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5-2016学年宁夏银川二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一)一、单(每题1分,共40分)1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时()A种群密度最大B成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D增长速率大于零2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年龄结构有关C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影响D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3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
2、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4如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的变化趋势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5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捕获总鸟数麻雀黄鹂第一次捕捉10046(标记后放生)43(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捉10242(其中6只标记
3、)36(其中9只标记)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D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小6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A增长型和衰退型B衰退型和增长型C稳定型和衰退型D稳定型和增长型7A改变昆虫的性别比例B增加昆虫的死亡率C降低昆虫的出生率D抑制昆虫的性成熟8下列选项中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的演替是优势种依次取代的过程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C次生演替达到顶级群落
4、后将永远保持原状D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9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A初生演替B生物入侵C生物进化D种间竞争10有关种群增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C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构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或修正模型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11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
5、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可看成是“J”型增长B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C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D种群呈“J”曲线型增长时,其增长率不能用图乙表示12资源的合理使用能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K表示种群的最大值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曲线上的点种群大小种群的增长量S1200.9018S2500.7538S31000.5050S41500.2538S51800.1018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
6、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该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应为20013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在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因为放置鸟笼的位置固定,此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B02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D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14为了减少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如图表示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在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
7、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B在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C在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D随着害虫的进一步减少,蜘蛛数量最终会减少到零1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于一个营养级上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16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B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C通过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可以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物
8、质和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17某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共有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其能量调查如下表所示: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2kj/m2)750200.98500下列对该表数据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戊乙丙甲丁B当甲与丙无捕食关系时,每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率都相等C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增加以后,会导致丙的数量减少,乙的数量增加D该生态系统中除去甲、丁后,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丙的数量也随之增加18A松毛虫数量增加时,灰喜鹊的数量也会增多,从而使松毛虫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B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狐狸同时占据了两个营养级C生物群落内
9、部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各种生物的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D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19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D流入到狐狸体内20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1下列
10、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公斤的草,则这1公斤草中的能量就流入到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狼的体内C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22有关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B只能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才能返回无机环境C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先后进行D无机环境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23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B均属于细胞呼吸CA和B属于捕食关系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过程
11、造成的24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可以降低其种群密度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25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D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26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
12、性B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C恢复力稳定性是由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D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恢复力稳定性也会越强27三峡库区蓄水后,有些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为保护这些生物最好采取的措施是()A将受到威胁的生物迁地保护B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C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D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28下列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B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直接
13、价值和间接价值29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30图为腐乳制作过程的流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毛霉为好氧型真菌,为避免其无氧呼吸,码放豆腐时要留出一定缝隙B加盐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C加卤汤、密封腌制中,毛霉不断增殖,并产生大量的酶,分解蛋白质D用胶条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污染31如图表示一定条件下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14、)A需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中B图中过程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C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均为纯合子D此实验说明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部的遗传信息32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33如图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B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应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C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降温D装置乙的排
