背。这种主张在当时受到德意志各封建诸侯的普遍欢迎,主要是因为它A推动了德国宗教信仰自由 B宣扬了自由平等思想C适应了民族国家发展趋势 D否定了罗马教廷权威121172年,威尼斯采取崭新的融资方式发行公债;17世纪初,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19世纪,伦敦的银行发展模式深深地影响了世界;20世纪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这反映了A世界经济中心的兴替转移 B国际贸易机制的创新调整C资本主义经济的
8、纵深发展 D自由主义思想的有效实践13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4近年来的史学研究表明,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代表国王和代表议会的两大阵营里,各阶层的比例大体相当,都有贵族、乡绅、富商巨贾和一般商人,也有中小土地所有者和手工工匠。据此A可以分析未来英国政治基本趋势 B能证明英国社会结构有利于革命C无法划分两大阵营最明显的界限 D能
9、探讨英国发生革命的根本原因151623年,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一书出版。书中认为,私有财产是一切社会邪恶的根源。书中的太阳城居民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一切财富和产品均为公有,由公职人员分配。太阳城20岁以上的公民出席每月举行的民众大会,大会有权提名和更替一般官员。这一主张A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 B具有空想社会主义的特征C调动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 D蕴含着西方社会福利思想16. 恩格斯说:“当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或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文学作品中,能较好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有4小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
10、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计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 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摘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 材料二 19世纪后半叶由李鸿章、曾国藩等倡导的学习西方的改革,打破了儒学在知识和精神领
11、域一统的局面。而20世纪初清政府兴新学、废科举,逼使孔子和儒学在知识领域退居次要地位。而辛亥革命皇权政治的瓦解,使孔子儒学失去政治上强有力的保护。这以后,即使没有新文化运动,孔子和儒学在精神领域的沦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而其基本原因,就是儒学中没有产生有效的抵御列强侵略和强国的有效办法。迟云飞近代中国孔子和儒学地位衰落的进程及其必然性(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西传的原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影响衰落的原因。(8分)18(12分)阅读下列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材料,回答问题。根据上述材料,指出
12、两个材料各用何种史观对美国宪法进行评价,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19下表是英国英国传统大学与非传统大学的比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据英国传统大学与工业关系发展研究(1) 根据材料指出与传统大学相比,英国非传统大学呈现出哪些办学特点?(6分)(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20.(12分)中国的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功实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
13、。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材料二 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指明了道路。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条道路的内容,并简要分析
14、中国革命必须走这条道路的原因。(8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取得成功的深层次原因。(4分)澄海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高二级历史科(选择考)试卷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DDDABABD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CCCCABA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南朝末年,庶族出身的“典签”被皇帝命令到州镇去监督地方军政长官,有利于加强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反映出当时皇权得以加强,D项正确;“典签”监督监察地方军政长官,不能说明其“垄断”了地方事务,A项错误;庶族担任地方要职不能说明门阀士族制度已经瓦解,B项错误;东汉时期刺史已由监察者转
15、变成了地方行政长官,C项错误。2.【答案】D【解析】元朝实行行省制,赋予地方官员较大的权力,同时通过对地方的节制来巩固中央集权,故答案为D项;从材料信息来看,地方拥有实质性权力,排除A项;中央通过节制地方,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排除B项;对地方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君主专制,排除C项。【点睛】元朝行省制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中央收权,地方分留部分权力,但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答案】D【解析】三则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物产丰富和经
16、济的发达,说明江南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D正确;材料一虽体现了长安有很多南方物品,但不能说明长安物资缺乏,排除A;材料二虽反映了江淮地区经济的发达,但不能说明江淮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排除B;材料三并没有反映扬州的富庶,而是江南地区成为京师的物资供应地,排除C。故选D。4.【答案】A【解析】题干中“数次发布鼓励市舶贸易的谕令”“对招诱外商有成绩者给予官爵奖励”“因招诱舶舟有功而补承信郎”表明,南宋政府对对外贸易的重视和鼓励。根据所学可知,南宋偏安一隅,耕地面积减少,且路上丝绸之路被阻断,这加剧了南宋政府对海外贸易的依赖,故A正确;“冗官现象”与题干信息无直接关联,故B错误;根据所学可知,传统经济政
