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449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对外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开拓。但也出现了将一些“非主流”思潮的文艺作品视作当代中国文化主流,热捧那些格调低下、的文艺人士的现象。( )要知道,各种文化艺术间的借鉴交流、各种文化艺术的发展有其基本规律。对此,我们固然要注意正确引导国际舆论,但也要重视各种艺术形式的全面发展,不能。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升级不可能,我们任重道远。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夸大其词 顾此失彼 一蹴而就B. 不赞一词 厚此薄彼 一马平川C

2、. 夸大其词 厚此薄彼 一马平川D. 不赞一词 顾此失彼 一蹴而就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国外对当代中国主要文化艺术的认知匮乏、当代中国文化艺术作品与产品欠缺国际竞争力是根本原因。B. 当代中国文化艺术作品与产品欠缺国际竞争力、国外对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认知匮乏是大家的共识。C. 大家认为国外对当代中国文化艺术认知匮乏,当代中国文化艺术作品与产品欠缺国际竞争力。D. 这主要是因为国外对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认知匮乏,当代中国文化艺术作品与产品欠缺国际竞争力。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各种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有其基本规律,各种文

3、化艺术间的借鉴交流有其基本原则。B. 各种文化艺术间的借鉴交流有其基本原则,各种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有其基本规律。C. 各种文化艺术间的交流借鉴有其基本原则,各种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有其基本规律。D. 各种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有其基本规律,各种文化艺术间的交流借鉴有其基本原则。【答案】1. A 2. D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夸大其词:说话或写文章不切实际,扩大了事实。不赞一词:一句话也不说。根据语境提示,此处选用的词语应该做定语修饰“文艺人士”,是说“文艺人士”说话或写文章不切

4、实际,所以选用“夸大其词”。顾此失彼:意思是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不能全面照顾。厚此薄彼:比喻对人、对事不同看待,形容对事物有偏见。根据语境“我们固然要注意正确引导国际舆论,但也要重视各种艺术形式的全面发展”,强调“全面照顾”,所以选用“顾此失彼”。一蹴而就:意思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马平川: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语境要表述的意思是“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升级”是不能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的,所以选用“一蹴而就”。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

5、、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根据语境中上文说“但也出现了将一些非主流思潮的文艺作品视作当代中国文化主流,热捧那些格调低下、夸大其词的文艺人士的现象”,括号内的语句应该是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前三项都没有表述原因的词语,内容上表意割裂,D选项“这主要是因为”的表述能够紧密承接上文内容。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画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画线句子“各种文化艺术间的借鉴交流、各种文化艺术的发展有其基本规律”,存在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的问题

6、,“借鉴交流”语序不当,应该是先“交流”,再给出“借鉴”,排除B;“交流借鉴”与“基本规律”搭配不当,根据表意逻辑,各种文化艺术间应该是先“交流借鉴”,再“发展繁荣”,排除AD。故选C。【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4.下列各句中,与下图漫画的内容最吻合的一项是A. 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B.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C. 吾闻池中鱼

7、,不识海水深。D.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中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运用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换类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漫画,分析漫画的题目主要有概括画面的内容,分析漫画的寓意,给漫画添加标题和解说词等题目,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要善于提炼漫画的劝诫意义,这可从漫画的夸张手法中获取,也可多联系社会实际。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各句中,与下图漫画的内容最吻合的一项。从画面来看,题目是小溪里的大鱼,这条大鱼目空一切,好像睥睨万物,

8、妄自尊大的样子,所以其寓意反映了一些见识短浅,然而目空一切,自以为是的样子,这与C项的归纳非常吻合。 故选C。【点睛】要善于从题目思考,更要善于观察画面的细节,然后漫画作者惯用的夸张和讽刺手法,去深刻领悟其画面背后的寓意。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王讷如使君传黄宗羲君讳枚,字卜子,号讷如,系出铜川。唐有司农臣明州,卜居鄞州之武康乡。七世孙景山,再迁慈溪,遂为世家。祖谦侯,父茂庭,赠赣县知县。妣徐氏赠太孺人。君早慧特出,攻苦力学,补博士弟子员,以拔贡选入太学。是时文气卑弱,公理胜而笔豪,然于先正体格,尺寸守之,不敢过。祭酒王敬哉嗟赏不置,以为六馆中之领袖。随举北闱,历两

9、科报罢,乃稍变其音节,遂登顺治戊戌进士第。又四年,授赣县知县。其地空带闽、粤,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蹄劘,其供艺注视他县无等,而又为文武大官治所,绛标寸纸,一日数至,急征碎务,皆取办于君。君取定俄顷,神无滞用。邑有四患,往来供亿,分派于里甲,里甲之羡赋,为胥吏所干没,一患也;以富民充马户,走死者即令其偿。故佥报之时,多以贿免,二患也;狱卒本为顾役,独邑为差役,其贿免亦同于马户,三患也;盐引壅滞,或计口销之,以宽参罚,四患也。君除害若嗜欲,一切不干涉于民,调停岁用,不足则以私财佐之,但使其民以力田为事,垦荒五亩,免役一年,积累而加之,数年之后,垦至二千一百余顷。督抚皆以为能,考上上。

10、寻丁内艰,服除,补阶州文县。人孤地绝,正赋五千而缩,无名之税倍之。君尽蠲往例,其马政盐法行之于赣者,复行之于文。文之俗,贫富相仇,贫者恒轻生以破富贵之家为快。君于人命之诬者,立为除豁。小民知徒死之无益,此风遂革。两县烦简不同,人情亦异,君处之各得其宜。世恒訾时文之士,如尘饭涂羹,不适于用。何意盆盎中见此古罍洗,君之谓与?苟得如君辈十数,落落然参错天下为邦伯,生民庶可少安矣。未几,滇蜀皆陷于贼,君为民强载以出,求死不得。杜子美之麻鞋,丁宝臣之徒手,何所遇之穷也。虽然,羁旅万里,囊无寸帛,践荆棘于群虎之中,劣至枌榆,则感恩之父老拥护为多,此亦循良之报也。归来浪平痛定,弟劝兄酬,赈恤其期功,如恐不及

11、。又十有一年而卒。(节选自黄梨洲文集,有删节)【注】供艺:指供给、供应。后文“供亿”意思与之相同。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祭酒王敬哉嗟赏不置 嗟:赞叹B. 里甲之羡赋 羡:超过C. 君尽蠲往例 蠲:免除D. 生民庶可少安矣 少:稍微6.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孺人:古时称大夫的妻子为“孺人”,明清时“孺人”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也用对妇人的尊称。文中,王讷如的母亲徐氏被追赠为“太孺人”。B. 六馆:国子监别称。唐制,国子监领国子学、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统称六馆。 宋元以后渐加合并,以至仅存国子一学。文中称