15、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34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纯化大肠杆菌二者的共同点有()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 都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ABCD35下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B发酵过程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C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沉淀D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36细菌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
16、繁殖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氮源不可能作为细菌的能源物质C琼脂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37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秋水仙素,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例适中38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
17、为对照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39影响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是()A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B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C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D材料的低温预处理与接种密度40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包括()培养基的配制 外植体的选取 激素的运用 消毒 温度、pH、光照ABCD二、填空题(共5道题,总分50分)41如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为根据甲图绘制的能量金字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有条食物链处于图乙中所代表营养级的生物有甲图中的该群落中没有标出的生物类群是(2)鹰和狐不会获得兔同化的全部能量,从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看,兔同化的能量较大一部分用于鹰增
18、重1g,最多消耗草g(3)若大量捕猎第三营养级生物,则会导致,进而使草的种类和数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4)乙图中、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有42回答下列与微生物发酵、培养以及应用相关的问题:(1)苹果酒清香、明快,风味清爽,它是由果汁发酵产生的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来检验(2)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这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A温度控制 B溶氧控制 CpH控制 D酶的控制(3)苹果酒在的作用下,经过深层发酵可形成苹果醋;在此过程中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原因是(4)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有多种微生物参与
19、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看,豆腐应该属于(5)在充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的条件下,乳酸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应用平板划线法分离乳酸菌时,从第二次划线操作起,每次总是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并划线数次,其原因是43利用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产生单倍体时,选材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在期,花药培养的成功率最高为了选择该时期的花药,通常选择的花蕾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法;但是对于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的植物,需采用法,该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色(2)、所指的结构依次是、;两者的基因型是否相同?44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
20、,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KH2PO41.4gNa2HPO42.1gMgSO4.7H2O0.2g葡萄糖10g尿素1g琼脂15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1000mL(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理由是(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这种培养基属于培养基(3)在培养“目的菌”的实验过程中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4)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下列材料或用具中: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玻
21、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其中需要消毒的是:(填序号)(5)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PH增高,使指示剂变红色细菌因没有系统,其分泌酶与真核细胞蛋白质的分泌方式不同45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染色体(2)本研究使用的细菌培养基中特别加入了一定量的碳酸钙,乳酸菌在(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能与不溶性的碳酸钙生成可溶性的乳酸钙,从而在菌落周围形成溶钙圈从物理形态分析,本研究使用的培养基属于(类型)(3)在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时,把锅内水加热煮沸,必须后,将锅密闭,继续加热以保证锅内气压上升,达到121灭菌后的培
22、养基应适当冷却后,在附近倒平板(4)请完善“检测乳酸菌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性”实验操作步骤:步骤1:分别取加入三组无菌培养皿中,再加入灭菌并冷却到50左右的培养基,立即混匀,静置凝固成平板步骤2:向三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待检测的乳酸菌菌种步骤3:将接种后的三组培养基和一个都置于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若干天,观察比较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情况2015-2016学年宁夏银川二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每题1分,共40分)1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时()A种群密度最大B成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D
23、增长速率大于零【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时处于环境最大容纳量,此时出生率与死亡率处于平衡状态,种群增长率几乎为0,种群密度最大,种群数量波动不大,其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老年个体数量不会最多【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属于增长型;当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时,达到稳定期此时种群数量最多,种群密度最大,出生率等于死亡率A、在停止增长时,种群数量最多,种群密度最大,A正确;B、在停止增长时,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幼年个体、成年个体和老年个体数量比例适当,B错误;C、在停止增长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但都不为零,C
24、错误;D、在停止增长时,增长速率几乎为0,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种群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种群增长率的理解2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年龄结构有关C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影响D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分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年龄结构有关;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解答】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B、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年龄结构有关,B正确;C、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影响,C正确;D、出生率、死
25、亡率和迁移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等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3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分析】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解答】解
