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昆明第一中学2021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1. 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B. 淀粉、糖原都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C.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还能调节细胞代谢D. 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答案】D【解析】分析】1.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2.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
2、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详解】A、生物大分子包括核酸、蛋白质和多糖,A正确;B、淀粉是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B正确;C、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还能调节细胞代谢,如胰岛素,C正确;D、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D错误。故选D。2. 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无机盐在细胞中多为离子状态,均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B. 某些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胞吐方式运出细胞C. 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减小D. 协助扩散过程中,载体蛋白不需要与被转运的物质结合【答案】B【解析】【分析】水、气体、脂类等物质主要以自由扩
3、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神经细胞中钾离子外流和钠离子内流均属于协助扩散。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胞吐,神经递质的释放为胞吐。【详解】A、某些无机盐进出细胞时通过的是离子通道,如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Na+的内流,A错误;B、某些小分子物质如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运出突触前膜,B正确;C、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因为失去水,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大,C错误;D、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时被转运的物质都需要与载体蛋白结合,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属于简单题。考生要能够识记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分别从运输方向、是
4、否需要消耗能量、是否需要载体等方面进行区分识记。3. 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B.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先弥散到内环境中,再作用于靶细胞C. 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D. 溶菌酶杀灭细菌可发生在内环境中【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的媒介。【详解】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A选项正确;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先弥散到内环境中,通过体液运输,再作用于靶细胞,B选项
5、正确;C、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发生在骨骼肌细胞内,C选项错误;D、溶菌酶是免疫活性物质,杀灭细菌可发生在内环境中,D选项正确。故选C。4.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调控,合成后又会影响基因的表达B. 乙烯利、NAA是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索相比,其作用效果更稳定C. 番茄开花后,喷施一定浓度乙烯利能促进果实发育,获得无籽番茄D. “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预实验需设置空白对照,正式实验则不需要【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也可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详解】A、植物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的
6、调控,又影响基因的表达,A正确;B、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植物体内一般没有分解它们的酶,故它们的作用效果更稳定,B正确;C、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不能促进果实发育,番茄开花后传粉已完成,不能获得无籽果实,C错误;D、“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预实验中,需设置空白对照,正式实验时已确定了最适浓度的范围,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D正确。故选C。5. 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 变异是不定向的,故生物进化与变异的方向不可能一致C. 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生殖隔离,但都要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D.
7、 不同种群都向适应无机环境的方向进化就是共同进化【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B、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进化与变异的方向有可能一致,B错误;C、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漫长
8、的进化过程,如某些多倍体的形成,C错误;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D错误。故选A。6. 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症和白化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均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性状B. 导致两种遗传病的根本原因均是相关基因发生突变C. 若父母表现型正常,女儿一定不会患这两种病D. 禁止近亲结婚对降低这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效果不明显【答案】B【解析】【分析】1.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伴X隐性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2.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
9、解】A、白化病的致病基因可通过控制酪氨酸酶的合成间接控制人的性状,人红绿色盲症则不是,A错误;B、两种遗传病均是相关基因突变所致的单基因遗传病,B正确;C、白化病中,若父母亲均为携带者,女儿有可能会患这种病,C错误;D、两种病都属于隐性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降低这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D错误。故选B。7. 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受到调控凋亡的过程。(注:图中的核酸内切酶,能切割DNA分子形成片段;蛋白酶,能选择性地切割某些蛋白质)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膜表面受体与调亡诱导因素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的功能。(2)核酸内切酶作用于DNA分子中的_键,形成DNA片
