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课解放战争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一、内战的爆发1争取和平(1)重庆谈判: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成果: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订双十协定。a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b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不足: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2)政协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2内战爆发(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2)战况: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八个月歼敌七
2、十多万。1947年,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时间:1947年6月。(2)战况: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2战略决战(1)条件:1948年秋,敌我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2)战况:战役时间战果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东北全境解放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以徐州为中心,解放长江以北的中下游地区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攻占张家口、天津,北平和平解放(3)意义: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谈判(
3、1)原因: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2)结果: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2渡江战役(1)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横渡长江。(2)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3历史意义(1)国内: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2)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3)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1.右图体现了什么
4、历史信息?这幅漫画中,右侧人物表面上谈判,私底下用枪指着对方,影射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共派代表赴重庆谈判也表明了其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和全国人民期盼民主的愿望。2“一、二、一”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一个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两个改变: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3)一个必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走向现代社会的必然阶段。主题一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史料探究材料一抗战胜利,日寇投降乃奸匪党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遗害无穷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蒋介
5、石)所订剿匪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密电材料二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行和活动的精神支柱。解放战争全记录(1)结合材料一分析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在此后的实际行动中有何表现?(2)结合材料二,分析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团是不是为真和平而举行北平谈判。提示:(1)态度: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极端仇恨,力图消灭。表现: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2)不是真和平,而是缓兵之计,目的是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划江而治。拓展升
6、华比较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的异同项目重庆谈判北平谈判不同点背景国民党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占有较大优势,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独裁的舆论压力,同时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故而进行谈判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国民党内部分裂,败局已定,不得不发出求和声明目的国民党是为发动内战争取准备时间;共产党则是为了尽力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团结和教育人民国民党是为争取喘息时间以继续进行内战,共产党则力图尽早结束内战,减少人民痛苦,并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面目内容焦点是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焦点是革命是否进行到底的问题结果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但最终都被国民党撕毁达成了国内和平
7、协定最后修正案,但被国民党政府拒绝相同点两次和谈都是由国民党主动提出的;谈判结果都揭穿了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两次都由共产党提出谈判方案,都有美国插手,结果都被国民党破坏;都是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重要机遇对点训练1中共之所以接受1945年和1949年国民党提出的和谈要求,主要是为了()A迅速战胜国民党反动派 B团结教育人民和争取人民的支持C尽力争取和平民主 D取得政治上的主动地位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希望能不通过战争而争取到和平民主,C项符合题意。主题二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史料探究材料一1949年8月5日,在美国国务院发表的中美关系白皮书中,将蒋
8、介石集团的腐败、昏庸、专制、无能一一历数,以说明国民党的失败是咎由自取,完全是自己造成的材料二自1946年至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冀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的农民。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述材料反映的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提示:材料一反映了国民党的统治腐败;材料二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支持。拓展升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1)国民党方面:第一,政治孤立,失去民心。第二,军队厌战,士气低落。第三,贪官横行,统治腐败。第四,美援断绝,蒋桂分裂。(2)共产党方
9、面: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并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对点训练2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B“民意”指反蒋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D中共通过土地改革等措施,“得人心者得天下”解析:选A解放战争初期,
10、虽然蒋介石的军队占据绝对优势,但蒋介石没有重视“民意”,失掉了“民心”,而共产党恰恰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从而取得了伟大胜利。B、C、D三项说法都符合事实。考点一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命题角度1.考查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2考查北平谈判的背景及内容等典题例析例1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迁移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回
11、到延安”“重庆”等信息,判断出材料所指为重庆谈判。选项史论分析判断A重庆谈判关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错误B重庆谈判“很大的成就”应与双十协定的内容有关,协议规定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正确C建立联合政府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政治目标,在重庆谈判中未能达成协议错误D重庆谈判关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错误答案B题组冲关 1.右图是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的一本泛黄的手抄本,该书是当年国民党宪兵司令部对毛泽东的监视记录。当时毛泽东此行的主要目的是()A筹建党组织 B策划武装起义C参加国民会议 D争取国内和平解析:选D解题时注意题干图片中的“渝市”“民国三十四
12、年八月二十八日至九月卅日”等信息。“渝市”是指重庆,“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八日至九月卅日”是1945年8月28日至9月30日。当时,毛泽东参加的是重庆谈判,目的是争取国内和平。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作为和平谈判代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946年那一次,陈嘉庚先生对我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但是我们还是满怀诚意地和他谈了,因为人民需要和平,广大人民还不了解蒋介石的假和平骗局。现在我们又和他谈了,但今天的情况与往昔大不相同,今天可以说,无论打也好,和也好,我们有信心有力量使它一定能实现材料二与此同时,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壮大了,由原先的120万人发展到400万人以上,并且蒋介石做了很
13、好的运输大队长,我们的战士有很大一部分是俘虏过来的,后来成为解放军战士。材料三这次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中心问题是接受改编和渡江,这是不能妥协的,必须坚持。今天的革命绝不能再如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那样,由于中途妥协而由反动派最后胜利。历史经验证明,革命不能进行到底,则一定失败。以上材料均引自北平和谈期间周恩来的演讲(1)陈嘉庚为什么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 (2)周恩来为什么说“今天的情况与往昔大不相同”? (3)和平协定的中心问题为什么是“接受改编和渡江”? (4)北平和谈失败后,中共是怎样将革命进行到底的? 解析:本题以北平和谈为切入点,考查解放战争的有关史实。第(1)问,要注意重