12、赞王讷如学问居国子监之首。C. 服除:指守丧期满后脱去孝服。按古制,父母死后儿子在一定时间内应身着孝服在家守丧,以尽孝道。文中,父亲去世后王讷如在家守丧,期满后才到文县任职。D. 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服丧五月。亦用以指五服之内的宗亲。文中,王讷如竭尽所能地帮助宗亲。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时文气卑弱,公理胜而笔豪,然于先正体格,尺寸守之,不敢过。(2)文之俗,贫富相仇,贫者恒轻生以破富贵之家为快。君于人命之诬者,立为除豁。8. 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王讷如为官的特点。【答案】5. B 6. C 7. 当时文风衰微

13、,王公则说理精辟、笔力豪健,但对于先贤的文体格式,却一丝一毫都要坚守,不敢过分(逾矩)。文县当时的风俗,穷人和富人互相仇视,穷人常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把毁坏富贵人家当作乐事。王公对于受陷害的人,立即替他们免除(罪责)。 8. 勤于政务;治政有方;体恤百姓;执法公正(明辨是非)。【解析】【分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言实词的能力。学生应明确实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总结,不断积累。具体解题时,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词义。B项,“里甲之羡赋” 意思是:里甲里剩余的赋税收入。羡,有余、剩余。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

14、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C项,“文中,父亲去世后王讷如在家守丧”解说错误,是王讷如母亲去世。故选C。【7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卑弱”,衰弱;“理胜”,说理精辟;“体格”,文体格式“过”,逾矩。(2)“恒”,常常;“轻生”,不爱惜生命;“豁”,罪责。【8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

15、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而又为文武大官治所,绛标寸纸,一日数至,急征碎务,皆取办于君”可见其勤于政务。“君除害若嗜欲,一切不干涉于民,调停岁用,不足则以私财佐之” 可见其体恤百姓。“但使其民以力田为事,垦荒五亩,免役一年,积累而加之,数年之后,垦至二千一百余顷” 可见其治政有方。“君于人命之诬者,立为除豁。”可见其执法公正。【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

16、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王枚,字卜字,号讷如,铜川人。他的祖先曾是唐代的司农,祖籍明州,后定居在鄞州的武康乡。七世孙移居景山,再迁居慈溪,于是在此世代居住,成为世家。祖父曾任谦侯,父亲曾任茂庭,并兼任赣县知县,先母徐氏被赠太孺人。王讷如年少时非常聪明,学习非常刻苦,被朝廷补为博士弟子,通过拔贡的方式选入太学。当时文风衰微,王公则说理精辟、笔力豪健,但对于先贤的文体格式,却一丝一毫都要坚

17、守,不敢过分(逾矩)。祭酒王敬哉赞叹赏识,自认不如,认为王讷如可以称得上六馆中的领袖。随后在北闱考试中中举,经历两科,于是考中顺治戊戌进士。又过了四年,讷如被授予赣县知县。这里地处偏僻,前往上任要经历闽、粤两地,一路上,打着龙节虎旗,日夜兼程。他的供给与其他县没有区别。而又为文武大官治所,绛标寸纸,一日数至,急征碎务,皆取办于君。君取定俄顷,神无滞用。地方上有四大祸害,往来的供给,分派到里甲,里甲里剩余的赋税收入,都被地方官吏私吞了,这是一患;拿富民充当马户,走死者即令其偿。故佥报之时,多以贿免,这是二患;狱卒本为顾役,独邑为差役,其贿免亦同于马户,这是三患;盐引壅滞,或计口销之,以宽参罚,这

18、是四患。君除害若嗜欲,一切不干涉于民,调停岁用,不足则以私财佐之,但使其民以力田为事,垦荒五亩,免役一年,积累而加之,数年之后,开垦到 两千一百余顷。督抚都认为他非常能干,被考核为上上等。不久,母亲去世,守孝期满,被补授州文县县令。孤身一人,地处偏僻。正赋五千被减少了,无名的税成倍的增加。讷如全部免除了以往的欠税,他在赣县执行的马政盐法,现在又在文县实行。文县当时的风俗,穷人和富人互相仇视,穷人常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把毁坏富贵人家当作乐事。王公对于受陷害的人,立即替他们免除(罪责)。百姓知道白白送死无益,于是这种风气被革除。他所管理的两县繁简不同,人情风俗各异,讷如都能处理得很妥当,使各得其所。

19、不久,滇蜀两地都被贼人攻破,王讷如被暴徒强行掳走,求死不得。即便是杜子美、丁宝臣所遭受的不幸,也没有这样严重。即使这样,他被羁押行程万里,身无分文,在荆棘之地处于群虎之中,后到达枌榆,感恩很多父老乡亲的拥护,这也是对他从前为人善良的回报。他归来时,叛乱已经平定,兄弟互相答谢,他竭尽所能为宗亲赈灾,担心做事不周。又过了十一年去世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各题鱼游春水芳洲生苹芷张元干芳洲生苹芷,宿雨收晴浮暖翠。烟光如洗,几片花飞点泪。清镜空余白发添,新恨谁传红绫寄。溪涨岸痕,浪吞沙尾。老去情怀易醉。十二栏干慵遍倚。双凫注人惯风流,功名万里。梦想浓妆碧云边,目断归帆夕阳里。何时

20、送客,更临春水。注:双凫,原代指地方官员,此处指作者友人。9. 请简要赏析这首词前四句的表达效果。10. 全词下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9. 借景抒情,描写了春江雨过天晴的景象,富有画面感点明送别时节,生机盎然之景反而勾起作者无限惜别之情,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10. 对自己人生易老、功业难成的感叹;对友人胸怀报国壮志的赞美(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望)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对来日重逢的渴望之情。【解析】【9题详解】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具体考查赏析这首词前四句的表达效果。解答此类试题,答题模式: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词的开头四句,描写

21、送别时的春江景色以及由此引发出的凄苦感情。“芳洲”二句是说,一场夜雨过后,碧空如洗,长满苹芷的小洲上,淡淡的晨雾在翠绿的芳草上面轻轻浮动飘动,给人一种朦胧之感。在这里,作者不仅描绘出送别时展现在眼前的春光晨色,又点出了送别的时间,还化用白居易“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意,暗示这生机盎然,给人带来活力,带来暖意的芳草,却挑起了作者无限惜别之意。“暖翠”二字尤其精妙,它从感觉方面把夜雨过后春江两岸的景色诗情画意地描写出来了。而“烟光如洗”二句,承上启下,进一步描写出江边晨景。其中前一句写“烟”,着一“洗”字,现出天空无限净洁的境界,写足了“宿雨收晴”之意;后一句写花,写一场春

