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部编版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540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部编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部编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部编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部编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部编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部编版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部编版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部编版必修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部编版必修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部编版必修2.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部编版必修2.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部编版必修2.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综合测评(二)(时间:8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试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催化融合下,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等蓬勃发展、快速壮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这告诉我们()A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B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C创新能够促进企业效益提高D网络技术推动各产业的发展A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催化融合下,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这告诉我们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A正确;B、C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中“各产业”表述

2、不准确。2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考察调研时指出: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中国必须搞实体经济,一定要把实体经济搞上去。下列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有()A加强市场监管,防止资本流向虚拟经济B加大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C加大税收优惠,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税费负担D中国人民银行增加对实体经济的直接贷款C要防止资本过度流向虚拟经济,要恰当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A错误。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能发行股票筹集资金,B表述不当。通过加大实体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税费负担有助于实体经济发展,C正确。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政府机构,D错误。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创新发展,就应

3、该()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尽可能多引进外国的技术和设备积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A B C DA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创新发展,就应该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正确;做法不利于创新发展,错误;涉及的是协调发展,不符合题意。4(2021山东滕州市高一月考)2020年8月家电市场销售数据显示,海尔业绩增长明显,当年累计份额继续排名第一。不同于整个家电行业销售的相对低迷,海尔业绩逆势增长呈现出一大特点智慧家电销量占比不断增加。海尔智慧冰箱、智慧洗衣机、智慧空调等产品的市场占比一直在持续增长,这对我国制造业的启示是()A发展制造业,

4、强化国民经济基础B坚持自力更生,避免从国外引进技术C实体经济要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D我国已实现工业化,并带动了信息化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A错误。B错在“避免从国外引进技术”,故排除。发展我国制造业,需要实体经济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C正确。我国尚未实现工业化,D错误。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占全球创新的制高点 打破区域、产业、企业之间的壁垒,构建产业新生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粤

5、港澳大湾区经济高速增长A B C DA题干中“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不体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不选;中“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速增长”表述错误;符合题意。6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根基,要把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下列属于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是()A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B引导员工发扬奉献精神C与互联网大数据深度融合D政府帮助其扩大贷款规模C实体经济与互联网大数据深度融合,是通过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体现,C符合题意;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引导员工发扬奉献精神都不是通过创新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表现,A、B不选;政府不能直接帮助实

6、体经济扩大贷款规模,同时扩大贷款规模不是通过创新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表现,D错误。72021年,我国在扩大开放方面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的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知识产权等。这反映了我国()A坚持协调发展,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B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C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坚持开放发展D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增强发展整体性C题干中“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的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等,体现坚持开放发展,C正确。8(2021齐齐哈尔市高一期末)2020年上半年,金融业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对制造

7、业的新增贷款数量尤为突出,上半年新增贷款相当于过去四年的总和。这一做法()A解决了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B符合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要求C旨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D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D协调理念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非材料中的做法,A不符合题意。对制造业的新增贷款数量尤为突出没有涉及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排除B。材料中做法旨在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C错误。金融业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对制造业的新增贷款数量尤为突出,上半年新增贷款相当于过去四年的总和。这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D符合题意。9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21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

8、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消除城乡发展差距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决定性作用,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A B C D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正确。“消除”一词说法错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错误。财政转移支付不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故不选。10根据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2020年10月14日消息:成都南充达州万州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规划“八纵八横”沿江通

9、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的重要项目。该高铁全线开通的直接意义在于()提升沿线居民的消费结构加快生产要素向成都地区聚集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优化区域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A B C DB该高铁全线开通与提升沿线居民的消费结构没有必然联系,不符合题意。该高铁全线开通能促进沿线地区的互联互通,不是加快生产要素向成都地区聚集,不符合题意。该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规划“八纵八横”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的重要项目。其开通有利于优化区域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符合题意。11下表是国有企业技术员李某2020年的收入表,其

10、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是()项目技术人员领取工资发明技术专利转让所得购买理财产品获得的利息利用闲暇时间兼职代驾所得年收入100 000 元20 000 元30 000 元9 600 元A129 600 元 B29 600 元C59 600 元 D39 600 元C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是 20 000 元30 000 元9 600 元59 600 元,C正确。12国家发改委相关文件提出,要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健全“大国工匠”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等。这些要求()彰显了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肯定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

11、会拉大收入差距,必然导致两极分化A B C DC国家发改委相关文件提出,要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健全“大国工匠”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等。这些要求肯定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入选;与题意无关;中“必然”表述错误。13如下图所示,我国在“倒U曲线”前半段适当允许、容忍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主动施加调节遏制“两极分化”,建立健全规则与过程公平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结果适当平均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这是基于()居民收入增长应与经济发展同步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结果的公平与效率的提高呈正相关关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

