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 信息类文本阅读 第5讲 论证特点题——透析结构明辨关系练习(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1105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 信息类文本阅读 第5讲 论证特点题——透析结构明辨关系练习(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 信息类文本阅读 第5讲 论证特点题——透析结构明辨关系练习(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 信息类文本阅读 第5讲 论证特点题——透析结构明辨关系练习(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 信息类文本阅读 第5讲 论证特点题——透析结构明辨关系练习(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 信息类文本阅读 第5讲 论证特点题——透析结构明辨关系练习(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 信息类文本阅读 第5讲 论证特点题——透析结构明辨关系练习(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 信息类文本阅读 第5讲 论证特点题——透析结构明辨关系练习(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 信息类文本阅读 第5讲 论证特点题——透析结构明辨关系练习(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5讲 论证特点题透析结构明辨关系论证分析题(时间:40分钟分值: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将李子柒置于中西文化碰撞的大框架下,某种程度上将讨论引上了歧路。聚焦传播链条的两端,李子柒现象并不复杂。对传播者来说,不论是设计好的画面场景,还是出海YouTube,都逃不过自有的商业逻辑。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流量是生存法则。对视频的受众而言,第一位的始终是好看,不仅是种种形式感,镜头画面、服饰和举止,还包括通过视频流淌而出的治愈人们心灵的那种安心妥帖的四时有序、自食其力。这与日本导演森淳一的小森林系列、梭罗的瓦尔登湖中流淌出来的力量并无二致。“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数

2、百年前,荷尔德林就以此来反抗生活的刻板化和碎片化。对于21世纪被钢筋水泥围困的观看者而言,李子柒的视频在某个瞬间还原了生活本身该有的样子,成为诗意栖居的寄托。(摘编自肖涌刚李子柒:不虞之誉,求全之毁)材料二:李子柒的视频,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用时间跨度极大的镜头记录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一日三餐、四季流转的农家生活,绘就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她凭借视频在YouTube上收获700多万粉丝,影响力堪比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则质疑颇多,很多人觉得她的视频总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展示中国的“落后”,迎合一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是负面文化输出

3、。持有这类看法的网友,潜意识中将叙事背景设定为超现代的工业社会,参照系大概也是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炫酷拉风的豪车战机。礼赞工业成果无可厚非,可讴歌田园生活就是展示“落后”吗?事实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先进与落后。至于有人质疑李子柒镜头下的农家生活不真实,更无必要。艺术源于生活必然高于生活,田园牧歌不一定要唯浑身污泥才是真实,朱光潜早就说过,完全依葫芦画瓢把现实复制到艺术作品里,难有美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李子柒的故事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对话和交融,与其说迎合了外国人对中国旧式田园生活的想象,不如说戳中了在钢铁森林中栖居太久的人对

4、田园诗意的怀念与畅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返璞归真,爱生活、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往往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让不同肤色、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生共鸣、心有慰藉。在李子柒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的中国之好奇。他们以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崛起中的东方古国,不仅有高楼大厦、大国重器,还有“一箪食,一瓢饮”的田园诗意。与其纠结李子柒的视频算不算文化输出,或许我们更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输出。文化输出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期待更多“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丰富、多样、精彩的中国

5、。(摘编自范荣田园牧歌怎么就不是文化输出)材料三:有种看法认为,李子柒传播的是偏生活化的简单意象,其视频内容过于肤浅,过度娱乐,而且向外界展示的是一种“落后”的乡土生活,不能反映一个立体的中国。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李子柒制作内容的出发点是卖货,不太可能肩负起“展示中国”的重任。另外,把乡土生活理解为“落后”,未免有点妄自菲薄了。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传统乡村或许有不相适应的一面,但农耕文明里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精神,难道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国文明吗?文化传播里有“文化折扣”的概念,说的是一种复杂的文化要跨文化传播,往往会因为受众的理解困难和障碍而“打折”。但李子柒的故事,何以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对话