17、策即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衰落,故C错误;题干信息反映了南宋政府对对外贸易的重视和鼓励,但不能得出其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的推论,故D错误。故选A。5.【答案】B【解析】从材料“各省自主设立了洋务局、交涉 局之类的机构,作为对外交涉的职能部门”可以看出,当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代表国家的对外机构,而只是各地自行设立相关机构,这反映出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意识仍需加强,B正确;“已经消亡”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C项只是对材料的表面的理解,排除;材料不能体现出“丧失控制力”,排除D项。6.【答案】A【解析】根据“正是通过这次和谈,中国人的相互容忍和相互妥协”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指的是辛亥革命过程中,革命党人与袁
18、世凯和谈,让清帝退位,避免了爆发大规模的内战,从而结束了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中的内容,与国民革命、抗战无关,排除BC项;国共最终还是爆发了内战,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7.【答案】B【解析】容闳肯定义和团运动是一场爱国主义运动,但认为光有爱国热情还不够,必须正确引导,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所用。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对民众爱国热情的引导,并非民众缺乏爱国热情,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必须“纳入政府的领导”,排除C项;材料只针对“民气”的引导,没有涉及对民众的管理,排除D项。8.【答案】D【解析】据材料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革命青年”、“新青年”、“进步青年”
19、三个阶段,其中“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是因为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并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D正确;五四运动以后“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无直接联系,A错误;五四运动以后陈独秀、李大钊推动青年学生深入工厂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B错误;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期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C错误。9. 【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朝鲜战争影响了全球经济,美国经济本身还不能完全满足美国的军事需要,所以战争又刺激了西欧和
20、日本的经济增长,而且朝鲜战争阻止了美国这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东方重新确立西方的帝国主义统治。由此可知,朝鲜战争反映出两大阵营的对抗影响到了国际局势,故B正确;两大军事集团指的是北约和华约,其对峙是在欧洲,故A错误;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故C错误;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是在1949年,故D错误10.【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布鲁尼的评价更多地注重政治品德,说明人文主义者的关注点有所变化,人文主义的内涵有所发展深化,C项正确;材料不能证明当时人文主义者存在着严重的对立,A项排除;文艺复兴运动并未将政治斗争作为目标,B项排除;这些人都是早期的资产阶级,阶级
21、立场具有一致性,D项排除。11.【答案】C【解析】德意志各封建诸侯普遍欢迎路德将基督徒的信仰世界和现实世界分开,强调个人必须服从世俗权威的观点,主要是因为它适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趋势,C项正确;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并不主张“宗教信仰自由”,A项错误;宗教改革并未宣扬“自由平等”,B项错误;“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与各封建诸侯的利益无关,D项错误。12.【答案】C【解析】1172年至20世纪,世界金融发展中依次出现了公债,证券交易所,银行和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体现出世界金融发展日渐体系化、专业化,是资本主义金融发展过程中纵深发展的趋势,C正确;题干所列的主要城市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无法展现出经济中心
22、兴替转移的特征,排除A;题干涉及的主要是金融领域的变化,而非贸易机制,排除B;威尼斯的融资方式和自由主义思想无关,当时自由主义思想尚未兴起,排除D。13.【答案】C【解析】题中材料主要表述了从1650年到1750年之间,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得到了普及,从贵族发展到社会各阶级。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茶叶进入到英国市场,茶叶价格大幅度下降,这是世界贸易发展的表现。所以本题选C。A项与饮茶的普及没有必然联系。B项航海条例是英国在17世纪中期针对荷兰提出的,是英国殖民扩张的表现,与题意不符。D项表述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14.【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信息可以得出,当时英国两大阵营各
23、阶层的比例大体相当,反映了英国社会转型时期基本特征,这恰恰能够用来分析英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以及君主立宪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的基本原因,故A正确。从中也可得出,这种社会结构明显不利于革命,排除B。划分英国两大阵营最明显界限主要在于宗教信仰,但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C。该材料也无法探讨英国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革命的根本原因在于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矛盾,排除D。15. 【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23年康帕内拉提出的“私有财产是一切社会邪恶的根源”、“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一切财富和产品均为公有,由公职人员分配”等思想和主张提出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具有空想社
