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012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语 文本试卷共8页,23 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

2、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材料一:家书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鲜活文本,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是我国古代文人表露心绪的常用形式;展一方徽宣、写一帧信札,是我国传统士子寄寓乡愁的有效渠道。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目断鳞鸿,这样的文化传统代代相因,融入百姓生活,升华为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维度家书文化,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在我国传统社会,家书是传递情愫和信息的基本途径。无论人在何处,修一封家书、报一句平安,就可化解千里之外亲人的担忧挂牵,令其安心。特别是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家书的价值尤显珍贵。当今社会,现代

3、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覆盖全球,人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可诉说心曲、互道衷肠。这样一来,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诚然,互联网实用又快捷,打破了家人亲友间的空间阻隔,缩短了时间长度,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亲情友情都可通过键盘敲打出来。一些社会家认为,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和品位,应警觉和预防网络对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稀释和削减。优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当今时代,人们既需要现代网络的迅疾和轻灵,需要高雅文化的温润和熏陶。通过网络隔空进行的对话沟通,无论如何都显得文化底蕴不足。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

4、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人类社会的进步既体现在科技方面,也体现在人文领域。如果只重视科技而忽视人文,将危及人类经过长久辛劳累积起来的智慧成果。世界上许多优秀文化消失的教训告诫人们,现在应警惕和防范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断层。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纸质书信早已淡出很多人的视野,而对很多“90 后”“00 后 ”来说,家书无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家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尘封的话题和遥远的回忆。家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无法替代的,应慎终追远,固本强基,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手写家书

5、,让笔墨文字所蕴含的温情暖意抚慰疲惫而躁动的都市心灵,让家书文化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使家书文化在信息时代延续下去并融入百姓生活。(选自刘金祥让家书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有删改)材料二:以“真善美”为思想内核的家书,不仅让收信人重新观照自己,也鼓舞其他鉴赏者以美的理想和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的生活,这就是家书表现出的审美功用。家书价值的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家书的认知功能,鉴赏者能够通过某些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家书来自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封家书总是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家书写作过程中,常常涉及身边的真实事件 。由于家书是家人间的温情话语,它

6、的认知价值,又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它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可以启发鉴赏者在家庭情感辐射的小天地内,去探索人类世界大生活的奥秘,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除了具有启迪特色的认知价值,家书还有审美教育价值。家书作品所涵盖的对象本身,因其“著我”要求而倾注了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表现出作者的审美取向。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包围着家书传递的信息。当鉴赏者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受到感化和熏陶时,家书的教育价值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因而家书的“教育”可以说成“教化”,“化” 便是荀子“化性起伪”中的化,我国的传统教育的精髓向来是“化”胜于“教”的。在这个过程中,鉴赏主体与创作主体通过家书

7、这一审美中介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这种共鸣不是“臭味相投”的低俗认同的话,壮美或优美的思想情感便成为审美情感的旋律, 家书因之实现了使鉴赏主体情感“净化”或灵魂“升华”的功能。家书鉴赏之中的“赏玩”,则是侧重于家书的娱乐价值。中国传统家书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载体,那些写在各式信笺上的蝇头小楷和遵从着长幼礼仪的书信格式,都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即使是信封的设计与信纸的折叠,也是丰富多彩的,如伊犁人民出版社的书信折纸基础一书中,介绍了 91 种信封和信纸的折法,让人享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染下的一场视觉盛宴。不论是对家书书法、工艺的赏玩还是对家书故事的聆听,都可以触摸不同历史时空的鲜活容颜。“诗可

8、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肯定了“诗”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家书作为书信文学、作为艺术文化,对人的审美功用是立体的、综合的,它的终极审美目标在于通过对家庭范围内人性美的讴歌,造就审美主体完整的个性。(选自家书的审美价值,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我国古代那些用以表露心绪、寄寓乡愁的感染力极强的家书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西方人称为“最温柔的艺术”。B.家书是一种文本形式、一种传递情愫和信息的重要方式,更