14、庆谈判时蒋介石的真实意图。第(2)问,实际是分析北平谈判的背景。第(3)问,要从人民解放战争的目的出发。第(4)问,是要求对基本史实进行概括。答案:(1)因为当时陈嘉庚看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2)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人民力量空前壮大,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的胜利。 (3)只有渡江和国民党接受改编,才能彻底、干净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4)发动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政权;向全国进军,追歼残敌。考点二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命题角度1.考查三大战役2考查平津战役的战况典题例析例2(江苏单科)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
15、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期间人民解放军重大战略行动的影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晋冀鲁豫解放军”“鲁西南强渡黄河”。选项史论分析判断A从“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等关键语句判断,此事件为1947年的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正确B晋冀鲁豫解放军跃进大别山,揭开了
16、战略反攻的序幕,当时还不具备战略决战的条件错误C晋冀鲁豫解放军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当时还没有进行战略决战错误D晋冀鲁豫解放军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而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是战略决战后的军事行动错误答案A题组冲关 3.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选C从材料“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
17、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可判断此战役发生在长江以北、淮河流域,符合的应该是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地区,平津战役发生在华北地区,渡江战役却是要渡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4.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从右图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B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C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新中国即将成立解析:选C提取报刊中的关键信息“我军解放塘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电贺淮海战役胜利结束”等,可以看出描述的是三大战役的胜利,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课堂归纳网络构建关键必背(1)1946年6月,
18、蒋介石不顾人民的和平要求,发动了内战。(2)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于1947年6月开始战略反攻。(3)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解放军基本解放了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到达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
19、新中国解析:选A根据所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中共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诚意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护。B项说法错误,抗日战争已经结束;C项说法明显错误;D项应是1949年新政协的意义。故选A。2“我们提议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当年为民国35年)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该部队发此电文主要是由于()A国民党军队对山东发动重点进攻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内战C国民党军队对延安实施重点进攻 D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解析:
20、选B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民国35年”是1946年,即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即突围应该是因为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故选B。3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中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这是为了()A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B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C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D奠定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解析:选B分析题干材料“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战区”等信息可知,人民解放军与山东有关的军事行动是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A、D两项分别是三大战役的结果和意义;C项的标志是人民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4.图示法是一
21、种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如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箭头表示的是()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B刘邓大军挺进中原C华东、中原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D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析:选B1947年,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因此国民党的中原地区防御空虚,中共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图示的战略态势就是1947年6月的战争态势,故B项符合题意。5研读下图,此图反映的军事行动()A表明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B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C主要为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解析
22、: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理解。图片反映的是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对国民党军队实行战略反攻,把革命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6.右图是一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某场战役中,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前的影片剧照。战役胜利后,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指引下,这支民工小车队参加了水手连,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挺进大别山解析:选B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根据材料中“胶东解放区”信息可以判断出这个战役的区域;“战役胜利后,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指引下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等可以判断出这场战役的大概时间。两个信息结合
23、可知这个战役是淮海战役,故选B。7.报纸既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右图报道的头条新闻对当时民主革命的深远影响是()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 B宣告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被推翻C表明国民党军队被彻底消灭D标志着全国获得完全的解放解析:选B解题时注意题干图片中“解放南京”这一关键信息。由此可知,其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宣告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基本被推翻。8世界历史与当今世界的关联一书在评价毛泽东时,认为他是结束外国占领、恢复国家秩序的英雄。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B领导了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C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赢得独立D领
24、导了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解析:选CA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项指抗日战争;D项是国民大革命。C项符合题意,毛泽东同志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赢得独立。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材料二富强康乐的国家,自由和平的世界,正照耀在我们面前。本党无日不迫切期望归政于全国同胞,即欲我国同胞共负建国的责任一举而实现国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的遗教。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党告全国同胞书材料三目前与奸
25、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的绝密电报材料四本党认为蒋介石应该重视自己的信义和人格,没有任何理由推翻自己所签字的神圣协定。只要他们有这种最低限度的诚意,本党一定继续与他们通力合作,以求和平的真正实现,民主的真正开始。1946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对时局的声明(1)材料一、二中,国共两党对今后任务和奋斗目标的表态有何相同点?(4分)(2)材料三中“奸党”指的是谁?对照材料二分析,这份密电说明了什么?(6分) (3)材料四中所说的“协定”指的是
26、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声明发表的背景。(8分)解析:第(1)问,可直接从材料一、二中比较归纳。第(2)问,结合电报时间及内容可判断“奸党”指中国共产党;对比材料二、三可判断出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的态度。第(3)问,依据材料中“自己所签字的神圣协定”“以求和平真正开始”可判断该协定为双十协定;背景要依据材料四的时间并结合教材内容回答。 答案:(1)都提出了和平、民主建设中国的任务和独立、自由、富强的奋斗目标。 (2)“奸党”指中国共产党。说明国民党在中国国民党告全国同胞书中的态度是假,反共内战、建立独裁是真。 (3)“协定”是指双十协定。背景: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协议,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