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昆明市云师大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1月第一学段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以零分计算。第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与其几何中心重合C.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D. 同一物体在不同位置处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它只是引力的一部分,故A错误;B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几何形状规则的
2、物体,重心才在几何中心上,故B错误;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C错误;D由于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不同,则导致同一物体在不同位置处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故D正确。故选D。2. 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了小球A所受弹力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一般来讲轻质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选项A中小球只受重力和杆的弹力且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得小球受到的弹力应竖直向上,所以A错。选项B中因为绳竖直向上,如果左边绳有拉力的话,竖直向上的那根绳就会发生倾斜,所以左边的绳没有拉力,故B错。对于球与面接触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
3、垂直于接触面(即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即D中大半圆对小球的支持力应是沿过小球与圆接接触点的半径,且指向圆心的弹力,所以D错。球与球相接触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即在两球心的连线上),而指向受力物体,由上可知C正确。所以选C。考点:弹力的方向【名师点睛】弹力方向的判断是力学中最基本的知识,但有些同学判断不准,判定弹力方向时常见的几种典型情况:(1)轻质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轴线相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2)轻绳对物体的弹力(即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3)轻质杆对物体的拉力或支持力的方向,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4)面与面接触的弹力方向,垂
4、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5)点与面接触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线),指向受力物体。(6)球与面接触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即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而指向受力物体。(7)球与球相接触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即在两球心的连线上),而指向受力物体。3. 下面关于弹力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C. 只有受到弹簧作用的物体才会受弹力作用D.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B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直接接触,并且两物体间存在弹性形变。互相接触的物体要发生
5、弹性形变才产生弹力,故A错误,B正确;C弹力不仅仅只有弹簧才有,只要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均会出现弹力,故C错误;D若物体发生的形变不是弹性形变,则将不能产生弹力,故D错误。故选B。4. 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了解物理学家对物理规律的发现,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关于以上两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例如质点、位移是理想化模型B. 速度是运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由可知,v与x成正比,v与t成反比C. 探究弹力的产生是因为发生了弹性形变实验采用的是微小放大的思想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答案】C
6、【解析】【分析】【详解】A位移是一个物理量,不是理想化模型,故A错误;B速度是运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故v与x、t均无关,故B错误;C探究弹力的产生是因为发生了弹性形变实验采用的是微小放大的思想,故C正确;D质点是不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以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这种方法叫理想化模型,故D错误。故选C。5. 2020 年 1 月中旬开始,国内多地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累计数 D 的变化记为DD ,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间隔记为Dt ,则变化量DD 与Dt 的比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 可知,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累计数D增大,则a的值也增大B.
7、 题中的量 a 是由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则会随DD及Dt的大小而改变C. 描述变化快慢的量就是变化率,则题中的量 a 表示了量DD 的变化快慢D. 量a越大则D值一定越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 可知,a 是由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则a的值不一定随D的增大而增大,故A错误;B由 可知,a 是由比值定义的物理量,若DD随时间均匀变化,则a的值将不会发生改变,故B错误;C描述变化快慢的量就是变化率,则题中的量 a 表示了量DD 的变化快慢,故C正确;DD的值不仅与量a有关,还与Dt和DD有关,量a越大,但D的值不一定越大,故D错误。故选C。6. 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实验证实:4 个水球就
8、足够了!4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 水平排列,如图所示,子弹(可视为质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穿 出第 4 个水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相同B. 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C. 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D. 子弹穿出第 3 个水球的瞬间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BC设水球的直径为d,子弹运动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我们可以应用逆过程,相当于子弹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通过最后1个、最后2个、以及后3个、全部4个的位移分别为d,2d,3d和4d,根据知
