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卷一、单选题1. 西周时官员任命和诸侯分封均有一个正式而隆重的册命仪式。在册命时,周王让史官当众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周王反复强调“勿废朕令”,官员和诸侯也表态要“万年永保臣天子”。这表明西周时期A. 选官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B. 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C. 产生了维护等级的儒家伦理思想D. 出现了高度集权的地方行政体制【答案】B【解析】【详解】周王分封诸侯,并授予权力,同时诸侯要尽永保周天子义务,说明周王与诸侯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血
2、缘关系的信息,排除A;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排除C;西周时期没有出现高度集权,排除D。2. 在殷周制度论中王国维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其中“天定”指代的是A. 分封远近B. 爵位高低C. 殷周成败D. 嫡庶亲疏【答案】D【解析】分封远近、爵位高低是可以改变的,不属于“天定”,排除AB;殷周成败也不是天定的,排除C;嫡庶亲疏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容人为改变的,故D正确。3. 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与西周政治制度相比,主要特点是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世卿世禄制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A. B. C. D. 【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
3、识可知,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不再是世卿世禄制,因为秦朝的官吏是由皇帝任命的,故错误;而皇权的确是至高无上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受命于中央,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又均是正确;所以答案选A。4. “唐代台谏分职:谏官之职在谏皇帝,不谏宰相,也不得弹劾百官。弹劾朝廷百官是御史台的职分。谏官之任命在宰相,照唐人习惯,宰相见皇帝讨论政事,常随带谏官同去。遇有皇帝有不是处,谏官即可直言规正”。关于唐代台谏制度表述正确的是A. 台谏的设置分割了皇权B. 台谏分职不利于加强皇权C. 台谏分离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D. 台谏制度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唐代的台谏
4、制度。谏官的职责是劝谏皇帝,而非分割皇权,故排除A项;台谏分离将劝谏皇帝和监督百官的职责分开,有助于皇帝对百官的监察,从而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所以B、C项说法错误,故排除。谏官劝谏皇帝的过失,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故选D。【点睛】台官和谏官是行使今人所谓的监察权,一是对皇帝谏诤,二是对百官纠劾。这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专制政治下一种巧妙的法制设计,台谏官的职责是纠正失策,按劾腐败,起着一种专制体制自我修补的功能。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古代也确实出现了一大批相当正直的台谏官,以忠于职守的直言和弹劾,彪炳于史册。5. 战国策载:“秦得蜀后,益富厚,倾诸侯。”造成秦“富厚”的主要原因是A. 重大改革推动
5、发展B. 与民休息政策的推行C.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D. 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答案】D【解析】按照材料的意思秦“富厚”是在得蜀后,蜀有重要水利工程都江堰,即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造成秦“富厚”,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重大改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与民休息政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6. 宋朝饮食习俗上出现较大变化导致“江、浙、湖、湘、闽、广”等地麦价上升,“麦一斛至万二千钱”,致当地农民“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 农业歉收导致粮价上涨B. 区域经济地理转变趋势C. 纸币贬值导致物价
6、膨胀D. 少数民族习俗影响汉族【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即麦价上扬因为北方小麦歉收,所以南方积极种植小麦,可见受供求关系影响,故选A;我国古代形成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南方种植小麦是权宜之计,并非区域经济地理转变趋势,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纸币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具体提到少数民族习俗影响汉族的信息,排除D。7. 王阳明提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等主张。据此可知,王阳明A. 主张“格物致知”B. 反对“天人合一”C. 主张克服私欲D. 关注人的主体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我的灵
7、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表明王阳明把人放在重要的地位上,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从哲学派别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是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故D正确。格物致知是指“考察事物,获得知识”,与材料中王阳明的主张不符,故A项错误。“天人合一”是指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回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与题干中的叙述无关,排除B项。题干中未体现“克服私欲”的相关论述,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
8、书记对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作出重要批示。对下面二图的认识正确的是A. 两者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 两者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 两者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列强侵略的抗争D. 两者都发生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公车上书是1895年康有为等一千三百多名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联名向光绪皇帝上“万言书”,要求拒签中日和约、迁都抗战、变法维新,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两者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列强侵略的抗争,故C正确;公车上书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活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A错误;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深远,五四运动是
9、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排除B;公车上书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D错误。9. 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认为:“广东国民政府的北伐,便成了第一等重要的问题不仅是广东作军事的准备,更要在广东以外北伐路线必经之湖南、湖北、河南、直隶等省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特别是农民的组织中国的潮流已渐由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而近于开始准备武装群众的时期。”根据上述材料,对北伐战争理解最准确的是A.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 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C. 广东国民政府的军事行动D 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北伐战争和
10、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A项,根据材料“不仅是广东作军事的准备,更要在广东以外北伐路线必经之湖南、湖北、河南、直隶等省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特别是农民的组织”可知,北伐战争受到了沿线民众的支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A项正确。B项,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主要对北伐路线上开展群众武装做了分析,单单说北伐战争是广东国民政府的军事行动不能体现材料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故C项错误。D项,北伐战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之后开展的,D项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10. 1931年11月4日,马占山将