6、和交融?其原因在于,故事虽小,但很真实,反映的是被世界各国文化广泛接受的价值理念,如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李子柒的视频能让外界产生兴趣,让人喜欢看、看得懂,这有利于破除外界对我们的刻板印象。 当然,李子柒视频中的场景代表不了整个中国,也有可能是偏颇的。但若有千千万万个像李子柒这样的创作者,能够不流俗而又真实地记录自己的美好生活,能够让外界广泛而又准确地听到我们的声音,就有利于扶正外界的看法,达至“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李子柒的走红对于今天如何向世界更好地展现中国文化也有一定启示。在传播环境的巨变之下,短视频以前所未有的跨文化融合优势,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理解门槛,让一名博主收获不同文化背景的

7、海外粉丝成为可能。因此,及时丰富自己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此外,大众文化的生动性和亲和力,相比那些主题鲜明的内容可能更有传播力。(摘编自扶青李子柒海外走红的启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子柒制作视频的初衷并非要承担输出中国文化的重任,其出发点是卖货,但把李子柒视频作为文化输出的方式加以讨论,也未尝不可。B李子柒的成功说明,生活在钢铁森林中的人们虽然惬意于现代生活的方便,但内心却对田园生活有着诗意的怀念与畅想。C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并不能因此说农业文明比工业文明落后,二者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D材料二和材料三

8、都谈及有人认为李子柒的视频展示了中国的“落后”的观点,并且作者对此观点都做出了否定性的评价。CC项,“二者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错误。原文说的是“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先进与落后”,“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先进与落后”并不意味着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李子柒的视频中的生活就是生活在现代城市里的人的诗和远方,这是它成功的原因之一。B李子柒的视频受到外国网友的喜爱,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田园诗意有共同的向往,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好奇。C李子柒的视频传播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

9、谐相处等价值理念,让不同文明实现了对话和交融,使“文化折扣”完全失去了意义。D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李子柒的视频成功原因的分析有共同的观点,材料二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材料一中的“我们找到一种可能”。CC项,“使文化折扣完全失去了意义”说法绝对。由原文“但李子柒的故事,何以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对话和交融”可以看出,李子柒的故事只是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了对话和交融,并没有说让“文化折扣”完全失去意义。3(论证分析题)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艺术之真实使人体验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这就是艺术的价值之所在。”B“在价值观层面与外界达成理解、沟通,才能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

10、中国。”C“我们心中都住着一个李子柒般的灵魂,不过被都市的灯红酒绿染灭了诗意!”D“诗与苟且,其实只在于自己的心态,你是什么样,你的世界便是什么样。”DA项,可以支撑材料二中“艺术源于生活必然高于生活”的观点。B项,符合材料二中“爱生活、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往往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让不同肤色、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生共鸣、心有慰藉”所表达的观点。C项,与材料二中“不如说戳中了在钢铁森林中栖居太久的人对田园诗意的怀念与畅想”所表达的观点一致。D项的观点是心态决定世界,材料二中没有这样的观点。4(论证特点题)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解析首先概括材料二各段落的主要内容,然后厘清段落之间的关

11、系。材料二第一段引出国内网友对李子柒的质疑,第二、三段回应质疑,第四、五段正面分析李子柒成功的原因,第六段总结,指出启示:不应纠结李子柒的视频算不算文化输出,而应该思考李子柒现象给我们的启发。答案首先由李子柒视频的火爆入题,引出国内网友对她的质疑;然后一一回应网友的质疑;接下来分析李子柒视频成功的两个原因;最后指出李子柒现象带给我们的启发,即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输出。(每点1分)5李子柒视频的走红在文化输出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解析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和材料二第四段对李子柒视频成功原因的介绍,可以得出答案第点;根据材料二第五段和材料三第四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