10、段,使正常基因失去功能不能表达。蛋白酶能破坏特定出白质中的_键,形成多肽片段,使蛋白质失活。细胞中凋亡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最终通过_(填细胞器名称)来实现。(3)图中所示的吞噬作用,是指一些特化的细胞,如吞噬细胞_损伤、衰老的细胞的过程。与分解凋亡细胞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答案】 (1). 信息交流 (2). 磷酸二酯 (3). 肽 (4). 核糖体 (5). 摄取和处理 (6). 溶酶体【解析】【分析】细胞凋亡过程受基因控制,通过凋亡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它是一种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首先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出凋亡信息,激活细胞中的凋亡
11、基因,执行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最后变成小泡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在细胞内完成分解。【详解】(1)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受体的存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息交流的功能。(2)核酸内切酶破坏DNA分子的磷酸二酯键,从而形成DNA片段,使正常基因失去功能。蛋白酶能够破坏特定蛋白质中的肽键,从而形成多肽片段,导致蛋白质失活。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3)吞噬细胞能够摄取和处理损伤、衰老的细胞。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与凋亡细胞分解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凋亡机制及胞吞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8. 为了研究棉花植株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的关
12、系,某生物兴趣小组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棉花植株在黑暗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氧气的消耗量以及光照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氧气的释放量,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测定棉花植株氧气释放量时,应保持_(答两点)等环境因素相同、适宜且始终一致。 黑暗中棉花植株单位时间内氧气的消耗量,代表的是_速率。(2)据图分析, 20时棉花叶肉细胞中合成H的场所有_;若长期处于30下,棉花植株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 ; 40 C时,棉花叶肉细胞中用于光合作用CO2的来源有_。【答案】 (1). 光照强度、初始CO2浓度 (2). 有氧呼吸 (3).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4). 能 (5
13、). 净光合作用速率大于零,有有机物的积累植株生长 (6). 线粒体和细胞外【解析】【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图上单位时间氧气的消耗量表示有氧呼吸速率,单位时间氧气的释放量表示净光合速率。【详解】(1)控制变量法,当温度一定时,实验中测定棉花植株氧气释放量时,应保持光照强度和初始CO2浓度始终一致; 黑暗中棉花植株单位时间内氧气的消耗量,代表的是有氧呼吸速率。(2)据图可知,20摄氏度时棉花细胞可以光合作用,也可以呼吸作用,所以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若长期处于30下,棉花植株能正常生长,原因是净光合作用速率大于零,有有机物的积累,植株生长;
14、 40 C时,棉花叶肉细胞中用于光合作用CO2的来源有线粒体和细胞外。【点睛】本题熟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当净光合速率大于零时植物有有机物的积累,可以正常生长。9. 某种鼠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和a控制。A+(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 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回答下列问题。(1)A+、A和a基因在遗传时遵循_定律。 该种鼠的成年个体最多有_种基因型。一只黄色雌鼠和一只黑色纯合雄鼠杂交,后代可能出现_种表现型。(2)为确定A+基因与A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科研团队用_雌鼠与纯合的_雄鼠多次交配获得到较多子代,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不考虑基因突变)。_,则可确定
15、显隐性关系为A+基因对A基因为显性。若子代全灰色鼠,则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为_。【答案】 (1). 基因的分离 (2). 5 (3). 2 (4). 黄色 (5). 灰色 (6). 子代出现黄色鼠 (7). A基因对A+基因为显性【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a决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详解】(1)A+、A和a属于复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基因A+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所以该鼠种群中存活小鼠毛色的基因型有A+A、A+a、AA、Aa、aa5种基因型;一只黄色雌鼠(A+A或A+a)和一只黑色雄鼠(aa)杂交,后代
16、可能出现黄色(A+a)、灰色(Aa)或黄色(A+a)、黑色(aa)共2种表现型。(2)据图干信息可知,为确定A+基因与A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应选择A+A(黄色雌鼠)与AA(纯合的灰色雄鼠)杂交,杂交组合为A+AAAA+A、AA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若A+基因对A基因为显性,则子代A+A为黄色,AA为灰色(子代出现黄色鼠)。若A基因对A+基因为显性,则子代A+A和AA均为灰色。【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再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10. 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局部),图乙表示该草原食草动物捕食强
17、度对生产者有机物积累速率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鹰处于第_营养级;若蛇消失,导致鹰的数量增加,其原因是_。(2)该生态系统中除图甲所包含成分外,还有_和分解者。分解者能将动物排遗物、动植物遗体残骸分解成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功能。(3)图乙中,食草动物捕食强度低于a时,生产者有机物积累速率随捕食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确定该草原最大载畜 量时,食草动物捕食强度不能超过图中_点水平。该生态系统中某种牧草的环境容纳量是指_。【答案】 (1). 三、四 (2). 蛇的消失使鹰所处营养级降低,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减少,鹰能获取更多能量,