22、雨过后,鲜花盛开,时而轻盈的花瓣随风翩翩起舞,在作者看来,轻盈的花瓣犹如那点点泪珠,洒落地上。“点泪”二字用拟人手法,寓主观之情于客观,融惜别之情于春景,不仅烘托出送别的凄清气氛,也为下面的抒情做好了铺垫。【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在读懂诗歌的前提下,结合具体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尤其注意关键意象及其带有作者情感的字词。“老去情怀”二句,暗示了送别的地点江楼,以回应开头,同时又形象地刻画出词人内心无限的悲苦。一个“易醉”,一个“慵遍倚”,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难以言说又无处言说的辛酸!“双凫人惯风流”二句,词人以高度的热情赞美了友人胸怀“功名万里”的

23、报国壮志,同时也把抗金复国的希望寄托在友人身上。这位友人或许被召入朝,词人为其送,故化用王桥的典故,称颂他一贯风流倜傥,素有报国立功之志。在这里,慰藉之情与送别之意是融为一体的。最后四句写送别。“梦想浓妆碧云边,目断孤帆夕阳里。”词人在此展开了丰富而奇妙的联想。他告诉友人,此别之后,此日送别的场面将会在他的梦中重现,他设想那时,自己将在碧云深处与浓妆丽人相伴,过清闲的隐居生活,而友人却被应召入朝,自己依依难舍,因而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伫立江边,凝望着友人的“孤帆”渐渐地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之中,久久不忍离去。这两句词,巧妙地化用了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而又

24、有所创新,作者再次缘情布景,托物抒怀,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进一步写自己惜别之情,寄实于虚,虚实相映,更加真切地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尾句“何时送客,更临春水”,由当日送别想到来日送别,又由来日送别看见来日相逢,这种深一层的写法,更加含蓄委婉地写出词人无比悲痛的惜别之情。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夙兴夜寐,_。(诗经氓)(2)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3)吾师道也,_? (韩愈师说)(4)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5)酿泉酒,_。(欧阳修醉翁亭记)(6)想当年:金戈铁马,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子曰:“君子义以为质,

25、_,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8)_,弗询之谋勿庸。(尚书大禹谟)【答案】 (1). 靡有朝矣 (2). 山岛竦峙 (3).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 别有幽愁暗恨生 (5). 泉香而酒洌 (6). 气吞万里如虎 (7). 礼以行之 (8). 无稽之言勿听【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本题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靡”“竦峙”“洌”“稽”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

26、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内当家王润滋锁成老汉六十岁了,一辈子心眼儿窄巴,经不住个大事儿。会计账上,他家的户主姓名写的是李秋兰,他老婆。连领粮领钱用的手戳都是。这几年,庄稼人兴在院里打机井,手一按就冒水,

27、洗衣濯菜不出门。别人都打,问他,他说:“等问问内当家。”锁成对老婆,不光嘴上称道,心里也佩服。她实在是个挺有能耐的女人。大片脚,二毛子,小他十好几岁。说话办事儿一斧子一块,屋里屋外,她一个操持。冬添棉,夏换单,房上缮草,猪崽入圈百样事,她心到手到,滴水不漏。几十年来,小日子过得严丝合缝。不该破费的,苍蝇衔不出一粒米;该花销的,男子汉没她气魄大。内当家,是锁成叫惯了的称呼,其实内外都当家。动工打井的头一天晚上,锁成推开筷子碗,往后一仰,架起二郎腿,点上一锅子烟听起广播来。可听着听着,不知咋烦了,“嘎叭”一声把开关拉死了。内当家在刷碗,正听在瘾头上,“嘎叭”一声又把开关拉开了。然后,一边刷,一边细

28、细地听。锁成老汉烦透了,嗞嗞地抽着烟,一袋接一袋,不歇气儿。往炕沿上磕第三锅烟灰的时候,随手又把开关拉死了。内当家火了,冲进里屋来,在围裙上擦着手:“你这人真是,自个儿不听,也不叫人家听!”锁成支吾着:“俺、俺头痛,想睡觉哩。”内当家火气立刻消失了,伸手去按他的前额瓜:“不热。恶心么?”锁成含糊不清地答应着:“唔,唔”内当家说:“俺给你烧绿豆汤。真是的,啥事不用你操心,上的哪门的火!”一会儿,绿豆汤端上了,还加了两勺糖。锁成足足喝了两海碗,喝得汗淋淋的,躺下了,可一宿没睡着,翻过来,覆过去,眼珠子溜滑,烟灰磕了半窗台。天傍亮,终于忍不住,把老婆推醒了:“新槐妈俺、俺跟你商量个事儿哩。”“说呗!

29、”锁成为难地看了看老婆,又低下头,半天没装好一锅子烟。内当家急了,一骨碌爬起来,穿衣服,“你这人真是,谁给你嘴上贴封条咧!”锁成憋足勇气说:“咱那井,别打了。”“咋?”“你没听喇叭匣子里喊的啥?”“啥?”“俺不说你也明白。”“说!说晚了不喜得听!”锁成把嘴往老婆耳边凑了凑,小声说:“蒿山的地富分子都摘帽了,连蹲过八年大狱的赵百万都在内。”内当家点点头:“嗯。”“现时,人家又吃香了,跟咱贫雇农平起平坐呢!”内当家咬咬嘴唇:“嗯。”锁成点上烟,咝咝抽。一边抽,一边说:“就为这,咱这井别打了,别把劲出瞎了!”内当家愣了。“唉,你这人真死心眼儿!挑明了说吧,这房还不知姓啥哩!刘金贵注还没死,听说他儿子

30、在日本,开家大饭店,挺有钱。他给县上捎回辆小鳖盖子车,还有电视机啥的。再说,就算他死了,还有儿孙后代呀!这房,不保险哩!”内当家说:“你净瞎寻思!”“瞎寻思?你不见上头的政策,像吃奶孩子的脸儿,一天十八变!吃不准哩!咱家的事儿,从来是大小都你说了算,俺服气!这遭听俺一回,啊?保准吃不了亏。”内当家突然笑起来。锁成懵了:“笑啥哩?”还笑!笑得格格的,笑得前仰后合,笑得用拳头擂着老头子的脊背,擂得咚咚响。锁成慌了神儿,伸手去捂老婆的嘴:“笑啥哩?笑啥哩?你痴啦!左邻右舍都是耳朵,你就不怕唉!笑啥哩!”内当家擦着泪儿,狠狠瞪了老头子一眼:“你呀,神经病!白赚俺两碗绿豆汤!俺就不信日头能跟西边出!俺就