9、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这些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C.世界上许多优秀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消失了,这告诫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和传承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D.与传统书信相比,网络交流充斥着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文化底蕴明显不足,所以我们应倡导年轻人少用网络与人交流,而多用手写书信来传达温情暖意。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从文中看,“鱼传尺素”“当忆雁书归”“鳞鸿凭谁寄”这些诗句中的“尺素”“雁书”“鳞鸿”都是书信的别名。B.从创作上看,家书与诗歌等艺术作品有共通之处;从欣赏上看,家书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C.从家书的内容到家

10、书的形式,甚至家书信纸的折法,都有值得鉴赏之处,其蕴含的文化和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功能。D.家书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文化作品,其历史悠久、意蕴丰富,可雅俗共赏,传承家书文化具有深远的时代发展意义。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所说的“家书的审美功用”的一项是(3 分)A.1947 年九月,毛泽东主席写给毛岸英的家书,行草书风,堪称书法艺术精品,透过它我们可以领略世纪伟人的书法成就。B. 读者通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能感受到家书在战乱年代的珍贵价值和它带给离乡者的莫大慰藉。C. 林觉民的与妻书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D. 范仲淹在家书告

11、诸子及弟侄中对子侄的谆谆教导如“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等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仍有其积极的意义。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 分)5.下面的材料是梁启超在 1916 年 1 月 2 日写给梁思顺(梁启超长女)的家书,很好地体现了家书的认知价值,请根据材料对此进行简要分析。(4 分)此间对我的消息甚恶,英警署连夜派人来护卫,现决无虞。吾断不至遇险。现一步不出门,并不下楼,每日读书甚多,顷方拟著一书名曰泰西近代思想论,觉此于中国前途甚有关系,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使汝辈再处如前数年之境遇者

12、,更阅数年,几何不变为纨绔子哉。【注】泰西:极西,泛指西方国家。(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文本一:砸缸的人申平哐啷!一声响亮,那口大缸便被砸破了。缸里流出来的,不仅是水,还有千古流传的故事。砸缸少年一举成名。多少年以后,那位少年已进入老年。在当年被称为西京的洛阳城里,在一处简陋的宅院前,他,又站在了一口缸前。这是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是他的老管家背着他,同意人家安放在这里的。安放者什么也没说,只留下一张“门状 (名片) ”就走了。“门状”上的字也很简单:翰林学士王拱辰。王拱辰,他当然知道。这人在仁宗皇帝时代和自己先后中进士,并因在

13、殿试时勇敢说出考试题目他以前曾经做过,被赐“诚信状元”称号。后来曾出使契丹,以学识阻止战争。在神宗皇帝时代,他也和自己一样,因反对变法,受到王安石的排挤。上午,王拱辰登门拜访,老管家也曾通报。那时候,他在地下室里正文思泉涌。听到王拱辰的名字,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拒见了。一是他的确没工夫,二是他早就知道,现在的王拱辰已经不是过去的王拱辰了。听说他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一直在修建一座豪宅,光中堂就有三层楼高,巍峨壮丽。不怪人说“王家钻天,司马入地”。现在,司马光绕着那口大缸,驴拉磨一样转了几圈,又伸手去撕被金纸包得紧紧的缸口。但是那金纸很厚,还在缸沿儿上箍了一道铜丝,把金纸绷得鼓面一样紧,人手根本抓

14、不住。推一推,重如泰山,敲一敲,闷闷地没有声响。这缸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你去,给我找一块石头来!或者,是一把锤子。他转头对老管家下达了命令。但是老管家却没有动,他嗫喏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说:君实秀才,人家好心好意给你送来口风水缸,你要砸不好吧?不好?有什么不好?他鼓起眼睛问老管家。这个是聚财的,老管家说,你看咱家,也太穷了吧。夫人有病,都没钱抓药了。人穷不能志短、乱收东西,非君子之德也!再说,我也得知道这缸里装的是啥呀!人家说了,十日后方可打开,否则就不灵验了。以下几天,司马光的生活完全被门外那口大缸打乱了。以前他总是一更睡,五更起,直接到他那间地下室里去编修资治通鉴,可以说是心无旁骛。但是现

