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五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9671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五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五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五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五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五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五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五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五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五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检测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黯然(n)俸钱(fn)乱飐(zhn)停滞(zh)B薜荔(b) 瘴江(zhn) 金陵(ln) 芦荻(d)C寥落(lio) 羁旅(j) 珮缨(yn) 干戈()D蓬乱(pn) 吹笙(shn) 羲和(x) 王濬(jn)答案A解析“飐”应读“zh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道欲来相问讯问讯:探望B犹自音书滞一乡 犹自:仍然是C肯将衰朽惜残年 肯:愿意D吊影分为千里雁 吊影:形影相吊,孤独寂寞答案C解析肯:岂肯。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A唐代诗人韦应物曾先后在滁州、江州、苏州等地担任刺史,世称韦苏州,有韦苏州

2、集。寄李儋元锡是其在滁州任上所作。B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是古文运动的两个主要倡导者,并称“韩柳”。捕蛇者说、童区寄传、永州八记是其散文代表作。C韩愈,唐代散文大师,字退之,祖籍昌黎,自谓郡望昌黎,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有昌黎先生集。韩愈在文学上最大的功绩是同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代表作有师说、马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春雪等。D李贺自幼家贫,才华横溢,七岁时,就以诗歌之制名动京华,但却一生抑郁不得志,英年早逝,终年二十七岁。他在天上谣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曲折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不满。答案C解析春雪是诗歌,不是散文。4根据下面一句话的意思

3、,不改变原意,重新组合一个句子,要使用排比句式来表达。唐代很多诗人的诗歌,在神似、意境、形神兼备上很讲究,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答案讲究神似,讲究意境,讲究形神兼备,是唐代很多诗人诗歌的独特风格。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四个关键词。杜甫是盛唐向中唐转折过程中出现的集大成的伟大诗人,对中唐及中唐以后的文学影响深远。柳宗元作为中唐元和时期的著名诗人,不可避免地接受了杜甫的影响。柳宗元有接受杜甫影响的生活基础和思想底蕴,他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精神源于杜诗的史诗品质,他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精工凝练的语言、排律的创作等也都与杜甫的影响有密切联系,因而柳宗元全面继承了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关键词:柳宗元_继承_杜甫

4、_诗歌6名句填空。(1)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3)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4)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5)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6)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9)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10)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二、阅读鉴赏(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白居易传(元)辛文房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

5、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

6、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元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

7、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本文有删节)注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昌初致仕致仕:做官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C与胡杲李元爽燕集 燕:通“宴”,宴饮D不尚艰难 艰难:艰涩答案A解析A项应释为“辞官”。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C. D.答案D解析A项代词,指白居易/代词,那个人;B项连词,于是/副词,竟然;C项介词,向/介词,被;D项均为介词,跟。9下列各句

8、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览(其)诗卷B流闻(于)禁中C(老妪)问解则录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答案C解析C项应为“白居易”。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词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答案D解析“并存

9、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错,应是做官以后。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译文:(顾)况是吴地人,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许认可的诗文(或人)。(2)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译文:(白居易)被重新任用之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解析(1)重要词语有:恃(依仗),推可(推许,认可)。(2)重要词语有:索寞(消沉)。参考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白居易在二十岁名声未起的时候,到京城游玩,去拜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人,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许认可的诗文(或人),于是就戏弄白居易说:“长安什么东西都贵,想居是很不易的。”等到顾况阅览白居

10、易的诗卷,看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于是他感慨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我之前的话是跟你开玩笑的啊。”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选拔进士和人才,白居易都被选中,补任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和诗一百多篇,对时事进行规劝和批评,诗歌流传到宫中。皇上对这件事感到很高兴,于是召见他并授予他翰林学士的职位,后担任左拾遗。当时强盗杀了宰相,即使是京师也显出喧闹(或纷乱)的样子。白居易第一个上书,请求尽快捉拿盗贼。权贵中有人嫌他做事超出了他的职责范围,非常恼怒。不久就有人说:“白居易的母亲掉到井里死了,但他却写了新井篇,文章语言肤浅华丽,白居易品行恶劣不

11、可重用。”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当初因为宰相武元衡被杀的事情而暴露自己不够适宜的行为,他的行为确实没有其他的想法,却使奸党恼怒,于是也使他仕途失意。但他也能顺应并适应自己的境况,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佛教生死的说法里而忘记自己形骸的劳顿。过了很久,又调任中书舍人,负责拟制诏书。黄河以北发生动乱的时候,朝廷出动军队平乱无功而返,他又谈论国事,皇上没有多听取他的意见,于是请求到京师之外任职,被任命做杭州刺史。文宗即位后,白居易被召回升迁做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官归家,后去世。白居易连续多次因为忠诚耿直而遭遇摒弃,于是就将自己放纵在诗酒之中。被重新任用之后,遇上的又都是年幼的国君,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选择