26、:A、跳蝻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一般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错误;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不能过分醒目,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应该相同,C正确;D、农作物上的蚜虫、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来调查种群密度,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要求考生掌握估算种群密度的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明确这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能准确判断出调查选项中各种生物的种群密度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如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
27、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的变化趋势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解答】解:A、据图分析可知,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A正确;B、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B错误;C、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故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
28、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C正确;D、在自然界,种群数量还受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的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5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捕获总鸟数麻雀黄鹂第一次捕捉10046(标记后放生)43(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捉10242(其中6只标记)36(其中9只标记)A为了结果的可
29、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D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小【分析】1、标记重捕法的注意点: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志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2、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N)/第一捕获并标记个体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则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则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偏大【解答】解:A、标记物不能影响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也不能导致其发生疾病和感染,标记物必须保持一定的时间,至少在调查
30、期间不能脱落,A正确;B、标志重捕法中的相关计算:进行调查的某区域内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某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标记个体数量,则麻雀大约有=46426=322只,黄鹂大约有=43369=172只,B正确;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C正确;D、进行调查的某区域内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某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标记个体数量,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分母减小,所以计算的结果应偏大,D错误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标记重捕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6图甲、图乙
31、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A增长型和衰退型B衰退型和增长型C稳定型和衰退型D稳定型和增长型【分析】甲曲线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越来越少,说明幼年的个体数远大于老年的个体数,属于增长型乙曲线中,幼年个体较少,老年个体较多,说明属于衰退型【解答】解:甲曲线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越来越少,说明幼年的个体数远大于老年的个体数,属于增长型乙曲线中,幼年个体较少,老年个体较多,说明属于衰退型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7A改变昆虫的性别比例B增加昆虫的死亡率
32、C降低昆虫的出生率D抑制昆虫的性成熟【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解答】解:性引诱剂能吸引同种的异性个体前来交尾,人工施放性引诱剂则引诱来大量的雄性害虫,通过性引诱剂的干扰,使其不能与雌性害虫完成正常的交尾,从而降低昆虫的出生率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特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8下列选项中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的演替是优势种依次取代的过程B群落
33、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C次生演替达到顶级群落后将永远保持原状D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分析】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群落的演替其过程有一定的区别: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因此一般森林是群落演替的顶级群落【解答】解:A、演替是指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因而群落的演替就是优势种依次取代的过程,A正确;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是在本来没有生物的环境中进行的演替,所以速度通常非常缓慢,B
34、正确;C、次生演替达到顶级群落后将保持相对稳定,但不是永远保持原状,C错误;D、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9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A初生演替B生物入侵C生物进化D种间竞争【分析】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因此一般
35、森林是群落演替的顶级群落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解答】解:A、桦树不如云杉耐阴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属于次生演替,故A错误;B、生物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故B错误;C、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故C错误;D、云杉与桦树林竞争,桦树不如云杉耐阴,云杉为优势种,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和生物的种间关系,意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0有关种群增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B呈
36、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C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构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或修正模型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分析】1、J型增长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2、S型增长曲线: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
37、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保持相对稳定3、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步:观察并提出问题要构建一个数学模型,首先我们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弄清楚对象的特征第二步:提出合理的假设合理提出假设是数学模型成立的前提条件,假设不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也不相同第三步:建构模型根据所作的假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构造各个量词的等式关系第四步: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当数学公式这个模型构建出来后,可以进一步求算出各月的具体数值,再绘制出坐标曲线图,曲线图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解答】解
38、: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A正确;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B正确;C、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构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或修正模型,C正确;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没有K值,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J型增长曲线、S型增长曲线的实现条件,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意在考察学生对于两种曲线的理解和运用,平时注重相似内容的总结比较是解题的关
39、键11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可看成是“J”型增长B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C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D种群呈“J”曲线型增长时,其增长率不能用图乙表示【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前一条表示“J”型曲线,后一条表示“S”型曲线,两曲线之间的阴影表示被淘汰的个体;图乙表示S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
40、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解答】解:A、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对应乙图中的F点,但AC段已有少量个体被淘汰,所以不能看成是“J”型增长,A错误;B、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表示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说明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B正确;C、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以确保有最大增长率,使种群数量得到快速恢复,C正确;D、种群呈“J”曲线型增长时,增长率将不断增长,所以不能用图乙表示,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和增长速率的
