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第 1 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学习目标 1.北宋体制的弊端以及社会矛盾。2.“庆历新政”的措施及破产的原因。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1.原因(1)阶级矛盾:北宋初年,宋太祖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2)民族矛盾:辽、西夏和北宋之间战争不断,民族矛盾激化。(3)自然灾害频繁,加重了人民的苦难。2.表现:农民生活困苦,各地农民反抗不断发生。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1.积弱
2、(1)原因:集中军权,造成军队战斗力低下。集中行政权和财政权,削弱宰相权力,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2)表现: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签盟约以求苟安,形成“积弱”局面。2.积贫(1)冗兵:战争频繁和“荒年募兵”,使军队数量增加。(2)冗官:机构重叠,官职混滥,形成冗官局面。(3)冗费:军费增长迅速,岁币和官费开支庞大。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利弊?提示:(1)利: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2)弊:机构重叠,官员数量庞杂,财政开支巨大;调兵权与统兵权相互牵制,使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
3、力下降;地方财政困难。这些因素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1.背景(1)社会矛盾激化。(2)积贫积弱局面严重。2.目的:挽救北宋统治。3.中心:整顿吏治。4.内容(1)改革文官升迁办法:定期考核政绩,依照政绩提拔官员,淘汰冗员。(2)严格“恩荫”制。(3)改革贡举制。(4)慎选地方官吏。(5)减轻徭役。(6)重视农桑等。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5.结果:因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而失败。面对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范仲淹等名臣首倡改革。但庆历新政犹如昙花一现,迅速凋零。你认为失败原因有哪
4、些?提示:(1)新政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2)最高统治者对改革者产生怀疑并废止了新法。(3)改革措施“太猛”“规模太大”,有些脱离实际。(4)改革的思想动员不够,配套措施不到位。(5)改革没有使农民得到实惠。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王安石变法的社会背景 1.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2.民族矛盾激化,北宋始终面临辽、西夏的威胁。3.宋初强化君主专制集权的措施,导致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4.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精要解读典题例解
5、迁移应用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材料一 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宋史卷二八四 材料二 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 材料三 臣伏见天下官吏,员数极多致使年老病患者,或懦弱不材者,或贪残害物者,此等之人布在州县,并无黜陟。因循积弊,冗滥者多,使天下州县不治者十有八九。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九十七 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
6、1)据材料一,指出北宋政府存在着什么严峻的社会问题。材料一中的“一冗”在材料二中是如何表述的?(2)材料二中的“夷狄骄盛”“寇盗横炽”反映出什么现象?(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作者所持的基本主张。其结果如何?解析:第(1)问冗官、冗兵、冗费造成的积贫积弱是北宋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第(2)问“夷狄”和“寇盗”说明北宋统治面临内忧外患。第(3)问联系庆历新政的相关内容作答。参考答案:(1)社会问题:“三冗”“三费”使北宋的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危机。表述:官壅于下。(2)现象:北宋政府对外无力抗击辽、西夏的威胁;对内无法平息农民起义。(3)将整顿吏治、裁汰冗员作为改革的中心问题。结果:改革的
7、建议被采纳,北宋实行新政,但新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最后失败。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1.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这从反面证明了()A.分权、强兵弊端无穷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加强中央集权弊大于利 D.机构改革要量财力而行 答案:B 2.对北宋中期社会形势的表述,正确的是()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阶级矛盾尖锐 民族间矛盾尖锐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A.B.C.D.答案:B 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冗官、冗兵、冗费现象,最终导致了北宋中期的积贫积弱局面,而庆历新政就是在积贫积弱的局面下统治阶级
8、内部采取的一次改革自救运动。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史料一史料二史料一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枢密副使富弼的上疏 研读:史料中的“西戎”指的是党项族,“北虏”指的是契丹族,他们建立的西夏和辽政权威胁北宋的边境安全。史料中“且增岁币”反映了北宋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处于劣势,被迫签订盟约,缴纳“岁币”。史料中“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反映了北宋政府财政困难。史料中“官吏猥滥”反映了北宋冗官现象和官吏腐败现象。史料中“徭役日繁”“百姓叛而为寇”反映了北宋中期阶级矛盾激化,人民起义不断。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史料一史料二史料二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欧阳修 研读:史料从“财”“兵”“制度”等三个方面反映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