12、,可以得出答案第点;根据材料二第六段和材料三第四段对传播方法的介绍,可以得出答案第点;根据材料二第五段的相关内容可以得出答案第点。答案文化输出要关注受众的心灵需求,要能表达爱生活、爱家乡等朴素的、共同的情感,要传播世界各国文化广泛接受的价值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充满魅力,文化输出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生动的、富有亲和力的大众文化。传播方法要与时俱进,要及时丰富自己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要充分发挥民间资源在文化输出中的作用。要以倾注美感的、充满生命力的方式将内容表达出来。(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9分)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引

13、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在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培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推进社会向上向善力量的形成,是国有德而兴、人有德而立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构建与推进是通过善文化在个人家庭社会的内化与践行。善是人之为人之本。孟子作为传统善文化的奠基者及推进者,提出了“四端说”,他强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人启蒙教育及习成做人的基本认知,体悟并践行“良知”

14、是个体道德修为的基础。善是知行合一的根本要求。中国传统善文化要求“仁者爱人”,要“泛爱众”;行为上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能做到“民胞物与”,以实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为追求。善的培育、实践的第一场所在家庭。中国传统善文化培育与践行的根本是家国一体,“孝”“忠”合一。儒家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德之本、教之源。要将感恩、敬畏、奉献、责任等基本道德意识、情感、价值作为家教、家风的内涵培育下一代,谋求个人善行与社会善行在价值观上的一体性,追求与实现家庭之善和国家之善在道德践行上的一致性。善是人实现“天人合一”、追求永恒的信念维系。儒家认为,良知即天理。在现实生活

15、中,周易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佛教的因果报应论,道教的“承负”果报论等使中国人有了善恶报应的善信念观,致力于在现实社会谋求“立德”、成就“不朽”。千百年来,善成为中国人成长发展的立身之基、修身之要,追求永恒的信念维系。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根本是觉悟善性、实践善性。中国传统善文化的构建与普遍性、持续性传播、承继,促进并形成了中国人向善的自觉性,奠基起中华民族的善文化基因、精神基因、信仰基因,成为民族向上、向善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营造社会善文化的良好氛围,构筑社会善的规范体系,培育社会善的信念,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

16、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是当前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将民族善文化基因发展延续,是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软实力的重要方面。(摘编自王永智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有改动)材料二: 何谓教育?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中国古人早就指明了教育的基本方式和目的:以身作则,使其向善。到了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这话一方面肯定了人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同时点出了人性与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教育要注重滋养“人性”,抑制其动物性,尤其是“恶”的成分。“人之初,性本善”抑或“性本恶”的争论在我国已延续

17、了数千年,但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是: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难免从各种渠道浸染到“恶”的因子,以校园欺凌为代表的各类发生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涉暴行为,便是这种“恶”的因子滋长和外溢的结果。鉴于未成年人年幼无知,当其做出恶行后,不少人都会选择去谴责其家长,认为问题孩子背后必然有问题家长。这种推断虽显武断,有的家长也会感到委屈,但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孩子犯了错,不首先谴责他们又该谴责谁?教育焦虑是当下众多中国家长的共通情绪,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不少家长焦虑的重点是孩子的学业成绩:考了多少分,报了多少个培训班,如何一步步跻身名校为此,他们不惜花费巨资、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给孩子争取各种机会。

18、我们会发现,一些家长张口闭口“为了孩子好”,但他们所谓的“好”,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在学校考个好成绩、一步步考上好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好对象,却忽略了“好”字最基本的内涵:让孩子成为一个好人,成为一个拥有善良、正直、勇敢等优良品质的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固然是培养各类人才,但成为人才的前提是首先要成为“人”。我们常说“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不难发现,“树人”的基本前提就是“立德”。一个人在某方面拥有非凡的特长或技能可以称其为“人才”,但假如其不具备基本的德行,对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权缺乏起码的敬畏,抑或为了金钱、权势而不惜出卖灵魂,更有甚者丧失了最基本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那么这样的“人才”