15、在,那口缸却不断在他眼前是来晃去。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内容,都开始让他分心。而且,自从这口缸安放到他家门口以后,前来拜访他的人不知为什么络绎不绝。后来他接到京城一位朋友的密札,才知道自从哲宗皇帝继位之后,便由最信任他的高太后辅佐朝政,人们疯传,他即将奉旨进京去当宰相了。怪不得五天以后,夫人不幸去世。也不知道一下子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人前来吊唁,而且人人都不空手。悲伤之中的司马光让老管家把所有的礼品财物都登记造册,一点不动,然后他悄悄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五亩地典当了,开始为夫人准备后事。出殡那天,路两边人山人海,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马相公”的口号来。司马光分明感觉到,正有一口无形的大缸,铺天盖地向他的头上

16、扣过来。这口缸比王拱辰放在他家门口那口缸还要神秘,还要危险。这两口缸最后叠加在一起,悬在他的头上,直搞得满腹经纶的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他知道,他必须马上砸缸了。但是全家上下没有一个人支持配合他。他想在院子里找个铁器,或者找一块石头,根本就找不到。老管家,还有他的养子司马康,早已带人坚壁清野了。砸个缸,居然这么难,不然不行!这缸非砸不可。否则,我这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旦了。凌晨,天刚微亮,官道上就有一个老者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最后,他怀抱一块石头,一步步走回自家门前,他气喘喘地把石头举起来,对着那口大缸用力砸去。砰!第一下,竟然没有砸破。石头反弹,险些砸到他。啊,这缸难道真是铁缸?管他!再砸!

17、哐啷,缸破了天亮了,许多人聚在司马宅前看热闹。但见那口大缸里流出来的,果然是黄白细软之物。残缺的缸上还摆着一份礼单,写着一行大字:司马只要清白,钱财自来认领。文本二: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摘自宋史)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开头三段以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跨越时间将今昔链接起来,引出了主要人物“司马光”和核心事件“砸缸”。B. 背着司马

18、光接收大缸,还说砸缸会破坏风水以阻止他砸缸,相对于司马光,管家是个更懂得官场规则的人。C. 缸留在家里的几天,司马光难以像往常一样静心编修史书,他预感到缸是复杂状况出现的先兆,会给他带麻烦。D. 两次砸缸,都是世间佳话,展现了同一人物不同角度的性格形象,少年司马光机智果敢,老年司马光清廉坚定。7. 关于文本一中的王拱辰这一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送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而且只留下名帖什么也不说,王拱辰初次出现就带有神秘色彩。B. 中进士、殿试、出使,王拱辰这些经历让人敬佩,包括和司马光一样被排挤,都为这口大缸出现铺垫了背景。C. 交代王拱辰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修

19、建豪宅,与他重视品行气节的过往形成了对比,也为后面情节作铺垫。D. 结尾彰显了主题,照应了前文司马光让管家把礼品登记造册的情节,将王拱辰陷害司马光的险恶用心推至幕前。8. 请结合作品分析,文本一中“缸”的深层含义。 (6 分)9. 同样写了“砸缸”,主要人物同样具有中国传统美德,文本一为小说, 文本二为正史,二者在表达效果上有怎样的差异? 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014 题。张仪为秦连横,说赵 (武) 王曰:“弊邑秦王使臣敢献书于大王御史。大王收率天下以摈秦,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矣

20、。大王之威,行于天下山东。弊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今秦以大王之力,西举巴蜀,并汉中,东收两周而西迁九鼎,守白马之津。秦虽辟远,然而心忿悁含怒之日久矣。今寡君有敝甲钝兵,军于渑池,愿渡河逾漳,据番吾,迎战邯郸之下。愿以甲子之日合战,以正殷纣之事。敬使臣先以闻于左右。”“凡大王之所信以为从者,恃苏秦之计。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欲反覆齐国而不能,自令车裂于齐之市。夫天下之不可一亦明矣。今楚与秦为昆弟之国,而韩、魏称为东蕃之臣,齐献鱼盐之地,此断赵之右臂也。夫断右臂而求与人斗,失其党而孤居,求欲无危,岂可得哉?今秦发三将军,一军塞午道,告齐使

