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223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唐山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卷(选择题 共75分)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 分,计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 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政治秩序B. 分封制下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C. 分封制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和延续D. 分封制下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诸侯称雄【答案】B【解析】“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没有涉及稳定政治秩序的信息,

2、故A错误;“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因为周王是姬姓,所以具有同宗血缘关系的人成为分封的主要对象,故B正确;“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没有涉及文化传播的信息,故C错误;“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没有涉及天子权威逐渐减弱的信息,故D错误。点睛: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权力分配上的体现。2.姓氏的起源有很多途径。宋、郑、齐、鲁、陈、蔡、吴、秦等姓氏可以追溯到A.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B. 西周实行宗法

3、分封制C. 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D. 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分封制。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郑、齐、鲁等均是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所分封的诸侯国,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些姓氏和分封制有关而和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些姓氏是分封制的产物而不是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些姓氏和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毫无关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

4、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材料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逐个排除法,一个一个的仔细分析。3.中国史纲记载:“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小区域的世袭政长而兼地主。”材料反映的是A. 分封制B. 城邦制C. 郡国并行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A【解析】【详解】解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一个王室”、宝塔式的几级封君”、一个地域的世袭统治者,这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材料中的“封建”是封邦建国的意思,故A正确;中国古代没有经历过城邦制,故B不正确;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所述不符,故C不正确;中

5、央集权是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与材料无关,故D不正确。4.如图为“颖川赖氏族谱”。族谱又称家谱,它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以历史的眼光看,家谱具有A. 宗法制的特征B. 礼乐制的遗风C. 禅让制传统D. 分封制的痕迹【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材料中反映的族谱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符合宗法制特征, A项正确。礼乐制度与题干中反映的以血缘为主体的族谱无关,排除B。禅让制是古代以贤能为标准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与题干中的族谱无关,排除C。分封制是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与家谱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

6、本题正确答案为A。5.有学者认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与该转型描述相符的A. “兼并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收天下之权,尽归于中央”B. “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C. “设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D. “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选项A的描述正确;选项B是三省六部制,属于唐朝制度,排除;选项C是行省制,元朝开始实行,排除;选项D是明朝政治制度内容,排除。6. 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

7、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是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A. 皇帝集权、追功逐利的时代B.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时代C. 思想上获得空前统一时代D. 国家强盛、边疆安定的时代【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代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成为此后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基本政治制度,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典型特征,这一制度为秦始皇首创,所以材料中描述“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是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答案选B,A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考点: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详解】7.秦

8、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下列叙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A. 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完全形成B. 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D. “工商食官”的经济制度冲击农耕经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地方官员不得世袭,由皇帝任免,表明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故B项正确;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完全形成是指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形成并发展,故A项错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故C项错误;工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

9、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故D项错误。【点睛】“秦汉”是解题的关键时间信息。8.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 汉武帝的刺史制度B. 唐前期的三省分权C. 明朝后期的内阁制D. 清朝中期的军机处【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可知,材料主要想说明决策机构的集体性。A选项刺史是监察机构,并不负责决策;B选项是这种形式的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选项。C选项内阁的决策权在于皇帝;D选项军机处是君主专

10、制的附属机构。9.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 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B. 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C.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D. 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没有体现出“制度变革”,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别掌握决策、审议,都是决策机构,决策程序有一个机构转变为两个机构,体现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故B项正确;C项是科举制的影响,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权制衡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制度的演变决策程序规范化10.浙江永嘉人陈宜中,曾任同知枢密院

11、事兼参知政事,他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A. 宋代B. 唐代C. 汉代D. 秦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枢密院兼参知政事”可以判断出是宋朝时期,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管军事,故A项正确;B、C、D三项说法与题意不符,可以排除。11.元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当时管理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机构是A. 三司B. 宣政院C. 理藩院D. 中书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三司是宋代掌管财

12、政的机构,理藩院出现于清代,中书省是元朝中央机构,不是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机构,排除A、C、D。12.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这种制度确立的意义有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官僚政治由此取代贵族政治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需要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中行省和路府州县的设置及关系,可知元代的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C项正确;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秦汉时期,当时的郡县制度推广,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说法与图中所说元代行省制不符,与它们组合的ABD三项错误。13.中国古代的宰相(或丞相)是皇帝的助手,在执

