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9834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解析》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解析》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解析》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解析》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解析》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解析》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解析》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解析》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年宁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与该思想家主张吻合的是( )A术以知奸,以刑止刑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D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答案:A试题解析:该思想家强调法治的作用,A属于法家思想,B强调自然规律,是荀子的思想,CD属于儒家思想,故本题选A。2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

2、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BCD考点:宋明理学答案:C试题解析:结合材料可知,正确。而之所以批判阳明心学,与相关。明显不符合史实,表述错误,故选C。3相对于现代民主制而言,雅典民主制的真正缺陷是( )A把外邦人、奴隶等排除在外B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运作C小国寡民,狭隘的城邦体制D仅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答案:B试题解析:现代民主实行间接民主,而古代雅典实行直接民主,且使其最终衰败,故选B。AC正确,但不是最根本缺陷,D表述错误,雅典民主一定程度上也维护了平民利益。42000年美

3、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美国政治的三权分立原则。在三权分立体制下联邦法院享有最高司法权。A正确。BCD明显不符合美国民主制度的内容。5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B减少犁耕依赖C生产日趋专业化D注重精耕细作考点:农

4、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答案:D试题解析:AC无法从题中得出结论,古代农业依靠犁耕技术,B错误。从图中可知,农民对农业有了高投入,这反映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D。6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考点:辛亥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答案:B试题解析:AC错误,它们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D错误,他们提倡断发主要是为了革命需要,在他们

5、看来,断发是反清的标志,而不是宗教信仰,故B正确,D错误。7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中央制定这一政策是为了( )A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B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C减轻农民负担D改革经济体制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答案:B试题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962年,此时由于党内出现了左倾错误,故中共提出了八字方针,故B正确。AD错误,它出现于改革开放后。C不是主要原因。8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

6、)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时,“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3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C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D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考点:工业革命答案:C试题解析:1800年后,西方国家正在进行两次工业革命,至20世纪初期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是其发展的根本原因。C正确。AB得益于C。D不完全正确,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在19世纪中后期。9“在保持国家经济命脉(冶金、运输、燃料工业、石油等)的情况下实行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把大工业联合成托拉斯和辛迪加,实行经济核算;重建银行和税收制度。

7、”这些内容应出自( )A苏俄新经济政策B罗斯福新政C战后资本主义调整D新中国三大改造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答案:A试题解析:从“在保持国家经济命脉(冶金、运输、燃料工业、石油等)的情况下实行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可知,国有制经济占重要组成部分,并同时发展私有制经济,这符合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选A。BC着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错误,托拉斯和辛迪加是垄断组织,不符合中国现实。101843年10月,德意志的一位诗人回家看望母亲时撰写了一首长诗:“凄凉的十一月,日子已渐渐阴郁,风把树叶摘落,我走上德国旅途。来到国境,强烈的心跳震撼着胸底。并且,真的,连眼泪也开始滴沥”下列与它属于同一流派

8、的作品是( )A红楼梦B离骚C百年孤独D老人与海考点:文学的主要成就答案:B试题解析:根据时间和作品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浪漫主义作品,B符合。A属于现实主义作品。CD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1120世纪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B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C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D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

9、化答案:A试题解析:材料中的抗生素指的是国家的行政干预,材料主旨为国家减少干预。根据材料时间和所学可知,此时发生了经济危机,西方国家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故A正确。B恰恰与题意相反。CD与题无关。12在朝鲜战争初期,苏联的某些做法颇有意味。苏联采取秘密措施支援中国进行抗美援朝。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空中支援中国时,要求苏联参战的飞行员使用汉语或者朝鲜语通话,参战的米格飞机涂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外装,同时空军不许在海上作战。这表明( )A苏联不愿与美国发生全面冲突B苏联在于美国争霸中处于劣势C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已出现裂痕D苏联响应中朝两国的战略请求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答案:A试题解析:材料反映了

10、苏联不愿意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A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仅从材料内容无法判断谁优谁劣。C无法从题中体现。D不是材料的主旨。二、综合题(共6小题)1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材料二: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孤零零的苏联

11、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材料三: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材料四: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

12、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1)根据材料一,回答苏联经济得到恢复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回答斯大林为什么强调重工业建设?(3)20世纪30年代,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其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4)材料四中西方人士为什么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这种取经最成功的事例是什么?这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5)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

13、新政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答案:(1)新经济政策的推行。(2)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巩固国防的需要;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薄弱;吸取当时中国的教训。(3)表现形式: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果:基本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4)原因:西方国家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事例: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影响: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5)启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手段,不是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试题解析:(1)从“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

