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619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2月月考地理试卷试卷由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5分,共75分)浩渺宇宙,人类梦想开始的地方。近期,飞行近十年的“新视野”宇宙飞船传回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的清晰照片,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又迈进一步。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 下列天体和天体系统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 太阳系木星冥王星 B. 宇宙太阳系银河系C. 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 总星系地球哈雷彗星2. 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 )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

2、定 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A. B. C. D. 【答案】1. C 2. B【解析】试题分析:1. 根据天体系统概念,具有从属关系,指的是天体系统或天体的包含关系,木星、冥王星同属于太阳系,没有包含关系,A错。太阳系比银河系小,不符合从大到小依次排列,B错。太阳系地月系月球符合从大到小的包含关系,C对。地球与哈雷彗星没有包含关系,D错。2. 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其它行星不具备,、对。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是太阳系行星共有的特点,、错。B对。【考点定位】

3、天体,天体系统的特征,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名师点睛】掌握天体系统的概念,根据天体系统的等级关系,判断包含关系。同一级的天体间,没有包含关系。太阳系行星的宇宙环境是相同的,地球上生命存在 ,主要是自身条件的差异。2017年10月2日至10月8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3个活动区,发生过一次C级及以上耀斑,为C1.0等级。读右侧“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 太阳黑子和耀斑( )A. 都发生在层B. 分别发生在层和层C. 都发生在层D. 分别发生在层和层4. 太阳活动时,用一般收音机收听短波广播,声音常常忽大忽小,甚至中断,主要是因为( )A. 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乱了

4、地球磁场B. 太阳大气发射的电磁波扰乱了地球上空的电离层C. 短波在大气中传播时,被空气分子吸收D. 短波到达电离层后,被全部反射回到地面【答案】3. B 4. B【解析】图中层是光球层,层是色球层,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发生在层和层。太阳活动时,太阳大气发射的电磁波扰乱了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信号中断。短波传播过程中被吸收少,不是主要原因。3. 读图,根据图示序号,层是光球层,层是色球层,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发生在层和层,B对。A、C错。层是日冕层,D错。4. 太阳活动时,用一般收音机收听短波广播,声音常常忽大忽小,甚至中断,主要是因为太阳大气发射的电磁波扰乱了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导致无线

5、电短波信号中断,B对。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离子流扰乱了地球磁场,不能正确指示方向,A错。与短波在大气中传播时,被空气分子吸收无关,C错。短波到达电离层后,不可能被全部反射回到地面,D错。5.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B. 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C. 海拔高,气候寒冷D. 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答案】C【解析】青藏高原地区因为其纬

6、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光在穿越大气层过程中被削弱较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较少,降水少,多晴天,日照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的辐射丰富,ABD均正确,C错误。故选C。下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的四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6. 推断图中四个地点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 a b dc B. b a c d C. d c a b D. c d b a7. 推断图中四个地点按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A. a dc b B. b a d c C. d c b a D. c d a

7、b【答案】6. A 7. A【解析】6.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赤道处最大,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即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据图可知,c线速度最大,纬度最低,a线速度为零,为极点。纬度最。故选A。7. 根据昼长自极夜区向极昼区逐渐增加,据图可知,b点正午太阳高度为0、说明b点该日处于极夜,昼长为零,昼长最短BC排除;a为极点,且有太阳高度,可判断为极昼区,昼长最长,A正确,D错误。故选A。8.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 煤炭等化石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储存的太阳能B. 太阳辐射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C. 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以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D. 太阳释放带电粒子形

8、成太阳风【答案】D【解析】太阳辐射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是大气运动以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煤炭等化石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储存的太阳能,ABC均正确;太阳大气的日冕层释放带电粒子形成太阳风,D错误。故选D。2017年暑假家住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小明途经北京(东八区)到中国甲地看望外婆。据此回答下面小题9. 小明于当地时间8月1日上午8:00起飞,飞机途中飞行10小时。小明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北京时间应该是( )A. 8月1日10:00 B. 8月1日18:00 C. 8月2日10:00 D. 8月2日18:0010. 当小明到达甲地时当地正值正午,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24分,甲地的经度可能为

