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练考》2015-2016学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1练习册: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1174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练考》2015-2016学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1练习册: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练考》2015-2016学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1练习册: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练考》2015-2016学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1练习册: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练考》2015-2016学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1练习册: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练考》2015-2016学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1练习册: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 在历史学习中,图表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下图中我们能够得到的信息有(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完成统一秦统一期间的都城为咸阳秦统一总体采用了先近后远的攻击策略秦统一后的疆域未达东部沿海地区A BC D2. 皇帝主要通过奏事、朝议、刺察等形式掌握全国的军政信息,控制和指挥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秦朝时期能够参加朝议的官员不包括 ()A丞相 B太尉C九卿 D郡守3. 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A三公九卿制 B皇帝制度C分封制 D郡县制 4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

2、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 B史家的研究论文C秦简的记载 D民间的传说5汉书地理志言:“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实行郡国并行制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行省制度6.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地方郡县长官可以世袭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A BC D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

3、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史记(1)指出材料一主张的实质内容。(2)材料二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安宁之术”主要指什么?有何积极作用?8. 古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B社会性质发生变革C封建宗法制趋于瓦解 D边疆诸侯争霸中原9公元前221年,我国政治文明历程出现拐点。下列有关说法

4、错误的是()A从分裂割据到实现统一B从分封制发展为郡县制C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D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10. 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组成中央政权机构,其直接意图是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B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自恣11. “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A宗法制 B皇帝制度C分封制 D郡县制12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功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

5、史意义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13. 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实现了国家统一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创立三公九卿制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材料二始皇为人专任狱吏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之事无小大皆

6、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材料三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始皇曰:“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1)材料一中的“王”指的是谁?他主张“议帝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体现了“始皇帝”怎样的治国之道?(3)材料三讨论了哪两种制度?结果如何?(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指出中央集权制度有何突出特点。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a)图(b)图(a)出土3.6万枚秦简的湘西里耶古城“中华一号井”。秦简多为当时的官署档案,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

7、面。大部分简牍属于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的秦朝时期,其纪年有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到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记事详细到月、日。图(b)2010年4月13日,游客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参观“秦简文化墙”时,面对二千多年前的世界上最早的“九九乘法表”,一边拍照,一边赞叹。(1)这批秦简记载了当时许多重要的政治制度。其中,有关中央官制的记载可能包含哪些内容?(2)有人据地理位置判断,秦朝时的里耶古城应处于楚国的统治之下。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3)在制度创新方面,你认为秦朝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什么?这一制度创新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第2课秦朝

8、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D解析 从图片看,秦统一后疆域已经扩展到东部沿海地区,排除。2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秦朝,能够参加朝议的主要是中央的重要官员,如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诸卿等,郡守是地方官员,无权参与朝议,只是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3B解析 本题考查皇帝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中“一”“一尊”“皆决于上”等可以看出皇权至上的特点。 4C解析 设郡是在秦朝,秦简的记载属于实物史料,其他几项带有作者主观意识。5A解析 从材料看,秦“不立尺土之封”而代之以“天下为郡县”,可判定为A。6C解析 秦朝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可世袭,排除,故选C。7(1)设置王国,行分封。(2)分封诸侯将重

9、蹈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局面。“安宁之术”指行郡县制。秦通过推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8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材料“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说明封建宗法制趋于瓦解,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变法的内容,故A不正确;社会性质发生变革是在战国时期,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在春秋时期,故B不正确;材料中的齐、楚、秦、晋不完全是边疆诸侯,故D不正确。9. D解析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确立了以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央集权制度。D项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反映了王位世袭制取代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是指启夺取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10.

10、 D解析 注意题干关键词“直接意图”。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属于根本意图,不合题意;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不符合中央政权机构的特定范围。防止大臣专权自恣是直接意图。11. D解析 A、C所述不符合秦始皇所为,B所述未中止政治权力等级世袭。郡县制长官为皇帝任命,非世袭。12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的意思是不实行分封制,所得到的效果是“使后无战功之患”,避免了诸侯之间的彼此征伐,这是对秦朝实行郡县制而非分封制的肯定,故选B项。13A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周时已有”,到秦朝时“集中起

11、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应该理解为周朝的分封制就已经开始了集权的趋势,到秦朝发展为中央集权制度。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14(1)秦王嬴政。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巩固统治的需要。(2)严刑酷法、中央集权、勤政治国。(3)分封制与郡县制。推行郡县制。(4)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中央集权。15(1)中央官制的设置,包括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等;中央各级官员的权力,如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等。(2)不同意。秦朝统一全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3)贡献: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