13、政过程中,帝、相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最后废除丞相,解决帝、相之争的皇帝是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明太祖D. 康熙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和简单迁移能力。本题主要考察君相之间的矛盾;A项秦始皇设三公诸卿制度、郡县制度、皇帝制度;B项汉武帝主要设置了中朝(内朝)和外朝并立;C项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丞相会专权乱政,故废除,到明成祖朱棣时期正是设立内阁;D项清朝没有丞相,或者宰相。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废丞相14.有学者总结中国古代“皇权的强化.一方面表现为有一定独立性的外朝中枢机构权力被削夺殆尽,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一部分内廷臣属机构因得皇帝信任

14、而不断培养发展势力,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枢”。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朝代是A. 西周B. 秦朝C. 元朝D. 清朝【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以发展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材料中的“有一定独立性的外朝中枢机构权力被削夺殆尽”,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殆尽”这个程度副词,它表明此时的君主专制权力达到了顶峰,依据所学可知应该是清代的军机处,故答案选择D项;西周时期没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故错误;秦朝和元朝与“有一定独立性的外朝中枢机构权力被削夺殆尽”不符,故B和C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君主专制的特点15.如图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

15、. 中央集权的弱化B. 中央机构的精简C. 行政效率的提高D. 君主专制的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可知反映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的特点,故D项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与图中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无关,故A项不符合题意;从图中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看不出机构精简,故B项不符合题意;行政效率的提高只是官制改革的作用之一,并非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不能说明历史趋势的发展,故C项不符合题意。16.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 英国的船坚炮利B.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C. 工业文明

16、迅速发展D. 中国的闭关锁国【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积极寻求对外商品倾销市场,从而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故C项正确。A项,英国的船坚炮利属于军事因素,与“大势”不符合,排除。B项,西方列强扩张的根源在于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排除。D项,闭关锁国与开放的世界市场相悖,排除。17.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上述条约内容表明A. 清政府熟谙近代

17、的领事制度B. 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C. 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D. 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要了解“领事裁判权”, 领事裁判权是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材料中“刑事诉讼”等文字说明是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故本题选择C。B说法不符合历史史实。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详解】18.清末某爱国人士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

18、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此信中的“新约”是指A. 北京条约B. 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综合材料“拱手而让他人”“输此巨款”“设机造货”信息得知,“新约”涉及割地、赔款、开办工厂等内容。北京条约割九龙司给英国,但该地并非“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故A项错误;天津条约没有割地的内容,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赔款白银二亿两,日本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故C项正确;辛丑条约虽有赔款,但不涉及割地、开办工厂等内容,故D项错误。点睛: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

19、地化程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19.一次战斗后,光绪帝为邓世昌手书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次战斗指的是( )A. 黄海海战B. 威海卫战役C.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 东海海战【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光绪帝为邓世昌手书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挽联是光绪帝在甲午海战中牺牲的爱国将领邓世昌写的,故A正确;BCD均与邓世昌无关,排除。20.下图是一份日本报纸,根据所学判断这份报纸最有可能是哪一时间的A. 1895年初B. 1927年4

20、月C. 1937年D. 1941年底【答案】C【解析】材料中图片上写着的是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内容,是两个日本军官在比谁杀的人数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B选项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时间;D选项是日军侵略上海的时间。21.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其所属会战的特征或影响是( )A. 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B. 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C. 标志着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D. 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所属为太原会战,该会战是国共合作最好的战役,故

21、B正确;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故A不正确;武汉会找、广州会战标志着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故C不正确;台儿庄战役使抗战以来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胜利,故D不正确。22.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地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A. 召开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战场B. 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C. 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D. 在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洛川会议是1937年8月召开,与材料中“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等信息不合,故

22、A项排除;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8月,与题意时间不合,故B项排除;据所学可知19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故C项正确;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是在1944年,故D项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百团大战23.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牺牲的上将就达数位。下表是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从表中你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 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B.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C. 国民党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唯一核心力量D. 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

