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11 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9706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11 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11 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11 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11 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11 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11 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11 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提升练11古代诗歌鉴赏(一)(时间:70分钟分值:72分)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历史人物的议论、历史陈迹的描绘,讽刺当朝统治的黑暗,或抒发个人的沧桑之感,有怀古惜今、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伤今的作用。咏物言志诗是借吟咏自然景物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此类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如对月思亲、对月怀远,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

2、家庭的憧憬。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游历、游学、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戍、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设亭送别、摆酒饯别、吟诗话别,因此送别成了古典诗歌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题组1咏史怀古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青溪口送人归岳州刘长卿洞庭何处雁南飞,江菼苍苍客去稀。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黄花裛露开沙岸,白鸟衔鱼上钓矶注。歧路相逢无可赠,老年空有泪沾衣。【注】钓矶:相传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偕西施隐居于伏牛山中。后人追念其兴越之,把其临渊垂钓处改称“陶公钓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

3、项是(3分)()A茂盛的荻草因客人远离而变得稀少,看似无理,实则写出了诗人的感情。B颔联的抒情方式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相似。C送走客人后,诗人在江边找到钓矶,想起了范蠡的兴越功绩似有所感。D尾联中的“空”照应上一句中的“无”,直接抒写诗人对际遇的感慨。C“在江边找到钓矶”赏析不正确,诗人是随着白鸟的飞行不经意间看到钓矶的。(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内容分析。(6分)答案这首诗既表达了送别友人的不舍,又抒发了自己一生无所成就的愧疚之情。通过友人远去和“一人归”的情景抒写内心的孤寂愁苦,表明他惜别友人的不舍;借江滨的钓矶写范蠡的功业,表达自己斗事无成的愧疚

4、与感慨。2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1)(2)题。(9分)临江仙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咏史词,开篇便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气势恢宏,词境壮阔,有豪放之风。B在上片之中,作者采用了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长江”“青山”“夕阳”“秋月”“春风”等意象都寄托了作者深深的情感。 C下片的“惯”字让读者感到作者的孤独:他似乎习惯了这里的秋去春来,就连与偶尔来访的好友喝壶浊酒、

5、交谈就已经很满足了。D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读者感受到苍凉悲壮的同时,也能在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中品悟到词中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B秋月、春风是下片的意象。(2)请简要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以及阐述的哲理。(6分)答案情感:喜悦与痛快。作者面对滚滚长江巍巍高山,与隐士高人把酒畅谈,纵论古今自有一番愉悦与畅快。豪迈与悲凉。大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随着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是非成败转头空”,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的豪迈,也有自己功业未就的悲凉与失落。淡泊与洒脱。作者借江渚上白发渔樵惯看秋月春风,笑谈英雄往事,表达了自己淡泊洒脱的人生态度。哲理:“青山依旧在”是不变,“几度夕阳

6、红”是变,“古今多少事”没有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流逝,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任它惊涛骇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题组2咏物言志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琴王昌龄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琴用特生的梧桐制作而成,虽然它外表质朴无华,琴声却分外幽远、清雅。B听者的思绪被带到遥远的古代,以此衬托出演奏技艺赋予琴声的特殊魅力。C诗人善于将无形的琴声具体化,以风雪、江山等景象绘出琴声情调的变化。

7、D宴席上琴声一曲未终,本来谈论国家大事的人们早已忘记说话而沉醉其中。D这一联的意思是,宴席上琴声一曲未终,谁又能明白琴声之中寄寓的才华抱负呢?(2)诗人在听琴的体验中,寄寓着自己的心志,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答案琴材料不凡,外表质朴而声音清雅,诗人亦以雅而不俗、才华拔萃为追求。琴声怀古思远、富于变化,诗人志在体验种种不同的人生经历或精神境界(或:诗人也有追思先贤之志,悲欢离合之情)。琴声高妙却少人理解,诗人也流露出怀才不遇之叹。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柳宗元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8、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注】诗人初贬永州,住龙兴寺,作组诗巽公院五咏,此为其一。筠:竹皮。谅:料想,实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两句直陈前之景,以写实手法将桥、径、林贯穿起来,自然地引出下文写竹。B三、四两句写笋中迸发出苦节,筠皮环抱着虚心,极具动感、画面感以及表现力。C五至八句写在桥上俯视细流,仰听竹声,远观落日,近闻鸟鸣,是为了突出桥的形象。D诗人独具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意蕴,将自己的身世际遇与苦竹有机联系起来。C“为了突出桥的形象”错,目的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2)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6分)答案苦竹不会被用在重要渡口(或:地方),诗人以竹

9、自喻,感叹自己虽然也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却同样被贬偏地,不受重用。苦竹只能为人们栖息提供绿荫,蕴含了诗人对自身怀才不遇的伤感无奈;苦竹尚能为人们栖息提供绿荫,又暗含着诗人的自我安慰之情。题组3羁旅思乡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寒食江畔白居易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注明日是清明。【注】下邽:在陕西渭南,是白氏家族的聚居地,族人及后皆养于此。(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描写江畔风景,从嗅觉、触觉、视觉着笔,洋溢着醉人的春天气息。B“往年”紧承“帝京

10、”,但未展开,即以“不宜”转折,点出此刻心情。C树下闻莺,江头信马,表现出在美景中作者心情逐渐平复、愉悦的过程。D本诗中虚实不断转换,曲折联系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平淡中意味深沉。CC项,“作者心情逐渐平复、愉悦”说法不正确。颔联“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写出了诗人感觉今年的春季和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今年的春天,诗人却遭遇贬谪,心情郁结;接下来,承接颔联的“今日病心情”,诗人在颈联中具体地写到了自己的“病心情”:“沈吟”而立,“沈”同“沉”;“取次”而行,“取次”的意思即是“随意、随便”。即是说诗人心情郁结,在听到莺声之后沉思站立,之后在江头信马,随意而行,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心情仍