12、居住在履道里,跟香山的僧人如满等结集成立净社。疏浚淤塞的沼池,种植树木,建了石楼,开凿了八节滩,常去游赏玩乐,茶酒器具不离身边。曾经不戴帽子,裸露发髻,张着两腿坐着,谈论禅道,咏怀古迹,自在快乐。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写了自传。非常喜好佛事,也曾整月不食荤菜,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设宴集会,这些都是年岁已高并不做官的人,每天相互邀请,当时的人们很羡慕他们,为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白公的诗以六言为主,不喜欢内容艰深。每次写好后,一定让自己家里的老婆婆读自己的诗句,询问得知她理解诗句了,才把诗句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诗就如同崤山以东的老年人从事农桑,字字都很实在

13、。鸡林国的行者、商人把白居易的诗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价值百金,如果是伪造的诗句,他们就能辨别出来。白居易与元稹的关系非常好,写作风格也相同,天下人将他们合称为“元白”。元稹去世后,白居易与刘宾客齐名,人称“刘白”。白公喜好神仙之说,自制飞云履,焚香走路,像在烟雾里行进,四边冉冉地升起云雾。刚到九江的时候,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座草堂,来炼制仙丹。这些现在还存在。(二)古诗鉴赏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1)请说明首句“闻”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案露水下降本来不易觉察

14、,诗人用“闻”字,仿佛连露水滴落的细微声音也能听到,衬托了环境的寂静。(2)第三联是怎样描写景物的?它和表现诗人“寂寞”的心情有什么联系?答案第三联抓住“泉逾响”、“鸟时喧”这些声响,以有声衬无声,反衬出诗人所处的寂静的环境。以寂静的环境来衬托诗人郁悒苦闷的心情,写景寓情,情景交融。1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钩:一种弯刀,属于武器。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绘开国功臣二十四人画像以示表彰。若个:哪个。(1)马诗二十三

15、首(其五)开头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开头两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雪”喻沙,以“钩”喻月,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是兴。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2)这两首诗所用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试作简要赏析。答案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借物抒情,写出一匹骏马渴望驰骋疆场,通过慨叹马的命运写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不得重用的感慨,显得婉曲而耐人寻味。南园十三首(其五)直抒胸臆,连用两个反问句,表达了自己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痛快淋漓。三、体验高考14(2013安徽)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

16、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解析本题考查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来把握诗人的情感。这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诗,诗人的情感寄寓在诗歌的意象中。韦诗中的意象是:皎洁明月、霜风动竹、惊栖

17、之鸟。恬静的月色,人略显孤独。赵诗中的意象是:残烛、秋雨、深竹、惊鸟、寒枝。凄冷萧瑟之景蕴含凄凉孤独之感。同时两人对景物描写的差别体现了两人心境的细微差别。(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韦诗第一句“皎如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赵诗第一句中“侵残烛”的应是“月”,此句以“晕”替代。赏析修辞手法时要结合诗歌表达的作者的感情。15(2013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秦中吟歌舞(

18、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注阌(W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诗名句“_,_”一脉相承。答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以及对诗句的背诵默写能力。结合诗句“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及题干中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可知诗人将朝

19、廷贵官的糜烂生活与狱中的“冻死囚”相对照,来揭露封建社会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答案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从艺术效果上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对比这种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的前十六句详尽铺写朝廷贵官的生活,共描写了两个场面:开头八句记叙朝官们雪中退朝的场面;下面八句紧承“追游”,转入特写,具体描绘秋官、廷尉歌舞宴饮的场面。上面两个场面,已经将秋官、廷尉这帮官僚们的腐朽糜烂、醉生梦死的

20、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末尾“冻死”一词极写囚犯之惨状,简洁而有力。从而使这个对比变得格外强烈和鲜明。16(2012湖南)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度破讷沙(其二)李益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破讷沙:沙漠名。鹈泉:泉水名。(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诗。(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答案(1)边塞(2)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

21、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诗歌意象判断诗歌题材和从意境角度赏析全诗的能力。(1)做题时要了解诗歌常见的意象和诗歌的主题,从诗句中的“战初归”“铁衣”等意象可以断定描写的是边塞的战事。(2)意境要从“情”和“景”两方面入手解答。前两句写部队凯旋度过破讷沙的情景;后两句写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宛如游龙,战士的盔甲如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冷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这是一种何等有生气的壮观景象!四、写作表达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

22、,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看,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写作提示(1)要注意立意的准确性。应从两句诗入手,整体把握其意境与哲理,单独从其中一句展开联想或进行阐发,都是偏离题意的。(2)要注意材料的要求,不可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要求,那种一味在“故纸堆”里孤芳自赏的做法显然行不通。(3)要注意文体的选择。“议论文或记叙文”是不可更改的要求,切不可在文体上盲目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