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9442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中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动植物细胞中的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 动植物细胞中都有脱氧核糖C. 植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是蔗糖D. 糖原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答案】C【解析】【分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组成元素是C、H、O,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单糖包括五碳糖、六碳糖,五碳糖包括核糖和脱氧核糖,六碳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详解】A、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A正确;B、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动植物

2、细胞都含有DNA,因此都含有脱氧核糖,B正确;C、蔗糖是二糖,C错误;D、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的是还原糖,糖原不是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D正确。故选C。【点睛】2. 图是某动物细胞中染色体的作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分别表示基因、RNA和蛋白质B. 图中a过程所需的原料中含有核糖C. 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易被碱性染料染色D. 参与b过程的RNA有3种【答案】D【解析】【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题图分析:图示表示某动物细胞中染色体的作用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mRNA、蛋白质、酶,

3、a表示DNA复制,b表示翻译。【详解】A、图中分别表示mRNA、蛋白质、酶,A错误;B、图中a过程表示DNA复制,所需的原料中含有脱氧核糖,B错误;C、染色体只存在于细胞核中,C错误;D、参与b翻译过程的RNA有mRNA、tRNA、rRNA3种,D正确。故选D。【点睛】3. 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或酒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酒精只能是植物细胞中的产物,乳酸只能是动物细胞中的产物B. 葡萄糖作为反应底物产生酒精,蔗糖作为反应底物产生乳酸C. 酒精发酵比乳酸发酵多释放一分子二氧化碳,所以可产生更多ATPD. 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有部分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答案】D【解析】【分析】

4、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是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详解】A、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马铃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错误;B、无氧呼吸的产物与反应底物无关,取决于生物类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马铃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错误;C、消耗同样多的葡萄糖,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可产生同样多的ATP,C错误;D、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有部分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正确。故选D。4. 下列过程没有蛋白质参与的是( )A. DNA转录为mRNA的过程B. 肌细胞吸收氧气C. 染色体的复制D. 红

5、细胞运输氧气【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功能具有多样性,有的蛋白质是结构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详解】A、DNA转录形成mRNA需要RNA聚合酶催化,RNA聚合酶的本质是蛋白质,A错误;B、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肌细胞吸收氧气不需要蛋白质参与,B正确;C、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二者都需要酶催化,相关酶的本质是蛋白质,C错误;D、红细胞运输氧气通过血红蛋白完成,D错误。故选B。5.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中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 ATP中的“A”在DN

6、A分子中通过氧键与“T”相连C. 突然将植物从暗处移到光下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ATP/ADP的值减小D.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主要储存在ATP中【答案】A【解析】【分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详解】A、ATP中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正确;B、ATP中“A”是

7、腺苷,而在DNA分子中通过氢键与“T”相连的“A”是腺嘌呤,B错误;C、光反应合成ATP,突然将植物从暗处移到光下,短时间内ATP增多ADP减少,因此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ATP/ADP的值增大,C错误;D、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主要储存在以热能形式散失,D错误。故选A。6. 图为植物细胞内与能量转换有关的两种细胞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区产生的糖会在丁区分解为丙酮酸B. 丙和丁区的膜上都存在合成ATP的酶C. 二氧化碳在甲区转化成三碳化合物D. 植物的根尖细胞中同时存在这两种细胞器【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左侧为叶绿体,其中甲为叶绿体膜,乙为叶绿体基质,丙为类囊体垛叠

8、形成的基粒;右侧为线粒体,丁为线粒体内膜。【详解】A、乙区(叶绿体基质)产生的糖会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为丙酮酸,而不是在丁区(线粒体内膜),A错误;B、丙为类囊体,其上存在合成ATP的酶,丁为线粒体内膜,其上也存在合成ATP的酶,B正确;C、二氧化碳在乙区(叶绿体基质)转化成三碳化合物,C错误;D、植物的根尖细胞中含有线粒体,但不含叶绿体,D错误。故选B。7.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肪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B. 叶绿体膜结构上没有色素分布C.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与物质运输有关D. 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基质需穿过两层膜【答案】C【解析】【分析】1、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