9、,所以时间之比为1:2,所以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依次穿过4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2-):():(1):1;由题干信息不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故BC错误;A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受力是相同的,所以加速度相同,由v=at可知,运动的时间不同,则速度的变化量不同,故A错误;D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穿过前3个水球的时间与穿过第四个水球的时间是相等的,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子弹穿出第三个水球的瞬时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7.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 =5t +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10、)A. 第1s内的位移是5mB.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C. 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1mD.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3m/s【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将t=1s代入该关系式可得,第1s内的位移是6m,故A错误;B将t=2s代入该关系式可得,前两秒内的位移为则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B正确;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可得质点的初速度为,加速度为,则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故C错误;D由匀变速规律可得则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为2m/s,故D错误。故选B。8. 一质点在连续的6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内位移为12m,最后一个2s内位移为36m,下面说法正确的
11、是()A.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1m/s2B. 质点在第2个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8m/sC. 质点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9m/sD. 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6m【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设第一个2s内位移、第二个2s内位移、第三个2s内位移分别为x1、x2、x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解得故A错误;B质点在第2个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故B错误;C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所以质点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前4s内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D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以质点第1s末的速度大小是前2s内的平均速度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质点在第1s末
12、的速度大小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故D错误;故选C。9. A球由塔顶自由落下,当落下am时,B球自距离塔顶bm处开始自由落下,两球恰好同时落地,则这塔的高度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得设塔高h,则B球下落的时间为对A球有联立解得:故C正确10. 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的力压轻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若改用大小为的力拉轻弹簧,则平衡时长度为。轻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B. 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C. 轻弹簧的原长为D. 轻弹簧的原长为【答案】BC【解析】【分析】由题可知本题考查胡克定律,
13、利用求解。【详解】设轻弹簧原长为,劲度系数为,根据胡克定律得两式联立得故AD错误,BC正确。故选BC。二、多项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只有多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全部选全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共8分)11. 有四个物体A、B、C、D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A、B运动的x-t图像如图甲所示, C、D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物体A、B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在03s的时间内,物体A、B之间距离逐渐增大C. t=3s时,物体C、D相遇D. t=3s时,物体C、D之间距离最大【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A由甲图看出,物体A和B的
14、位移时间图象都是倾斜的直线,图象的斜率都不变,说明A与B的速度都不变,因此,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A图线的斜率大于B图线的斜率,则A的速度比B的大,则知在03s的时间内,A在B的前方,两者间距逐渐增大,故B正确;C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两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不等,则t=3s时,物体C、D不会相遇,故C错误;D由乙图看出03s内,D的速度比C的大,C、D是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运动的,所以D在C的前方,两者间距逐渐增大,3s后D的速度比C的小,两者的距离减小,则t=3s时,物体C、D之间距离最大,故D正确。故选BD。12. 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
15、小球a、b、c,离桌面高度分别为h1:h2:h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A. 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B. 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C. 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D. 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大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答案】AC【解析】【分析】三个小球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则由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得出通式,则可求得各项比值;【详解】A、设,则由,得:,得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故A正确;B、由得三者运动时间之比:,故B错误;C、b与a开始下落时间差为:c与b开始下落时间差为:,故,故C正确,D错误【点睛】自由
