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9145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高二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木刻楞是一种民居建筑,其选材自然

2、,以原木相互搭接,建木刻楞的传统方法是要垫苔藓。据专家研究,木刻楞有调节温度、水分和平衡情绪的作用,冬暖夏凉,被誉为“长寿木屋”。下图示意木刻楞民居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木刻楞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该民居建筑最可能位于A. 青藏高寒区B. 太行山区C. 甘肃西北部D. 内蒙古东北部2. 木刻楞建设过程中,在原木间垫上苔藓的主要目的是A. 防风保暖B. 利于空气流通C. 防虫防蛀D. 增加建筑美感【答案】1. D 2. A【解析】【1题详解】以原木相互搭接,建木刻楞的传统方法是要垫苔藓,苔藓多生于阴湿环境中,苔原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局部生长在树木线以上的高山地区。木材、苔

3、藓说明该地区是较高纬度林区,青藏高寒区、甘肃西北部不是林区,AC错误。太行山区纬度低,苔藓较少,B错误。内蒙古东北部是大兴安岭,是较高纬度林区,木材、苔藓丰富,适合修建木刻楞民居建筑,D正确。故选D。【2题详解】木刻楞选材自然,以原木相互搭接,木刻楞房门大部分朝北开,留出南墙多开窗户,以增加采光面积,冬暖夏凉。因其所处地理环境可知更加注重防寒保暖,苔藓稍有湿气就生长,逐渐填满空隙,增强保暖效果,并不是为了防止虫蛀,A正确,C错;垫上苔藓不利于空气流通,B错。增加建筑美感不是其主要目的,D错。故选A。【点睛】北方民居的特点:屋顶较平,门窗少且小,墙较厚。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降水较少。下图示

4、意我国某地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图中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 内蒙古高原B. 黄土高原C. 云贵高原D. 青藏高原4. 影响图中地形发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流水侵蚀B. 流水沉积C. 风力侵蚀D. 冰川侵蚀【答案】3. C 4. A【解析】【3题详解】在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约达130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如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等。图示地区有溶洞、地下河,为喀斯特地貌,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贵高原,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题详解】从上题分析可知,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流水的溶蚀作用属于流水侵蚀一种特殊形式,故A正确,

5、BCD错误。故选A。【点睛】常指石灰岩地区的地表常见的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天坑、落水洞、溶蚀洼地、盲谷以及地下发育的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地貌形态。对于石灰岩地区上述独特的地貌,国内外学术界均以南斯拉夫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区喀斯特地貌高原的地名来命名,即“喀斯特地貌。过去我国曾用过“岩溶地貌”一词。下图示意拉萨、乌鲁木齐、成都、上海四城市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年变化折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代表上海的是A. 城B. 城C. 城D. 城6. 图中反映的城市日平均日照时数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的配对,最符合的是A. 城,年均值大纬度位置B. 城,年变化大

6、白昼长度C. 城,6月偏少海陆位置D. 城,年均值小年降水量【答案】5. C 6. B【解析】【5题详解】根据我国的年太阳辐射分布图和图中四城的日照时数分析,城日照最少,为我国太阳辐射贫乏的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城的年太阳辐射多且全年分布平均,应是拉萨市;城的年太阳辐射较多且夏季更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夏季降水少,晴天多,纬度高,昼长长,太阳辐射较多),为乌鲁木齐;上海6月正值梅雨季节,阴天多,日照偏少,7、8月份有伏旱,天多、光照强,所以城为上海;故C正确。6题详解】为拉萨,年均值大主要是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的量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

7、的太阳辐射能量多,是海拔、天气状况造成的,A项错误。城为乌鲁木齐,日照年变化大纬度较高,昼长长度年变化较大;B正确。城为上海,6月正值梅雨季节,阴天多,日照偏少的原因是天气状况,C项错误。城为成都,年均值小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是天气状况造成的,D项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太阳高度、云层厚度、海拔高度、昼夜长短等;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原气候,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等物候线是指同一日期出现同一物候(如桃花始开)的地点连成的线。到了秋季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绿色褪去,而呈黄色。下图

8、示意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广西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向南发生弯曲的原因是A. 距海远B. 纬度低C. 地势高D. 降水少8. 11月28日银杏叶还未全部变色的城市是A. 武汉B. 杭州C. 广州D. 长沙【答案】7. C 8. C【解析】【7题详解】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向南弯曲,说明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提前。广西北部地形以丘陵、高原为主,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相应提前,故C正确;广西南部濒临南海,海陆位置与广东相差不大;广西与广东纬度相当,两地降水都较丰富,故A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由题干可知,银杏叶变色的时间是秋季,是因为秋季气

9、温降低;阅读地图,武汉、杭州、长沙在11月28日以前银杏叶全部变色,广州距离11月28日银杏叶全部变色等物候线远,位置更靠南,气温降低的更晚,银杏叶全部变色时间更晚,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可能蒸发量是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体保持充足供应的蒸发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降水量、可能蒸发量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该地最可能位于A. 华北平原B. 黄土高原C. 东南丘陵D. 东北平原10. 推断该地最易发生火灾的月份是A. 3月B. 6月C. 9月D. 12月【答案】9. C 10. D【解析】【9题详解】从降水量曲线中可知,该地5、6月份降水最多,7月份降水较少,8月降水增多,可

10、能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5、6月份中国雨带大致移到此地,降水多;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8月份后受台风影响带来降水,C符合。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7、8月份降水多,AB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火灾发生的容易程度跟可燃物的干燥程度大致呈正相关。即可能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时,易发生火灾;且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差值越大,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越大。读图可知,8月中旬到次年3月,该地可能蒸发量比降水量大,易发生火灾。选项中3月和12月位于该时段内,其中12月份该地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差值大于3月份,即该地12月份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最大,D正确。故选D。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