9、( )A. 120E B. 126E C. 116E D. 114E【答案】9. C 10. D【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9. 小明于当地时间8月1日上午8:00起飞,即西8区区时1日8:00起飞,西8区与东8区相差16小时,东边的时间早。可以计算此时北京时间是1日24:00。加上飞机途中飞行10小时。小明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北京时间应该是8月2日10:00,C对。A、B、D错。10. 北京时间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当小明到达甲地时当地正值正午,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24分,经度相差1 ,时间相差4分钟。该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应位于北京西侧,甲地的经度可能为114E,D对。A、B、C错。读

10、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完成下面小题11. 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 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B. C在昼半球C. 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D. AB是昏线12. 此时,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是( )A. 120E B. 100W C. 20W D. 60E【答案】11. A 12. D【解析】11. 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定和光照图的判读。据图可知,C点在夜半球,B错误;顺地球自转的方向,从夜进入昼为晨线,从昼进入夜为昏线,图中AB为晨线,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A正确,D错误;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DE,C错误。故选A。12. 本题考查光照图当地判读。据图可知,

11、图中相邻经线间经度差30,地方时差2小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据东加西减原则,并结合图中180经线,可推出180经线地方时为8时,则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60E,故选D。读下图判断下面小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13.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 0,60E B. 0,30EC. 30N,30W D 0,120E14.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A. 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 0,180C. 0,150W D. 150W,18015. 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A. 10时 12时 B. 12时 18时 C. 14时 16时 D. 18时

12、18时【答案】13. B 14. C 15. D【解析】13. 据图可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可判断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均6时日出,则图中晨线所对应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结合本初子午线可知太阳直射的经线为30E。故选B。14. 两天的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一条是地方时0时经线。据图可知,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地方时为10时,则0时经线为150W,故选D。(答案有误)15. 根据60W为6时,计算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18时;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日落时间均为18时。故选D。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下面小题16. 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A. 春分 B. 秋分C. 冬

13、至 D. 夏至17. 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逐渐减慢B. 地球公转到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 地球公转到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D. 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答案】16. D 17. D【解析】试题分析:16略17. 国庆节是10月1日,在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项正确。故选D。【考点定位】地球公转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代表四大圈层,回答下面小题18. 图中序号依次是( )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 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 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

14、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19.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A. B. C. D. 【答案】18. C 19. B【解析】试题分析:18. 图中联系的是是供水、蒸发和渗透水分,应为水圈;可为生物圈供给养分,应为岩石圈;吸收养分,并产生氧气,应为生物圈;产生降水,应为大气圈。选C正确。19. “落花”来自生物圈,“化作春泥”是指花经过分解成为无机物,释放到岩石圈中;“护花”是指存在岩石圈中的无机养分,重新被植物吸收;反映了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关系。选B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地球主要圈层及物质循环。【名师点晴】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序号代表的分别是

15、哪几个圈层,解决了这个问题,此题就迎刃而解了。水圈有水循环过程;生物圈从岩石圈中吸取养分,产制造氧气给大气圈;大气中通过水汽凝结产生降水,还到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落花等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春泥),重新被植物吸收“更护花”,实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反映了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关系。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0. 图中表示( )A. 地幔 B. 地壳 C. 地核 D. 软流层21. 岩石圈位于( )A. 顶部 B. 的全部C. 的全部和的顶部 D. 的全部和的顶部【答案】20. B 21. C【解析】试题分析:20. 图示位于地球表层,为莫霍界面以上,故判断为地壳。21.

16、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故选C项。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划分和岩石圈的范围。本题还可结合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设计试题。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2.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冷却凝固作用 B. 重熔再生作用C. 外力作用 D. 变质作用23. 关于示意图的正确说法是( )A. 甲类岩石是岩浆岩B. 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C. 甲类岩石中可以找到化石D. 乙类岩石是岩浆岩【答案】22. A 23. A【解析】试题分析:22. 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表示冷却凝固作

17、用,A正确;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表示外力作用;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表示变质作用;重熔再生形成岩浆,表示重熔再生作用。23. 甲类岩石是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形成的岩浆岩,A正确;是变质作用,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是外力作用;甲类岩石是岩浆岩,没有化石,沉积岩中可以找到化石;乙类岩石是变质岩。【考点定位】岩石圈物质循环【方法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各环节的判断,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形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又成为新的岩浆。读某地