11、军领导的江桥战役打响了东北抗战的第一枪。上海福昌烟草公司专门生产出“马占山将军牌”香烟,上海人争相先购买,一时间,出现了“马占山将军牌”香烟供不应求的局面,一些不吸烟的人也买回几包留作纪念。这说明A. 全面抗战局面形成B. 企业大发战争横财C. 中共领导民众抗战D. 抗战成为民众心声【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正是因为马占山将军领导抗战所以上海市民才会争相购买香烟。因此可以看出抗战已经成为民众心声,故D项正确。全面抗战局面形成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故A项错误;烟草公司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出发战争横财,因此B项错误;材料中也未提到中共领导民众抗战的内容,因此C项错误。1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12、会议按界别组成,各界都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个人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团体的主张,甚至可以提出跨界别的共同建议。这可以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 主要履行监督职能B. 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C. 拥有人大部分权力D. 受人民监督和管理【答案】B【解析】“各界部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个人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团体的主张,甚至是跨界别的共同建议”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开放和包容性,故B正确;A与材料无关;C不符合史实,错误;D材料无法体现。12. (2018年保定质检)据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的4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
13、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资本总额1217.5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前20余年的总数,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这主要得益于( )A. 清政府主导大力推动工业化B. 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C. 民间“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 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高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从1895年到1898年的4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热情高涨,民间“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故C正确;A与史实不符,排除;B是在一战期间,排除;D是在民国时期,排除。13. 如图是19521
14、96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该统计数据反映了A. 国民经济结构日趋于平衡B.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C. “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体系基本形成D. ”大跃进”期间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下滑【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表数据可知,“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后,国民生产总值又恢复到较高水平,这说明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故B正确;数据不能体现出国民经济结构和工业体系如何,故AC项错误;由数据可知,“大跃进”期间,我国的国民经済还是处于上升阶段,故D错误。14. 1987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团
15、时说:“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民众积极参与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B. 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C. 该意外收获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D. 民间的经济活动引领了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农村自发的经济改革出现了中央没有预料的结果,说明当时民众积极参与改革是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主要动力之一,故A正确;中央进行改革开放已经进行决策实行,故B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民众在改革中作用,并不是
16、意义,故C错误;D中引领说法错误,中央政策是引领。15. 有古罗马法学家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该法学家的观点A. 强调法律至上,肯定天斌人权B. 追求公平正义,保障了奴隶利益C. 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罗马统治D. 蕴含人文精神,为后世提供借鉴【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把奴隶也要当成人看,这是典型的人文精神,选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启蒙思想家才有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在古罗马奴隶的利益是不会得到保障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该法学家的观点起不到扩大统治基
17、础,维护罗马统治的作用,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16.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的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从这一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不包括A. 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 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联系日益紧密C. 促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 原始积累加速,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8、,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联系日益紧密,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属于工业革命时期,故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后列强的原始积累加速,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7. 美国金融中心纽约始建于17世纪初,原名叫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中后期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的是A. 美国金融的崛起B. 荷兰商业的繁华C. 英国科技的先进D. 殖民霸权的更替【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美国金融的崛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荷兰商业的繁华无法说明纽约名称在17世纪中
19、后期的变化,故B项错误。英国科技的先进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由此可知,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了殖民霸权的更替,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早期的殖民扩张。需要掌握英国和荷兰殖民争霸的表现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结合英国和荷兰殖民争霸的表现和影响对材料进行分析理解。18. 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破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 挑战教会权威B. 否定信仰上帝C. 主张废
