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十五)一、单项选择题1.(2014赤峰市模拟题)唐朝薛逢邻相反行:“东家有儿年十五,只向田园独辛苦。夜开沟水绕稻田,晓叱耕牛垦靖土。”该诗歌( )A.反映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B.奠定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C.印证了“贫者无立锥之地”D.描绘了农民辛苦劳作的场景答案 D解析 材料反映了的的是一个刚满十五岁的少年正夜以继日的在田间扶着犁把、吆喝着耕牛、辛苦劳作的画面。因此D项正确。AC项与材料无关;B项应是诗经。2.(2014高考密码原创卷)南宋淳熙四年八月二十七日,枢密院劄子(即札子:官府用来上奏或启事的一种文书):勘会禁止私贩耕牛过界,罪赏非轻,近来依前私贩。奉圣旨,令逐路帅司、监司守
2、臣严行禁止,重立赏钱,许人捕捉。如有一头透漏过界,其守臣以下取旨重作施行。帅司、监司亦坐失察之罪。这表明( )A.古代农业讲究精耕细作B.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C.税收过重阻碍商品经济发展D.耕牛对于古代农业地位重要答案 D解析 材料表明南宋政府对私贩耕牛的行为严加惩罚,这是由于保护耕牛作为农资而实行的,说明耕牛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故选D项。3.(2014哈尔滨市模拟题)“牟然而鸣,黄钟满(黄钟,谓土也。,音豆,项也。)抵触隆曦(阴晴),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这段材料( )A.抨击了当时土地兼并现象B.赞颂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C.说明曲辕犁的发明和推广D.反映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
3、模式答案 B解析 AC项在材料中并未反映出来;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项错误;材料中“牟然而鸣”“日耕百亩”,即牛耕,故B项正确。4.(2014徐州市模拟题)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很少向乡村提供产品。造成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单向性的主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商品经济不发达 D.商品流通受阻答案 B解析 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较少商品交换与商品买卖,所以城市一般很少向乡村提供产品。故选B项。5.(2014宝鸡市模拟题)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
4、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为耦)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答案 C解析 从材料关键词“千耦”可以看到集体耕作,从篇名可知描写的是周朝历史,即奴隶制时代。故选C项。6.(2014西工大附中模拟题)谚语是流传于民间、多以口语形式出现的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短句或韵语。隋唐:“天下之盛,扬为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宋元:“苏湖熟,天下足”。以上当时流行语反
5、映的最合适主题是( )A.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B.江浙逐渐成为全国经济重心C.长江三角洲城市快速发展D.江浙人民的美好生活答案 B解析 “苏湖熟”反映的是苏州和湖州两地区农业生产情况,排除A项;三句流行语反映了江浙地区在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这一地区逐渐成为经济重心,故B项正确。材料只提及5个城市,无法反映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材料无法说明人民的美好生活,排除D项。7.(2014灵宝中学模拟题)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答案 A解析 “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
6、,可见其动力为水流,B项桔槔,D项翻车可以排除,“升降满农夫之用”可见是为农业服务的,可以排除C项;故选A项。8.(2014开城中学模拟题)读晚商文化分布示意图,据此图可知晚商时期的青铜铸造( )A.是该时期文化遗址的共同特征B.遗址分布和政治中心分布一致C.主要集中于黄河与长江流域D.随着商朝灭亡而衰落答案 B解析 从图片可知遗址分布与古代政治中心的分布是一致的,故选B项。A项表述过于绝对,C项错在长江流域,西周的青铜器铸造业更加繁荣,D项错误。9.(2014九江市模拟题)史籍记载,两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A
7、.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手工业。从“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可知开矿冶铁和盐业的规模来讲是比较大的。官方的史籍记载该事件是“奸伪之业”可知不是官办企业,而是对民营企业的污蔑。故选A项。这些行业只是在“深山穷泽之中”故不能判断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排除B项。C项是明朝时期出现的现象。“水力鼓风”是东汉时期出现,排除D项。10.(2014九江一中模拟题)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兴起和占据主导地位分别是在( )A.春秋战国、明中期以后 B.春秋战
8、国、唐朝C.秦汉时期、明中期以后 D.隋唐时期、清朝答案 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手工业勃然兴起;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更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故选A项。11.(2014高考密码原创卷)南史列传第六十九记载:高昌“其地高燥”“寒暑与益州相似,备植九谷”“多草木,有草实如茧,茧中细丝如纑,名曰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布”是指( )A.丝织品 B.麻织品C.葛织品 D.棉织品答案 D解析 符合“有草实如茧,茧中细丝如纑”这一特点的植物是棉花,故D项正确。12.(2014漯河市模拟题)隋书食货志记载
9、,“梁初,唯京师及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之域,全以金银为货”;“冀州之北,钱皆不行,交贸者皆以绢布”;“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而官不禁”;“山东之人,犹杂用齐氏旧钱”。这说明(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河西诸郡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答案 D解析 A项不符合史实。B项使用金银不能说明经济发展速度快。C项也不能说明丝织业迅速发展。南方使用长期延用的铜钱,说明经济发展相对稳定。故选D项。二、材料分析题13.(2014德州市模拟题)(14分)中国古代生产技术的革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历史影
10、响也非常深远。观察下列图片1、2、3、4,分别指出它们的主要地位及其成为里程碑的理由。答案 (1)青铜器。青铜器出现于原始社会,兴盛于商周时期。地位:大量用于生活,开创了我国的青铜时代。理由:虽然用于生产的青铜工具较少,当时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生活,但它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工艺达到了很高水平,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表现之一。(4分)(2)铁器。出现于春秋时期,推广于战国时期。地位:铁农具的使用是我国农业生产革命性的进步。理由:中国古代的农业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开始形成,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是农业生产革命性的成就,推动了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4分)(3)牛耕。出现于
11、春秋时期,推广于战国时期。地位:是农业动力的革命性进步。理由:牛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土地的开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3分)(4)筒车。出现于唐朝。地位:是中国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变革。理由:筒车使灌溉摆脱了人力,提高了灌溉效率,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3分)14.(2014成都市外国语中学模拟题)(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传材料二 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其帛絮细布千钧(说文:钧,三十斤也),文采千匹,苔布皮革千石。汉书货殖列传材料三 及汉通西域,中国的
12、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并因此而有“丝绸人”之称。翦伯赞秦汉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三服官”和“东西织室”的手工业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生产经营的特点。(5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3分)(3)有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的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答案 (1)类型:官营手工业。(1分)特点:做工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4分)(2)产品交易量大;质量高;纺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外销。(3分)(3)“男耕女织”为基本特征的自然经济长期存在;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传统的价值计算方法往往忽视女性;计算女性劳动成果缺少必要的数据;男尊女卑思想。(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