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向高考 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民版 高考总复习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必修二 专题七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时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及斯大林模式专题七 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课 标 展 示 1基 础 攻 关 2疑 难 探 究 3真 题 模 拟 4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课 标 展 示必修二
2、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基 础 攻 关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2)国内: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发动叛乱。2目的:集中一切人力、物力战胜敌人,巩固新生政权。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
3、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3主要内容(1)农业:实行_。(2)工业: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3)产品分配:取消_,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4)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余粮收集制自由贸易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4评价(1)积极作用是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_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_。(2)消极作用: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如以极低的价格强行征粮,甚至连农民必需的口粮、种子粮也
4、予以征收,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人力物力苏维埃政权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俄国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和_。拨云见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从根本上讲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由苏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政治危机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2实施(1)标志:1921年俄共(布)_的召开。(2)内容农业:固定的_代替_,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工业:改变国企高度集中的管理办法,实行经济核算,
5、实行_。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_。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十大粮食税余粮收集制国家资本主义自由贸易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拨云见日对新经济政策的几点认识(1)理解新经济政策的“一适应”“两允许”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2)新经济政策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在国有经济占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也是在苏维埃领导之下,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3)新经济政策的特点管理建设方法、手段:利用市场和商品
6、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3意义(1)经济上: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了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_,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好转。(2)政治上:它巩固了_,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成立了_。(3)理论意义: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之后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92
7、5年工农联盟苏联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归纳拓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比较政策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国内战争物资匮乏内战结束,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农业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工业工业国有化公有制为主体,公私并存商业国家垄断贸易市场自由贸易主要内容分配平均主义按劳分配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政策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特点(1)行政手段管理经济(2)单一公有制(1)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市场)发展经济(2)部分恢复私有制,公私并存经验教训对战争胜利起重要作用,但违背生产
8、力要求,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符合苏俄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背景(1)1924年_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2)当时的苏联是一个只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_。2目的:为了加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农业国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3方针提出:_年_月,联共(布)十四大。4过程:“一五”计划使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二五
9、”计划使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5结果: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6弊端:农、轻、重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2512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归纳拓展1苏联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原因:(1)在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2)苏联人民饱满的爱国建设热情。(3)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4)苏联抓住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专家。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2苏联工业化与西方资
10、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比较不同点(1)重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西方国家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2)手段: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等手段筹集的。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原因(1)社会制度不同:苏联是社会主义制度,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制度。(2)历史进程不同: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进程,苏联的工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次试验。(3)经济基础不同:苏联的工业化是在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薄弱、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进行的。西方资本主义经过了原始的资本积累
11、时期,有着较为深厚的基础。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二、斯大林模式1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_。2内容(1)政治:_,个人专断,缺乏民主;党政不分,干部终身制、任命制。(2)经济:高度集中、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统得过死,缺乏活力。(3)思想:_、公式化、行政干预。3特点: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高度集权个人崇拜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拨云见日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模式”都排斥商品市场和价值
12、规律的作用;新经济政策则利用商品市场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二战”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调整生产关系,该模式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3)教训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执行计划指令,挫伤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来因
13、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4)认识“斯大林模式”所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但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适合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疑 难 探 究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史料一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
14、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问题1史料一中所提到的“新”指的是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其“新”在哪里?该事件涉及哪四大方面的内容?提示1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美俄措施的比较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史料二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
15、败。列宁全集33卷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问题2史料二中所指的“经济政策”是什么政策?它的突出作用是什么?面对1921年“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列宁探索了怎样的现代化新方式?提示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财力、物力,战胜敌人。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或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史料三问题 3根据材料三,分别简述两国修建上述工程的背景。两大工程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
16、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提示3背景:美:1929年美国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为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苏:1925年起,苏联先后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美国:通过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刺激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社会生产;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苏联通过修建大型水电工程,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增强了国力,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总结提升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比较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背景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社会化