20、除教阶制与宗教仪式D. 极力宣扬圣经的至高无上【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揭破赎罪券的欺诈”“不要教会做中介”等信息可以看出,其反映出宗教改革挑战教会权威,否定了教会的作用,故A正确;宗教改革仍然信仰上帝,排除B;CD与主旨无关,排除。19.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而组成,主席由宰相担任,设58席,普鲁士占17席、巴伐利亚占6席、萨克森占4席、符腾堡占4席,只需14票便可否决议案。这表明该宪法A. 赋予帝国邦联主义色彩B.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C. 保留传统军国主义色彩D. 植根于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21、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普鲁士、巴伐利亚等邦国各有不同的席位,这是由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这个现实国情所决定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赋予帝国联邦主义色彩而非邦联主义色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浓厚的联邦主义色彩而非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军国主义色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材料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逐个排除法,一个一个的仔细分析。20. 联共(布)
22、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后,苏联政府决定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从西方低价大量购买国家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并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关系。由此苏联A. 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B. 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C. 试图突破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D. 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后,从西方低价大量购买国家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可以得出其处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从西方低价大量购买国家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有力地配合苏联五年计划建设,极大提高了苏联工业化水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苏联工业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基本实现工业化。故答案为
23、B项;新经济政策实行后,1928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A项排除;1928-1936年是苏联斯大林体制的逐步确立时期,C项排除;二战后苏联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时间不符,D项排除。【点睛】本题属于解读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如下: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是前提;其二,据此推导其原因或影响是关键。例如,从西方低价大量购买国家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这种做法有力地配合苏联五年计划建设,极大提高了苏联工业化水平。21. 学者时殷弘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学者王玮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来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
24、本性对立和冲突。对材料中有关冷战原因分析最为准确的是A. 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的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B. 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动了冷战时代的到来C. 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与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D. 美苏冷战孕育于二战前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学者时殷弘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这是因为十月革命后,苏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产生冲突,这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而学者王玮提及的门户开放原则与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对立属于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故C项正确;A项只体现了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未解
25、读学者时殷弘的看法。故A项错误;B项未提及苏联的影响,故排除B项;D项的表述只是对学者时殷弘看法的简单概括,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22. 从数据上看,欧洲在“二战”刚结束时,早已深陷财政泥潭无力自拔。1947年英国政府白皮书说:“不列颠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西欧政府的支持率正在下降,而东欧政权的支持率却在上升。在这种情况下A. 西方大国之间出现了金融和关税贸易大战B. 各国开始采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 美国战后的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D. 英国即将面临在两个大国的夹缝中生存【答案】C【解析】材料“1947年西欧政府的支持率正在下降,而东欧政权的支持率却在上升”反映了冷战的背景,当时美国战
26、后的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实行冷战政策,故C正确;1929年经济危机后西方大国之间出现了金融和关税贸易大战,故A错误;经济危机时期各国开始采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B错误;当时英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故D错误。故选C。23.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消息,当地时间2017年2月9日,针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恢复其移民禁令的要求,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宣布裁决结果,决定维持此前移民禁令暂停的裁决,拒绝恢复特朗普的移民禁令。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特朗普政府颁布移民禁令违背了美国联邦宪法B. 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是最终司法裁决C. 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的思想D. 特朗普可以否决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
27、【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显示总统提案被最高法院解除,体现出美国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正确;特朗普禁令并不违背宪法,A错误;最终裁决是最高法院的裁决,B错误;特拉普不能否决最高法院的裁决,D错误。24.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欧洲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上帝粒子”。而19世纪中期的科学技术却在远离“上帝”,以下可以说明这一观念的科技成果是A. 量子理论B. 生物进化论C. 日心说D. 经典力学理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生物进化论打破了宗教的创世说,符合远离“上帝”的说法,故B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25. “他们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主张自由创造和效法自然。
28、他们一般过着波希米亚式的生活,留着长发,不修边幅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这一流派是A. 新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答案】B【解析】根据“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结合所学,浪漫主义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努力寻找精神寄托,材料反映的是浪漫主义流派,故B正确;新古典主义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不符合题意,排除A;现实主义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C不符合题意,排除;现代主义集中强调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故事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背离传统,不符合题意
