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学案与测评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的变化(课堂演练).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9202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学案与测评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的变化(课堂演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1学案与测评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的变化(课堂演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1学案与测评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的变化(课堂演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1学案与测评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的变化(课堂演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1学案与测评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的变化(课堂演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11学案与测评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的变化(课堂演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11学案与测评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的变化(课堂演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11学案与测评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的变化(课堂演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11学案与测评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的变化(课堂演练).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11学案与测评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的变化(课堂演练).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11学案与测评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的变化(课堂演练).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11学案与测评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的变化(课堂演练).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11学案与测评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的变化(课堂演练).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11学案与测评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的变化(课堂演练).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一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创新题)读我国2005年和2050年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回答13题 1. 205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 人口总量大 B. 人口就业压力大C. 人口严重老龄化 D. 劳动力不足2. 2050年与2005年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0岁以下的各年龄段人口总量均减少 50岁以上的各年龄段人口总量均增加60岁以上的人口大约是2005年的3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有了明显的提高A. B. C. D. 3. 导致我国人口状况发生演变的原因,不可能是()A. 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B. 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福利的提

2、高C. 医疗卫生条件的日益改善D. 生育子女以及赡养老人的成本上升(2009济南模拟)下面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中,横轴表示时间,读图回答4、5题。 4. 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四图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5. 形成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的原因是()A. 出生率上升B. 出生率下降C. 死亡率上升D. 死亡率下降(2008全国卷)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6、7题。1982年1990年2000年总人口(万人)35167701014岁()35.2714.638.51564岁()58.3683.1590.3965岁及以上()6. 3

3、72.221.116. 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A.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 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 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 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7. 该城市是()A. 南京 B. 深圳 C. 西安 D. 沈阳(改编题)读图回答8、9题。 1950-2000年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8. 在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 亚洲 B. 大洋洲C. 非洲 D. 欧洲9. 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A. 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B.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问题

4、C.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D.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美国人口普查局近日宣布,在东部时间2006年10月17日清晨7点46分,美国人口总数突破三亿大关,这是美国人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读美国人口结构情况图,回答10、11题。 10. 美国人口增长与中国人口增长相比显著的特点是()A. 自然增长率高B. 人口呈负增长C. 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D. 人口死亡率低11. 美国人口构成的变化对美国积极的影响是()A. 交通通达性提高B. 文化多样化C. 劳动力数量减少D. 自由活动空间增大阅读下列材料和人口增长图,回答12、13题。 材料

5、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我国从20世纪中期以来的人口高速增长势头从1990年后渐渐得到控制。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翟振武说:“从1969年的8亿人口,到1974年的9亿人口,期间只用了5年时间。而从1981年起,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慢,从10亿到11亿、12亿人口各用了7年的时间,到13亿人口用了整10年时间。这样的慢速前行,主要的功劳就是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12. 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类型是()A. B. C. D. 13. 下列关于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较多B. 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C. 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大

6、D. 城市人口比重低(2010广东样卷)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甲)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乙),回答14、15题。 14. 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 总量呈下降态势B. 增长模式没有变化C. 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 总量仍呈增长态势15. 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 1990年以前B. 1990-2000年之间C. 2000-2004年之间D. 2004年以后下图是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的“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图”,据此回答16题。 16. 有学者就此统计图归纳出

7、我国1949年以来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六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阶段,我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3阶段,我国净增长人口最多 4阶段,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国策 5阶段,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时期A. B. C. D. 下图为我国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 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A. 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B. 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 C. 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小于城市 D. 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18.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 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 有利

8、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A. B. C. D. 二、综合题(共28分)19.读我国1982年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纵坐标表示年龄组别,塔底横坐标表示某一年龄组人口所占的数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在A、B两个年龄段中:A年龄段内人口增长的趋势是 ,原因是 。B年龄段内人口增长的趋势是 ,原因是 。(6分)(2)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4分)(3)为什么说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形势十分严峻?(6分)20. 读下列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回答问题。(12分) (1)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2分)(2)图示各省、

9、市、自治区中,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2分)(3)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 。(4分)(4)以上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型。(2分)(5)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的关系是 ;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是 。(2分) 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深圳市位于珠江口东侧,广深铁路终点。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以后,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旅游和农林牧渔并举的外向型综合性港口城市。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西南部。全区面积约为1