31、不信新社会还能不向着咱老百姓?老头子,没事瞎嘀咕,睡你的省心觉吧!啊?”天放明,内当家下了炕,高声大嗓地冲对面房喊:“新槐,日头照腚啦!”小儿子新槐扣着扣儿走进来:“妈,做啥?”内当家掏出钱,塞进儿子手里:“去,买盘鞭!”乡下盖房上梁,一般人家都放鞭炮,以示吉庆。打井放鞭,老辈子没这讲究。老辈子没有的,李秋兰家做。她叫儿子用竹竿挑起长长的一串小红鞭子,站在院当央,点着。鞭声爆豆似的响了,引来满村看热闹的人。一群孩子围在下边抢落下的那些。满院子纸花飞扬,硝烟弥漫,火爆透了!人们私下里咬耳朵。谁都吃不透,这个手紧如锁的把家婆,今儿怎么舍得拿票子闹光景鞭串快燃尽了,内当家抓过一把锨,推进老头子怀里,

32、朗声朗气道:“槐他爹,动土吧!”不知怎么的,锁成也有劲了,一锨铲下半尺深早晨的阳光落满小院。圈里的猪吃饱了食,在猪圈墙上蹭痒痒。大白公鸡站在墙头上,抻着脖子打鸣。盘满草棚顶的葫芦叶儿上,兜满夜里落下的露水珠儿,风一刮,噼哩叭啦往下滚,像掉银豆子。挂在檐下的棒棒穗子,闪着金火火的光(选自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有删改)注:刘金贵是二人曾经的地主东家,所住房子的原主人。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围绕打井这一主线,叙述了人物之间不同的想法,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的心理动态。B. 小说通过磕烟灰、装烟袋等细节描写,形象刻画出锁成内心的为难,暗示他的担忧。C.

33、 面对形势变化,很多群众都有与锁成同样的担忧,小说中作者批判了这种心理态度。D. 小说语言很富有生活气息与农村特色,这也使得人物尤其是内当家的语言生动传神。13. 请简要分析李秋兰这一人物形象。14. 请简要分析小说末段的作用。【答案】12. C 13. 从事事做得滴水不漏(屋里屋外,一人操持或百样事,心到手到亦可)看出她勤劳能干,善于持家(有能耐、有主见亦可);从“说话办事儿一斧子一块”及说话方式看出她性格直率,做事干脆;从烧绿豆汤并加糖看出她体贴丈夫;从夜里劝丈夫的话看出她对政府政策的坚信不疑。 14. 末段以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农家小院的生机勃勃,展现出农村生活的红红火火;暗示李秋兰夫妇俩打

34、井时的热切心情和十足干劲;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在国家的好政策下农民未来生活会更加美好的坚定信心。【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项,“面对形势变化,很多群众都有与锁成同样的担忧”错误,于文无据,属于无中生有。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

35、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往往首先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再根据文中人物的具体言行综合分析。理解人物形象可以通过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个角度进行概括。由 “她实在是个挺有能耐的女人。大片脚,二毛子,小他十好几岁。说话办事儿一斧子一块,屋里屋外,她一个操持。冬添棉,夏换单,房上缮草,猪崽入圈百样事,她心到手到,滴水不漏”可看出李秋兰有能耐,勤劳能干,持家有方;由“说话办事儿一斧子一块”“你这人真是,自个儿不听,也不叫人家听!”“你这人真是,谁给你嘴上贴封条咧!”“笑得格格的,笑得前仰后合,笑得用拳头擂着老头子的脊背,擂得咚咚响”可看出她性格直率,做事利索;由“内当家火气立刻消失了,伸手去按他

36、的前额瓜:不热。恶心么?”“俺给你烧绿豆汤。真是的,啥事不用你操心,上的哪门的火!”“一会儿,绿豆汤端上了,还加了两勺糖”可知她的体贴和关心丈夫;由“俺就不信日头能跟西边出!俺就不信新社会还能不向着咱老百姓?老头子,没事瞎嘀咕,睡你的省心觉吧”可看出她对新社会政府政策的坚信不疑。【14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能力。小说结尾各有不同,其艺术效果也不尽相同。考虑结尾的艺术效果,应从其具体内容出发,综合全文,从上下文结构、人物、主旨、氛围、语言、读者等多个层面作答。内容上,通过写农家小院的猪猪吃饱了食、公鸡抻着脖子打鸣、葫芦叶儿的露珠、棒棒穗子闪着金火火的光,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农村生活

37、的美好;人物上,通过上文李秋兰让儿子买鞭、放鞭,锁成用锨铲土,暗示李秋兰夫妇要打井的坚定决心和热情的干劲;在主题上,通过前文“俺就不信日头能跟西边出!俺就不信新社会还能不向着咱老百姓”和本段中农村生活美好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在新社会政府的良好政策下生活会更加美好的喜悦和坚定的信心。【点睛】小说结尾各有不同,其艺术效果也不尽相同。考虑结尾的艺术效果,应从其具体内容出发,综合全文,从上下文结构、人物、主旨、氛围、语言、读者等多个层面作答。具体有:表现手法上,是否与前文伏笔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与前文形成对比,升华主题,发人深思。主旨上,深化升华)主旨,含蓄点明主旨,揭示小说主题。人物形

38、象塑造上,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品质、经历、命运、能力等。故事情节上,是否照应标题和开头,使结构紧凑,脉络清晰,合情合理。氛围上,是否形成小说的独特艺术氛围。读者上,是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体验。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中国的民间文化遗产民间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俗风情的结晶,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因为是下里巴人的,于是难登大雅之堂,似乎过于世俗而不足为惜。许多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遗产,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记录和记住它们,就悄然离我们而去;许多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遗产本可以保存、传承和发展的,也过早地被人为毁灭和抛弃。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一样,都是

39、一次性的,一旦毁灭,无法生还。我们焦虑,在乡村城市化、城市趋同化的演进中,我们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城市文化和历经千万年的乡土艺术、民俗器物,将会所剩无几!民间文化遗产不同于经史子集、皇家经典、宗教精华、文物精粹等中国文化的极致和阳春白雪,它存在于大片的民居和人们生活起居中,是生活的文化、百姓的文化、世俗的文化。正是这种文化,在各个民族、地域、乡村和城市中,是一方水土独特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根基和底,是原生态的文化,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是对人类多元文化的一己贡献。民间生活文化及其遗存,有有形的物质遗产,如民居、雕塑、碑刻、器皿、服饰、玩具等 ;也有无形的、口头的、非物质的遗

40、产,如口头文学、历史传说、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它们是过往生活的凭证,有着历史、地理、民俗、经济、政治等广泛而具体的内涵和价值,是国情、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独特载体的民众的文化。 保护和珍爱民间文化遗产就是对人民文化创造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是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已经为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作出过巨大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伟大的业绩。但是,因为中华56个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无比丰富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任务依然迫在眉睫。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日本在现代化发展的高潮时刻