23、斗争的完全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由表中牺牲的人数之多可以得出,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组织了大规模的会战,牵制了大量日军,为抗战的胜利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故A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国共合作,故B不正确;中共为抗战胜利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故C不正确;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24.下表是二战时期日军在亚太地区的兵力分配表,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B. 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打击了敌人C. 日军在整个亚洲都发动了侵略战争D. 日军不断向中国战场大规模增兵【答案】A【解析】【详解】由表中日军分布图的信息可以得出,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牵制了大部分日军,

24、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故A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国共合作的信息,故B不正确;C与史实不符;材料反映的是日军兵力分布,故D不正确。25.美国驻华代办卫理于10月11日凌晨1时,就把这一消息电告国务院,称:“顾林来电,二天前在汉口俄国租界抓到几位革命党人,昨天五人被处决,昨晚随即发生数百名士兵兵变,他们焚毁汉口对面的营房。”电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金田起义B 义和团运动C. 武昌起义D. 南昌起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的描述,该事件发生在10月10日的汉口,起因是革命党人被捕,因此与武昌起义有关,故C项正确。金田起义发生于广西,且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捣毁教堂

25、等,与材料不符,排除B。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的8月1日的南昌,与材料不符,排除D。点睛:抓住材料时间“10月11日凌晨1时”和地点“汉口俄国租界”等时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6.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A. 辛亥革命的爆发B. 封建统治被推翻C. 中华民国的成立D.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1912年”、“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成立,它不同于此前中国的君主王朝,而是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6、斗争而建立的共和国家,是“变局”、“创举”,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10月,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清朝统治被推翻与“创举”无关;D选项错误,北洋军阀基本被推翻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27.下图是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形势图。下列口号与该图内容相吻合的是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 打倒列强,除军阀C. 打土豪,分田地D 要想攘外,必先安内【答案】B【解析】从材料图片中箭头的方向我们能看出,这次战役是从广州开始的,一路北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战役是北伐战争,它的口号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是五四运动的口号;C选项是土地革命

27、的口号;D选项是蒋介石针对抗日战争时所说的话。28. “将他们(博古李德)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作出于A. 八七会议B. 遵义会议C. 中共七大D. 七届二中全会【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结合所学判断是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

28、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所以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遵义会议【详解】29. 毛泽东获悉人民解放军取得一场重大战役胜利后,欣然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一战役是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由“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可知本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就是渡江战役,1949年渡江战役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占领了国民政府南京,彻底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基本上解放了中国大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

29、了基础。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详解】30. 下面的邮票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B. 会议通过了具有代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C. 会议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会议确立了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C项的时间是1954年,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49年。故选C项。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31.下图是杨之光在

30、1954年所作的一幅宣传画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着一张崭新的选票选民证,满脸露出无比的喜悦。此宣传画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形成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政治协商制度D. 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时间为突破口做题,一定要注意“1954年”这个特定的时间,和1954年相对应的政治制度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A。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2.中国民主建国会前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

31、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A. 西方实行多党制,通过竞选轮流执政B. 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 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答案】C【解析】材料中“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指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轮流执政;“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指的是中国实行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故选C。A属于西方政党特点;B中直接参政说法错误,是间接参政;D与题意政党政治不符合。33. 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

32、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这表明我国政府的哪项政策和哪项原则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A. 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B. 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C. 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D. 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的信息说明西藏繁荣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有关,故B符合题意。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初期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4.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33、”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 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B. 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C. 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D. 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C【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革的历史教训的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个人崇拜”非常严重,大量的冤假错案足以证明国家的法律已经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国家的各项民主制度遭到破坏,所以文革的教训主要是健全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故C项说法正确;文革期间没有涉及调整生产关系问题,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文革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便不存在是否遵循经济规律的问题,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发展经济的手段和方式,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

34、。35.“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狐抓,人心乐开花。”体现此“隆中三策”的会议是A. 中共“八大”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三大”D. 中共“十四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停止批邓批”说明文革结束,“冤案一理”是平反冤假错案,“生产狠狠抓”说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建国以来当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故B项正确。中共八大正确分析矛盾,提出主要任务,故A项错误;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故C项错误;十四大