41、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资源的合理使用能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K表示种群的最大值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曲线上的点种群大小种群的增长量S1200.9018S2500.7538S31000.5050S41500.2538S51800.1018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该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应为200【分析】根据表格分析,种群数量增加的过程中,种群的增长量先增加后减少,说明种群
42、数量呈现S型,其中S3点时种群增长量最大,表示处【解答】解:A、由于存在环境阻力,自然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说明环境阻力对种群影响始终存在,A错误;B、根据表中数据知,在S3点时该种群(KN)/K值为0.5,增长率最大,即为值对蝗虫等害虫的防治,需将其数量控制在值以下,B正确;C、为了获得最大利润,渔业捕捞量应控制剩余量在值以上,C正确;D、在S3点时该种群数量为值,种群数量为100,则最大值(K值)应为200,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种群K值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3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
43、在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因为放置鸟笼的位置固定,此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B02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D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分析】据图分析,04年间,12,大山雀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48年间01,种群数量减少;8年以后=1,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所以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解答】解:A、大山雀运动能力强,生活范围广,则调查大山雀种群数量方法为标记重捕法,故A错误;B、02年内种群增长率大于1,则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故B
44、错误;C、第4年后开始群增长率小于1,种群数量下降,故C正确;D、第4年和第8年种群增长率相等,但第4年种群数量多于第8年,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年龄结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分析,比较综合,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图文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4为了减少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如图表示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在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B在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C在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D随着害虫的进一步减少,蜘蛛数量最终会减少到零【分析】由图可知:蜘蛛和害虫之
45、间为捕食关系,所以I期间由于食物充足蜘蛛数量增加较快;而在期间主要是由于食物不足,蜘蛛数量下降;在期间,两种群之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解答】解:A、在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会使害虫的数量降低,因而蜘蛛的数量增加会减慢,A错误;B、在期间,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蜘蛛的捕食,B错误;C、在期间,两种群之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C正确;D、随着害虫的进一步减少,蜘蛛数量最也会减少,最终处于动态平衡,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间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1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于一个营养级上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
46、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分析】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空气、水、矿物质、阳光、热能 生产者:属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消费者:属异养生物(各种动物);分类: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解者:属异养生物(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其作用为: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解答】解:A、每种动物在食物网中的不同食物链上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所以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不一定处在一个营养级上,A错误;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的高低与体型的大小没有必然
47、关系,如高营养级的狼与低营养级的水牛的体型,B错误;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正确;D、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才是分解者,一些细菌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一些可能是消费者,如人体内的结核杆菌,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16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B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C通过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可以大大
48、提高能量的利用率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分析】生态系统由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组成,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生长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A错误;B、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B错误;C、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通过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可以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C正确;D、由于能量流动
49、是逐级递减的而物质是循环利用的,所以有的生态系统可不需要得到来自系统外的物质补充,但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7某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共有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其能量调查如下表所示: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2kj/m2)750200.98500下列对该表数据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戊乙丙甲丁B当甲与丙无捕食关系时,每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率都相等C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
50、量增加以后,会导致丙的数量减少,乙的数量增加D该生态系统中除去甲、丁后,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丙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由于五个种群中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所以能量最多的营养级最低,能量最少的营养级最高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图表,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戊的能量最多,乙和丙其次,甲第三,丁最少,所以乙和丙处于第二营养级,A错误;B、当甲与丙无捕食关系时,每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率都相等,B正确;C、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增加以后,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C错误;D、该生态系统中除去甲、丁后,若乙的数量增加,可推测戊的数量减少,则丙的数量也
51、随之减少,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8A松毛虫数量增加时,灰喜鹊的数量也会增多,从而使松毛虫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B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狐狸同时占据了两个营养级C生物群落内部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各种生物的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D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食物网中共含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森林松毛虫蜘蛛灰喜鹊狐狸、森林松毛虫灰喜鹊狐狸、森林松鼠狐狸【解答】解:A、松毛虫数量增加时,灰喜鹊的数量也会增多(因为二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从而使松毛虫种