41、,不约而同地开展了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性抢救工程。法国进行了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化遗产“总普查”,“大到教堂,小到汤匙”,巨细无遗,全要登记造册。日本也实施了由国家组织的“民俗资料紧急调查”、“民俗文化分布调查”、“民谣紧急调查”,80年代又再次实施由政府专项拨款进行的无形文化记录工作,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举办全国民俗艺能大会等。他们把祖先留下来的财富清理得心中有数,加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乡土的热爱,也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自尊和民族自信。有鉴于这些经验,也基于我国民间文化遗产损毁、消亡严重,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遗产“家底不清”,我们呼吁 :立即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工程。开展一次史无前例

42、的民俗文化普查 ,编纂普查成果,搜集具有收藏性、典型性民俗器物和实物,编定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名录。我们希望全体民众都有对自己文化的科学认识和文化自觉,我们希望社会各界都踊跃参与和支持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性普查、成果编纂和遗存保护。我们相信,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若在我们这一代和我们这一时代得到空前规模的大普查、大珍爱、大弘扬,则是文化幸甚、民族幸甚、子孙幸甚。 (有删改)15. 下列对文中“民间文化遗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民间文化遗产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因为过于世俗而不值得珍惜。B. 许多民间文化遗产因各种各样原因悄然离去或被毁灭、抛弃,让人痛心疾首。C. 日常生活起居中的中国民

43、间文化遗产,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D. 保护民间文化遗产需政府、相关组织、各界民众一起提高认识和增强自觉性。16.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民间文化遗产不同,经史子集、宗教精华、文物精粹等文化远离人们的生活实际。B. 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一样,一旦毁灭就无法生还,可见其亟需人们保护的必要性。C. 作者举法国、日本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例子,是为了阐述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迫切性。D. 文章就应该如何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提出了可以实际操作的建议,有现实针对性。17.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答案】15. A 16. A 17. 内涵丰富:是一个

44、民族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俗风情的结晶,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植根底层(民众):是下里巴人,又是世俗的,存在于大片的民居和人们生活起居中,是生活的文化、百姓的文化、世俗的文化;形式多样:有有形的,有无形的; 不可再生: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一样,都是一次性的,一旦毁灭,无法生还。【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文中民间文化遗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项,“因为过于世俗而不值得珍惜”错,根据原文第一段“因为是下里巴人的,于是难登大雅之堂,似乎过于世

45、俗而不足为惜”可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A项,“远离人们的生活实际”错,于文无据。根据原文第四段“民间文化遗产不同于经史子集、皇家经典、宗教精华、文物精粹等中国文化的极致和阳春白雪,它存在于大片的民居和人们生活起居中,是生活的文化、百姓的文化、世俗的文化”可知,并不能说明经史子集、宗教精华、文物精粹等文化远离人们的生活实际。故选

46、A。【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根据题干要求“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考生应围绕关键词“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进行全文搜索,第一段中说,“民间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俗风情的结晶,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可知民间文化遗产内涵丰富;第三段中说,“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一样,都是一次性的,一旦毁灭,无法生还”,可知民间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第四段中说,“民间文化遗产不同于经史子集、皇家经典、宗教精华、文物精粹等中国文化的极致和阳春

47、白雪,它存在于大片的民居和人们生活起居中,是生活的文化、百姓的文化、世俗的文化”“民间生活文化及其遗存,有有形的物质遗产,如民居、雕塑、碑刻、器皿、服饰、玩具等 ;也有无形的、口头的、非物质的遗产,如口头文学、历史传说、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可知民间文化遗产植根底层、形式多样。考生根据这些关键句,组织答案即可。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的博物馆正迎来多年罕见的参观热潮。不论是参观者的占比,还是购买博物馆文创产品,或者在网上参与相关话题的讨论,年轻人都是当仁不让的主力。据调查,北京故宫访客逾半数为30岁以下年轻人。陕西历史

48、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的统计也表明,39岁以下的年轻人去博物馆的人数和次数都是最多的。年轻人爱上博物馆是传统文化热向青年群体延伸的典型表现。不过,在博物馆热中,我们也需有些“冷思考”。观众在参观之前做一点功课,充分利用博物馆官网上的相关介绍,对馆藏特点、重要展品的历史背景、意义价值等做一些学习,再去参观,感受就会大不一样。但显然有这样良好参观习惯的观众是很少的,大多数人只满足于来过、看过、拍过。(摘编自让博物馆热走向深入,人民日报2019年4月5日)材料二: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盘活数据资源并进行深度加工,在线推出“云端国博”,通过“云看展”“云直播”“云欣赏”等模式,为公众呈上“好展、好课、好文物”

49、,让服务大众的方式有了更多可能。打开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便能在“云端国博”开启“云看展”。40余个古今中外艺术展,包括线下已经落幕的热展如“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以及基本陈列展如“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等,现今已在线上以虚拟展厅形式呈现。相对于虚拟展厅的“粗读”,为满足观众“精读”需求,吸引更多年轻人,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国国家博物馆等9家博物馆推出“在家云游博物馆”活动,自2月20日起在抖音开设由讲解员解读虚拟展厅等系列直播,网友热情点赞。“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近期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学术品牌活动“国博讲堂”以国博好课的新形象搬上云端,重新梳理甄选精品素材

50、,辅助图文资料,邀请“文博大咖们”对值得反复回味的展览和藏品进行背景知识的深度聚焦和延伸解读。(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化文化传播,强化审美体验,人民日报2020年4月19日)材料三:时下,多家博物馆开始“借梯登高”,与互联网企业联手布局文创,博物馆文创正迎来数字变革。这绝非简单把文化进行数字化或网络化,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将把数字文化带到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新阶段。4月13日起,一系列动画剧在“云游敦煌”小程序上首播。故事无不来源于莫高窟经典壁画。观众不仅可以在每部动画剧的背后,找寻到相应的敦煌壁画与寓言故事,还能亲自参与到故事的演绎中来,或自行选择故事和角色尝试配音,或邀请他人分饰

51、角色合作完成故事配音,进而进行社交分享。动起来、游戏化、交互感强、个性化定制从时下博物馆数字文创中,能够提炼出这样一连串关键词。在文博界专家看来,转换思维、从互联网领域汲取营养,形成了一套新鲜的文创思维逻辑。而在深谙互联网思维的专业人士眼中,激活传统文化IP所采用的新兴技术本身不足为奇,稀奇的是IP的故事内核,传统文化意涵本身。在互联网业内人士看来,博物馆数字文创真正打动用户内心的,不是技术,而是内容,能够与用户产生共鸣的优质内容。在艺术评论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陈履生看来,某些艺术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其将动态的一瞬间用艺术的手法加以凝固。他希望文物动起来的步子不妨迈得谨慎、妥当一些,至