12、会主义的根本原则A B C DC由图表内容可看出,一开始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这时国家主动施加调节遏制“两极分化”,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经济发展水平继续提高,表明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也体现了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符合题意;与材料中的主旨内容无关;由题图可看出,一开始收入差距较大时,表现为结果的公平与效率的提高呈负相关关系,后来国家宏观调控后,结果的公平与效率的提高才呈正相关关系,错误。14经济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使他人和社会受益或者受损)。下列事例体现经济外部性的是()某造纸

13、厂超量排放工业废水,加剧河流污染某同学购买一双名牌运动鞋,自我感觉很舒适人大修改个人所得税法,起征点提高至每月 5 000 元某同学出行选择乘坐公交或共享单车,减少碳排放A B C DC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据此,体现经济外部性,入选;是使自己受益,不体现经济外部性,排除;未体现经济外部性,排除。15当前“三权分置”改革正在我国农村深入推进,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分置并行,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

14、大创新。推进农村“三权分置”改革有利于()放活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完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体制机制变革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性质,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在农村集体经济中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实现各类生产要素有效利用,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A B C DA推进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有利于放活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完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体制机制,实现各类生产要素有效利用,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正确;“三权分置”改革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性质,错误;材料不涉及按劳分配原则,排除。16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

15、眼促进企业降成本,出台减税降费、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下调用电价格等举措,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这一举措的依据是()A合理的分配政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B当前经济下行主要受制于需求不足C完善现阶段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公平D我国存在着过多过重的不合理收费A只有减轻企业负担,才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合理的分配政策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发展,A正确;材料强调如何通过调整分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B、C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分配比例问题,并不涉及不合理收费,D不选。17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职业圈晒出的热门企业平均工资显示,该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

16、为9 696元。此工资属于()A按劳分配 B按劳动要素分配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管理要素分配B该公司是一家民营公司,其员工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B符合题意。18自2020年7月以来,某市已连续按月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13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共计2.43亿元,惠及困难群众近400万人(次),发放到位率100%。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能够抑制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可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A B C DD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并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这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可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符合题意

17、。社会保障、价格补贴属于国家财政方面的再分配,而不是初次分配,错误。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的目的是刺激消费,改善人民生活,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并不能抑制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错误。19(2021齐齐哈尔市高一期末)2020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上半年31省区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数据显示,排名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为36 577元),最低的是西藏自治区(为8 545元)。两者相差3倍多。改善这一现状,需要()A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B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促进社会公平C坚持居民收入快于经济增长速度D在坚持社会公平的基础上提高效率B材料反映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改善这一现状需

18、要实现社会公平。“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会扩大收入差距,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居民收入差距大的现象,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促进社会公平,故B正确。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应该与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步,故C错误。效率是公平的基础,故D错误。202020年9月18日,在第八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上发布的企业扶贫蓝皮书(2020)显示,97%的中国百强企业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百强企业年度平均扶贫捐赠过亿元。其中,恒大集团以10亿元帮扶投入居榜首。这启示企业()在创业致富的同时,回报社会先富帮助后富,自觉投身脱贫攻坚奉献社会,把促进社会公平放在首位落实分配政策,降低个人收入A B C D

19、A97%的中国百强企业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这启示企业在创业致富的同时,回报社会,先富帮助后富,自觉投身脱贫攻坚,故入选。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不是把促进社会公平放在首位,故不选。落实分配政策的主体是国家,不是企业,并且不能随意降低个人收入,故不选。21某地从2020年7月份开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500元每人每月提高到525元每人每月,并通过财政涉农资金“一卡通”发放到户。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是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种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是消除贫困的根本性举措基本出发点是维护社会公平A B C DD该地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500元每人每月提高到525元每人每月,并

20、逐一发放到户,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是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出发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确。社会福利是一种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错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是消除贫困的根本性举措,错误。222020年11月10日正式施行的兰州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给予补助,补助标准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分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时,应向特困乡、村倾斜。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A B

21、 C DA细则要求表明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故入选;题干并未涉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故不选。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故不选。23截至2020年9月底,某市享受低保家庭老年人高龄补贴的,其中8089岁的3 088人,9099岁的849人。高龄补贴()属于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是保障社会成员安全与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对特殊群体的一种社会优抚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A B C DD高龄津贴,是针对高龄老人实行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解决高龄老人基本生活问题,属于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正确。社会救助是

22、保障社会成员安全与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错误。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对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提供褒扬和优惠性质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其生活不低于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制度,高龄补贴不属于社会优抚的范畴,错误。24(2021辽宁省辽阳市高一期末)2020年12月,北京市民政局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对生活困难的未参保的城乡失业人员、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且连续三个月无收入的京籍和持有居住证的非京籍务工人员,经本人申请,可由户籍地或居住地所在区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此举()旨在满足受助对象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能更好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意在通过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A B C DC

23、对相关人员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意在维持受助者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不是满足受助对象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错误。对生活困难的未参保的城乡失业人员、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且连续三个月无收入的务工人员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能更好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符合题意。对相关人员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属于社会保障,是再分配的范畴,不是初次分配,错误。25(2021福建省福州一中检测)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强化对困难群体救助措施,做好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近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救助扶持政策,为保障退休职工、低收入和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社会保障作为