18、导致鹰的数量增加 (3).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 物质循环 (5). 食草动物的捕食降低了植物间的竞争 (6). c (7).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某种牧草的种群最大数量【解析】【分析】分析甲图:植物是生产者,其余动物均为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析乙图:c点之前生产者有机物积累速率大于0,而c点之后有机物积累速率小于0。【详解】(1)图甲中,在“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鹰占第三营养级,在“植物昆虫鸟鹰”以及“植物鼠蛇鹰”这两条食物链中鹰均处于第四营养级;若蛇消失,会使鹰所处营养级降低,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减少,鹰能获取更多能量,所以
19、会导致鹰的数量增加。(2)图甲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所以该生态系统中除图甲所包含成分外,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分解者。分解者能将动物排遗物、动植物遗体残骸分解成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的功能。(3)食草动物捕食强度低于a时,生产者有机物积累速率随捕食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原因可能是食草动物的捕食作用降低了植物间的竞争,植物获取的阳光增加。该草原最大载畜量时,食草动物捕食强度不能超过c点,原因是超过c点以后生产者有机物积累速率小于零,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该生态系统中某种牧草的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
20、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某种牧草的种群最大数量。【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 研究发现,长期酒精刺激能使大鼠小肠黏膜上需氧菌总数增加,这些菌过度生长可增强对外源性乙醇的氧化,导致大量有害的乙酸盐和乙醛在肠道内积累,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某研究小组欲从大鼠肠道中筛选出降解乙醛的菌株。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基中除了含有水、NaCl、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等物质外,还需要添加_来获得高效降解乙醛的菌株,从功能上划分这是_培养基。某同学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
21、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_。(2)操作者双手常用_(填“氯气”“乙醇”或“高锰酸钾”)消毒。采集得到大鼠小肠内容物后,在_环境下接种到培养液中,使用摇床培养的目的是_。(3)需长期保存菌种,可以采用_的方法。制药工业生产上采用_技术,将筛选到的菌种固定,能阻隔其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毒害,增加使用寿命。【答案】 (1). 一定浓度的乙醛 (2). 选择 (3). 加热前锅内冷空气没有排尽 (4). 乙醇 (5). 无菌 (6). 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增加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7). 甘油管藏 (8). 固定化细胞【解析】【分析】微生物
22、常见的接种方法:1、平板划线法: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开始的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细菌数量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的涂布在培养基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1)培养基中除了含有水、NaCl、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等物质外,还需要添加乙醛;从功能上划分这属于筛选培养基;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没有达到相应的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使用前锅内的冷空气没有排尽;(2)操作者的双手通常用乙醇消毒;采集到样本后,需要在无菌环境中进行接种;使用摇床培养
23、的目的是使菌体和培养液充分接触;(3)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制药工业生产上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接种与保存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记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能够联系实际生产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 Leigh 氏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障碍疾病,其致病基因位于线粒体DNA上。一位母亲约有1/4的线粒体携带这种致病基因,她的前两个孩子均为该病患者。她的第三个孩子因为接受另一名女性捐赠的健康基因而成为全球首个拥有“三个父母”的男婴。回答下列问题。(1)该健康男婴孕育过程中依次使用了_、 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2
24、)图示过程中代表捐赠健康基因的母亲卵母细胞的是_(填“A”或“B”),判断的依据是_。在体外受精前要对采集到的精子进行_处理才能与卵子受精。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要移入_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再移植到母亲体内,早期胚胎发育到_阶段的某一时刻,会冲破透明带,称之为“孵化”。(3)早期胚胎需经过_(水平)检测合格后才能植入母亲的子宫继续发育。(4)该母亲的前两个孩子均患病的原因是_。在本次胚胎孕育过程中,医疗团队特意选择了男性胚胎移人子官发育,原因是_。【答案】 (1). 核移植 (2). A (3). 重组的卵细胞获取的是卵母细胞A中的细胞质,说明A的细胞质基因是正常的,所以代表捐赠健康基因母亲
25、卵母细胞的是A (4). 获能 (5). 发育 (6). 囊胚 (7). DNA分子 (8). 该母亲可能产生含较多缺陷线粒体的卵细胞,而受精卵的线粒体几乎全都来自于卵细胞,导致前两个孩子患病 (9). 因为男性的线粒体不会遗传给后代【解析】【分析】图中首先对卵母细胞A去核得到无核卵母细胞,对卵母细胞B去核得到供体细胞核,然后进行细胞核移植,再经过体外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通过早期胚胎培养形成早期胚胎,最后进行胚胎移植。【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健康男婴孕育过程中依次使用了核移植、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2)图示过程中,重组的卵细胞获取的是卵母细胞A中的细胞质,说明A的
26、细胞质基因是正常的,所以代表捐赠健康基因母亲卵母细胞的是A。在体外受精前要对采集到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要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再移植到母亲体内;早期胚胎发育到囊胚阶段的某一时刻,会冲破透明带,称之为“孵化”。(3)早期胚胎需经过DNA分子水平检测合格后才能植入母亲的子宫继续发育。(4)根据题意可知,该母亲约有1/4的线粒体携带有这种致病基因,说明该母亲可能产生含较多缺陷线粒体的卵细胞,而受精卵的线粒体几乎全部来自于卵细胞,导致前两个孩子患病。在胚胎孕育过程中,由于男性的线粒体不会遗传给后代,因此医疗团队特意选择了男性胚胎移入子宫发育。【点睛】本题以Leigh氏综合症为题材,考查了胚胎工程的有关知识,答题关键在于掌握受精作用过程的实质以及受精卵中细胞质的来源,能够根据图示信息确定过程中所运用的胚胎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