9、白质。2、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3、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详解】A、细胞膜上不含脂肪,A错误;B、叶绿体内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错误;C、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与物质运输有关,C正确;D、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基质,没有穿过核膜,D错误。故选C。8. 下列有关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大,原生质层指的是细胞膜和液泡膜B. 当细胞原生质层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也有水分子的跨膜运输C. 将装片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后,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可能不会再发生D.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答案

10、】A【解析】【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详解】A、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大,原生质层指的是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之间的细胞质,A错误;B、当细胞原生质层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也有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B正确;C、将装片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后,细胞在高温条件下死亡,则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可能不会再发生,C正确;D、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上升,则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D正确。故选A。9.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

11、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比衰老细胞中的高B. 细胞衰老会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C. 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依赖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等D. 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标志着个体走向死亡【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衰老的特征:(1)水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2)酶低: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3)色累: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累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4)核大: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5)透变: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2

1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详解】A、癌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比衰老细胞中的高,因此其新陈代谢比较旺盛,A正确;B、细胞衰老会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B正确;C、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依赖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等,C正确;D、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标志着个体走向死亡,但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不是一回事,D错误。故选D。10. 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基因型T

13、TSSTTssTtSSTtssTTSsTtSs比例111122A. TTSSTTSsB. TtSsTtSsC. TtSsTTSsD. TtSSTtSs【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采用逐对分析法,即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子代中只有TT和Tt且比例为11,说明亲本应该是TT和Tt,子代中有SS,Ss和ss,且比例为121,故亲本是Ss和Ss,故亲本应是TtSs和TTSs。【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子代TTTt=1:1,因此亲代控制该性状基因型为TTTt,子代SSSsss=121,因此亲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SsSs,因此亲代基因型是TtSsTTSs。故选C。11.

14、 2020年,世界多地出现了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引起该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以病毒的遗传物质+RNA为模板,表达出RNA聚合酶,随后合成-RNA,表达出结构蛋白,再以-RNA为模板合成子代+RNA,+RNA和结构蛋白组装成子代病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过程中的+RNA与-RNA的碱基序列相同B. 合成RNA聚合酶需经过翻译阶段C. 组装成子代病毒的结构蛋白可在病毒的核糖体上合成D. 合成子代+RNA的过程中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答案】B【解析】【分析】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15、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2、根据题意分析:以病毒+RNA为模板表达出RNA聚合酶,RNA聚合酶完成-RNA的合成,表达出结构蛋白,以-RNA为模板合成子代+RNA,+RNA和结构蛋白组装成子代病毒。【详解】A、以病毒的遗传物质+RNA为模板,表达出RNA聚合酶,随后合成-RNA,说明+RNA与-RNA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A错误;B、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RNA聚合酶需经过翻译阶段,B正确;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组装成子代病毒的结构蛋白需要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完成,C错误;D、逆转录酶催化合成的产物是DNA,所以合成子代+RNA的过程中不需要逆

16、转录酶的催化,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以新型冠状病毒为素材,考查考生理解病毒的结构和增殖过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中心法则的相关内容,难度不大。12.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E基因可能突变为e1基因,也可能突变为e2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随机性B. 在豌豆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必然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数目D. 基因突变会改变基因的结构,但不一定会改变生物体的性状【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能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和低频性。基因突

17、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2、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3、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后代都是纯合子。【详解】A、E基因可能突变为e1基因,也可能突变为e2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A错误;B、在豌豆单倍体

18、育种过程中,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单倍体不产生种子,B错误;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但不会改变基因的种类,C错误;D、基因突变会改变基因的结构,但不一定会改变生物体的性状,如密码子的简并性、AA突变成Aa,D正确。故选D。13. 下列生理过程不可用双向箭头表示的是( )A. 剧烈运动过程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B. 寒冷环境条件下,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C. 神经元中部某点受到电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D.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吞噬细胞与淋巴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答案】D【解析】【分析】1、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