11、然忧伤,并未平复、愉悦。故选C。(2)本诗尾联说“忽见紫桐花怅望”,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怅望”的原因。(6分)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首先对全诗作整体感知,然后结合中学阶段学过的白居易的诗歌和白居易的生平,可以大约勾画出诗人“仕途不顺,遭遇贬谪”的生命轨迹。把握住诗歌的写作背景之后,从首联“风景令人忆帝京”和诗人听见莺声后的“沈吟”、信马江头,随意而行的“取次行”中,可以知道诗人“怅望”的原因之一是“忆帝京”,既是遭遇贬谪,又逢春天,诗人不禁伤感,思忆京城;而尾联中“忽见紫桐花怅望”一句,紫桐花是清明节时开的花,诗人忽然看见紫桐花开,想起来“明日是清明”,自然而然地思念起家乡

12、的亲人来。再结合注解,知道下邽是“白氏家族的聚居地,族人及后皆养于此”,再结合“今日病心情”一句,可以推断出诗人因为仕途不顺,所以心情郁结,恰好时近清明,诗人在思念亲人的同时,也觉得愧对祖先。根据这三点,整理出答案即可。答案远离故乡,思念亲人;遭遇贬谪,远离帝京;仕途不顺,愧对祖先。6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9分)夜过邵伯湖李东阳苍苍雾连空,冉冉月堕水。飘飖双鬓风,恍惚无定止。轻帆不用楫,惊浪长在耳。江湖日浩荡,行役方未已。羁栖正愁绝,况乃中夜起。(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的“连”字,形象地写出了邵伯湖夜晚水气蒸腾、与天相接的特点。B三、四句“

13、飘飖”与“恍惚”对仗工整,体现了近体诗格律谨严的特点。C“轻帆不用楫”与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表达的乘舟体验大为不同。D诗歌由眼前景开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了夜行邵伯湖时的感受。B本诗是古体诗,不是近体诗。(2)诗歌是如何表现羁旅之愁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案开头两句用湖中夜景的浩大开阔反衬诗人羁旅的孤独。中间六句以描写行程的艰险烘托羁旅之愁。最后两句直接抒情,表达对羁旅生活的无限厌倦愁绪。题组4送别怀人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注苏轼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14、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注】本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潘、古、郭三人是作者在黄州结识的好友。歧亭,在今湖北麻城西北,苏轼在黄州期间时常往游。(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春天来得很快,诗人因“春寒”,仅仅十天不出门,而江边柳树已是一片嫩绿。B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既拟写了溪流潺潺之声,又描写了小草新绿之色,写出了春的生机。C颈联是写送别的情形,作者用“留”“待”两字表达了朋友们为其饯行的深情厚谊。D尾联的“细雨梅花正断魂”,写出了去年的今日,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时的悲伤心情。DD项,“写出了去年的今日,诗人与友人依依惜

15、别时的悲伤心情”错误,由“去年今日关山路”可知,去年的今日,诗人奔赴黄州途中孤苦寂寥,只有梅花、细雨相伴。故选D。(2)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尾联貌似与送别没多大关系,实际却紧扣送别,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解析“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意思是“去年今日我走在关山道路,细雨中梅花开放正暗自断魂”,这是诗人在送别之时想到“去年今日”的情景,属于虚写。此时此刻朋友正送别诗人,朋友之间洋溢着深情厚谊,而去年的今天,诗人只身一人行走在旅途之中,只有梅花、细雨相伴,凄苦无比,今年和去年的情形构成对比,突出朋友之情对诗人孤苦寂寥的人生旅程的安慰之状。这看似与“送别”无关,实际恰恰展现了友人之间

16、的情深意重。考生围绕这些内容作答即可。答案尾联写送别很巧妙。运用虚写,回忆“去年今日”,即前一年苏轼赴黄州,凄风苦雨的途中,只有梅花相伴,细雨断魂,暗寓迁谪之感。而一年以前的孤独和凄凉正好与今年朋友送别的深情厚谊形成对比,即不只是回忆“去年今日”,也是在写“今年今日”,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消释了诗人人生旅程的孤苦和寂寥。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诗人回忆了与老朋友曾经共饮的美好时光,以及两人之间的深

17、厚情谊。B颔联,诗人借助“浮云”“流水”这两个常见的意象,抒发了阔别十年的感慨。C颈联,点题,写相逢时的欢笑,开怀畅饮,把酒言欢,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D尾联,笔锋一转,秋色中红树满山,令人留恋,表达与友人携手同游的愿望。CC项,“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准确,情感不只有欢笑,还有老去无为的悲伤。颈联的出句又回到诗题,写这次相会的“欢笑”之态。久别重逢,确有喜的一面。他们也像十年前那样,有痛饮之事。然而这喜悦,只能说是表面的,或者说是暂时的,所以对句又将笔宕开,写两鬓萧疏。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人老了。这一副衰老的形象,不言悲而悲情溢于言表,漂泊之感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一喜一悲,笔法跌宕;一正一反,交互成文。(2)试赏析本诗中的对比手法。(6分)答案首联每每出游宴饮必定扶醉而归的欢乐与相别后的黯淡对比,心中不觉黯然,让人生发出岁月不饶人的无限感慨。颔联“一别”与“十年”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一别十年的伤感。让人产生世事沧桑,人生无定,岁月蹉跎之感。颈联相逢时畅饮的喜悦与两鬓苍苍、青春不再的衰老之态相对照,一喜一悲,一正一反,对比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