52、群的增长受到抑制,A正确;B、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森林松毛虫蜘蛛灰喜鹊狐狸、森林松毛虫灰喜鹊狐狸、森林松鼠狐狸,狐狸同时占据了第三、第四、第五,3个营养级,B错误;C、生物群落内部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使各种生物的数量能尽量维持相对稳定,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C正确;D、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因为灰喜鹊是动物,体积较大,运动范围较大,所以最常用的估算方法是标志重捕法,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19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
53、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D流入到狐狸体内【分析】生态系统中某一营养级的摄入能=该营养级的同化能+该营养级的粪便能粪便能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能某营养级的同化能的去向为: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流入下一营养级和未被利用【解答】解: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属于兔子的同化能,A正确;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属于上一营养级草的同化能,B错误;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属于上一营养级兔子的同化能,C正确;D、流入到狐狸体内属于兔子的同化能,D正确故选:B【点评
54、】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能量流动理解与运用20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因此是单向不可逆转的【解答】解: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
55、+B1+C1+D1),A1呼吸作用消耗,B1未被利用,C1流向分解者,而D1=A2+B2+C2+D2是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A正确;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A1+B1+C1+D1=D1/W1,B正确;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D1=(A2+B2+C2+D2),C错误;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单向流动:沿着食物链向高营养级传递,而不能倒过来流动,逐级递减:前一种生物所包含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传给下一种生物,其他的能量都损耗掉了,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能量流动图解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56、力,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2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公斤的草,则这1公斤草中的能量就流入到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狼的体内C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分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每个营养级是以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物质可循环,能量不可循环,并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答】解:A、兔
57、子吃了1公斤的草,即摄入1公斤草的能量,但摄入的能量并没有全部都流入兔子体内,其粪便的能量没有流入其体内,A错误;B、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每个营养级是以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不能以个体为单位来衡量,B错误;C、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C正确;D、生态系统的物质可循环,能量不可循环,并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的能
58、力22有关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B只能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才能返回无机环境C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先后进行D无机环境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分析】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及和无机环境之间往返的过程【解答】解:A、碳元素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或者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A错误;B、生物群落的碳元素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回归无机环境,B错误;C、碳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流动,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的动力,C错误; D、碳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部,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
59、考查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3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B均属于细胞呼吸CA和B属于捕食关系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过程造成的【分析】据图分析:图中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A是分解者,表示流向分解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及排遗物,表示呼吸作用,表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表示捕食,表示燃烧【解答】解:A、图中B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A正确;B、表示呼吸作用,B正确;C、B是生产者,A是分解者,分解者不是营养结构的成分,C错误;D、
60、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大量化石燃料燃烧过程造成的,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关键是弄清各组成成分在碳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24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可以降低其种群密度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
61、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除了来源于无机环境,还来自生物自身,A错误;B、信息传递的作用有两个,其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其二,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雄性害虫,能破坏害虫的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降低,进而降低其种群密度,C正确;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很多,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但可以用科学的
62、方法揭示,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掌握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5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D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即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
63、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生产者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其他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是来源于上一营养级;能量的去路:呼吸作用消耗,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流向下一营养级;而最高营养级没有最后一个去路,A错误;B、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作物质的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循环往返,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得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B正确;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吸收合成有机物,又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使碳在生态系统中进行循环,C正确;D、生态系统的信息的作用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
64、生态系统的稳定,所以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6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B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C恢复力稳定性是由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D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恢复力稳定性也会越强【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保持正常动态的能力,主要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
65、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而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恢复力稳定性往往会越弱【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保持正常动态的能力,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A正确;B、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B正确;C、恢复力稳定性是由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C正确;D、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恢复力稳定性会越弱,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
