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后作业16 土壤的形成(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9990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后作业16 土壤的形成(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后作业16 土壤的形成(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后作业16 土壤的形成(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后作业16 土壤的形成(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后作业16 土壤的形成(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后作业16 土壤的形成(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后作业16 土壤的形成(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土壤的形成(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至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 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A B C D2图示区域()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1C2A第1题,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与地质密切相关)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第2题,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山坡上因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侵蚀搬运,故土壤厚度较薄;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植被是提供有

2、机质的;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森林土壤高。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富铝土在我国分布广,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富铝土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据此完成34题。3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成土母质 B气候C生物 D地形4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A赤红壤 B砖红壤C红壤 D黄壤3B4B第3题,据材料可知,富铝土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中多数矿物易分解,使得氧化铝在土壤中残留和聚集,故B项正确。第4题,湿热气候促进矿物分解,更易形成富

3、铝土。读图可知,砖红壤所处气候条件最为湿热,故B项正确。5我国土壤类型多样,如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黄土,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江南丘陵的红壤,对材料中土壤的特征与成因描述正确的是()A红壤红水稻的大量种植B黄土黄温带地区有机质的大量积累C紫色土贫瘠盆地日照差D黑土肥沃草类植物的大量生长D我国南方红壤是自然条件形成的,并不是人类活动种植水稻造成的,A错误;黄土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受风力和流水搬运沉积形成,并不是有机质沉积形成的,B错误;成都平原紫色土则富含磷钾,肥力都较强,C错误;东北黑土富含腐殖质(有机质)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冬寒夏热,夏季草木茂盛,冬季冷湿有机质不易分解,再加之平原的地形大量沉

4、积,D正确。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68题。材料一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材料二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6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D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7下列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及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有机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B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

5、分D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8下列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B在寒冷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缓慢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6C7C8C第6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第7题,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低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第8题,从

6、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读土壤剖面示意图,回答910题。9下列关于图中各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腐殖质层 B为淋溶层C为母质层 D为淀积层10下列关于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B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C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D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9D10B第9题,为有机层,为腐殖质层,为淋溶层,为淀积层,为母质层,为母岩层。第10题,为腐殖质层,其特点是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11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表示绿色植物的_作用,表示

7、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_和_来实现的。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_。(3)简述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解析第(1)题,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生物对成土母质的不断改造具有重要意义,表现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实现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第(2)题,气候是通过气温和降水对土壤的形成产生作用的;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主要从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的角度来分析。第(3)题,成土母质的作用可从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来源,以及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等方面来分析;而生物作用可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土壤

8、形成的主导因素等方面来分析。答案(1)光合矿物质(2)气温降水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机质积累较多(3)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素养培优练12人们年复一年地在自然土壤上进行泡水耕耘,排水烤田,精整田面,轮作施肥,使耕作层适合水稻根须的生长,育成了有利于水稻生长的水稻土。下列关于水稻土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层土质疏松,颜色较浅B由人类的农业活动改造而成C集中分布于南方丘陵山地D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气候B水稻土表层土质紧密,颜色较深,由人类的农业活动改

9、造而成,集中分布于南方平原、盆地和三角洲地区,水稻土是在长期淹水种稻条件下,受到人为活动和自然成土因素的双重作用形成的。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下图为某湖泊沼泽地的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图。读图,回答1315题。13该湖泊沼泽地()A有机土厚度甲大于乙B有机土厚度甲乙可能相同C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D有机土厚度与水域的深度无关14影响有机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是()气温湿度成土母质人类活动A B C D15下列地区中,有机土面积广大的是()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13C14A15A第

10、13题,结合图中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可读出,甲处厚度为2.02.5,乙处厚度为2.53.0,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C正确。第14题,由材料可知,有机土是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形成的,说明影响因素是湿度;由材料可知,因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影响有机质分解速度的因素是气温,A正确。第15题,由材料“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可知,形成有机土的因素是土壤湿度大、气温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又是湿地,有机土面积最大,A正确。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

11、列要求高山灌丛草甸土是在高山针叶林带垂直范围内,因森林遭破坏而出现适应新环境并具有相对稳定的灌丛草甸植被,在此植被下而形成肥沃的土壤类型。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737N,10119E,海拔3 250m,下称海北站)地处祁连山东段北支南麓,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一年仅有冷暖两季,冷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小于600 mm,暖季草类植被茂盛。土壤CO2的释放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地表生态源之一,是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作用的结果。图1为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图,图2为海北站牧草不同物候期(56月为牧草返青期、78月为草盛期、9月为草枯

12、黄期)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土壤中释放的CO2量)的日变化图。图1图2(1)分析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土壤肥沃的自然原因。(2)说明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及原理。(3)结合图2推测过度放牧对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影响。解析第(1)题,海北站冷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小于600 mm,暖季草类植被茂盛。该地暖季草类茂盛,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多。海拔高,约3 200米,食草动物较少,对草原破坏小。冷季漫长寒冷,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质分解缓慢。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与保存。所以高山灌丛草甸土土壤肥沃。第(2

13、)题,图中横轴是时间,左纵轴是释放速率,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是CO2释放速率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从6:00开始逐渐增加,14:00后逐渐下降。一天中释放速度最大值出现在14:00,最低值出现在6:00。根据CO2释放速率变化曲线、气温变化曲线形态,日出后随太阳辐射增加,地表温度升高,地面辐射增强,气温逐渐升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CO2释放速率增大。太阳辐射减弱后,地温、气温均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弱, CO2释放速率逐渐降低。一天中最高气温在14时左右, 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约6时左右。第(3)题,图2曲线草盛期释放量大,返青期、枯黄期释放量小,说明产草量与高山灌丛

14、草甸土CO2释放速率呈正相关。过度放牧造成草地退化,地表植物生物量和地下根系生物量减少,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草地退化,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也下降,导致土壤中CO2释放速率降低。答案(1)该地暖季草类茂盛,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多;海拔高,食草动物较少,对草原破坏小;冷季漫长,气温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质分解缓慢;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与保存。(2)特征:CO2释放速率从6:00开始逐渐增加,14:00后逐渐下降;最大值出现在14:00,最低值出现在6:00。原理:日出后随太阳辐射增加,地表温度升高,地面辐射增强,气温逐渐升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CO2释放速率增大;太阳辐射减弱后,地温、气温均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弱, CO2释放速率逐渐降低。(3)过度放牧造成草地退化;地表植物生物量和地下根系生物量减少(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也下降;导致土壤中CO2释放速率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