21、兴师渡清河,军于邯郸之东;一军军于成皋,驱韩、魏而军于河外;一军军于渑池。约曰:四国为一以攻赵,破赵而四分其地。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臣窃为大王计,莫如与秦遇于渑池,面相见而身相结也。臣请案兵无攻,愿大王之定计。 ”赵王曰:“先王之时,奉阳君相,专权擅势,蔽晦先王,独断官事。寡人宫居,属于师傅,不能与国谋。先王弃群臣,寡人年少,奉祠祭之日浅,私心固窃疑焉。以为一从不事秦,非国之长利也。乃且愿变心易虑,剖地谢前过以事秦。方将约车趋行,而适闻使者之明诏。”于是乃以车三百乘入朝渑池,割河间以事秦。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弊

22、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B. 弊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C. 弊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D. 弊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山东,文中指崤山以东的楚、赵、韩、魏、燕、齐六国。和现在专指山东省的“山东”含义不同。B. 督过,文中意思指责备,责罚。与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

23、身独去”中的含义相同。C. 九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成语“一言九鼎”的含义由此引申而来。D. 反覆,意指翻复、推翻,与“于反覆不宜卤莽”(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反覆”含义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张仪以谦卑的态度恭维赵国势力强大,实则绵里藏针,指责赵国以前的合纵之策严重损伤了秦国的利益,秦因此怀恨已久。B. 张仪游说赵武王时,引用周武王甲子日伐殷之事,意在威胁赵国,扬言秦惠王不惜一战,要像周武王伐纣一样灭亡赵国。C. 张仪对赵武王说苏秦的连横术是在惑乱诸侯、颠倒是非黑白的,是为了达到动摇并拉拢赵武王连横事秦的目的。D. 赵武

24、王的父亲在位时,为人专权跋扈,独断朝政。赵武王在深宫中读书,不能参与国政,执政后对合纵术本就心存怀疑。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今寡君有敝甲钝兵,军于渑池,愿渡河逾漳,据番吾,迎战邯郸之下。(4 分)(2)臣窃为大王计,莫如与秦遇于渑池,面相见而身相结也。(4 分)14. 请简要概括文中赵武王改变外交政策的原因。(3 分)(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 1516 小题。昭君怨 牡丹(南宋)刘克庄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注】姚黄:姚黄魏紫,是洛阳

25、牡丹中的名贵品种。广陵花:广陵,即扬州;广陵特产芍药和琼花。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洛阳牡丹天下闻名,词人以花谱所记“姚黄”,写出昔日洛阳牡丹的名贵和美丽。B芍药和琼花虽也美丽,但若要用国色天香的牡丹与之相比,也确实委屈了牡丹。C旧日王侯家的园圃今天已长满荆莽,狐兔寄居其中,直写花谢无人观赏之萧瑟。D本词构思精妙,一反咏物诗词摹物言志的写法,鲜明的对比之中饱含深沉的情感。16刘克庄生活在南宋王朝濒临覆亡之际。后人评价,刘克庄的词“是时代的悲歌”,同时,它还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请结合本词,对此做简要分析。(6 分)(三) 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 1 小题,6 分

26、)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 在拟行路难(其四) 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2)归园田居(其一) 中用叠词表现山村安静祥和的句子是:_,_。(3)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_,_”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写出了诗人梦游天姥山登上半山腰时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奇幻色彩。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 语言文字运用 I (1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820 小题。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每个中国人都可能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微主体。2021 年 2 月,美食博主李子柒在 YouTube 创下订阅量最多的世界纪录,其在海外受欢迎的程度,让众多专业媒体_。我们

27、乐见自媒体发挥微时代的力量,_,向海外传扬中国文化。在社交媒体_的当下,我们通过媒体搭载高科技,让传统文化_。2021 年河南春晚作品唐宫夜宴,真实舞台和虚拟场景的高度融合,塑造了一场“博物馆奇妙夜”的既视感。同时,我们须发掘现实题材,通过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使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借助小人物折射大时代,以小见大讲述中国故事。中文国际频道的讲述海外华人为传承中华文化各显“神通”独特经历的演讲类文化节目世界听我说,凭借幽默风趣或质朴感人的语言风格令人耳目一新。节目一经播出,深受海外观众好评。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望其项背 积微成著 日新月异 焕发生机B.望