19、的关系如下:a、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毛细血管壁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b、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c、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浆。2、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垂体,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递的。【详解】A、剧烈运动过程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

20、的,A正确;B、寒冷环境条件下,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的生命活动,B正确;C、神经元中部某点受到电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正确;D、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淋巴细胞,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D错误。故选D。14.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黄豆芽胚轴切段,一段时间后,统计的胚轴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设置甲组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生长素是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来影响胚轴生长的C. 图所示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

21、用具有两重性D. 促进胚轴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200600mgL-1【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柱形图可知,生长素浓度为0的组别,为对照组,生长素浓度为200mgL-1、400mgL-1、600mgL-1、800mgL-1时,均能促进胚轴生长。【详解】A、设置甲组的目的是作为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正确;B、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是通过调节细胞内的代谢来影响胚轴生长的,B错误;C、如图所示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只能说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C正确;D、促进胚轴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200600mgL-1,D正确。故选B。15. 下列有关运用的方法或策

22、略与其对应的目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目的之一是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B. 采用标志重捕法时标志物不能太醒目,目的是防止测得的种群密度值不准确C. 在田鼠数量达到“S”型曲线的K/2时进行防治,目的是防止发生鼠害D. 在田间喷洒性外激素,主要目的是通过直接影响农业害虫的性别比例来降低种群数量【答案】B【解析】【分析】1.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大小的数量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

23、化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2.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详解】A、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目的之一是增加幼龄个体数,缓解人口老龄化,A错误;B、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太醒目,容易被其天敌捕获,会使标志个体减少,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不准确,B正确;C、因为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所以需要在田鼠数量达到“S”型曲线的K/2之前进行防治,且越早越好,目的是防止发生鼠害,C错误;D、农田中大量施用性引诱剂,可以

24、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进而降低出生率从而导致种群密度下降,D错误。故选B。【点睛】16. 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酵母菌以孢子形式休眠B. 土壤中的酵母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到葡萄上C. 传统发酵产品的制作中,酵母菌只在果酒发酵中起作用D.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详解】A、酵母菌以孢子形式休眠,A正确;B、土壤中的酵母菌可通过多种途径(风,雨滴等)传播到葡萄上,B正确;C、传统发酵产品的制作中,酵母菌在果酒发酵、发面中起作用,C错误;D、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D正确。故选C。17.

25、 酸度较高的果醋可用于烹调,酸度较低的果醋是一种新兴的饮料。下列有关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醋酸菌能在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B. 醋酸菌能在缺乏氧气时将酒精转变成醋酸C. 果酒发酵后若继续进行果醋发酵,需适当降温D.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醋酸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答案】A【解析】【分析】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1)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2)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A、在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酒精转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当氧气、糖充足时

26、,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A正确;B、醋酸菌属于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氧气的参与, B错误;C、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在3035,高于酵母菌的生长温度2030,故继续进行果醋发酵需要适当升温,C错误;D、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可以用于检测酒精,不能检测醋酸,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重点考查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特点,掌握果醋制作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8. 为保证产品质量,现代的腐乳生产过程中要求进行无菌处理。下列相关环节的无菌处理,错误的是( )A. 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将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B. 腌制腐乳的玻璃

27、瓶用煮沸消毒法进行消毒C. 长满毛霉的豆腐块要在装瓶前进行高温消毒D. 封瓶时将玻璃瓶的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答案】C【解析】【分析】腐乳的制作过程主要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详解】A、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将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B、腌制腐乳的玻璃瓶用煮沸消毒法进行消毒,防止杂菌污染,B正确;C、长满毛霉的豆腐块要在装瓶前不需要进行高温消毒,C错误;D、封瓶时将玻璃瓶的瓶