52、少需要以追求极致的匠心精神,拿出与文物水准相当的高品质数字文创产品。(摘编自“云游敦煌”火起来背后,是博物馆文创思维全面“上新”,文汇报2020年4月21日)18. 下列对 “博物馆数字文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博物馆文创正迎来数字变革,这样的变革让博物馆服务大众的方式有了更多可能。B. 博物馆数字文创不等同于数字化或网络化,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C. 时下博物馆数字文创已经具有动起来、游戏化、交互感强、个性化定制等特点。D. 博物馆数字文创的发展需要追求极致的匠心精神,这样才能让艺术品成为经典。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博物

53、馆参观热中,年轻人是参观的主力军,这意味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大多数人只是走马观花。B. 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精心思考,推出各种线上活动满足观众需求,体现了深化文化传播和强化审美体验的理念。C. “文博大咖们”深度聚焦值得玩味的展览和藏品的背景知识并进行延伸解读,有利于发挥博物馆的育人作用。D. 与文博界专家的看法相同,深谙互联网思维的专业人士认为以何种故事内核进行数字化表达与传播值得思考。20. 博物馆热背后需要有哪些“冷思考”?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8. D 19. D 20. 参观者要培养良好的参观习惯,参观前可以多学习馆藏特点、重要展品的历史背景、意义价值等;博物馆要满足观

54、众的“精读”需求,盘活数据资源并进行深度加工从而更好地服务大众;文创产品要追求高品质,要拿出与文物水准相当的高品质数字文创产品。【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这种题需要到原文中找到和概念相关的内容,然后逐一比对选项和原文内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D项,“让艺术品成为经典”错,原文只是说“拿出与文物水准相当的高品质数字文创产品”。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

55、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D项,与文博界专家的看法相同,判断错误。原文说“在文博界专家看来,转换思维、从互联网领域汲取营养,形成了一套新鲜的文创思维逻辑。而在深谙互联网思维的专业人士眼中,激活传统文化IP所采用的新兴技术本身不足为奇”,因此,深谙互联网思维的专业人士与文博界专家的看法不同。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相关材料,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材料一中,“观众在参观之前做一点功课,充分利用博物馆官网上的相

56、关介绍,对馆藏特点、重要展品的历史背景、意义价值等做一些学习,再去参观,感受就会大不一样。但显然有这样良好参观习惯的观众是很少的,大多数人只满足于来过、看过、拍过”,可以概括为:参观者要培养良好的参观习惯,参观前可以多学习馆藏特点、重要展品的历史背景、意义价值等。材料二中,现今已在线上以虚拟展厅形式呈现。相对于虚拟展厅的“粗读”,为满足观众“精读”需求,“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盘活数据资源并进行深度加工”,由此可以概括为:博物馆要满足观众的“精读”需求,盘活数据资源并进行深度加工从而更好地服务大众。材料三中,“拿出与文物水准相当的高品质数字文创产品”,可以概括为:文创产品要追求高品质,要拿出与文物

57、水准相当的高品质数字文创产品。【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

58、”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人说,我们要通过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有人说,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还有人说,我们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答案】例文:改变世界和改变自

59、己午后碎碎的阳光散落窗台,风儿在那吊兰的叶上大了旋儿又轻快地离去。留我一个痴痴望着窗外,压抑不住心中的嘈杂和烦闷。高二后加上了那一横,我便跌落入那曾经看似遥远的高三。就这样半梦半醒间上路,被喧嚣的千军万马推挤着拥向那未知的远方。低头,叹气,再次望向那惨不忍睹的红色,心中的抑郁嘎巴巴的奔涌而出。想着上午,几个好友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什么应试教育的泯灭人性,什么政府的腐败。的确,十八岁的我们正是个抱怨的年纪,仿佛洞穿红尘,世界唯我独醒。我们那一颗颗青春躁动的心,叫嚣着,一次又一次幻想着改变这个污浊的世界,却一次又一次在冷酷的现实面前被撞得头破血流,欲哭无泪。疲惫地抬起头,望向窗台,烦躁中却惊醒那

60、盆当年的小吊兰竟已经长到这般大小。青翠欲滴的叶如瀑布般从窗口垂下,不蔓不枝,在阳光的折射下闪耀着生命独有的光华。风中的它沙沙作响,似在低喃,似在冲我微笑。心似在那一瞬被一双温柔的手抚平皱纹。罢、罢,暂且歇下我那似哈姆雷特般改变世界的呼喊与幻想。我莞尔,一直在抱怨这个世界却忘了给它照料了。信步向前,拿起盆边的小锹来给它松土。可是这一铲下去,我的手便停滞,继而颤抖起来。这还哪里有土啊!那浅薄的土层下已然全是它那纠缠盘结的根。我忘了,它竟也要长大。当年那逼仄的小小空间不得已的成长,它只能疯狂的将自己的根生长再生长,在这看似压抑的它的世界觅得一点生存的希望。望着这满盆的交错的根,与它那青翠似微笑的叶,

61、我久久无语。因为我的疏忽,它无力改变自己,来为这世界增添那一抹独特的亮色。一株普通的植物尚且如此,又何况我们人呢。我释然笑笑,突然变觉得曾经的自己是那般幼稚,那样的愤青,那样的不满现实的种种更近于一种怯懦的掩饰,掩饰自己不敢改变自己的退缩。将试卷小心收起,收起我那改变世界而虚幻可笑的幻想。深吸一口气,我知道,惟有从改变自己开始,这世界才会因而有夺人的生机与光亮。碎碎的阳光,细细的兰语,我想,吊兰你想告诉我的一切,我终于明白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能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对材料的分析、整合,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

62、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所以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审题:本题材料,“我们要通过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意思是在改变自己的前提下去改变世界;本句强调的是既改变自己,又改变世界,这是目标远大者的表现。“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意思是在客观情况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就改变自己。本句强调的是改变自己,这是一种智者的表现。“我们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意思是在你不能改变自己的情况下,你就改变世界。本句强调的是改变

63、世界,这是一种勇者、有魄力者的表现。参考立意:(1)主张“改变自己”,立足于“改变”“自己”两个要素:可以谈改变自己的什么、为什么要改变自己、怎样改变自己;(2)主张“改变世界”,立足于“改变”“世界”两个要素:可以谈改变世界的什么、为什么要改变世界、怎样改变世界;(3)主张将“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结合起来,立足于“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两个要素。行文结构:首段点明已经是高三阶段,后文接着提出我们那一颗颗青春躁动的心,叫嚣着,一次又一次幻想着改变这个污浊的世界,却一次又一次在冷酷的现实面前被撞得头破血流,欲哭无泪。后来因为小吊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将试卷小心收起,收起我那改变世界而虚幻可笑