19、越“优秀”,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可能越大。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这是我国古代先贤眼中的三大人生祸患,而“德薄”被排在首位。几千年过去,如今这话依然堪称警世名言,而其中包含的教育智慧,更值得当下的家长们认真体味。(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19年11月18日,有删改)材料三:道德模范是时代的精神脊梁。让崇德向善的力量蓬勃生长,需从每个人身边的事情做起。中国古话讲,“人皆可以为尧舜”。道德模范们的事迹足以说明,美德并非高不可攀,每一位杰出的道德模范代表都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感人至深的故事。只要我们每个人像那些道德模范一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把良好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同样

20、也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让崇德向善的力量蓬勃生长,要关爱道德模范。一个道德模范就是一面道德的旗帜。对道德模范关爱,就是在厚植社会的道德土壤,擦亮引领社会风尚的先锋旗帜,是对社会文明道德行为的一种宣示和引导,在全社会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因此,要关心关爱道德模范,落实好各类政策,切实帮助道德模范解决实际困难,让道德模范受尊重、有地位,绝不能让道德模范吃亏、让道德模范寒心。道德模范越是呈现涌流之势,我们的社会就越能集聚正能量。让我们向道德模范学习,从他们的品格中汲取力量,让崇德向善的力量蓬勃生长。(摘编自中国文明网,2019年8月7日,有删改)6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21、)()A材料一将中国传统善文化基因发展延续,具有增强文化自信与助力中华民族复兴的双重意义。B材料一认为孟子之所以提出了四端说,是因为其认为善是中国人启蒙教育及习成做人的基本认知。C材料二认为教育注重滋养人性,抑制其中“恶”的成分,因此如何避免教育出问题孩子就成为如今家长教育焦虑的重点。D材料三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把良好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每个人就都能成为道德模范代表。AB项,将原文中的关键信息与孟子的观点混为一谈且强加因果,“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人启蒙教育及习成做人的基本认知”是作者的观点而非孟子的观点。C项,“如何避免教育出问题孩子就成为如今家长教育焦虑的重点”分析错误,原文

22、是说“不少家长焦虑的重点是孩子的学业成绩”。D项,“只要就”的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说每个人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可让崇德向善的力量蓬勃生长。7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培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推进社会向上向善力量的形成,是个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B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都有善恶报应的善信念观,都积极实践善性。C一个人假如不具备基本的德行,即使在某方面拥有非凡的特长或技能也不能被称为“人才”。D全社会都关爱道德模范,就是厚植社会的道德土壤,是集聚正能量,能够让崇德向善的力量蓬勃生长。B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可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使中国人有了善恶报

23、应的善信念观,所以说“当时的人们都有善恶报应的善信念观,都积极实践善性”是错误的。8(论证分析题)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教育是爱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爱,哪怕进行教育惩戒,也是基于爱的需要。B家长充满教育焦虑,总希望孩子成为“人上人”,于是不尊重孩子意愿,规划孩子的发展。C人的野性无异于橡树林中的各种野兽。本琼森。D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潜夫论忠贵)D首先要明确材料二的观点,然后根据观点来选择论据。材料二的中心观点是要注意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强调“德”的重要性。据此,D项可作为论据。9(论证特点题)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

24、简要说明。(4分)答案文章采取总分总结构,主要论述了中国传统善文化的构建与普遍性、持续性传播与承继。文章重点论述了善文化在个人家庭社会的内化与践行,略写了其在当今社会的意义。文章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特别是对文化典籍的引用,使文章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文化底蕴。文章首尾两段都联系现实,指出善文化对国家发展的作用。10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向善的力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案从个人角度上,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将民族善文化基因发展延续,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从父母家庭角度上,父母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向善,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拥有善良、正直、勇敢等优良品质的人。从国家社会层面上,要引导、增强文化自信,关爱道德模范,落实好各类政策,切实帮助道德模范解决实际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