14、建设里面去”可知,它与新经济政策相关。(2)“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说明了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说明了苏联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薄弱。“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说明了苏联借鉴了中国的教训。(3)苏联在30年代的经济建设主要内容为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它的主要成果指的是斯大林模式给苏联带来的作用。(4)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了经济危机,因此开始关注苏联的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便受到了它的影响。深远影响,主要是回答二战后西方国家迎来了国家垄断资本

15、主义时代。(5)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完全的计划和完全依靠市场都是不可取的,应将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京津冀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请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论证“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XX近代化进程”这一主题。考点:新文化运动维新思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答案:示例一: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的经济近代化历程。清政府在唐山创办开平矿务局,创办近代民用工业,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范旭东在天津创办

16、永利碱厂见证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初步发展和黄金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历程。示例二: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的政治近代化历程。“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中国开始政治近代化的探索。清帝退位,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民主共和成为历史潮流。北京青年学生掀起反帝反封建军阀的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政协召开、新中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示例三: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的思想近代化历程严复创办国闻报,维新派人士通过创办近代报刊、学会、学堂宣传维

17、新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孙中山北上宣传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地方封建的主张,是国民革命运动的政治纲领,推动了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试题解析:近代化包含政治、经济和思想及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近代化,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近代化,可从任何一个角度出发,找出材料中的史实,加以阐述。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

18、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据清德宗实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2

19、)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答案:(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试题解析:(1)解答此题主要根据所学知识-必修一中清末“新政”与选修一中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结果等。从背景看都有民族危机与封建统治危机的严重的影响,内容都有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都是由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结果都失败但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2)对结果反差很大原因的分析可从地方实

20、力派参与改革的态度、措施的多少与实施是否操之过急、主导改革的领袖是否有实权等方面分析。清末新政实质要结合其主观目的分析。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列是两则反映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民主建设的材料。材料一: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材料二: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美,人民专政天地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说明理由。(2)概括说明两个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在当时各发挥了怎样

21、的作用。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答案:(1)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各个阶级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2)前者:调动了各阶级、阶层抗日的积极性;后者:赢得了民心,为解放战争建立了稳固的后方。试题解析:(1)从材料一的“无阶级”可知此时重视全民族的联合,这属于抗战时期。而材料二“耕者有田”、“人民专政”说明此时反对国民党专政,主张耕者有其田,这属于解放战争时期。(2)抗战时期,有利于全民族抗战。而解放战争时期的做法,有利于获得农民群众支持,赢得内战胜利。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避免未来的毁灭性冲突的过程中,巴黎的外交官们制

22、造了国际联盟,这一联盟是第一个永久性的国际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维持世界和平。这一联盟的两个缺点使得它是无效的。首先,建立这个联盟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仲裁解决国家争端,但是它没有实施决定的权力。其次,作为保护全球和平的工具,它依赖于联合安全。然而,联合安全的基本前提所有大国参加一直没有实现,原因是有些大国不属于这个联盟。尽管由于这一联盟在30年代无力阻止侵略而导致它在1940年的终结,但是这个联盟建立了永久国际组织模式,为后来的联合国做了示范。材料二:二战期间同盟国曾提出建立一个国际组织,1944年,来自中国、英国、苏联和美国的代表在华盛顿近郊的敦巴顿橡胶园草拟了联合国宪章。1945年,由来自50个

23、国家的代表在旧金山确定下来联合国宪章的最后一稿。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推动世界各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它为不受“冷战”支配的全球重建提供了一项选择。均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国联和联合国的不同之处。(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联合国的作用。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案:(1)建立基础不同:国联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工具和一战的产物;联合国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参加国家不同:一些大国没有加入国联(美苏);联合国包括几乎所有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国家。作用不同:国联在处理重大国际事务缺乏权威性,没有能够阻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联合国权威越来越强,在维护世界和

24、平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2)在成立初期一度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70年代后呢,联合国逐渐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国家友好关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试题解析:(1)可从建立基础、参与国家及作用方面去分析,从材料一中它的不足之处可将之与联合国进行比较。(2)重点回答它摆脱了美国等大国的控制,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的维护。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

25、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请回答:(1)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2)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案:(1)内涵:严肃法令,遵守法律;减少独断,广任贤良;兼听纳谏,激励直言。(2)评价:唐太宗的“君道”是古代开明政治的典范,促成了封建治世的出现,成为古代治者的“明君”理想;但唐太宗的“君道”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其实施有赖于帝王的个人品质,唐太宗晚年背离了自己的这一“君道”试题解析:(1)材料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学生将唐太宗与大臣间的对话可转为其“君道”内涵。(2)在评价时,一方面要看到积极作用,还要注意局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