28、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故选C。19. 利用鲜葡萄酿制葡萄酒的过称中,发酵液的pH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下列过程中的变化与上述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A. 利用葡萄酒制葡萄醋时,发酵液中醋酸含量随时间的变化B. 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中蛋白质含量随时间的变化C. 腌制豆腐毛坏时,盐的用量随毛坏层数加高的变化D. 制作泡菜时,发酵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2、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

29、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4、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利用鲜葡萄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酵母菌无

30、氧呼吸产生CO2,CO2溶于水呈酸性,因此发酵液的pH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会降低。【详解】A、利用葡萄酒制葡萄醋时,醋酸发酵产生醋酸,因此发酵液中醋酸含量随时间的延长会增多,A错误;B、腐乳制作过程中,蛋白酶会分解蛋白质,因此豆腐块中蛋白质含量随时间的延长会降低,B正确;C、腌制豆腐毛坯时,盐的用量随毛坯层数加高而增多,C错误;D、制作泡菜时,发酵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先增多后降低,D错误。故选B。20. 下列有关利用含琼脂的培养基进行倒平板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培养皿进行灭菌一般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B. 培养基灭菌后要冷却到30时再倒入培养皿C. 倒平板操作需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

31、进行D. 倒平板操作时需要使用灭菌了的接种环【答案】C【解析】【分析】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包括消毒和灭菌。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详解】A、对培养皿进行灭菌一般使用干热灭菌法,A错误;B、培养基灭菌后要冷却到50时左右,再倒入培养皿制得平板,B错误;C、为避免杂菌污染,倒平板操作需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C正确;D、倒平板操作时不需要使用接种环,D错误。故选C。【点睛】21. 某实验小组测得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

32、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选择新鲜泡菜原料有利于降低A点对应的值B. 曲线AB段,亚硝酸盐的生成量小于分解量C. 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转变成亚硝胺D. 食用泡菜的时间应在C点对应的时间之后【答案】B【解析】【分析】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发酵初期: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活动为主,同时还有一部分硝酸盐还原菌活动。该时期利用了氧气,产生了厌氧环境,乳酸菌才开始活动。此时乳酸菌和乳酸的量都比较少,而由于硝酸盐还原菌的活动,亚硝酸盐含量有所增加。发酵中期:由于乳酸菌产生了大量乳酸,其他细菌活动受到抑制,只有乳酸菌活动增强。此时期乳酸菌数量达到最高峰,乳酸的量继续积累。由

33、于硝酸盐还原菌受抑制,同时形成的亚硝酸盐又被分解,因而亚硝酸盐含量下降。所以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发酵后期:由于乳酸的积累,酸度继续增长,乳酸菌活动也受到抑制。乳酸菌数量下降,而硝酸盐还原菌完全被抑制。【详解】A、新鲜的泡菜原料中亚硝酸盐含量低,因此选择新鲜的泡菜原料有利于降低A点对应的值,A正确;B、曲线AB段,坛内环境有利于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生成量大于分解量,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升高,B错误;C、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如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微生物作用下,可转变成亚硝胺,C正确;D、食用泡菜的时间应在C点对应的时间之后,

34、因为该阶段亚硝酸含量最低,D正确。故选B。【点睛】22. 生活饮用水的细菌标准规定1 L水中大肠杆菌数不超过3个。要测定1 L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一般采用( )A. 涂布平板法B. 平板划线法C. 显微镜直接计数D. 滤膜法【答案】D【解析】【分析】欲测定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数目,将已知体积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黑色,注意滤膜与培养基完全贴紧,不能有气泡;可根据培养基上菌落的数目,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目。【详解】要测定1L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一般采用滤膜法,即D正确。故选D。【点睛】23.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最常用的两种微生物接种方法。其他

35、条件相同且适宜时,使用这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同种微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使用成分相同的液体培养基B. 对接种工具的灭菌操作相同C. 都能进行菌种的纯化和计数D. 得到的菌落的特征不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A、用这两种方法接种同种微生物时应该使用成分相同的固体培养基,A错误;B、对接种工具的