28、尘莫及 日积月累 风起云涌 焕然一新C.望其项背 日积月累 日新月异 焕然一新D.望尘莫及 积微成著 风起云涌 焕发生机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2021 年河南春晚作品唐宫夜宴,真实舞台和虚拟场景的高度融合,营造了一种“博物馆奇妙夜”的既视感。B. 2021 年河南春晚作品唐宫夜宴,真实舞台和虚拟场景高度融合,塑造了一场“博物馆奇妙夜”的既视感。C. 2021 年河南春晚作品唐宫夜宴,把真实舞台和虚拟场景高度融合,营造了一种“博物馆奇妙夜”的既视感。D. 2021 年河南春晚作品唐宫夜宴,把真实舞台和虚拟场景高度融合,塑造了一场“博物馆奇妙夜”的既

29、视感。20. 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 3 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 分)(二)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问题。中暑的“终极”就是热射病。它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出现异常导致的疾病。 。生鸡蛋是一个液态的状态,在给鸡蛋不断地加温后,它的蛋清和蛋白就变成了固态,这个过程称蛋白质变性。人体内包括大脑、心脏、肝脏、肾脏等等,所有的组织、脏器、各种酶都是由蛋白质参与组成的。而当人体的温度异常增高的时候,这些脏器内的蛋白质就会像开水煮鸡蛋一样发生变性,( ) ,体内的脏器也就不能执行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热射

30、病会导致体内多个脏器功能受损和衰竭。加之 ,丢水的同时丢失大量盐分,这个时候身体极度脱水,也会加速脏器的衰竭,因此一旦发展到这个阶段,死亡率是极高的。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如蒸桑拿、泡温泉,这里的温度都在 40左右,在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如果蒸泡时间过长,不及时补水,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一旦变性之后,这些蛋白质就失去了原有的生理功能B. 万一变性之后,这些蛋白质就失去了原有的生理功能C. 一旦变性之后,蛋白质就失去了原有的这些生理功能D. 万一变性之后,蛋白质就失去了原有的这些生理功能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31、,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四、写作(60 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过中秋,家人团聚,一起吃月饼是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年月饼也“吃”出了新意思。不少商家针对只身在外的单身人群特别推出了“一人食”规格的月饼以及“单身”系列商品,颇受欢迎。此外,月饼包装也现新意。有的月饼盒很有创意,取出月饼后,可以动手做成收纳盒、灯笼甚至花瓶,迎合了简约时尚的生活需求,吃玩两不误。在上海、大连、厦门等地,反诈标语和提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 App 的二维码被印在了月饼包装上,反诈成了赏月时的又一家庭话题。新时代,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32、体现你对此的感悟与思考。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语文参考答案1.C【解析】A.被西方人称为“最温柔的艺术”不是专指我国古代家书,而是泛指“家书”。 B.“这些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理解偏颇,从原文和现实看,网络可以替代家书传递信息这一功能。D.“应倡导年轻人少用网络与人交流,而多用手写书信来传达温情暖意”理解错误,原文主张“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并无厚此薄彼之意。 2.B【解析】“家书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无法推断得出。结合“孔子肯定了诗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

33、“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等分析,原文没有将家书和诗歌在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进行比较。3.B【解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是诗,不是家书,其作用是“让读者感受到家书在战乱年代的珍贵价值和它带给离乡者的莫大慰藉”,没能体现材料二中所说的家书的 “认知价值、审美教育价值和娱乐价值”等审美功用。4.【参考答案】首先通过介绍家书的相关文化特点得出我国的家书文化是独特民族文化现象的观点;(1 分) 接着阐述家书在传统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当今网络社会却日渐式微;(1 分) 然后用网络符号转瞬即逝,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难以完整保留

34、、长久珍存作对比,阐述家书的文化价值,凸显重视家书文化的迫切性;(1 分) 最后强调家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呼吁让家书文化融入生活。(1 分) 5.【参考答案】鉴赏者能够通过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读“顷方拟著一书名曰泰西近代思想论”,可以了解 1916 年前后中国部分知识分子对西方和中国关系的一些认识。(或答: 家书带有时代的印记,常涉及身边的真实事件。如“此间对我的消息甚恶,英警署连夜派人来护卫,现决无虞”,可以了解到当时梁启超在上海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身处险境。) 家书是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如“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使汝辈再处