16、落体运动由于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公式应用中有一定的便利,故一般会在过程上有些复杂,解题时要注意过程的分析第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26分) 13. 请在图中的物体上作出它所受的弹力示意图。【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详解】杆在重力的作用下,对A、B两处都产生了挤压作用,故A、B两处对杆都产生了弹力的作用,弹力的方向与接触点的平面垂直,如下图所示14. 请在图中的物体上作出它所受的弹力示意图。【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详解】由图可知,由于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会拉伸绳子,则绳子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和形变方向相反的弹力,即沿绳子的方向向上;物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对斜面产
17、生一个压力,导致斜面发生形变,故斜面也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如下图所示15. 请在图中的物体上作出它所受的弹力示意图。【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详解】由于绳子竖直,根据平衡可知,斜面对物体不可能产生弹力,故物体受到的弹力只有绳子的拉力,如下图所示16. 请在图中的物体上作出它所受的弹力示意图。【答案】【解析】【分析】【详解】受力分析如图17. 请在图中的物体上作出它所受的弹力示意图。【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详解】由于物体受到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而对物体产生的,又因为弹力的方向总与物体(地面)的形变方向相反可知,物体所受弹力方向应竖直向上,如下图所示18. 如
18、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光电计时器和打点计时器一样,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丙所示,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一辆带遮光片的小车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遮光片的遮光时间。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做了一个U形遮光板如图丁所示,两个遮光片宽度均为L=5mm,将此U形遮光板装在小车上,让小车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通过静止的光电门。实验时测得两次遮光时间分别为t1=0.10s,t2=0.05s,从第一个遮光片遮光到第二个遮光片遮光经过的时间为t=1s。(1)图乙是_(选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19、电源采用的是_(选填“交流46V”或“交流220V”);(2)第一个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_m/s,第二个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_m/s;(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答案】 (1). 电火花 (2). 交流220V (3). 0.05 (4). 0.1 (5). 0.05【解析】【分析】【详解】(1)12图乙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交流220V;(2) 34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挡住光的时间极短,其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瞬时速度,则第一个遮光条通过的速度为第二个遮光条通过的速度为(3)5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与时间关系,有19.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
20、线运动。(1)实验中必要措施是_;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开始实验时小车距离打点计时器远一些 D.可以用手拉动小车代替钩码拉动小车(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cm,s2=4.41cm,s3=5.19cm,s4=5.97cm,s5=6.78 cm,s6=7.64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
21、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请填入下表对应点CDEF速度(m/s)_(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变成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填“偏大”、“偏小”、“不变”)【答案】 (1). AB (2). 0.80 (3). 0.40 (4). 0.48 (5). 0.56 (6). 0.64 (7). 0.72 (8). 偏小【解析】【分析】【详解】(1)1AB为了让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应使小车受力恒定,故应将细线与木板保持水平;同时为了打点稳定,应先开电源再放纸带,故AB正确;C开始实验时小车距离打点计时器近一些,这样可充分利用纸带,故C错误;D用
22、手拉动小车代替钩码拉动小车不能保证小车做匀加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AB(2)2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根据逐差法可知,物体的加速度3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则有(3)4C点的速度5D点的速度6E各点的速度7F点的速度(4)8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51Hz,f50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而计算时仍用T=0.02s计算,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大,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四、计算题(共4小题,共36分)20. 如图所示,在天花板上悬挂一轻质弹簧,当在弹簧下端挂上质量m1=0.5kg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l1
23、=22cm;当在弹簧下端挂上质量m2=0.75kg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l2=23cm。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取g=10m/s2,求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答案】250N/m【解析】【分析】【详解】设弹簧的自然长度为l0,由胡克定律可得由题意F1=m1g=0.51=5NF2=m2g=0.7510=7.5N代入数得k=250N/m。21. 如图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a,在B端以下h处有一长为b的无底圆柱筒CD,若将悬线剪断,问:(1)直杆下端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多少?(2)整个直杆A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多少?【答案】(1) (2) 【解析】【分析】【详解】(1)B端自由下落h高度开始穿圆筒,所
24、以h=gt2解得:t1=B端到达D端的时间为:t2=,所以直杆下端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t=t2-t1=-(2)A端运动到D点的时间为:t3= 所以整个直杆AB穿过圆筒的时间为t=t3-t1=-【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灵活运用运动学公式求解该问题的模型还有求屋檐上的雨滴经过窗户的时间22. 在地面以初速度v0=50m/s竖直向上抛出A小球,取g=10m/s2求:(1)A抛出经多长时间后落回抛出点?(2)A抛出后离抛出点的最大距离是多少?(3)若有另一小球B在A抛出后2s于同一位置以相同的初速度抛出,B抛出后经多长时间A、B相遇?(4)相遇时A、B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答案】(1)10s;(2)125m;(3)4s;(4)120m【解析】【分析】【详解】(1)A抛出后落回抛出点的时间(2)A抛出后离抛出点的最大距离是(3)设B抛出后经t2时间A、B相遇,相遇时两物体位移相等解得(4)相遇时A、B距地面的高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