36、灭菌操作相同,都是灼烧灭菌,B正确;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进行菌种的纯化,但其中只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计数,C错误;D、用这两种方法接种同种微生物时得到的菌落的特征相同,D错误。故选B。2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灭菌是以能杀死除芽孢和孢子外的所有活细胞为标准的B.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C. 统计菌落数目时,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数据作为结果D.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用于比对的是标准亚硝酸钠显色液的颜色【答案】A【解析】【分析】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使之达到无菌保障水平。计数:操作

37、方法:培养到时间后,计数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计算处原始样品中每克(或每ml)中的菌落数,计数时应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SN标准要求为25250个菌落)。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与显色剂(N-1-萘基乙二胺溶液和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通过比色可以粗略地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详解】A灭菌是杀死全部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A错误;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SN标准要求为25250个菌落),B正确;C统计菌落数目时,培养到时间后

38、,计数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数据作为结果,C正确;D制作泡菜和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与显色剂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通过比色可以粗略地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用于比对的是标准亚硝酸钠显色液的颜色,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的培养、计数和报告,以及泡茶的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要求考生能从准确辨识这些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5. 下列有关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与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鉴定纤维素分解菌时需要使用固体培养基B. 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应该用固体培养基C. 用刚果红染色时,可以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中加

39、入刚果红D. 用刚果红染色时,可以在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答案】B【解析】【分析】在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实验中,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详解】A、鉴定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中含有琼脂,属于固体培养基,A正确;B、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应用到液体培养基,目的是增大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B错误;C、用刚果红染色时,可以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此时可不用灭菌,C正确;D、用刚果红染色时,可以在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但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D正确。故选B。二、非

40、选择题26. 果醋是以水果或果品加工的下脚料为主要原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酿制而成的一种营养丰富、风味优良的酸味调味品,是集营养、保健、食疗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饮品。下图是苹果醋的制作工艺简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在榨汁过程中,清洗和破碎的顺序是_,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是_。(2)接种的菌种a和菌种b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3)家庭制作果酒的过程中,不对水果进行灭菌处理,原因是_。若苹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葡萄糖发酵为醋酸。原因是_。【答案】 (1). 先清洗后破碎 (2). 1825 (3). 前者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后者没有 (4). 用于果酒发酵的

41、酵母菌附着于果皮上 (5). 酒精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或醋酸菌的发酵需要充足的氧气)【解析】【分析】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2、醋酸菌好氧型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详解】(1)在榨汁过程中,先清洗后破碎,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825。(2)酒精发酵,接种的菌种a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醋酸发酵,接种的菌种b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在细

42、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后者没有。(3)家庭制作果酒的过程中,用于果酒发酵的酵母菌附着于果皮上,不对水果进行灭菌处理。若苹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酒精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葡萄糖发酵为醋酸。【点睛】本题结合苹果醋的制作工艺简图,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解答。27. 白萝卜产量高、营养丰富,且用其做成的泡菜口感佳,能促进消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泡菜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其来自_;但是在发酵初期,很多杂菌会大量繁殖,其中导

43、致泡菜水的表面长白膜的微生物是_。(2)制作的泡菜在食用前需要检测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常用的测定方法是_。(3)实验小组拟用含有碳酸钙的固体培养基(该培养基不透明,但碳酸钙被溶解后就变得透明)从陈泡菜水中分离出制泡莱用的乳酸菌:首先将少量用_稀释的陈泡菜水滴加到培养基表面,再用_使陈泡菜水在培养基上分布均匀;培养一段时间后,挑选出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答案】 (1). 乳酸菌 (2). 泡菜原料(或泡菜水) (3). 酵母菌(或产膜酵母) (4). 比色法 (5). 无菌水 (6). 涂布器 (7). 具有透明圈【解析】【分析】1、泡菜的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

44、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1)泡菜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其来自泡菜原料(或泡菜水);在发酵初期,导致泡菜水的表面长白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或产膜酵母)。(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常用比色法。(3)稀释菌种应该用无菌水;要使菌种在培养基上