24、会主义的特征,故B正确;这一主张超出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现实,故A错误;这一主张没有提出实现的方法,具有空想性,不可能调动民众的生产积极性,故C错误;材料主旨信息体现不出西方社会福利思想,故D错误。16.A【解析】材料介绍的是浪漫主义的特点,故选A。二、非选择题17.(1)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便利了东西文化交流;欧洲社会转型时期,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精神需求;儒家思想中有启蒙思想家需要的成分。(6分)影响:为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2分)(2)近代衰落原因:洋务运动的冲击;清末“新政”,学习西方改革的冲击;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冲击;新文化运动“打倒
25、孔家店”、宣传民主与科学的冲击;儒家陈腐的纲常礼教不能适应近代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8分)【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东西文化交流,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精神需求分析总结。影响:结合所学启蒙运动的影响回答。(2)近代衰落原因:结合材料,可从洋务运动的冲击,清末“新政”学习西方改革的冲击,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冲击,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儒家陈腐的纲常礼教不能适应近代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等角度分析回答。18.材料一:革命史观。(2分) 说明: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敌视政策;国内“左”倾思想的出现;中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史学界盛行革命
26、史观。用这种史观评价美国宪法有失偏颇。(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4分)材料二: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2分)说明:21世纪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学习借鉴西方文明成果;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等因素促进两国联系全面加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思想解放,能更理性地看待美国;史学界盛行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用这种史观评价美国宪法相对客观。(4 分)【解析】第一问由材料一“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自由意味着种植园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分析得知,1958年版的世界近现代史主要是从革命史观切入,批判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虚伪性等。第二问回答这一问题关键要抓住教科书的编订体现了我国不同阶段的时代背景和历史
27、研究的成果这一根本,结合相应历史时期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对外政策的调整,分析说明即可。19.(1)特点:由政府或私人创办,不受教会控制;进行大众教育,培养工商业和技术人才;与社会和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办学专业化、多元化和社会化。(6分)原因:民族国家兴起,政府影响力上升;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开展,教会影响下降;资本主义发展,工商业社会影响力提高;工业革命进行,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6分)【解析】特点:根据“政府、私人捐助”得出由政府或私人创办,不受教会控制;根据“开展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满足工业发展需要”“各行各业专业及技术人员”得出进行大众教育,培养工商业和技术人才;根据“工业
28、重镇或商业城市”“满足工业发展需要”得出与社会和经济发展联系密切;根据“私人捐助、政府投资”得出办学专业化、多元化和社会化。原因:根据所学可知,宗教改革促进民族国家兴起,政府影响力上升;结合所学,还可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教会影响下降;资本主义发展,工商业社会影响力提高;工业革命进行,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等角度分析总结。20.(1)观点: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依据:毛:汲取南昌起义等失败教训;国情决定的(城市中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农村里敌人力量相对薄弱);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实践; (6分)(2)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
29、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现了道路创新。(4分)【解析】(1)依据材料“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可归纳得出毛泽东的观点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依据材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结合所学从汲取起义失败教训、中国的现实国情、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成功经验等方面分析支撑毛泽东观点的依据。(2)综合上述材料中的信息及上述问题的作答可知,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的深层次原因是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现了道路创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