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296.50KB ,
资源ID:691472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9147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课件%2B教材梳理点拨第1单元 第3课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课件%2B教材梳理点拨第1单元 第3课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3课宋明理学学习目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1.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教材整理1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1)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3)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3唐朝(1)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2)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误区警示对“三教合一”的认识“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

2、“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三教合一”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面临挑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以及儒家思想的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教材整理2程朱理学1形成(1)背景: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2)形成: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2主张(1)“二程”哲学观(核心):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道德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2)朱熹道德观: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

3、理,灭人欲”。认识论: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3地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4影响(1)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2)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日本、朝鲜和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3“学思之窗”:请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方法有什么启发?【提示】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对外界事物深入细致地探究,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启发:首先要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然后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教材整理3陆王心学

4、1内容代表哲学观认识论陆九渊(南宋)“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王阳明(明朝)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2.影响(1)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2)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强调格物致知。2.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3.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探究点一程朱理学史 料解 读史料一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

5、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河南程氏遗书注意“天理”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史料二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 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朱子语类由史料中关键语句“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来总结朱熹的主张,进而分析其目的【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分析“二程”的主要观点。【提示】天下万物都可以用“理”来解释,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2)根据史料二,分析在伦理观上朱熹提出的主张。目的何在?【提示】主张:“三纲五常”即为天理。目的: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史论拓展】程朱理学的三大特点(1)儒学进一

6、步思辨化。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这是程朱理学的突出特点。(2)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程朱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化、道化的特点。程朱理学把佛化、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并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探究点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史 料

7、解 读史料一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由史料中“二程”的“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和朱熹的“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可得出他们在认识论上的主张,进而分析其进步作用史料二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陆九渊象山先生文集抓住朱熹、二陆在“教人”上的差异【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分析“二程”和朱熹在认识论上提出的主张。有何进步作用?【提示】主张:“格物致知”。作用:对于探究科学知识和规律,由

8、浅入深、去粗取精的认知规律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2)根据史料二回答,朱熹与陆九渊兄弟在哪一方面产生了矛盾,各自的主张是什么?【提示】在探求理的途径上产生分歧。朱熹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史论拓展】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比较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对“理”的具体认识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心”即“理”也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达到“理”的途径“格物致知”,体验“天理”“发明本心”;克服私欲,回复良知相同点内容都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继承孔孟“仁”“礼”思想,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实质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存天理,灭人

9、欲”)影响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欲求,但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到了积极作用王阳明在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导学号:71640004】A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达到本善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增长知识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解题模板】抓关键题干中“不用求人更问人”“致良知”“漫从故纸费精神”是解题的关键语句,然后再结合选项进行判断排易误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即反省内心而不是向外部世界探求,故B项错误;“漫从故纸费精神”说明王阳明不主张从书籍中增长知识,故C项错误;“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说

10、明王阳明不主张向人求问,故D项错误验结论由题干中“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体现了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达到本善,故A项正确【答案】A1现代史学家陈寅恪认为:韩愈不仅“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而且“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韩愈在文化学术上的贡献在于()A致力于复兴儒学B主张儒、佛、道并重C创立了理学体系 D提出“致良知”学说【解析】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开启了宋代学者复兴儒学的新局面,为理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B项与韩愈主张不符;C项发生于宋代;D项是心学家王阳明的思想主张。【答案】A2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A尊道礼佛之风盛行B心学广泛传播C以“理”

11、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D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A项是隋唐时期的社会风气,排除;B项在明朝时期较为流行,排除;D项是从西汉时期开始的,排除。C项符合两宋时期思想发展的状况,这一时期形成了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思想体系。【答案】C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答案】C4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的共同之处是()A知行合一,发于本心B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D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解析】A、C两项是王阳明心学的内容,故排除;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是

12、程朱理学的主张,故排除B项;双方都认为,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所以要遏制人的私欲,以做到“存理去欲”,故D项正确。【答案】D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宋智圆材料二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

13、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大学章句材料三王阳明:“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朱熹怎样的观点?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主要阐述了王阳明的什么观点?【解析】第(1)问应依据材料概括为“三教合一”。第(2)问应紧扣朱熹“格物致知”作答。第(3)问注意从材料三中获取有效信息,指出王阳明“致良知”的观点。【答案】(1)三教合一。(2)观点:格物致知。最终目的:“穷理”,朱熹把探究“理”作为认识的最终目标。(3)天理就在心中,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