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业分层测评(二)(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史学家认为,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是一次重大变革,根据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推测出,其实质是()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提高了各阶层的地位【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理解“作爰田”的含义。这里的“作爰田”是指改革土地制度,承认私田的合法性。【答案】A2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这反映了当时()A齐国首先发生税制改革 B井田制得到加强C商鞅变法依军功行田宅 D土地私有合法化【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鲁
2、国的“初税亩”,排除A、C两项;“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都按田亩的实有数目缴纳赋税,这就实际上承认了土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瓦解了井田制,故排除B项。【答案】D3春秋战国时期,导致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导学号:72040009】A“礼乐征伐自诸侯和大夫出” B“废井田,开阡陌”C“相地而衰征”、“履亩而税”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解析】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是指作为祭祀的牛成为耕地之牛,牛耕的使用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答案】D4北魏至唐朝前期,我国曾经实行过一种土地制度,即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服役
3、。这种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 B均田制C私田制 D公田制【解析】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故B项正确;从材料“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服役”可知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提到的土地制度是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不是公田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B5南宋士大夫袁采在其家训袁氏世训中强调:“人有田园山地,界至不可不分明。”这从根本上反映出宋代() 【导学号:72040010】A政府重视对土地兼并的抑制B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C土地商品化的趋势非常严重D租佃关系占据主导地位【解析】题干材料“田园山地,界
4、至不可不分明”从本质上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故选B项。【答案】B6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解析】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唐朝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政府手里无田可均,均田制遭到破坏,故C项正确。土地兼并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的盛行是土地兼并的影响,故排除A、B两项。【答案】C能力提升7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
5、卖。这种做法实际上()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解析】材料表明商鞅变法破除了井田的“阡陌封疆”,允许土地的私有和买卖,这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答案】A8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导学号:72040011】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D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解析】材料的大意是地主(材料里的“民庶之家”)把土地租给佃
6、农耕种,是为收租,并非为了同情别人(即材料里的 “行仁义”),当遇到灾荒之年还要减免地租、借给他们种子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指地主)心里害怕佃农不再租种他们的土地而离开,导致土地荒芜,那样的损失一定会比现在减免地租带来的损失高几倍的缘故。这说明了当时的佃户在租种土地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故选D项。【答案】D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来土地多归有力之家,非乡绅,则富民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材料二先代有限田之议,均田之制,口分世业之法,宜仿其制而乘除之,亦因时救弊之政也。材料三徒党不下数千,始则占耕民田,后遂攻打郡县。 王文成公全书(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末年怎样的社会问题?(2)为解决这一问题,材料二提出了什么方案?能解决问题吗?为什么?(3)材料三反映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土地多归有力之家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等信息判断即可作答。第(2)问,材料中提出沿袭“限田”“均田”等方案,结合史实加以分析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三所述情景概括归纳即可。【答案】(1)土地兼并严重(或土地高度集中)。(2)借鉴先代的限田制、均田制等并加以改良,限制土地兼并。不能解决问题。原因:土地兼并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统治阶级的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私有制。(3)土地兼并激化了阶级矛盾,农民进行反抗斗争,用暴力方式改变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