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单元检测卷(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A西周 B秦 C唐 D清解析:分封制下,诸侯在其封地内享有征收赋税和任免官吏等权力,但诸侯必须为周天子提供军赋和力役。答案:A2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
2、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A“周公立七十一国” 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解析:“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反映的是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而推行郡县制。正确答案为C。答案:C3在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中表述最恰当的是()A宗法制 B礼乐制度C分封制 D郡县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制度,在此制度下,人们特别在意家族的血缘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3、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答案:A4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以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A皇帝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的“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体现了君主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中央集权思想,应选B。答案:B5下列言论不符合中国皇帝制度的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法令出一”C“别黑白而定一尊”D“天下之事无小
4、大皆决于上”解析:B、C、D三项都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特点,而A项中反映的是西周时的分封制。答案:A6“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A春秋战国 B秦代C汉代 D唐宋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反映的是郡县制,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同时与分封制不同的是,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打破分封制下的世袭制。故选B项。答案:B7秦朝的下列措施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皇位继承制选拔和考察官吏
5、的制度A B C D解析:商周时期实行世袭的分封制,而秦朝实行君主任免的官僚制度。答案:A8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解析:题干中唐太宗的话的意思是发挥宰相和诸位大臣的聪明才智,全盘考虑,以防止决策的失误。但在君主专制制度下,此举绝非是君主主动限制自己的权力。由此判断B、C、D三项结论皆不准确。答案:A9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
6、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D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解析:隋唐及北宋均通过分割相权的办法,加强了皇权。故题目中的现象反映的实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答案:A10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解析:秦朝军功授爵主要是看功绩,特别是军功;汉代察举制主要看重品行和才学;九品中正制主要看重门第声望,而科举制则看重
7、考试成绩。答案:D11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认识其进步之处应结合相应的时代背景去正确分析和评价。导致“重文轻武”现象出现的是宋朝时的政策。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的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而不是指科举制度。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也有很多是贪官污吏。答案:A1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
8、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元朝的行省制度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明朝的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的决策机构或行政机构答案:B13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后来发展为军机处),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A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B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的政策D两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解析: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是废丞相的结果,是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的重要体现;康熙帝设南书房,是为了便于其直接控制军国大事。它们都是为强化专制皇权服务的。答案:D14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
9、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 B汉、宋、明C秦、元、清 D秦、唐、明解析:中“丞相与诸卿”最早出现在秦朝;中三省六部制在唐朝得以完善;中皇帝直接掌管六部是在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出现的情景。答案:D15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
10、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解决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解析:我国古代在中央机构的设置上,一直是加强君权,B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8分,共2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图1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图 图2秦朝疆域图图3西汉局部地方区域图(1)阅读图1,分封制对当时的周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简要分析这一制度最终走向崩溃的原因。(4分)(2)图2表明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行政制度?有何深远影响?(4分)(3)阅读图2和图3,分析西汉和秦朝在地方行政制度
11、上的异同。(2分)(4)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反复说明了什么?(2分)解析:本题三幅图体现了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由分封制向郡县制演变的过程。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出现的背景、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并进而理解在演变过程中的规律。本题难度不大,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一个不错的题目。答案:(1)影响: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巩固西周的统治。原因:经济基础变化(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的发展);依靠血缘关系维持的政治联系难以持久。(2)制度:郡县制度。影响: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或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12、;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3)同:郡县制;异:西汉同时实行分封制。(4)说明: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总会有一个过程,一种新制度的确立不会一帆风顺。17皇权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始皇帝”(注: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帝”是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并规定:“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二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材料三如下图材料四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偏房”内景(1)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是怎样强化君权的?(3分)(2)材料三代表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是如何加强皇权的?(3分)(3)指出材料四中该机构的名称。有人说,它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谈谈你对此说法的理解。(2分)答案:(1)神化皇权;王位世袭;三公分权,互相牵制。(2)三省六部制。三省分权,互相牵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3)军机处。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通过它,皇帝实现了对军国大事的独裁。- 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