10、23万平方千米,有藏、汉、门巴、珞巴、回族等,据此回答1、2题。1. 当分析深圳市人口数量变化时,应重点分析()A.人口的迁移B. 人口的出生率C.人口的自然增长率D. 人口的死亡率2. 西藏自治区预测人口发展时,应重点考虑的是()A. 人口的出生率B. 人口的死亡率C. 人口迁移D.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35题。 3. 若此图表示“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 从北美洲迁往欧洲B. 从欧洲迁往南美洲C. 从北美洲迁往非洲D. 从大洋洲迁往美洲4. 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民工流可能是()A. 从湖南流往广东B. 从河

11、北流往山东C. 从新疆流往内地D. 从湖北流往重庆5.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A. 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B.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 解决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的问题D. 甲地环境优美6.读“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判断、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 注:迁入指数=某地区迁入人口数/全国各地区迁入人口数的总和A. 辽宁、江苏、湖北、贵州B. 贵州、湖北、江苏、辽宁C. 江苏、辽宁、贵州、湖北D. 湖北、江苏、辽宁、贵州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7、8题。年龄段(岁)01415293044455960男性人口

12、(万人)5.0425.1414.684.941.76女性人口(万人)3.8437.1011.634.011.78来源:学_科_网 7.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A.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 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C. 以青壮年男性人口为主D.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8.迁入人口对该城市的影响有()A. 缓解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B. 制约了该市经济的发展C. 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D.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2009全国卷)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后完成9、10题。 9. 1951-2000年,该国()A. 是人口净迁入国B. 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

13、方式C. 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 人口增长了15.1%10.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A. 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 可能位于欧洲C. 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 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 以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A. 8 000 B. 10 000C. 6 000 D. 4 50012. 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

14、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A. abc B.cbaC. bac D.acb(创新题)2009年春运工作从1月11日正式启动,2月19日结束,为期40天,其中春节前15天,节后25天。据国家发改委、铁道部等部门介绍,2009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将达到23.2亿人次,比去年春运增长3.5%。据此回答1315题。13. 2009年春运的旅客流属于()A. 国际人口迁移B. 国内人口迁移C. 省际人口迁移D. 人口流动14. 有关春运旅客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 春节前主要是从江西、贵州、四川、湖南、河南、安徽等民工输出大省前

15、往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B. 春运客流构成主要是学生流、民工流和探亲流C. 春节后学生流向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等高校集中地D. 农民工外出务工客流仍是春节客流的主要构成部分15. 每年春节期间铁路客运都要面临“春运”压力,其主要的原因是()A. 铁路运输速度慢B. 铁路货运量大C. 民工人数多D. 为了安全减少车次16.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 超出本国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权利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A. B. C. D. (改编题)下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

16、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读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区B. 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C. 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入区D. 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18.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 山西 江苏 新疆 黑龙江A. B. C. D. 二、综合题(共28分)19.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人口大国。 目前,我国有近14亿人。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12分)某地未来环境人口容

17、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表1)耕地森林面积淡水0.1公顷0.1公顷2 000立方米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表2)人口面积耕地森林面积年径流总量8 200万16万km2920万公顷800万公顷2 200亿立方米材料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结合表1、表2及有关材料,回答问题:(1)目前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未来 20 年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什么?(6分)(2)有人说:我国是人口大国,必然是人才强国,也必然对

18、社会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6分)20. (能力题)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的人口迁移基本经历了四个阶段:1954-1960年为 时期,其中,1954-1958年人口迁移主要原因是 ;1958-1960年人口迁移数量增加较大的原因是 。1961-1976年为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是 。1977-1984年为 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是 。1984年以后,我国人口迁移进入迅猛增长阶段,试从改革开放的角度分析这一阶段人口迁移的原因。(7分)(2)简述20世纪以前,我国大量剩余劳动力长期束缚在农村的原因。(4分)

19、(3)以农村向城市迁移为例,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各有何影响。(5分) 答案与解析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一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1. C【解析】由图可知,20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明显增多。2. D【解析】通过图像信息比较得出:50岁以下人口减少,50岁以上人口总量增多,且2050年60岁以上各年龄段人口大约是相应的2005年的三倍,高龄人口也明显增加。3. D【解析】图示人口演变,主要是新生人口减少和老年人口增加,这与计划生育政策和社会医疗卫生状况进步、福利条件改善、人们生育观念转变、人口寿命提高等密切相关。14. 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现在该省的人口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因此该省人口总