18、质剖面简图,完成下面小题。24. 关于甲处地质构造形态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槽部受到张力,不易受侵蚀B. 槽部受挤压,岩石比较坚硬C. 顶部受张力作用,易受侵蚀D. 岩石比较坚硬,易发生上下移动25. 图示地区经历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 )A. 沉积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 沉积水平挤压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侵入C. 沉积水平挤压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D. 沉积水平挤压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答案】24. C 25. A【解析】试题分析:24. 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但是形成谷地。C项正确。故选C。25. 甲处花岗岩但是出露地表最后经历了外力侵蚀作用。发

19、生侵蚀作用前需要地壳抬升,再前是岩浆活动,有褶皱需要水平挤压,沉积岩形成需要外力作用。A项正确。故选A。【考点定位】地质构造判断、地质作用先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 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是()A. B. C. D. 27. 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地堑、向斜山景观的分别是()A. B. C. D. 【答案】26. B 27. C【解析】26. 褶皱是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的,符合的是。故选D。27.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形成断层,下沉的是地堑。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

20、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故选C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28.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A. 地壳运动 B. 流水侵蚀作用C. 流水搬运作用 D. 流水堆积作用29. 该地貌的名称是A. 冲积扇 B. 洪积扇C. 三角洲平原 D. 河漫滩平原【答案】28. D 29. C【解析】28. 读图可知,图中地貌为三角洲,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受到海水的顶托,泥沙沉积形成的,故选D。29. 读图可知,图中地貌为流水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受到海水的顶托,泥沙沉积形成的,地貌为三角洲,故选C。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30. 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A. 减弱 B. 增强 C. 增强 D

21、. 减弱31. 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A. B. C. D. 32. 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图中所示的()A. B. C. D. 33. 从数量上看,的原因是()A. 大气对具有削弱作用 B. 大部分被大气吸收C. 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D. 大部分被地面吸收【答案】30. C 31. D 32. C 33. A【解析】试题分析:30. 图中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因二氧化碳会吸收太阳辐射,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表示大气逆辐射,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后大气逆辐射增加,C正确;表示地面辐射,受人类活

22、动影响较小。31.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图中表示地面辐射,D正确;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表示大气逆辐射。32.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C正确;图中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表示大气逆辐射、表示地面辐射。33. 从数量上看,的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A正确。【考点定位】大气受热过程【方法总结】如图所示,是太阳辐射,是地面辐射,是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反射;可以看到代表太阳辐射的箭头在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然后到达地面,地面接受热量后,向外辐射被大气吸收,产生大气逆辐射,返回地面,产生保

23、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补偿地面由于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有保温作用。34. 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4个点的气压关系为B. 甲地多晴朗天气C. 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 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和在一个等压面上,压强相等,A错误;甲地高空气压高,近地面气压低,多阴雨天气,B错误;甲地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温度高于乙地,C正确;气流由乙地流向甲地,D错误。【考点定位】热力环流35. 下图为北半球中、高

24、纬环流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30N附近 B. 乙地位于30N附近C. 是冷气流 D. 是盛行西南风【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知,图为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说明是盛行西风带;为极地东风带;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N附近;乙地为极地高气压带,位于60N附近。结合选项A项正确。【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下图为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6. 图中表示信风带的代号是:( )A. B. C. D. 37. 影响地中海气候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答案】36. B 37. C【解析】36.

25、根据图示的纬度位置判断,表示赤道附近的赤道低压带;表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表示副热带高压带;表示中纬西风带。故选B。37. 结合上题结论,地中海气候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故选C。38. 气压带和风带位于图示位置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B. 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差异较大C.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差异较大D. 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答案】A【解析】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故判断为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故选A。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39. 上图所示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 ( )A. B. C. D.