35、如前数年之境遇者”等,梁启超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悟,又从后辈的处境和成长出发,循循善诱,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说教。家书可以启发鉴赏者体悟宇宙人生,如“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可以启发鉴赏者看到忧患对人生的积极作用。(答对两点即可)6. B【解析】相对于司马光,管家是个更懂得官场规则的人”理解错误。由文中“嗫喏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你看咱家,也太穷了吧。夫人有病,都没钱抓药了”等细节可知,管家是个忠于司马氏,一心为主人打算的人,并非出于维护官场规则去做事。7. D【解析】“将王拱辰陷害司马光的险恶用心推至幕前”分析有误。由前文交待王拱辰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修建巍峨壮丽的豪宅以

36、及“王家钻天”可知,王拱辰送出厚礼是听闻了司马光即将回京任宰相而着意攀附,并非要陷害司马光。另外,“推至幕前”也表述不当,这里仍是以司马光为描写对象,并未对王拱辰做直接描写。 8.【参考答案】“缸”象征金钱的诱惑。送来的满缸金银财宝,是为官者随时可能面临的诱惑。“缸”反映趋炎附势、逢迎攀附的庸俗风气。人们疯传司马光即将进京升职的消息,络绎不绝地来访,实则是攀附权贵的风气使然。“缸”喻指舆论的压力。未确定的升官消息却在口口相传中被人当真,传言如巨“缸”一样给司马光造成了未知的威胁。 9.【参考答案】文本一为小说,讲求艺术性和文学性,利用想象和虚构的手法塑造使得人物形象立体丰满,如既写到司马光坚守

37、节操,也写到他犹疑、纠结;文本二为史书,讲求真实客观,以简笔勾勒人物,形象鲜明。文本一以想象虚构故事,有铺垫伏笔,使得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文本二的事件叙述,平铺直叙,简约明了。(语言上,文本一生动传神,如写司马光的心理,贴合人物,入情入理;文本二简洁凝练,激发读者的想象。此为补充答案 )(每点 3 分,答对两点即可)10.B【解析】句意:秦国非常恐惧而顺服,他们便修缮铠甲磨励兵器,整顿战车战马,苦练骑射,加紧耕作,聚积粮食,严守四面边疆,不敢轻举妄动,只恐大王有意责备他们的过错。“恐惧”与“慑伏”共用一个主语“弊邑”, 且有因果关系,联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D;“缮甲厉兵”是并列短

38、语,“饰车骑”与“习驰射”是对称结构,排除 C。 11.D【解析】AC.说法正确。B.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中的“督过”也是“责备,责罚”意思。句意: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的过错,脱身独自走了。D.答司马谏议书中“于反覆不宜卤莽”中“反覆”是书信往返的意思。句意: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含义不同。12.D【解析】“赵武王的父亲在位时,为人专权跋扈,独断朝政”张冠李戴。结合“先王之时,奉阳君相,专权擅势,蔽晦先王,独断官事”可知,“为人专权跋扈,独断朝政”的是宰相奉阳君,不是赵武王的父亲。13.【参考答案】(1) 如今敝国秦王只有破铠甲钝兵器,驻扎在渑池,希望渡过黄河,越过漳水,占

39、领番吾,与赵军于邯郸城下会战。(“军”, 驻扎,名词活用为动词;“据”,占领;大意 2 分。)(2)我私下为大王考虑,(大王)不如和秦王在渑池相会,互相见面以后亲自结为盟友。(“窃”,私下;“结”,结为盟友;大意 2 分。)14.【参考答案】张仪的游说技巧谋划得当、软硬兼施,让赵王最终以臣服换生存。楚、韩、魏、齐四国已就连横达成共识,赵国失去盟友,孤立无援。四国大军兵临城下,从形势上看,与秦结盟才能摆脱困境。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赵武王主动求和才能得以保全家国。【解析】结合“大王收率天下以摈秦,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矣。大王之威,行于天下山东”“今寡君有敝甲钝兵,军于渑池,愿渡河逾漳,据番吾,