66、和判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27三峡库区蓄水后,有些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为保护这些生物最好采取的措施是()A将受到威胁的生物迁地保护B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C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D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迁地保护)【解答】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进行保护,最有效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但三峡大坝
67、建成后,库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原有的特有物种已不适宜在当地生存,故最有效的保护措施应为迁地保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考查了学生结合具体环境的知识运用能力,试题难度一般28下列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B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梳理相关知识,结合选项做出判断【解答】解:A、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和资源,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
68、发展所以A错误B、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所以B错误C、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所以C正确D、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所以D正确故应选A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应用29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分析】本题考查培养基的配制、接种、和培养的过程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
69、对接种环进行灭菌,接种环的灭菌方法应是在火焰上灼烧,接种时划线操作是在火焰边进行;每一种细菌都有最适的生长温度,需要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解答】解:A、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要先灭菌后倒平板,A错误;B、转换划线角度后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再进行划线,B正确;C、接种后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错误;D、培养过程中一般要隔天观察一次,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和培养的相关知识,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培养基的制备、灭菌的方法、接种方法的选择、结果的分析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学会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30图为腐乳制作过程的流程图,下列说法
70、不正确的是()A毛霉为好氧型真菌,为避免其无氧呼吸,码放豆腐时要留出一定缝隙B加盐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C加卤汤、密封腌制中,毛霉不断增殖,并产生大量的酶,分解蛋白质D用胶条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污染【分析】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难以消化、吸收,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下,豆腐转变成腐乳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
71、的香味;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防腐作用【解答】解:A、毛霉是异养需氧型微生物,所以为避免其无氧呼吸,码放豆腐时要留出一定缝隙;故A正确B、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故B正确C、加卤汤、密封腌制,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同时使腐乳具有一定的香味,在此条件下毛霉不能生长增殖;故C错误D、用胶条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污染;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31如图表示一定条件下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
72、的是()A需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中B图中过程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C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均为纯合子D此实验说明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部的遗传信息【分析】据图分析,表示脱分化,表示再分化;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为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培养过程的顺序是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进而形成新的植物体【解答】解:A、植株组织培养过程中,需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中,避免杂菌在上面迅速生长消耗营养,且有些杂菌会危害培养物的生长,A正确;B、图中过程表示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表示再分化形成试
73、管苗,B正确;C、植株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获得的试管苗基因型与亲本相同,而胡萝卜的基因型不一定,C错误;D、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32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分析】果酒使用的菌种为酵母菌,属于真菌
74、,温度为1825,无氧果醋制作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细胞,适宜温度为3035,需要持续通入氧气腐乳制备的菌种是毛霉,适宜温度为1518,一定湿度【解答】解:A、果酒需要的温度在1825,果醋制备的温度是3035,腐乳制作需要的适宜温度是1518,故A错误;B、醋酸杆菌为需氧型细菌,因此进行的是有氧发酵,故B错误;C、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故C错误;D、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所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醋酸杆菌(属于需氧型细菌)和毛霉(多细胞真菌),它们均有细胞结构,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果酒、果醋和腐
75、乳制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33如图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B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应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C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降温D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分析】果酒使用的菌种分别为酵母菌,属于真菌,条件适宜温度为1825,无氧果醋制作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细胞,适宜温度为3035,需要持续通入氧气腐乳制备的菌种是毛霉,适宜温度为1518,一定湿度【解答】解:A、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
76、果醋的制作,先密封后通入空气,故A正确;B、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应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瓶口铺得厚一些,防止杂菌污染,故B正确;C、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1825左右,制作果醋时温度为3035,故C错误;D、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排出果酒制备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而且能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果酒、果醋和腐乳制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34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纯化大肠杆菌二者的共同点有()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 都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都可
77、以用来计数活菌ABCD【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考查纯化大肠杆菌的两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确定知识点后梳理两种接种方法的具体过程,然后根据问题描述做出判断【解答】解: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的,所以描述正确平板划线法接种用接种针,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要用涂布器,所以描述错误不论是平板划线法还是稀释涂布平板法都需要进行无菌操作,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所以描述正确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活菌,只能用于分离菌种;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计数活菌所以描述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故应选C【点评】本题是关于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异同比较,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35下
78、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B发酵过程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C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沉淀D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泡菜在制作过程,先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选项描述分析判断【解答】解:A、泡菜制作中应先加蔬菜,再加盐水,且盐与水比例为1:4;A错误B、由于乳酸菌的严格厌氧的,因此发酵过程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B正确C、在盐酸酸化