29、,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联系所学浪漫主义流派的风格分析解答。第卷二、非选择题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不同时期城市人口比重一览表:材料二 1932年,安庆发布皖省第一个近代化城市建设规划安徽省会建设规划,内容包括城市分区及功能、市政道路交通、供水与排水、供电系统、通讯设施、医疗机构分布等方面。其中的供水、通讯医疗体系的规划,在古代城市规划中未曾有过,即便是城市分区功能,也与古代城市规划截然不同。摘编自沈葵科技在近代安徽城镇变迁中的作用材料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的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
30、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年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超过40%,是增长最快的10年。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材料四 日本工业化首先从政客和商人集中的大中城市出发,最后再逐步向外辐射到其周围地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分别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核心的东京、大阪、名古屋大都市圈。尽管日本的大城市圈在其城市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地方小城市的功能也不能忽视。这些小城市都是包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综合经济体。在其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及当地民众都十分重视发挥其综
31、合功能,包括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及社会功能。摘编自付恒杰日本城市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城市化的大体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城市化率较高的政治因素和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城市化率逐步下降的经济因素(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新特征。(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原因(4)依据材料四,概括日本城市化发展的因素。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答案】(1)发展概况:从战国时代起就已经进入一个相当成熟的城市化状态,并在其后的1500年里不断发展,到南宋时期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城市化的最高水平;南宋以
32、后,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状态,到19世纪中叶达到最低点;19世纪中叶以后,城市化又逐渐恢复;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政治因素:战国时期奴隶制瓦解,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诸侯割据,治所发展成为政治、经济功能齐全的城市;频繁的战争加速了城市人口的流动等。经济因素:明清时期人口迅速增加;农业技术的发展基本停滞。(2)新特征:近代公共服务业的初步建立,城镇功能的扩展。(3)特点:短时间内城镇数量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比例超过农村人口。原因:工业化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中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4)因素: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推动;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小城市与大城市互补
33、联动;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注意问题:应积极稳妥地逐步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政府充分发挥职能;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推动中小城镇建设;注意环境保护等。【解析】【详解】(1)发展概况:根据表格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从战国时期、南宋时期、近代、现代这几个阶段进行概括,依据其所占的比重去分析。政治因素:结合所学可从战国时期奴隶制瓦解、诸侯割据的影响、频繁的战争的影响等方面概括。经济因素:结合所学可从明清时期人口迅速增加、农业技术的发展基本停滞等角度概括。(2)新特征:根据“内容包括城市分区及功能、市政道路交通、供水与排水、供电系统、通讯设施、医疗机构分布等方面”得出近代公共服务业的初步建立,城
34、镇功能的扩展。(3)特点:根据“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可得出短时间内城镇数量迅速增加;根据“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得出城市人口比例超过农村人口。原因:根据材料的时间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工业化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中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4)因素:根据“日本工业化首先从政客和商人集中的大中城市出发,最后再逐步向外辐射到其周围地区”得出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推动、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小城市与大城市互补联动;根据“政府、企业及当地民众都十分重视发挥其综合功能”得出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注意问题:根据所学可从应积极稳妥地逐步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政府充分发挥职能;工业
35、化推动城市化进程;推动中小城镇建设;注意环境保护等方面概括。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门“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老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材料二 论法的精神是一部
36、政治哲学的著作,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作为西方政治学的一部经典,它在当时思想所能及的范围内,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孟德斯鸠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其对政府架构的思考。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力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子、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程、朱熹构建的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2)根
37、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构建的政治哲学与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答案】(1)内涵: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教的观念抽象化为“理”,建立起理学体系,从哲学的高度赋予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秋序的合理性等。影响: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奠定了明清政治是向专制和封闭的理论基础等。(2)差异:程朱强化专制秩序,孟德斯鸠则倡导民主、平等;程朱主张集权、孟德斯鸠则倡导分权制衡;程朱重视伦理道德价值,孟德斯鸠则强调法治作用等。原因:中国:君主专制、人治、小农经济、儒家思想占主导;西方:资阶级革命的兴起并扩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人文主义思想传播。【解析】第
38、(1)问,“内涵”,依据材料一“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等信息从理学体系建立、合理性等方面分析归纳;“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等方面来分析归纳即可。第(2)问,“差异”,依据材料一“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和材料二“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得出程、朱强化专制秩序,孟德斯鸠则倡导民主、平等,材料二“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得出孟德斯鸠则倡导分权制衡;根据材料一“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和材料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并结合所学得出程、朱重视伦理价值,孟德斯鸠则强调法治作用。“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东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点晴:比较型试题是历史非选择题最常见的试题,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相同点或者不同点。此类试题虽然容易判断,审题难度不大,但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解题时一是需要明确比较的主旨,二是比较需要求同存异,三是比较需要分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