35、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36.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这体现A. 三权分立原则B. 地方自治原则C. 主权平等原则D. 一国两制原则【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香港回归之后,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享有高度自治权,这是一国两制原则的体现,D正确。三权分立原则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材料没有涉及,A错误。香港有高度的自治权,但是从属于一国两制原则,B错误。香港回归后,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涉及主权平等,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即“

36、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坚持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高度自治。学生需掌握相关知识点,结合材料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37.对下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 明确了和平统一的方针B. 提出了国共第三次合作的主张C.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 初步实现了两岸通航、通邮、通商的目标【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告台湾同胞书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了停止炮击金门等事件,明确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一直都没有提出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内容;C选项错误,“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于80年代;D选项错误,两岸三通是在新世纪的事情。38.观察下图,判断

37、此图的主题是A. 反对日本割占台湾B. 反对“台独”势力C. 主张武力解决台湾问题D. 台湾问题既成事实【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内容可知,反分裂国家法颁布于2005年,其目的在于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促进两岸交流,维护台海关系稳定,故选B项;新中国成立后日本意图割占台湾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A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大陆方面主张的是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故排除C项;台湾问题既成事实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39.在某次国际会议中,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不能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但我们并没有失去信心

38、。该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B. 万隆会议C. 开罗会议D. 联合国大会【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但我们并没有失去信心。”可以得出所述会议涉及朝鲜半岛问题,可知应为日内瓦会议,故A正确;万隆会议没有西方大国参加,故B不正确;开罗会议没有涉及朝鲜问题,故C不正确;1971年中国才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D不正确。40.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是( )A.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 中日邦交正常化D. 苏联的实力超过了美国【答案】B【解析】【详解】1971年第26届联大以

39、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它表明,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孤立中国的政策的失败,美国利用其经济优势通过操纵部分联合国成员国操控联合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受到沉重打出,故B正确;ACD均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41.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表明美国政府A. 对台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B. 确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C. 认可“一个中国”的立场D.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答案】C【解析】“认为只有一个中

40、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说明美国政府承认一个中国的立场,C正确;A中根本变化错误;B中确认不符合美国立场;D中唯一合法政府不符合题意。42.2015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会议的主题是规划组织未来发展,就本组织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国际和地区重要问题协调立场。这体现了我国A. 并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 外交政策以地区性事务为重点C. 开展和平外交,消除国家间冲突D. 积极参与地区性重大外交活动【答案】D【解析】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会议的主题是规划组织未来发展,就本组织发展重大问题及地区重要问题协调立

41、场,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大外交活动,故D正确;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就本组织发展重大问题及地区重要问题协调立场,体现我国的区域外交,不涉及联合国,故A不符合题意;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并不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故B不符合题意;我国开展和平外交,有利于协调国家间的矛盾,促进双方的发展,但不能消除国家间的冲突,且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国家间的冲突不可能消除,故C错误。43.在古代雅典的某一个时期,公民大会每十天召开一次,并给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这一时期雅典的执政者可能是:A. 梭伦B. 伯里克利C. 克

42、里斯提尼D. 苏格拉底【答案】B【解析】【详解】从“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可以得出这一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顶峰,是伯利克里执政期间,故B项正确;梭伦是雅典民主政治开始初期,故A项排除;克里斯提尼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期间,故C项排除;苏格拉底并没有担任过执政官,故D项排除。【点睛】回答本题需要明确雅典民主政治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雅典民主政治初期,代表的就是梭伦;第二阶段是克里斯提尼时期;第三阶段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顶峰,是伯利克里当政期间。44. 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十二

43、铜表法的颁布A. 是贵族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B. 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C. 是广大奴隶积极斗争的结果D. 是外来文化渗透的结果【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古罗马人最初主要是通过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但由于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引起广大平民的强烈不满。经过长期斗争,罗马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B正确。45.“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罗马法)存在明显的缺陷。”解决这一“缺陷”的关键是A. 习惯法的使用B.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C. 万民法的实施D. 自然法