24、“社会减震器”,能有效稳定社会生活秩序搞好社会保障,能够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通过完善保障体系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来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A B C DB中央出台一系列救助扶持政策, 通过完善保障体系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保障退休职工、低收入和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体现了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减震器”,能有效稳定社会生活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符合题意。社会保障是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保障,而不是满足城乡居民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错误。社会保障属于再分配,错误。二、非选择题。(共四个小题,50分)26(14分)(2021山东滨

25、州市高一期末)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这奇迹的创造,离不开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更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时间会议内容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

26、等受到法律保护”。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立下来。材料二2019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进一步精简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事项,不得额外对民营企业设置准入条件;进一步规范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纳入标准和程序,规范信用核查和联合惩戒,切实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体系,合理增加信用贷款,

27、进一步降低民营和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8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是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6分)解析:第(1)问,考生可先回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解题的知识角度: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决定因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第(2)问,考生可先回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解题的知识

28、角度:市场规则、市场准入、市场监管、社会征信、宏观调控、政府职能。考生整合这些知识要点,形成答案要点。答案:(1)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决定的。(2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2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分)(2)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

29、的市场准入制度;(2分)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2分)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履行好政府的经济职能。(2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21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回望“十三五”,中央围绕实体经济发展作了多次重要部署,无论是强调“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夯实实体经济根基”,还是提出“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始终不变的核心逻辑就是“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国是靠实体经济发展起

30、来的,还要依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乃至2035年的远景目标。必须向夯实实体经济发力。近年来,实体经济呈现出稳中蓄势、预期向好的态势,但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质量总体不高等问题。产品供给体系仍处于中低端,产品国际知名度不够,尤其是很多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社会资本存在“脱实向虚”的现象,特别是金融、房地产及其他虚拟领域的快速膨胀和过度投机行为,侵蚀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6分)(2

31、)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该怎样大力发展实体经济。(6分)解析:第(1)问,该题要回扣课本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结合材料加以说明。依据材料“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乃至2035年的远景目标。必须向夯实实体经济发力。第(2)问,属于措施类,要结合材料作答。依据材料“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质量总体不高等问题。”可知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依据材料“产品供给体系仍处于中低端”可知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据材料“社会资本存在脱实向虚的现象”可知要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

32、和社会氛围。答案:(1)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2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能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1分)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1分)能为人民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1分)能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1分)(2)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实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每点2分)28(12分)某校

33、高一年级同学观看某大型纪录片,以安徽凤阳小岗村变化发展为内容,进行如下交流和探讨,请你参与其中。历史篇敢为天下先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十八位农民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1979年,小岗村在遭遇大旱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大丰收:油粮总产量达到3.5万斤,相当于前20年产量的总和;人均纯收入达400元,是1978年的18倍。未来篇开创新局面依托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小岗村发展稻田养鸭、稻田养虾的绿色农业;开创“爱国教育”和“观光农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乡村旅游业;借助淘宝、微店等互联网途径促进特色农产品外销各种改革举措彰显了新发展理念,预示着小

34、岗村的未来更加美好。(1)小岗村农民承包集体土地的收入属于何种分配方式?实行这种分配方式有何意义?(6分)(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并选择其中一个新发展理念(示例除外)说明从国家层面应该如何贯彻落实。(6分)新发展理念举措注重解决的问题示例:绿色发展发展稻田养鸭、稻田养虾的绿色农业。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创“爱国教育”和“观光农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乡村旅游业。注重的是_。借助淘宝、微店等互联网途径促进特色农产品外销。注重的是_。答案:(1)分配方式:按劳分配。(2分)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分)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

35、会地位。(2分)(2)内容:创新发展; 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4分)举措1: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彻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分)举措2: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2分)29(12分)(2021山东淄博市高一期末)某班举办弘扬劳动精神主题班会,下面是学生选取的材料。1974年,许振超成为青岛港的一名码头工人。他勤奋好学,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苦练技术,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

36、”等绝活,成为著名的“桥吊专家”。他勇于创新,敢于开拓,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持续破解安全生产难题,填补国际技术空白,为国家节约巨额成本。在他的激励下,广大青年职工掀起了立足岗位、学习技能的热潮。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许振超改革先锋称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劳动精神。(8分)(2)新时代青年应该怎样弘扬劳动精神。(4分)解析:第(1)问,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试题设问强调的是劳动精神,因此考生可以从劳动的意义、劳动对中华民族的作用、弘扬劳动精神的必要性等角度结合材料分析。第(2)问,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

37、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试题设问指向的是新时代青年应该怎样弘扬劳动精神,考生根据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思想和行为上分析作答。思想上: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行为上: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答案:(1)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我们获得的任何收入归根到底都来自劳动创造。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辉煌和今天的成就。弘扬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许振超用劳动填补了技术空白,创造了行业奇迹,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8分)(2)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或树立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