79、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错误D、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先逐渐增加,后又逐渐降低,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D错误故应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泡菜制作中,盐与水的比例,乳酸菌的代谢类型和无氧条件的控制,在发酵过程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主要考查学生对泡菜制作过程的了解和记忆36细菌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氮源不可能作为细菌的能源物质C琼脂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
80、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分析】本题是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与培养基的成分,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综合进行判断【解答】解:A、乳酸菌是异养菌,硝化细菌是自养菌,二者利用的碳源不同;A错误B、氮源也可能作为细菌的能源物质;B错误C、琼脂不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是凝固剂,是液体培养基转变成固体培养基所需要的物质;C错误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还有可能是自生固氮菌;D正确故应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乳酸菌与硝化细菌的同化作用与培养基的特点,氮源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琼脂在培养基中的作用,主要考查学生对培养基配制原则的理解与应用37A
81、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秋水仙素,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例适中【分析】植物组织培养中要求无菌操作,以防止细菌感染,消毒时既要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要尽量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植物细胞融合时必须先去除细胞壁,然后加入诱导剂才能促使细胞融合;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再分化过程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培养基中生长素比例高,利于生根;细胞分裂素比例高,利于生芽【解答】解:A、植物组织培养中要求无菌操作,以防止细菌感
82、染,消毒时既要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要尽量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A正确;B、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加倍,可以诱导植物变异成多倍体植物,B正确;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再分化过程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C正确;D、培养基中生长素比例高,利于生根;细胞分裂素比例高,利于生芽,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及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38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C可将未接种的培
83、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分析】本题是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菌的操作,根据选项涉及的内容回忆相关知识点分析判断【解答】解:A、为防止土壤浸出液浓度过高,不能获得单菌落,要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A正确;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防止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正确;C、可以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以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C正确;D、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操作方法及所用的培养基,主要考查学生对分解尿素
84、的菌的分离和计数这一课题的掌握与运用39影响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是()A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B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C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D材料的低温预处理与接种密度【分析】影响花药组织培养的因素有很多,如材料和培养条件、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及接种密度等,其其中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成分是主要影响因素【解答】解:影响花药组织培养的因素有很多,如材料和培养条件等,其中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成分是主要影响因素;并不是任何发育时期的花粉都可以经过组织培养产生愈伤组织,一般的说,选择单核期的花药成功率最高,定花粉发育时期的常用方法是醋酸洋红法,并且要对所选的材料进行消毒处理;在组织培养过程
85、中,应根据外植体分化的程度及时更换培养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花药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40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包括()培养基的配制 外植体的选取 激素的运用 消毒 温度、pH、光照ABCD【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解答】解:离体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对营养、环境条件要求相对特殊,需要配制适宜的培养基,正确;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即使是同一种植物材料,因器官来源及其生理状况、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等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86、,正确;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正确;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因此要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正确;植物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温度、pH,还需要适时的光照(脱分化避光,再分化需光),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条件、原理及应用等基础知识,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二、填空题(共5道题,总分50分)41如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为根据甲图绘制的能量金字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有5条食物链处于图乙中所代表营养级的生物有甲图中的鹰、狐、蛇该
87、群落中没有标出的生物类群是微生物(分解者)(2)鹰和狐不会获得兔同化的全部能量,从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看,兔同化的能量较大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消耗鹰增重1g,最多消耗草1000g(3)若大量捕猎第三营养级生物,则会导致鼠和兔的数量大大增加,进而使草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4)乙图中、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有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分析】甲图:该图有5条食物链,分别为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乙图:是第一营养级,是第二营养级,是第三营养级,是第四营养级【解答】解:(1)甲图中有5条食物链,图乙中是第三营养级,该营养级生
88、物有鹰、狐、蛇;该食物网中有生产者、消费者,所以还缺少分解者(2)兔同化的能量有较大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消耗,而在呼吸消耗的能量中,有很大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最多消耗,应按最低的传递效率、最长的食物链分析既草鼠蛇鹰,效率为10%分析,故最多消耗草110%10%10%=1000g(3)第三营养生物有鹰、狐、蛇,若大是捕猎第三营养级会造成鼠和兔的数量大大增加,鼠和兔会过度取食草,会导致草原退化,抵抗力稳定性降低(4)乙图中、代表的生物类群属于消费者,通过消费者的摄食、消化、分解等生命活动,可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同时,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故答案为:(1)5 鹰、狐、蛇 微生
89、物(分解者)(2)呼吸作用消耗 1000(3)鼠和兔的数量大大增加 减少 降低(4)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综合考查了食物网、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消费者的作用等内容42回答下列与微生物发酵、培养以及应用相关的问题:(1)苹果酒清香、明快,风味清爽,它是由果汁发酵产生的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2)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这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DA温度控制 B溶氧控制 CpH控制 D酶的控制(3)苹果酒在醋酸菌的作用下,经过深层发酵可
90、形成苹果醋;在此过程中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原因是只有氧气充足时,醋酸菌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4)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看,豆腐应该属于培养基(5)在充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的条件下,乳酸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应用平板划线法分离乳酸菌时,从第二次划线操作起,每次总是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并划线数次,其原因是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较少,最终可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成的菌落【分析】果酒制备的菌种是酵母菌,条件:温度1825,缺氧、酸性果醋制备的菌种是醋酸菌,条件:温度是3035,要适
