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高考作文素材:话题作文“陪读”导写文题“昔孟母,择邻处。”古时,孟母为教子三次搬家;时下,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一些家长也开始“迁徙”。孩子备战高考,父母全职陪同;孩子报考艺校,母亲天南海北地陪考;孩子上了大学,还有父母租房陪读陪读,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汇,成为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现象。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由国内到国外,父母陪读者都不罕见。陪读,究竟是在帮助孩子,还是在伤害孩子?陪读,到底拖累了孩子,还是拖累了家长?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你对“陪读”有怎样的感悟或认识?请以“陪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思路导引“陪
2、读”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的问题。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陪读也不例外。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家长的陪读是必须和应该的。比如,有的学生自控能力差,沉溺于网络或游戏,成绩急剧退步,或不习惯食堂饭菜,这时候家长选择陪读,监督孩子认真学习,改善生活,是有一定效果的。陪读也可能会给孩子成长带来一些“副作用”:专家指出,对学生而言,容易造成“能力缺失症”;容易造成“精神缺钙症”;容易造成“高原性心理”。不当的陪读对孩子成长不利。一位陪读妈妈说:“当初为了帮助孩子,我选择了陪读。没想到,六年陪下来,孩子什么都依赖我。”作为家长,应该尽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让孩子学会与其他同学相处。陪读对家长而言,家庭
3、单位学校三头跑,花钱又费力气,苦不堪言。陪读可以节省学生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学习;父母可以更好地照顾好孩子的营养和起居,作息也更有规律;现在诱惑太多,陪读减少孩子犯错误的机会;在父母的督促下,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等等。写议论文,可以从反面去写。从“弊”的角度来探讨:陪读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父母应该放开双手,让孩子学会自己行走;陪读让父母和家庭失去中心,把教育看成唯一发展之道,导致父母不求回报,只求孩子金榜题名,这种孤注一掷,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心态,这种“高投资”渴求“高回报”的赌博心理,容易让家长心理失衡,也给孩子带来太大的压力。如有的家长会说:“我为了你班都不上了,你要是达不
4、到我们的目标,对得起我们吗?”还有陪读时,父母过分的监视和唠叨,也束缚了孩子的自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不论从正面还是反面写,关键问题是切入角度要尽可能小,论证要尽可能充分,严谨;要力求新颖,言人之所未言,这样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行文时不要忘记摆现象,析成因,列危害,指方向。素材必备名言警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最可怕的是用父母的幸福来栽培孩子的幸福。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父母对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马
5、卡连柯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上最可悲的事,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孩子不肯把心灵献一点儿给别人。苏霍姆林斯基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标的,这种爱就是父母之爱,孩子越早离开父母独立,家庭教育就越成功,父母之爱才是真正成功的爱。英国一位心理学博士有了父母陪读,就像有了强大的“后勤”保障一样,不但能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而且孩子也不必为一些生活琐事分心劳神。吉林白山市刘浪高考资源网经典事例1庞大的陪读大军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陪读现象已然成风,家长陪做家庭作业、陪着看书、陪着上培训班,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到大学,陪读已经司空见惯。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能有好的学习习惯,能考出更好的成绩,能抵制各种诱惑,能按
6、照自己设计的蓝图发展,对孩子的学习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陪伴。甚至有家长为了孩子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上演了新版“孟母三迁”,举家离开原来的住所,来到孩子的学校附近,全程陪读。据中国社科院教育研究所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36.8的家庭存在父母陪读的现象。在城市家庭中,陪读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一项对670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显示,近五成小学生回家做作业需家长陪伴,36的学生需要家长监督,仅一成小学生回家后能独立完成作业。2反对陪读呼声高不少家长不惜夫妻分居、丢下工作、放下生意到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在这种望子成龙的焦灼心态背后,有着社会、家庭、学生的深层原因:社会主流观念仍然把成才与学历文凭等同,把上大学、
7、拿高薪作为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而现在“四二一” 的家庭结构使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同时同学之间不乏攀比与从众心理,这些因素都是推动家长陪读的巨大动力。针对这种做法,有研究者对部分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结果赞成陪读的占36.7,反对的占63.3。赞成者多从减轻学生压力、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出发,也有人认为这样能让孩子学会感恩。反对者则异口同声地认为“抱着的孩子长不大”,学生必须学会自立自强。3该“放养”时不“圈养”放养的鸟儿更恋巢。其实,面对家长的一片苦心,不少孩子也未必领情。高三学生小文告诉记者:“都那么大的人了,哪还要人照顾吃穿啊,他们越重视,我的压力就越大。我爸妈要想陪读,我肯定坚决反对
8、。”当然,父母不用像老鹰一样把子女早早啄出巢任其自生自灭,但如果孩子走到哪里,父母就把家搬到哪里,分明是在告诉孩子:“我们给你寻找食物,你就不用学习飞翔了。”这样的“圈养”方式束缚孩子心灵的自由成长、剥夺孩子基本的生存能力。所以,家长不可盲目跟风,应按孩子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陪读,如果不是面临大考,平时该“放养”时应少“圈养”。4一对化学家夫妇百般疼爱孩子,喝水只给孩子喝蒸馏水,孩子最终因免疫力低下而夭折,夫妻后悔莫及,过分溺爱就是毒药。5作家郑渊洁育儿有特色,儿子18岁必须独立,住在家中必须交纳房租、水电费,自己养活自己。高考资源网佳作示例“陪读”能“陪”出什么来梁昭远古时中国有专门“陪太子读书
9、”之角色,权贵人家的子弟也往往有书童陪读。前些年有学子出洋求学,但凡结了婚的,另一半也常常申请出去相伴,时人谓之“异性陪读”。时至今日,世事变幻,“陪读”又有了新义。据报道,近年考上大学的学生中,有些父母心疼孩子,常常辞去公职或提前办了退休,或转换工作岗位想方设法到子女就读的城市,专门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当起专职的“陪读”,并认为这是一种投入,是一种可贵的责任心。这真是古风今来,“陪读”“出口转内销”了。可是“陪读”又能“陪”出什么来呢? 高考资源网入读大学的学生大多已是成年人,他们应该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大学阶段既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更是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生存的最好阶段。而父母们的“陪读”实
10、际上剥夺了他们养成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使他们产生凡事依赖的心理,丧失了不畏艰苦、坚韧顽强的意志与毅力。从而永远不敢面对社会,不敢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成为永远长不大的永远要吃奶的孩子!从这一点来说,“陪读”只能“陪”出生活的矮子,精神的侏儒。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可厚非。但不少“陪读”父母之所以对“陪读”情有独钟,是以为非此无以表现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非此无以表现其无私与伟大。究其实这种做法是彻底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角色,都应该承担起社会与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并努力工作,尽可能完善自我,这样才能与他人共同构筑起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很难想象,一个彻底地忘记了自
11、己社会职责的父母会给后代带来什么正面的影响。如果我们的民族一代又一代都想着牺牲自己,都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如此循环往复,我们的民族还有什么未来?因此,“陪读”“陪”出来的只能是无能的下一代,“陪”出民族无望的未来。简评立意鲜明深刻。关于陪读,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折中者有之。本文作者高屋建瓴,站在时代的高度,写人之所未写,言人之所未言,不仅分析陪读的结果“只能是无能的下一代”,而且指出陪读会“陪出民族无望的未来”,如晴空霹雳,令人警醒,较同类习作高出一筹。结构清晰严谨。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谋篇。第一、二段先古后今,摆出生活中种种陪读现象;然后用陪读又能陪出什么来呢引出下文,分析陪读的危害,探究陪读的成因;水到渠成,接着得出结论。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