64、的幻想。于是开始改变自己。素材:1、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栽到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移栽,它不会被人赏识,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2113环境。”而我却要说:“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2、每个人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世界不会为你而改变,环境也不会主动去适应我们自己。因而,我们只能去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进而取得成功。3、也许,我们没有庄周梦蝶的浪漫,没有庄子那“泥泞中亦可”的超然;也许,我们无法像彷徨斗士鲁迅一样以血荐轩辕,深刻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劣根性;也许,我们没有海伦凯勒那虽然盲聋但却以心灵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们可

65、以改变自5261己,让自己接受庄子的熏陶,让自己接受呐喊彷徨的强音,让自己接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洗礼,借助书籍,让心在潜移默化中沸腾,改变自己。【点睛】材料作文的写作策略: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练,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

66、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深:深入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语文(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各题。唐人学汉魏变汉魏,宋学唐变唐。其变也,非有心于变也,乃不得不变也。使不变,则不足以为唐,不足以为宋也。先生许唐人之变汉魏,而独不许宋人之变唐,惑也! 且先生亦知唐人之自变其诗,与宋人无与乎?初、盛一变,中、晚一变,至皮、陆二家,已浸淫乎宋氏矣。风会所趋聪明所极有不期其然而然者故枚尝谓变尧舜

67、者汤武也;然学尧舜者,莫善于汤武,莫不善于燕哙。变唐诗者,宋、元也;然学唐诗者,莫善于宋、元,莫不善于明七子。(节选自袁枚答沈大宗伯论诗书)22. 用斜线“/”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风会所趋聪明所极有不期其然而然者故枚尝谓变尧舜者汤武也23. 袁枚的_是清代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旨在倡导“_说”。他的散文代表作_,哀婉真挚,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齐名。24. 在袁枚看来,诗歌风格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答案】22. 风会所趋/聪明所极/有不期其然而然者/故枚尝谓变尧舜者/汤武也 23. (1). 随园诗话 (2). 性灵 (3). 祭妹文 24. 时代发展趋势的推动;诗人聪明才智的发挥;学习

68、前人基础上的创新。【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题,句意为:时代风格发展的趋势,诗人聪明才智的发挥,有原本并不希望它这样而自然变成这样的。所以我常说改变唐尧、虞舜的,是成汤、武王。“风会所趋”“聪明所极”两句话都是四字短语,依照形式和内容应当在中间断开。“故”引出后面的话,所以其前要断开。“者也”判断句式,所以在“者”后断开。【2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这种题需要平

69、时积累,时常记诵。答题的时候认真审题,比对选项,不要放过细节,出题时往往会在极微小处设置错误。本题,考查袁枚的作品及其主要内容。随园诗话是清代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其体制为分条排列,每条或述一评,或记一事,或采一诗(或数诗),乃随笔式。本书的编撰,旨在倡导性灵说诗论,以反对乾隆诗坛流行的沈德潜格调说与翁方纲以考据为诗的风气。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24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相关材料,从中筛选出符合题

70、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题干要求答出在袁枚看来,诗歌风格变化的原因有哪些?“风会所趋”是在讲时代发展趋势的推动,“聪明所极”是在讲诗人聪明才智的发挥,“变尧舜者汤武也;然学尧舜者,莫善于汤武”是在讲学习前人基础上的创新。这些都是诗歌风格变化的原因,学生将之归纳起来就好。【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

71、,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参考译文:唐代人学习汉、魏诗歌就变化汉、魏的诗歌风格,宋代人学唐诗就变化唐诗的风格。这种变化,不是有意要变,而是不得不变。假如不变,那么就不足以成为唐诗,不足以成为宋诗了。先生允许唐代人变化汉、魏

72、风格,而独独不允许宋代人变化唐代风格,真令人不解。而且先生也知道唐代人自己也变化诗的风格,这和宋代人无关吧?初唐、盛唐风格一变,中唐、晚唐风格再一变,到皮日休、陆龟蒙两人,已几乎变得接近宋人风格了。时代风格发展的趋势,诗人聪明才智的发挥,有原本并不希望它这样而自然变成这样的。所以我常说改变唐尧、虞舜的,是成汤、武王,最善于学习尧、舜的也是汤、武,最不善于学习尧、舜的是燕王哙;改变唐诗风格的是宋代、元代,最善于学习唐诗的也是宋代、元代,最不善于学习唐诗的是明代七子。二、名著阅读题(15分)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家中,觉慧读前夜时觉得“这种生活真该诅咒”,同时

73、他无意间遇见了觉新的茫然的目光,不同的反应折射出他们迥异的性格,丰富了人物形象。B. 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的出场,先通过水镜先生介绍“伏龙、凤雏”,接着写徐庶交代卧龙身份;继而借他的朋友、兄弟、岳父及居所环境等突出其不同常人之处。C. 呐喊白光中“像受潮糖塔一样,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真切地写出了陈士成在得知这次科举落榜希望落空之后的心路历程。D. 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从格拉桑太太那边得知了查理要结婚的消息,决定嫁给德蓬风,但是要求德蓬风去巴黎帮查理偿还债务来恢复查理的名誉。E. 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两次让霍拉旭等人按在他的剑上发誓永不向人提起曾经遇到鬼魂的事情,从而为了他接下来为查明真相装

74、作疯癫做准备。【答案】DE【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在平时注意阅读、理解名著内容,准确把握名著的写作线索和其中的主要情节。其次是要理解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能熟练掌握人物的言行和主要事迹,对人物作出准确评价。最后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住名著的主题和现实意义。D项,欧也妮是先从查理写给她的信得知查理要结婚的消息。E项,哈姆莱特第二次要求霍拉旭等人发誓是要求他们不要泄露他接下来要装疯的事情。故选DE。26.简答题。红楼梦“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一回中,黛玉说:“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 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罢了!”请简要说明黛玉

75、自称为“草木之人”的原因。【答案】对“金玉良缘”的故意奚落;对自我身娇体弱又人单势孤的无奈自嘲;对宝玉的试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识记和分析的能力。学生应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作品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原文相关的内容“说着命小丫头子来,将昨日所赐之物取了出来,只见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的也都是这个?袭人道:老太太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

76、,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大奶奶,二奶奶他两个是每人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两个锭子药。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袭人道:昨儿拿出来,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怎么就错了!你的是在老太太屋里的,我去拿了来了老太太说了,明儿叫你一个五更天进去谢恩呢。宝玉道:自然要走一趟。说着便叫紫绡来:拿了这个到林姑娘那里去,就说是昨儿我得的,爱什么留下什么。紫绡答应了,拿了去,不一时回来说:林姑娘说了,昨儿也得了,二爷留着罢。宝玉听说,便命人收了。刚洗了脸出来,要往贾母那里请安去,只见林黛玉顶头来了。宝玉赶上去笑道:我