40、迎战邯郸之下。愿以甲子之日合战,以正殷纣之事”可知,张仪的游说技巧谋划得当、软硬兼施,让赵王最终以臣服换生存。结合“欲反覆齐国而不能,自令车裂于齐之市”“今楚与秦为昆弟之国,而韩、魏称为东蕃之臣,齐献鱼盐之地,此断赵之右臂也”“今秦发三将军,一军塞午道,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军于邯郸之东;一军军于成皋,驱韩、魏而军于河外;一军军于渑池”可知,当下形势所迫。苏秦已亡,楚、韩、魏、齐四国已就连横达成共识,赵国失去盟友,孤立无援。秦、齐、韩、魏四国大军已兵临城下,张仪以势压人,给赵王下了最后通牒。结合“先王弃群臣,寡人年少,奉祠祭之日浅,私心固窃疑焉。以为一从不事秦,非国之长利也。乃且愿变心易虑,剖地谢

41、前过以事秦”可知,赵武王主动臣服。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赵武王主动求和才能得以保全家国。参考译文:张仪替秦国推行连横主张,去游说赵武王说:“敝国君王派我冒昧地给大王献上国书。大王统帅天下诸侯对抗秦国,(以致) 秦军不敢向东出函谷关外已经十五年了。大王的威信 传布于天下和山东六国。秦国非常恐惧而顺服,他们便修缮铠甲磨励兵器,整顿战车战马,苦练骑射,加紧耕作,聚积粮食,严守四面边疆,不敢轻举妄动,只恐大王有意责备他们的过错。现在秦国仰仗大王的威力,西面攻下巴、蜀,兼并汉中,东面收纳东、西两周,把象 征天子的九鼎运移到西方,镇守白马渡口。秦国虽然地处僻远,但是心怀愤恨已经很久了。 如今敝国秦王只有破

42、铠甲钝兵器,驻扎在渑池,希望渡过黄河,越过漳水,占领番吾,与赵军于邯郸城下会战。希望在甲子之日和赵军会战,以仿效周武王伐纣的故事。秦王特派我将此事事先敬告大王陛下。”“大王听信合纵政策的原因,不过靠的是苏秦的计谋。苏秦惑乱诸侯,颠倒是非黑白,但是他阴谋翻复齐国却没有成功,自己反而白白地被车裂于齐国集市上。天下各诸侯国不可能结成联盟,已是显而易见的。现在楚国和秦国结为兄弟之邦,韩、魏两国臣服于秦,成为秦国东面的属国,齐国献出鱼盐之地,这是切断了赵国的右臂。一个被砍断了右臂的人还想要去与人搏斗,失去了同盟,孤立无援,要想没有危险,这怎么可能呢?现在秦国派出三路 大军:一路把守午道,通知齐国让它派出

43、大军渡过清河,驻扎在邯郸以东;一路驻扎在韩国成皋,指挥韩、魏之军,驻扎在魏国的河外;另一路军队驻扎在渑池。四国订立盟约:四 国团结一致攻打赵国,灭掉赵后由四国瓜分赵国领土。因此我不敢隐瞒真相,事先通知大王陛下。我私下为大王考虑,(大王) 不如和秦王在渑池相会,互相见面以后亲自结为盟友。我请求秦王停兵不进攻赵国,希望大王急速决定计划。”赵武王说:“先王在位的时候,奉阳君为宰相,他为人专权跋扈,蒙蔽先王,一人独断朝政,而我在深宫中读书,听从师傅,不能参与国政。先王丢下群臣离开人间的时候,我尚年轻,执政为时不久,但对合纵本来私下心里就怀疑。认为与各诸侯订立合纵之盟抗拒秦国,不是国家的长远利益。这才打