45、分布均匀应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而采用该方法时使用的工具是涂布器;由于培养基中的碳酸钙被乳酸分解后变得透明,因此挑选具有透明圈的菌落作为候选菌。【点睛】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相关操作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基积累。28. 蚕豆酱亦称豆瓣酱,起源于四川民间,主要原料是蚕豆,加入辣椒的产品叫辣豆瓣,不加辣椒的叫甜豆瓣,主要工艺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蚕豆去皮浸泡蒸熟、冷却混合面粉接种制曲保温发酵翻酱蛋豆酱(1)观察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蚕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要好得多,保温发酵后需要翻酱,这都说明参与

46、蚕豆酱发酵的主要菌种的异化作用类型是_。(2)将菌种与煮熟的蚕豆拌匀后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在32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巢。结果显示:发酵时间越长,发酵效果越好。若要进一步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应该_。(3)a、b两菌种均能产生淀粉酶(不考虑其他种类的酶)。为比较a、b两菌种降解蚕豆中淀粉能力的差异,将蚕豆煮熟、研碎,制成A、B两组固体培养基。A组滴加一定量的含有a菌种的培养液,B组滴加_,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透明圈的直径。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_。【答案】 (1). 需氧型 (2). 继续延长发酵时间,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 (3). 等量的含有b菌种的培养液 (4). 若A组

47、、B组培养基中形成的透明圈直径大小相近,则说明a、b菌种降解蚕豆中淀粉的能力相近;若A组透明圈的直径大于B组透明圈的,则说明a菌种降解蚕豆中淀粉的能力大于b菌种的;若A组透明圈的直径小于B组透明圈的,则说明a菌种降解蚕豆中淀粉的能力小于b菌种的【解析】【分析】1.对微生物代谢类型判断可依据其生存环境条件进行判断,若在发酵容器上层发酵效果好,说明菌种是需氧型,若在发酵容器下层发酵效果好,说明菌种是厌氧型。2.本实验的目的是比较a、b两菌种降解蚕豆中淀粉能力的差异。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因此要设计对照组,单一变量是a、b两菌种。【详解】(1)发酵容器内上层蚕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要

48、好得多,保温发酵后需要翻酱,这都说明参与蚕豆酱发酵的主要菌种是好氧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需氧型。(2)发酵时间越长,发酵效果越好。若要进一步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应该继续延长发酵时间,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以便获得最佳的效果。(3)实验设计时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为比较a、b两菌种降解蚕豆中淀粉能力的差异,将蚕豆煮熟、研碎,制成A、B两组固体培养基。A组滴加一定量的含有a菌种的培养液、B组滴加等量的含有b菌种的培养液,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透明圈的直径。若A组、B组培养基中形成的透明圈直径大小相近,则说明a、b菌种降解蚕豆中淀粉的能力相近;若A组透明圈的直径大于B组透明圈的,则

49、说明a菌种降解蚕豆中淀粉的能力大于b菌种的;若A组透明圈的直径小于B组透明圈的,则说明a菌种降解蚕豆中淀粉的能力小于b菌种的。【点睛】本题考查豆瓣酱的制作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29. 幽门螺杆菌能够在猕猴、大鼠、猪、犬等动物的胃中生存,与人的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在培养幽门螺杆菌时,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可同时提供_、_、磷酸盐和维生素等主要营养。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时,在琼脂熔化过程中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2)在实验室培养幽门螺杆菌时,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涂布平板

50、操作前,应将涂布器末端浸在盛有_的烧杯中备用。(3)幽门螺杆菌能将尿素分解为氮,在细胞周围形成“氨云”以保护细胞免受胃酸侵蚀。欲鉴定幽门螺杆菌,可向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添加_,在培养过程中若出现红色环带的菌落,则可初步鉴定该菌落为幽门螺杆菌菌落。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尿条的幽门螺杆菌后,若继续探究幽门螺杆菌降解尿素时所需的适宜pH,请写出实验思路_。【答案】 (1). 碳源 (2). 氮源 (3). 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 (4). 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5). (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 (6). 酚红指示剂 (7). 比较不同pH条件下等量的幽门螺杆菌降解等量尿素的速率(或时间)【解析