26、 40. 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41. 气压带a控制下的地区天气特征是 ( )A. 高温多雨 B. 高温少雨 C. 温和多雨 D. 温和少雨【答案】39. A 40. D 41. B【解析】试题分析:39. 根据纬度分布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30附近形成高压,风由30吹向60,北半球向右偏转成西南风,所以A正确。 41. 由图示可知,气压带a位于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天气特征是高温少雨,所以D正确。考点:气压带和风带42. 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读图完成下题。若该图为北半

27、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 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C. 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 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甲下沉气流,为高气压带,乙为低气压带,甲地纬度较乙地低,甲只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乙只能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大气环流圈为中纬环流,ABD错误,C正确。【考点定位】三圈环流【名师点睛】三圈环流分为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以北半球为例)一、低纬环流赤道地区温度高,形成上升暖气流。上升气流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为西南

28、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再继续北流,而是在北纬3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近地面,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压带,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叫做东北信风。东北信风在赤道附近幅合上升。这样,在赤道和副热带之间便形成了低纬度环流圈。二、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逐渐右偏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叫暖的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形成锋面,称为

29、极锋。暖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上面,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的气流到高空后,又分别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于是在副热带地区与副极地地区之间构成了中纬度环流圈。向北的一支气流在北极地区下沉,于是在副极地与极地之间构成了高纬度环流圈。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由于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环流的方向与北半球有所不同,但分析时同样要综合考虑温度、气压、地转偏向力等因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3. M处地貌是由下列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A. 风力堆积 B. 风力侵蚀C. 流水侵蚀 D. 海浪侵蚀44. 如果在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珊瑚化石,则岩层可能是A

30、. 玄武岩 B. 大理岩C. 石灰岩 D. 石英岩45. 三岩层按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应是A. B. C. D. 【答案】43. B 44. C 45. C【解析】43. 据图可知,图中的地貌M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故选B。44. 沉积岩含有化石,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石英岩属于变质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故选C。45. 据图可知,沉积岩层越往下的形成越早,即早于,后侵入。因此形成顺序为。故选C。46. 下列四组岩石中,全部属于沉积岩的是A. 大理岩、页岩、板岩、石灰岩B. 石灰岩、板岩、砾岩、页岩C. 砂岩、砾岩、石灰岩、页岩D. 玄武岩、砾岩、石灰岩、大理岩【答案】C【解析】大理岩

31、、板岩属于变质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页岩、石灰岩、砾岩、砂岩属于沉积岩。故选C。47.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是由以下哪种作用形成的A. 风力侵蚀 B. 风化作用 C. 流水侵蚀 D. 冰川侵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地表形态特征,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由于气候、土壤、地形、植被的共同作用,黄土高原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48. 长城西段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原因是A. 流水侵蚀 B. 风化和风蚀 C. 冰川侵蚀 D. 水的溶蚀【答案】B【解析】长城西段主要位于甘肃省和内蒙古的西部,地处干旱地区,故主要的外力作用为风力。故选B。49.

32、 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A为变质作用,B为地壳运动,C为流水沉积作用,D为火山喷发,据此选C。50. 下图中,属于北半球风向的有( )A. B. C. D. 【答案】C【解析】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风向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且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以及读图分析能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其方向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1)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二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2)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

33、,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25分) 51. 读“某月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气压带的名称为_。(2)常年受风带D控制的地区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该气候特征是_。(3)M地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是_(4)E地此季节的风向_,形成原因是_(5)东亚季风最典型的原因是:_【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5)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解析】

34、(1)据图可知,A气压带地处赤道附近,为吃的的低气压带。(2)据图可知,D为盛行西风带,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3)据图可知,M地处亚洲东部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季风气候。(4)据气压带风带图可知,气压带风带北移,可判断为北半球的夏季。据图可知,E地处亚洲南部,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西南季风的成因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后右偏形成,即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5)亚洲东部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因此季风最典型。52. 读图回答(1)此图表示北半球的_ 季(季节),此时太阳直射点在_

35、。(2)A、B、C、D表示气压带A是_带 B是 _ 带 C是 _ 带,D是 _ 带(3)、表示风带E是 _ 带,F是 _ 带(北半球)(4)、两处降水类型不同B是 _ 雨,D是 _ 雨。【答案】(1)冬季 南半球(2)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3)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4)锋面雨 对流雨【解析】(1)据图可知,赤道附近的上升气流南移,即气压带、风带南移,可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2)据纬度位置可知,A为90附近的副极地气压带,B为60附近的极地高气压带,C为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D为赤道附近的赤道低气压带。(3)据图可知, E为低纬度东北信风带,F为中纬度盛行西风带。(4)据图可知,B地为60附近,为暖而湿的盛行西风和冷而重的极地东风相遇形成的锋面雨,D位于赤道附近,受热多,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