20、量仍呈增长态势。15. B【解析】该省人口中65岁的人口在1990年为5.59%,而到2000年达7.47,说明该省在1990年2000年之间老年人口达到7%,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16. 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2阶段出现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的现象,即出现负增长;净增人口是一定时期内出生人口数减死亡人口数,图中并不能得出3阶段净增长人口最多;4阶段人口死亡率变化较小,而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再结合横坐标的时间可以确定是实施计划生育的结果。17. D18. C【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所占比重不到50%,城市人口中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不到50%;

21、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9. (1)增长较快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人口出生率没有得到控制,因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增长速度变慢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一定控制(2)增长快,基数大,年轻化,农村人口多,分布不均。(3)人均资源产品、人均收入均较低。人口过度增长影响到劳动力就业、社会稳定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育龄妇女多,我国每年人口净增长多,人口压力仍很大。【解析】本题的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基本上是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结构的典型代表。即由于人

22、口出生率高、年龄结构偏轻,人口增长的后劲足。此类国家人口过度增长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要注意图中的B段年龄结构,是我国有别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之处,即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速度下降。至今,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较低,但人口的增长仍然较快,且人口老龄化严重。20. (1)上海宁夏(2)江苏上海(3)上海老年人口偏多,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人口死亡率较高(4)现代(5)负相关(经济越发达,出生率越低)负相关(经济越发达,自然增长率越低)【解析】由图可知5省市的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解答该题的突破口是明确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图中所

23、列举的各省、市、自治区中江苏省人口基数最大,用当地人口基数乘以自然增长率,可求得净增人口数。上海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其净增人口数最少。影响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压力。9. A【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变化,属于中等难度题。1951-2000年,该国人口总体上是迁入人口大于自然增长的人口数,是人口净迁入国;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在1971-198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人口的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迁入人口增长率之和大于15.1%。10. B【解析】因该国在20世纪70年代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当今世界

24、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均出现在欧洲。11. D12. C【解析】 “木桶理论”说明:环境人口容量不是由供养人口最多的资源决定,而是由供养人口最少的资源确定;我国现在的人口数量要比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少,但要比合理人口容量多。13. D14. A15. C【解析】第13题,正确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春运期间的旅客流属于人口流动。第14题,春节前“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的民工返回江西、贵州、四川、湖南、河南、安徽等民工输出大省。A项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第15题,结合材料分析可知,春运压力是由于民工人数过多导致的。16. B【解析】要实现合理人口容量和可持续发展,发达

25、国家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尊重人地和谐的客观规律。而发达国家超出本国范围索取资源会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不利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7.C18.D【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人口迁出量大于迁入量,是人口的迁出地区,而东南沿海地区正好相反,是人口的净迁入地区;黑龙江省是人口的净迁出地区,江苏大量人口的迁入是因为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但没有资源优势;山西因为煤炭的开发,新疆则因为国土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19. (1)森林耕地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控制人

26、口数量。(2)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未必是人才强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我国的劳动力要成为人才需要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来实现。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但人口多也会带来资源紧张、就业压力大、社会不稳定等问题,所以只有发展经济,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优化,建立良性人地关系,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2)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和许多政策的限制,隔绝了农村和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另一方面,农村过低的劳动生产率无法给城市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农民即使进入城市,也无法获得必需的生活资料。(3)对迁出地来说,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科技、思想

27、、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缓解农村人地矛盾,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环境保护,但会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的损失。对迁入地来说,缓解迁入地劳动力供求矛盾,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改变了城市经济结构,促进了城市商品流通,带动了周边农、林、牧、渔、副业的发展;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城市市民的思想发展;推动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加重了城市公共设施的负担,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加重了城市失业、交通拥挤等社会问题。【解析】本题主要通过流动人口数量增长的曲线图展示我国人口迁移四个阶段的情况。时间跨度大,涉及知识面广,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较大。回答时要结合教材、联系实际,才能得到比较完整的答案。回答人口迁移的影响时,要注意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