17、和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激化;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出现经济和政治危机特点在保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和发展私人资本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复兴工业;调整农业生产;社会福利和以工代赈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发展私营企业;允许自由贸易;按劳分配意义影响逐渐摆脱经济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
18、巩固;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启示“市场”和“计划”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对应训练(2015潍坊一中 4 月检测)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导学号 04430833()A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C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新经济
19、政策、罗斯福新政。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利用了市场的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罗斯福新政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本质上都是实事求是的变革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真 题 模 拟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1(2015泰安期末)2014 年 12 月俄罗斯陷入卢布危机。当年,该国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 04430834()A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B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C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D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材料“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说明实行的是余粮征集制,取消自由贸易,由此可见,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破坏经济,故A项错误;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时期,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时期,故B、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
21、障军事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故D项正确。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2(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影响下图曲线变化的因素有导学号 04430835()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经济体制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图中19131921年苏俄的粮食产量下降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关;19211925年粮食产量上升与新经济政策有关;从19231925年的时间信息可知,不符合题目的时间条件,排除。必修二
22、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3(2015临沂一模)俄国著名学者尤布尔金在独立报三个列宁中说:“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后来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导致列宁思想发生转变的社会背景是导学号 04430836()A俄国面临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经济凋敝C苏联人民迫切想过渡到社会主义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建立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答案B解析本题意在考查新经济政策。马克思主义主张单一的公有制,取消商品市场,这一转变即实行新经济政
23、策,列宁允许部分发展资本主义,恢复商品市场,因此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改良主义者”。A项是推行战时共产主义的背景,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严重政治经济危机,是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转变的社会背景,故B项正确;C项是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的背景,故C项错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故D项错误。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4(2015潍坊模拟)列宁说:“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材料中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导学号 04430837()A满足战争
24、的需要B恢复发展经济C巩固工农联盟D实现工业化答案B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解析“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可知苏俄内战已经结束,故A项错误;“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可知新经济政策推行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内战对经济的巨大创伤,故B项正确;材料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主要强调是为解决经济困难而非政治矛盾,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苏俄政权采取的过渡性经济政策,不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故D项错误。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5(2015潍坊一中
25、4 月检测)“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导学号 04430838()A新经济政策B罗斯福新政C斯大林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新经济政策。根据材料信息“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可以判断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存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发展
26、,巩固了工农联盟,所以“有利于无产阶级”。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6(2015北京东城区二模)从 1929 到 1931 年苏联政府对集体农庄粮食的收购价格不断压低,同时出口却从 1300 万公担提高到 5.18 亿公担,粮食出口为苏联换取了购买机器的资金,使 苏 联 成 为 世 界 市 场 上 机 器 的 最 大 买 主,这 说 明 苏 联导学号 04430839()A新经济政策没有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B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工业积累了资本C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D没有抓住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发展本国经济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
27、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考查学生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粮食出口为苏联换取了购买机器的资金”可知苏联农业集体化目的是为工业积累资本,而不断压低对农民粮食的收购价格则极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B项正确。从1929到1931年,新经济政策已经废除,A项错误;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7(2015济南模拟)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 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
28、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导学号 04430840()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C西方经济大危机与苏联的建设成就形成反差D斯大林体制建立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答案C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1921年停止实施,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于1928年被废除,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结合材料中所提示的时代背景分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1934年的资本主义世界遭受到经济危机的巨大打击,呈现出一片萧条,与之相对比苏联并未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故C项正确;斯大林体制建立的时间是19
29、36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8 (2014 洛 阳 模 拟)阅 读 下 列 材 料,回 答 问 题。导学号 04430841材料一 20 世纪 20 年代初至 30 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或者以朝觐式的拜谒,或者以记者式的评述,或者以文人式的寻味,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他们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但也有一些西方进步人士对苏联国内政策进行了坦率的批评。1935 年访问苏联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道:苏联显示了“无比高涨的管理生命力和青春活力,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
30、更灿烂的未来而工作”。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另一方面苏联“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青年人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摘编自苏联这面镜子材料二“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这里我们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从供求关系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内在的错误”。苏共领导人之一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31、 人民版 历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西方进步人士称赞苏联的主要原因。(2)材料一、二批评了苏联社会中的哪些不健康现象?上述现象反映了苏联工业化中存在的什么严重问题?答案(1)原因: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使西方进步人士看到了人类解放的希望;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支持西方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赢得西方各国进步人士的好感;苏联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使西方各国进步人士感到钦佩;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猖獗,西方各国进步人士对资本主义制度更加失望。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2)不健康现象:出现新的贫困群体农民;社会上缺乏自由氛围;用于建设的投资过大;商品供应紧张,供求关系失衡。严重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忽视农业生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自由、民主;重建设、轻生活,不重视改善民生,不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解析第(1)问根据时间“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结合所学知识从十月革命、苏联工业化成就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概括,第二小问从苏联高度集中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