51、】【分析】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计算:依据的是培养基配方的比例。(2)称量:牛肉膏比较黏稠,可同称量纸一块称取。牛肉膏和蛋白胨易吸潮,称取时动作要迅速,称后及时盖上瓶盖。(3)溶化:牛肉膏和称量纸+水加热取出称量纸加蛋白胨和氯化钠加琼脂(注意: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补加蒸馏水至100mL。(4)调pH(5)灭菌(6)倒平板。2.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详解】(1)培养基中的牛肉膏主要提供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

52、生素等主要营养。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时,在琼脂熔化过程中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2)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时,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涂布平板操作前,应将涂布器末端浸在盛有(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的烧杯中备用。(3)幽门螺杆菌能将尿素分解为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添加酚红指示剂时,由于pH升高,指示剂将变红,故在培养过程中会出现红色环带,则出现红色环带的菌落,可初步鉴定该菌落为幽门螺杆菌菌落。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尿素的幽门螺杆菌后,若继续探究幽门螺杆菌降解尿素时所需的适宜pH,则需以不同pH条件为自变量,

53、不同pH条件下降解尿素速率为因变量,其他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进行实验,故实验思路为:比较不同pH条件下等量的幽门螺杆菌降解等量尿素的速率(或时间)。【点睛】熟知培养基的成分以及各种成分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分解尿素分解菌的分离和鉴定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30. 研究发现,水稻根系中微生物越丰富,水稻产量越高。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去验证该发现。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离:取相同品种高产与低产水稻的根(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均相同),经过表面消毒后分别制成提取液。此消毒过程需要能够彻底对水稻根表面进行消毒,但不能对_造成伤害。制备培养基:配制好的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_。制备完成的培养基需调节p

54、H,该操作应在培养基灭菌之_(填“前“中”域“后”)进行。接种:将01mL稀释106倍的提取液用_法接种于培养基上,以分离和统计出根系微生物。(2)计数与结果分析:经统计,高产水稻组4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180、156、175、129个,则每毫升样液中微生物数量为_个。若经过计数发现_,则上述结论正确。水稻产量与其根系微生物的固氮能力呈正相关,试分析其原因:_。【答案】 (1). 根细胞 (2). 高压蒸汽灭菌法 (3). 前 (4). 涂布平板 (5). 16109 (6). 高产水稻根部微生物数量明显多于低产水稻根部微生物数量 (7). 微生物固氮能力强,可更好地固定空气中的氮,使得水稻

55、合成更多蛋白质、核酸等含氮化合物,从而提高产量【解析】【分析】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的数目,可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或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对培养液中的微生物直接计数,也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微生物接种于灭菌后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通过计数菌落数目计算培养液中微生物的数目。由于采用第一种方法计数时不能剔除死菌,采用第二种方法计数时,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第一种方法统计的数目比实际活菌数目高,第二种方法统计的数目比实际活菌数目低。【详解】(1)消毒过程需要能够彻底对水稻根表面进行消毒,但不能对根细胞造成伤害。配制好的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制备完成

56、的培养基需调节pH,该操作应在培养基灭菌之前进行。要分离和统计出根系微生物,需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0.1mL稀释106倍的提取液接种于培养基上。(2)4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180、156、175、129个,则每毫升样液中微生物数量为(180+156+175+129)40.1106=1.6109个。若经过计数发现高产水稻根部微生物数量明显多于低产水稻根部微生物数量,也就是说水稻根系中微生物越丰富,水稻产量越高,据此推测可能的原因是微生物固氮能力强,可更好地固定空气中的氮,使得水稻合成更多蛋白质、核酸等含氮化合物从而提高产量。【点睛】熟知消毒与灭菌的方法以及消毒的原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应用以及操作要点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