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同步检测 第十五课 敬鬼神而远之.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9367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同步检测 第十五课 敬鬼神而远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同步检测 第十五课 敬鬼神而远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同步检测 第十五课 敬鬼神而远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同步检测 第十五课 敬鬼神而远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同步检测 第十五课 敬鬼神而远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文章: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指所写的文章B慎终追远 远:远代的祖先C侮圣人之言 侮:轻慢D樊迟问知 知:通“智”,聪明解析文章:文献典籍。2对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和相同,和不同B和相同,和相同C和不同,和不同D和不同,和相同解析连词,表顺接;连词,表原因;动词,参与;连词,表并列。3下列句子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D)A焉能事鬼B慎终,追远C吾力犹能肆诸市朝D子不语怪、力、乱、神解析A项中“事”:名词用作动词。B项中“远”:形容词用作名词。C项中“肆”:使动用法。4下列句子不属于古汉

2、语固定句式的一句是(D)A公伯寮其如命何B师与商也孰贤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D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解析A项中“如何”:“把怎么样”。B项中“与孰”:“与比,哪一个更”。C项中“无从”:“没有用来的办法”。5.名句填空。(1)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3)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

3、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季路问事鬼神事:服事B夫子固有惑志 惑志:困惑C道之将废也与 废:废止D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 愬:进谗言解析惑志:怀疑之心。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B.C.D.解析C项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于:介词,向、对/介词,表被动。B项以:介词,把/介词,因。

4、D项而:表递进,并且/表因果,因而。8下面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来不相信世间有鬼神,也反对别人信奉鬼神。他的这种思想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在当时具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B孔子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借以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C孔子认为“道”能否推行,在天命而不在人为,即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D子夏认为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会和天下人相处和悦而融洽,那时虽无兄弟也如同有了兄弟。解析“从来不相信世间有鬼神”

5、错,孔子是相信鬼神的,只是“不语”。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译文:对公伯寮,我的力量还能够让他陈尸街头。(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译文:君子做事严肃而没有过失,待人庄重而合乎礼仪,那么普天下的人就都是自己的好兄弟。(二)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1)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指做人处事守正不偏,无过不及。孔子对中庸极为推崇,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但也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无原则的折中主义。(2)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

6、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13.24)(3)一乡之人,宜公论矣,然其间亦各以类自为好恶也。故善者好之而恶者不恶,则必其有苟合之行;恶者恶之而善者不好,则必其无可好之实。(朱熹四书集注)(4)正义曰:言乡人皆好之,是善善不明;乡人皆恶之,是恶恶不著。若乡人之善者善之,恶者恶之,则是善善分明,恶恶显著也。 (何晏论语集解、邢昺论语注疏)10请根据论述(1),作出你的判断,请指出“中庸之道”的原则。答案孔子的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的折中主义。孔子是有爱憎、讲是非的人,而爱憎是非的原则(标准)就是仁德,中庸之道不能偏离仁德,即社会公正。11阅读选文(2)和名家评点(3)(4),请结合选文(2),自选角度

7、写出你的阅读感受。(80字以内)答案正确评价一个人并不容易,但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意见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论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态度相信并主张敬鬼神,这是孔子对于传统宗教观念的继承方面,但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孔子对传统鬼神观念的改造与发展。总的来说,孔子有着一种非宗教的思想倾向,在对鬼神问题上,他虽然相信鬼神的存在,并主张敬鬼神,但孔子又认为:“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而且据他的学生记载,孔子也很少谈论鬼神问题,“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如何理解孔子这种对鬼神的“敬而远之”态度呢?可

8、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孔子主张敬鬼神,不只是因为他相信鬼神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敬鬼神有着重要的宗教政治学和宗教伦理学意义。在孔子之前,有一些思想家对于宗教的政治功能有着十分明确的认识,如国语楚语下:“祀所以昭孝息民,抚国家,定百姓也,不可以已。”孔子的学生宰我曾对做“社”之所以用“栗木”作过直截了当的诠释,即“使民战栗”,孔子虽批评宰我“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伦语八佾),但也只是批评宰我不应该道出这一宗教的政治学秘密而已,并未否认神道设教的事实。不过从这一批评中也可以看出,孔子更重视祭祀的道德文化功能,认为祭祀祖先可以培养人们的孝道,可以化成民俗,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从而有助于

9、整个社会信赖体系的构建及社会秩序的稳固。这是孔子主张敬鬼神的主要原因。第二,正是从神道设教的考虑出发,孔子主张对鬼神之敬与祭祀必须按照一定“规矩”或礼仪形式来进行。这是因为,在春秋时期,整个社会的宗教文化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作体系,一是为周礼所规定的“祭法”系统,它把祭祀作为一种权利按社会的等级不同来予以分配,另一种是民间的原始巫术系统。事实上,从孔子关于鬼神的论述来看,原始的巫术迷信风气在当时是十分盛行的。毫无疑问,民间的这种多神教信仰倾向是国家宗教的一种离心力,它不利于等级制度的维护。所以,它为孔子所反对,孔子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论语为政)所谓“非其鬼”,就是指与自己没有关系

10、的鬼神,在孔子,主要是指那些在国家“祭法”系统之外的鬼神,其中特别是指与自己无血统联系的鬼神,也就是孔子所“不语”的“怪、力、乱、神”之类。与“奥神”相比,它们属于“小鬼”一类,各有专职,分工明确,因此它们似乎比“阎王”更能适应不同崇拜者的不同的实际而具体的需要,更受下层民众的欢迎,以至于时人有所谓“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论语八佾)的说法。对此,孔子明确表示反对,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当他的弟子求神以替他治病时,孔子说:“丘之祷久矣。”(论语述而)对于“小鬼”的功能表示怀疑。由此可见,孔子虽非无神论者,但他反对泛神论,他的鬼神观实际上是他的政治观的折射反映,他所谓“敬鬼神

11、而远之”的“远之”,就是告诉人们不要对鬼神过分地迷信,不要把鬼神的功能作泛化的夸大,不要把自我的拯救完全寄托于鬼神身上。很显然,孔子的这一思想是理性主义的。第三,孔子相信鬼神存在,而鬼神是人的另外一种存在形式,所以,人与鬼神的关系也可以表述为一种生与死的关系。他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为什么呢?孔子提出“先事人”“先知生”的观点,是强调“事人”“知生”的首要地位。在祭祀中,生者应体悟到对死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并因此在死者的影响下产生敬畏之心。君父活着,尽忠尽孝,不谈鬼神;君父死后,虔诚在心!从而从个体到社会都能做到“慎终,追远”,社会民风自然就淳厚了!这就是说,“远之”的意义乃是指一种客观的认知态度,同时也是要求主体不要迷失于信仰之中,要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立主体的人格价值与意义。当然,“远之”也离不开“敬”,没有“敬”,“远之”就会走向绝对,人的主体性就会产生一种膨胀性的张扬。可以说,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知”乃是一种中庸之智。在孔子那里,通过化宗教意义上的鬼神为人文意义上的鬼神,鬼神之内涵与功效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已经不徒有宗教迷信色彩和世俗功利意图,而主要成为孔子实践其政治主张和理想的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