44、算重新考虑,改变政策,向秦割地以对以前参加合纵的错误表示谢罪,希望与秦国友好。我正准备车马(派车) 要到秦国去时,适逢您到来,使我能够领受教诲。”于是赵武王率领三百战车到渑池去朝见秦惠王,割让河间之地献给秦王。15C【解析】“直写花谢无人观赏之萧瑟”错误。16诗人通过写牡丹的不幸命运,寄托忧国伤时之情。当时,洛阳落入敌手,国运哀微,曾经国色天香的牡丹却再无人欣赏,沦落得与荆莽狐兔为伍,表达了作者的忧国之心,离黍之哀。“莫说中州,怕花愁”,实则是写光复国土无望,表达胸怀壮志却报国无门,无法光复中州的愤恨愁苦之情。现在的达官贵人们不忧心国事,还在一味地赏看广陵芍药和琼花,美丽的花朵让他们忘记了家国

45、之忧,诗人也借牡丹与芍药之比含蓄地表达了对懦弱的南 宋王朝的批判。(6 分。第点写出其中一点即可,3 分,侧重于结合诗句分析“时代的悲歌”,其中“时代”之意 2 分,“悲歌”之意 1 分;第点3 分,侧重于结合诗句分析“对现实的批判”,其中“现实”2 分,批判的内容 1 分。)【参考赏析】大多数词人写牡丹,多赞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充满富贵气象。总之大都着重于一个喜字,而词人独辟蹊径,写牡丹的不幸命运,发之所未发,从而寄托词人忧国伤时之情。上片首二句“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写牡丹的身世。姚黄魏紫在当时是牡丹中的名贵品种,这里单举姚黄,是以姚黄代名贵牡丹花种。“独步”二字,准确、简洁地说出

46、这些牡丹的美丽和名贵。三、四句转写目前。芍药、琼花和牡丹都是天下名花,前二者虽经 战火摧残,但仍近朝廷,常为词人咏歌。而牡丹命运独苦,沦落于敌人的铁蹄下,犹如昭君, 成为朝廷孱弱的的牺牲品。这是对牡丹的同情,也是对朝廷当政者的怨愤。下片“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描绘了国破家亡后中州的惨象,同时也形象地表明了牡丹的处境。盛世繁华时姚黄魏紫,倾国倾城;山河破碎中的一片焦土,牡丹也就只剩下与荒烟衰草,荆榛狐兔相伴的命运了。词人的忧国之心,离黍之哀,也通过这些形象的描写,得到充分的表现。文字极为精炼,含义极为丰富。“君莫说中州,怕花愁”蕴含着词人 极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怕人说中州的惨境,并非怯懦,

47、而是更翻进一层,说明爱中州之深,言明光复中州之心的迫切,也说明未能渡江驱敌的愤恨心情。在堂堂男子汉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南宋末年,词人那种不平静的心潮是不言而喻的。结句“怕花愁”,实则是自己愁不堪忍。而词人采用曲折写法,不仅能表现出惜花的深厚情意,而且也能引读者进入境界,仿佛与牡丹相对,见其愁态,而不能无动于衷。全词构思精妙,对比鲜明,感情深沉,达意委婉。虽是一首小词,却做到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并且结构严谨,层层相扣。借咏牡丹而生发出一个富有积极意义的主题来,是与词人的一腔爱国热情紧紧相连的。感时伤世,寄情于花,充分表现了对国家人民命运的时 刻关注。17. (1)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48、2)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3)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18.D【答案解析】望其项背:指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式。望尘莫及: 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积微成著:微,细微;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日积月累: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风起云涌:形容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焕发生机:指振作,重新展示出健康、活力。焕然一新:形容呈现出崭新的面貌。)19.C20.答案一:中文国际频道的演讲类文化节目世界听我说令人耳目一新。该节目

49、讲述的是海外华人为传承中华文化各显“神通”的独特经历。语言风格具有幽默风趣或质朴感人的特点。(对 1 句得 2 分,对 2 句得 4 分,对 3 句得 5 分。有其它改法,符合长句变短句要求且表意准确完整,也可得分。)答案二:中文国际频道推出了一档演讲类文化节目世界听我说。该节目讲述的是海外华人为传承中华文化各显“神通”的独特经历。它凭借幽默风趣或质朴感人的语言风格令人耳目一新。21.A 【解析】一旦,副词,不确定的时间,用于“未然”,表示“要是有一天”。万一,连词,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用于不如意的事)。“这些”是指代前面的蛋白质,而非生理功能。22就拿煮鸡蛋打个比方 夏天大量出汗 也会有热射病的情况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