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专题16 第2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后限时作业(二十六)(人民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1140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专题16 第2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后限时作业(二十六)(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专题16 第2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后限时作业(二十六)(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专题16 第2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后限时作业(二十六)(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专题16 第2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后限时作业(二十六)(人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专题16 第2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后限时作业(二十六)(人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西方史学家认为:“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忽视消费品生产 长期僵硬的执行计划指令A. B. C. D.【答案】A2.赫鲁晓夫时期,从1954年起苏联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在这些地区新建了大量的国营农场。1960年前,全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其中1/3是新垦地提供的。但到20世纪60年代末,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呈现下降趋势,并且许多地方变成寸草不生的荒漠。对上述材料看法正确的有( )赫鲁晓夫的改革采用了加

2、大对农业投入的办法 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科学的态度,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赫鲁晓夫的改革认识到了苏联农业落后的根源 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A. B. C. D.【解析】材料中赫鲁晓夫没有认识到苏联农业落后的根源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其改革也没有突破这一体制的束缚,只是在这一体制下加大了投入,组织了大规模的垦荒,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恶果。【答案】D3.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提出的目标不切

3、合实际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A. B. C. D.【解析】题干中赫鲁晓夫提出的目标和口号,带有明显的冒进色彩,不切合实际,故均符合题意。赫鲁晓夫改革是在斯大林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没有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故排除。【答案】C4.(广州执信中学2011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赫鲁晓夫的孙女赫鲁晓娃在2007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其祖父不应成为一个罪人,甚至认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是20世纪俄罗斯四起重大事件之一(其他三件为1917年十月革命;1945年战胜纳粹德国;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赫鲁晓娃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A.赫鲁晓夫最早破除个人迷信B.赫鲁晓夫推出“玉米运动”C.赫鲁晓

4、夫导演了古巴导弹危机D.赫鲁晓夫扩大了企业自主权【答案】A5.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而60年代后苏联工人又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 )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民主与自由【解析】1931年美国正经历着经济大危机,大量工人失业,所以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而60年代后由于苏联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较低,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故选C。【答案】C6.通过下表,可以反映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特点是(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年平

5、均%)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2年社会总产值6.57.46.34.23.3国民收入6.57.85.74.32.6工业总产值8.68.57.44.42.8农业总产值2.23.92.51.74.0基建投资5.47.36.73.72.0改革前期力度大,经济发展较快 农业发展落后 改革后期,几乎停滞,经济增长缓慢 优先发展重工业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识记与分析运用能力。1975年之前,苏联经济发展较快,1975年之后,经济发展几乎停滞,反映出;与工业总产值相比,农业总产值整体上落后,反映出。【答案】D7.赫鲁晓

6、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A.重点在农业上B.重点在重工业上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解析】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方面,他们都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实质上都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答案】C8苏联笑话:斯大林、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乘坐火车出门。开着开着,火车突然停了。斯大林把头伸出车窗外,怒吼道:“枪毙火车司机!”可是车还是没有动。接着赫鲁晓夫说:“给火车司机恢复名誉!”车仍然没有动。勃列日涅夫说:“同志们,不如拉上窗帘,坐在座位上自己摇动身体,做出列车还在前进的样子”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7、)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在于突破了原有斯大林体制 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三位领导人的政策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最终失败 A B C D 【解析】赫鲁晓夫改革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所以失败了,排除;导致苏联社会主义最终失败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排除。【答案】A9.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相比较,其突出的不同点是( )A.先从经济领域开始改革B.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彻底地打破了原有的经济体制D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答案】C10.与斯大林体制相比,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的进步

8、性主要体现在( )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允许个体经济存在A. B. C. D.【答案】A11.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实行“加速发展战略”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领导人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解析】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改革上,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答案】D12.截至2009年苏联国旗降下已经18年了,当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这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果C.都保持

9、了马克思主义方向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也首先从农村经济开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从经济领域进行改革,经济改革受挫后,才转向政治改革。【答案】A13.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东欧剧变的影响【答案】B14.小王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俄罗斯科学院一名

10、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C.民族矛盾尖锐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答案】D二、非选择题(15小题20分,16小题24分,共44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 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

11、加了粮食的进口。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80年代上半期,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3左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革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材料三 1985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

12、3.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1)从三则材料看出,苏联三位领导人当时改革的侧重点在哪里?(3分)(2)从三则材料看出,他们各自的经济改革有哪些缺点?共同的不足是什么?(8分)(3)结合所学,你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9分)【答案】(1)农业,重工业,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赫鲁晓夫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推行种植玉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勃列日涅夫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人民不满情绪高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实现“加速发展战略”,经济增长率下降。共同不足:没有真正解决因斯大林体制的僵化而导致的国民经济

13、比例失调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问题。(3)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其一,历史原因: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和一些政策上的错误。其二,现实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其三,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等。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材料来源于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 赫鲁晓夫的墓碑(上图左)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塑而成,中间镶着赫鲁晓夫的铜质头像。黑白相间的构图,使人联想到赫鲁晓夫复杂的性格和矛盾的一生

14、。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勃列日涅夫(上图右)由于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被苏联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正是在胸前挂满勋章的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下,号称“世界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如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浑身浮肿、跌跌撞撞、步履蹒跚地跨进了80年代。(1)结合材料一,谈谈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发展起伏的概况,这种起伏与这一时期苏联经济改革有什么联系?(8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对赫鲁晓夫的如下评价:“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10分)(3)苏联人民讥讽勃列日涅夫“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的原因是什么?(6分).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