77、的东西叫你拣,你怎么不拣?林黛玉昨日所恼宝玉的心事早又丢开,又顾今日的事了,因说道: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宝玉听他提出金玉二字来,不觉心动疑猜,便说道: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可知这些是元妃送来的东西,林黛玉是个敏感的人,身体娇弱又寄居在外祖母家,自然要比较送给各人的礼物,发现她的礼物和宝钗的不一样,宝钗的和宝玉一样,暗示他俩可成配,而自己喜欢宝玉,又有个“金玉良缘”的说法在,大家都认为宝钗的和宝玉称得上是“金玉良缘”,黛玉很怕宝玉不再钟情自己,讲自己不过是“草木之人”,并没有什么“金”呀“玉”呀之类的

78、,也是对宝玉的一番试探。【点睛】名著阅读:针对文学名著阅读题的命题特点,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熟悉考纲限定必读的名著,了解全书的情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把握全书的主题思想和语言风格;精读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章节,做到点面结合。2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设问指向和要求组织答案,切忌答非所问。力求答案语言简明、连贯,书写字迹工整,标点规范。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规范:识记辨别类题型。这种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复习备考时要熟悉了解每一部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注意辨别,防止人物姓名错乱和情节记忆紊乱。理解概括类题型。要求概述故事情

79、节或场面,就应将事件过程及其主要人物交代清楚;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题目,就应紧扣关键情节或细节来说明人物的个性特征,切忌用大而无当、表意笼统的形容词来贴标签。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复习备考中,应该在直接读原著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加强概括归纳的训练,尤其是对表现人物个性形象的重点章节和场面,能做到用书面语言来概括复述。27.简答题。边城第九章中老船夫说:“ 这世界有得是你们小伙子分上的一切,应当好好的干,日头不辜负你们,你们也莫辜负日头!”二老说:“伯伯,看你那么勤快,我们年青人不敢辜负日头!”请简要概括对话中表现出的各自的性格特征。【答案】老船夫以长辈的身

80、份讲话,用自己的人生感触鼓励二老,表现出他的坚韧踏实、勤劳淳朴。傩送说话真切诚恳,热情大方,表现出他的谦恭有礼、积极上进、正直勇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能力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平时阅读名著的时候,要弄清名著的主要情节内容,要能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准确把握,要能结合现实正确评价作品的主题及现实意义,这类试题一般考查的是考生对名著阅读的掌握情况,所以要想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其实功夫在于平时的认真研读,不要求通读文章,但是要认真把握名著的重点内容。饱经风霜的船夫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他生活虽然清贫

81、,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终生为别人服务,却不图别人的一丝报答。他对这世界有着从容积极的理解。从“这世界有得是你们小伙子分上的一切,应当好好的干”可以看出,他认为年轻人只要肯努力,能吃苦,必定能收获回报。言语间寄托了多年轻人的希望,也体现出老船夫的勤恳善良。二老的形象是勇敢。他是一个心地善良、敢于追求、蔑视权财、责任感强的人。从二老说的“不敢辜负日头”中,可以看出他是勤劳,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从“看你那么勤快”可以看出二老是个恭敬有礼貌的年轻人。言语中充满了阳光和对未来的希望。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直播带货”、线上团购、在线教育这类线上新型消费方式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弥

82、补了线下消费的不足,起到了扩内需、促消费的作用,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随着“直播带货”开始流行,更多用户涌入直播间,尝鲜直播购物;更多企业家与创业者也开始捕捉新的消费热点和商机。“直播带货”作为一种线上新型消费,时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直播经济蓄力已久,已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受疫情影响,消费者足不出户推动“宅经济”发展,线下客源稀少促进企业商家转向电子商务谋生存。从直播助农到直播售楼,从直播卖车到直播卖飞机,直播销售的边界不断扩大。直播经济的火热,可谓顺势而成。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直播带货”在方便购物的同时,也存在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假冒伪劣、售后维权等问题。这启示直播电商,不讲诚信可能一时

83、走得快,但绝对走不远。解决诚信问题、涵养行业生态才是制胜之道。网络直播并非法律盲区,市场监管者需尽早完善制度,畅通维权渠道,更好地呵护直播经济的良好生态。放在当前大背景下来看,推动线上新型消费发展,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对提振经济动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培育以“直播带货”为代表的线上新型消费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政府部门与电商平台共同为直播经济涵养良好生态,以“直播带货”为突破口带动更多消费。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不仅能用“直播带货”等方式激活消费一池春水,还能化危为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选自人民时评,有删改)28. 线上新型消费方式有哪些特点?29. “直播带货”流行有哪

84、几个方面的原因?30. 怎样更好地推动线上新型消费的发展?【答案】28. 生命力强(形式多样);受消费者欢迎;购物方便(消费者可以不用出门);可消费的商品越来越多;有可能会遭遇消费陷阱。 29. 商业模式方面,直播经济蓄力久,直播经济商业模式成熟;社会形势方面,受疫情影响,线下客源稀少; 企业发展方面,企业和商家为了生存和发展,寻找新消费热点和商机;技术条件方面,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30. 电商讲诚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政府部门要重视培育良好生态,市场监管者要完善制度;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解析】【28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

85、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相关材料,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要求答出线上新型消费方式有哪些特点?“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可以概括为:生命力强。“时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消费者足不出户推动宅经济发展,线下客源稀少促进企业商家转向电子商务谋生存”,可以概括为:购物方便(消费者可以不用出门)。“从直播助农到直播售楼,从直播卖车到直播卖飞机,直播销售的边界不断扩大”可以概括为:可消费的商品越来越多。“也存在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假冒伪劣、售后维权等问题”可以概括为:有可能会遭遇消费陷阱。【29题

86、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相关材料,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要求答出“直播带货”流行有哪几个方面的原因。因为题干中要求答出“方面”,答题时就需要考生概括。“直播经济蓄力已久,已有成熟的商业模式”这是从商业模式方面来说的。“受疫情影响,消费者足不出户推动宅经济发展,线下客源稀少促进企业商家转向电子商务谋生存”,这是从社会形势方面来说的。“更多用户涌入直播间,尝鲜直播购物;更多企业家与创业者也开始捕捉新的消费热点和商机”,这是从

87、企业发展方面来说的。“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这是从技术条件方面来说的。【30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相关材料,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也存在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假冒伪劣、售后维权等问题。这启示直播电商,不讲诚信可能一时走得快,但绝对走不远。解决诚信问题、涵养行业生态才是制胜之道”,可以概括为:电商讲诚信。“放在当前大背景下来看,推动线上新型消费发展,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对提振经济动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

88、以概括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需要政府部门与电商平台共同为直播经济涵养良好生态”可以概括为:政府部门要重视培育良好生态。“市场监管者需尽早完善制度,畅通维权渠道,更好地呵护直播经济的良好生态”可以概括为:市场监管者要完善制度。“存在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假冒伪劣、售后维权等问题”可以理解为: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