91、时充气平板划线是常用的接种方法,划线之前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从而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解答】解:(1)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2)酵母菌发酵需要控制条件:温度1825;溶氧控制,即要先通气后密封;pH控制,偏酸性;利用酵母菌自身的酶进行发酵,不需要对酶进行控制(3)苹果醋制备需要醋酸菌,温度要严格控制在3035,由于只有氧气充足时,醋酸菌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所以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保证有氧环境(4)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看,豆腐应该属于培养基(5)在充足的碳源、氮源、
92、无机盐和水的条件下,乳酸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应用平板划线法分离乳酸菌时,从第二次划线操作起,每次总是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并划线数次,其原因是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较少,最终可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成的菌落故答案为:(1)(酸性)重铬酸钾(2)D(3)醋酸菌 只有氧气充足时,醋酸菌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4)毛霉 培养基(5)维生素 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较少,最终可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成的菌落【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发酵和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43利用月季的
93、花药离体培养产生单倍体时,选材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在单核(靠边)期,花药培养的成功率最高为了选择该时期的花药,通常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但是对于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的植物,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该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2)、所指的结构依次是花粉管细胞核、生殖细胞核;两者的基因型是否相同?相同【分析】图示为花粉的形成与发育过程,是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是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小孢子,是花粉粒,分别是花粉粒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花粉管细胞核和生殖细胞核【解答】解:(1)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小包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材料的选择是花粉植株能否培
94、养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同一植物的不同生理状况诱导成功率都不相同,选择月季花粉的最佳时期为完全未开放的花蕾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但是对于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的植物,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焙花青铬矾法蓝黑色(2)图中、是由花粉粒进行分裂产生的两个核,分别是花粉管细胞核和生殖细胞核;由于两者来自于同一个花粉粒的有丝分裂产生的,所以两者的基因型相同故答案是:(1)单核(靠边) 完全未开放 醋酸洋红 焙花青铬矾 蓝黑(2)花粉管细胞核 生殖细胞核 相同【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注
95、意植物花粉的形成过程和普通的减数分裂是有区别的44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KH2PO41.4gNa2HPO42.1gMgSO4.7H2O0.2g葡萄糖10g尿素1g琼脂15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1000mL(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不能,理由是缺少植物激素(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3)在培养“目
96、的菌”的实验过程中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为目的菌提供氧气(4)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下列材料或用具中: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其中需要消毒的是:(填序号)(5)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PH增高,使指示剂变红色细菌因没有生物膜系统,其分泌酶与真核细胞蛋白质的分泌方式不同【分析】本题是对植物组织培养和微生物培养的培养基的不同点、常用的微生物的接种方法、选择培养基的选择作用和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的分析的综合性考查,梳理植物组织培养和微生物培养的培养基的不同点、常用的微生物的接种方法、选择培养基的选择作
97、用和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的分析,然后根据问题要求进行解答【解答】解:(1)分析题图中培养基的配方可知,此培养基中缺乏植物组织培养所必需的植物激素,所以此培养基不能用于植物组织培养(2)分析题图培养基配方可知,此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这样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才能生长,不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因缺乏氮源而无法生长,起到了筛选能分解尿素的菌的作用(3)分析培养基可知,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来自尿素,目的菌生长所需的碳源来自葡萄糖;由于目的菌是需氧菌,培养时需要震荡培养以便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足够的氧气(4)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下列材料或用具中: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玻棒、试管、锥形
98、瓶和吸管;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其中需要消毒的是(5)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PH增高,使指示剂变红色细菌因没有生物膜系统,其分泌酶与真核细胞蛋白质的分泌方式不同故答案为:(1)不能 缺少植物激素(或缺少植物需要的各种营养)(2)筛选目的菌 选择(3)为目的菌提供氧气(4)(5)酚红指示剂 生物膜【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与MS培养基的区别,选择培养基的选择作用,分析培养基的配方以及为微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微生物的选择培养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问题的能力45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核膜包被
99、的细胞核(或“没有核膜”),无(有、无)染色体(2)本研究使用的细菌培养基中特别加入了一定量的碳酸钙,乳酸菌在无氧呼吸(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能与不溶性的碳酸钙生成可溶性的乳酸钙,从而在菌落周围形成溶钙圈从物理形态分析,本研究使用的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类型)(3)在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时,把锅内水加热煮沸,必须将锅内冷空气彻底排除后,将锅密闭,继续加热以保证锅内气压上升,达到121灭菌后的培养基应适当冷却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4)请完善“检测乳酸菌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性”实验操作步骤:步骤1:分别取等量的青霉素、四环素和无菌水加入三组无菌培养皿中,再加入灭菌并冷却到50左右的
100、培养基,立即混匀,静置凝固成平板步骤2:向三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待检测的乳酸菌菌种步骤3:将接种后的三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置于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若干天,观察比较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情况【分析】(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真核细胞有(2)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和灼烧灭菌(3)实验设计的原则是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解答】解:(1)乳酸菌属于异养厌氧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真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为裸露的DNA分子,无染色体(2)乳酸菌属于异养厌氧细菌,进行无氧呼吸,对其鉴定时应该使用固体培养基(3)在利
101、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时,锅内水加热煮沸后,必须将锅内冷空气彻底排除,灭菌后的培养基应适当冷却后,为防止污染,应该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4)步骤1:根据等量原则,应该分别取等量的青霉素、四环素和无菌水加入三组无菌培养皿中步骤3:根据对照原则,应该将接种后的三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置于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若干天作为对照试验故答案为:(1)细胞内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没有核膜”) 无(2)无氧呼吸 固体培养基(3)将锅内冷空气彻底排除 酒精灯火焰(4)步骤1:等量的青霉素、四环素和无菌水步骤3:未接种的培养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规程、生物实验遵循的原则等,原则强化学生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