44、的进一步发展【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来看,出现缺陷的原因是“版图的扩大”,说明原有的法律已经不够满足疆域中的所有人,因此将公民法拓展到万民法,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B选项错误,此时已经处于罗马帝国时期,已经完成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自然法的精神,故排除。点睛:罗马法发展的两大阶段可以作为本题的突破口,首先根据题目来判断是罗马帝国时期还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由此就可以以判断出是罗马法的哪一个阶段,由此选出正确答案。46.罗马法中确立了许多原则,如: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财产权不受限制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诉讼中的不告不理原则,等

45、等。这些原则A. 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范围B. 主要体现了罗马平民要求C. 具有超越时空的借鉴价值D. 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量依据【答案】C【解析】【分析】罗马法中确立的材料中这些原则,为现代社会法律制度所借鉴,故C正确;从材料中“自由人”可以判断A错误;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具有阶级性,故B错误;罗马法中确立的原则体现了公平公正,“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量依据”说法不正确,故D错误。【详解】47.“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A.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

46、立B. 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制内阁C. 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D. 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即议会主权的确立,国王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这是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思想,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所以选A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权利法案4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A. 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B. 实现三权分立C. 保证司法的相对独立性D. 体现“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忠于职守的法官终身任职与保障法官人

47、身安全无直接联系,故A错误。 法官任职终身是为了保证司法独立性,进而实现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是最终目的而不是直接目的,故B错误。现代国家基本上都是司法独立的原则,大法官除非特殊情况终身任职,其目的一方面是体现了美国的权力制衡的原则,另一个方面保证法官任命后不受外界(行政、财政)的干扰,以确保司法的独立性。故C正确。法官任职终身可以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但这是反映这么做的意义,而不是这样举措的直接目的,故D错误。49.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A. 分权制衡原则B. 民主原则C. 联邦制

48、原则D. 中央集权原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美国三权分立政体的有关知识点。美国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材料正反映了总统和议会间“分权制衡原则”,故选A。BCD项材料均未体现。考点:美国政治

49、体制点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在各机构之间、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相互的制衡。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法国、德国确立的政体和通过的法律性文件也需要掌握50. 独立宣言写道:“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这句话体现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是A. 美国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办法实现制约和平衡B. 美国实行联邦制C. 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通过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D. 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ABC体现分权与制衡

50、的原则,但是与代表权无关;D符合题意,美国政府和国会的公职人员通过选举的办法产生说明人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职人员要对选民负责。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详解】卷(非选择题 共25分)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1.新中国成立,逐渐构建起新的法律体系,保障人民权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旧中国法律体系构成比较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妇女第一次获得有选举

51、法保障的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提高妇女地位的方式和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特点:新中国法律体系更全面;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方式: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或从制度上保障妇女地位)。特点:妇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原因:法律制度的完善;男女平等的思想。【解析】【详解】(1)由表中信息可以得出,新中国法律增加了社会法、经济法、商法等,说明新中国法律更全面,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2)第一小问,由材料中共同纲领、选

52、举法、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均对妇女问题进行了规定,可以得出其方式为通过立法提高妇女地位。第二小问,特点,结合材料可以得出,各种法律保证了妇女享有民主政治权利,说明妇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第三小问,结合相关法律制度的颁布,可以得出法律制度逐渐完善,妇女和男子享有同等权利,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5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正是在这里,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

53、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费城会议图(1)英国的哪一部文献给光荣革命后的王权套上了第一个“紧箍咒”?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后来英国王权进一步被架空的直接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图片所示会议的主要成果是什么?这一成果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该成果是如何具体体现这一特点的?【答案】(1)权利法案。原因:内阁制形成,内阁对议会负责。(2)成果:美国1787年宪法。特点:制约权力、平衡利益。体现:中央政府的权利构建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在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的同时,各州在行政上仍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解

54、析】试题分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紧箍咒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第二小问直接原因,根据材料“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可知内阁制形成,内阁对议会负责。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基础知识掌握。第一小问主要成果,费城会议又称制宪会议,主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小问特点,即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第三小问体现,主要从宪法的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去分析。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的特点【名师点睛】本专题的考查重点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从命题内容上看,侧重考查英国美国政体的特点,法德国涉及较少;从命题方式看,侧重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内涵的考查,多采用新材料、新情境的,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迁移能力,命题角度新颖独特,难度相对不大;题型看包括选择题和材料题,以选择题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