11、;用船摆渡过河,曰渡。图1示意我国某区域。图2示意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关于图中引水工程叙述正确的是A. 调水方向由北向南B. 沿线需逐级抽水C. 调出区河流中下游水质变差D. 调入区土壤盐碱化减轻12. 比较图中引水工程的调入区和调出区,其相似的地理特征是A. 自然景观B. 耕地类型C. 汛期长短D. 降水季节变化13. 关于图中黄河古渡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碛的下游B. 位于干支流交汇处附近C. 碛可以降低黄河古渡水位D. 碛可以加快黄河古渡水流【答案】11. C 12. D 13. B【解析】【11题详解】图1中引水工程,是将南部长江流域的水调入渭河流域,属于南

12、水北调,A错。秦岭以北南高北低,可以自流引水,B错。调出区水源减少,河流中下游水质变差,C对。调入区水资源总量增多,地下水上升,土壤盐碱化加重,D错。故选C。【12题详解】比较图1中引水工程的调入区和调出区,可以看出两地同属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一致,径流量季节变化相同;两地热量带不同,自然景观不同;降水量不同,北方是旱地、南方是水田;南方汛期长,北方汛期短,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3题详解】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曰渡。根据图例及海拔高度,图2黄河古渡位于碛的上游,A错误。位于干支流交汇处,B正确。碛可以抬升黄河古渡水位,C错误。碛可以使黄河古渡水流减慢,D错误。故

13、选B。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逐渐演变为咸水湖。夏季青海湖流域风力最小,湖水表层平均温度约为16,底层平均温度约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下图示意青海湖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A. 入湖径流减少B. 湖水蒸发加剧C. 入湖盐类物质增多D. 外泄河道被阻断15. 青海湖表层水温与底层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A. 湖底释放热量增多B. 阳光透射深度增大C. 湖水上下扰动加剧D. 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16. 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A. 湖水面积一年中最大B. 底层水温低于表层C. 湖面中部结冰比湖岸晚D

14、. 湖水盐度一年中最低【答案】14. D 15. C 16. C【解析】分析】【14题详解】由材料知,青海湖以前与黄河水系相通,水体可以交换,湖水可以流出,盐分不易积累,所以为淡水湖。而后来地形隆起,形成倒淌河,青海成为内流湖,河流水只有注入没有河水流出,湖水不能与外交换,盐分积累,逐渐演变为咸水湖。所以根本原因是外泄河道被阻断,D正确。故选D。【15题详解】材料中提到夏季风小,水温分层明显,而秋季风大后,分层不明显。可以推断风力大使得湖水上下扰动剧烈,湖水上下运动使得湖表层与底层水交换频繁,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水温分层不明显,C正确。故选C。【16题详解】冬季,湖水表层结冰,底层可能还不结冰

15、,由此可见底部温度高,B错。夏季河流注入湖泊内的数量大,湖泊水面大,A错。湖岸水浅,比湖心结冰早,C对。冬季,青海湖表层先结冰,盐分析出,导致底层未结冰的湖水盐度升高,因此底部湖水的盐度高于表层,D错。故选C。【点睛】咸水湖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古代海洋的遗迹;另一种是内陆河流的终点,由于这些湖泊都处于内陆地区,蒸发量比较大,所以河流带来的矿物质就被浓缩了,所以变成了咸水湖。成贵高铁于2019年12月16日全线开通。成贵高铁起于四川省成都市,终于贵阳市,为新建客运专线。全线桥隧比重达到78.6%,占线路总长的29.69%,隧道有183座,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在成贵

16、铁路修建中,大多不再使用河墩跨桥设计,如鸭池河大桥。下图示意我国西部地区局部高铁分布与成贵高铁走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成贵高铁走向弃直取弯原因可能是 沿线地形平坦,工程量小,造价低 助推沿线地区脱贫攻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避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减少重复性建设 合理布局高铁网,使西南三省市更广泛的区域受益A. B. C. D. 18. 在成贵铁路修建中,大多不再使用河墩跨桥设计的原因是A. 减少洪水对桥墩的冲击B. 保护水源,减少水污染C. 为了保护珍稀鱼类栖息地D. 节省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答案】17. D 18. C【解析】【17题详解】全线桥隧比重达到78.6

17、%,占线路总长的29.69%,隧道有183座,说明地形崎岖,工程量大,造价高,错。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成贵高铁走向弃直取弯原因可能是照顾老少边穷地区,有利于扶贫,对。避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减少重复性建设,对。合理布局高铁网,使西南三省更广泛的区域受益,对。D对,ABC错。故选D。【18题详解】成贵铁路大多跨越河段大桥桥墩不涉水,原因是为了保护珍稀鱼类栖息地,C对。中国技术发达,桥墩抗洪水侵蚀能力强,A错。桥墩建设对水源污染较少,保护水源、减少水污染不是主要原因,B错。大桥桥墩不涉水,对建筑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加大了工程量,增加了工程造价,D错。故选C。下表示意我国某地区农事安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19. 该地区最可能是A. 松嫩平原B. 成都平原C. 华北平原D. 江汉平原20. 作物I最可能是A. 春小麦B. 冬小麦C. 玉米D. 水稻【答案】19. C 20. B【解析】【19题详解】按照熟制,寒温带、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两年三熟,亚热带一年两熟到三熟,热带一年三熟。该地作物可以越冬,说明该地不是松嫩平原;表中作物熟制不是一年两熟,应该接近两年三熟;冬小麦一般6月份成熟,7-11月种植作物(玉米);该地是华北平原。C正确。松嫩平原是一年一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是一年两熟到三熟,ABD错误。故选C。【20题详解】根据表格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作物秋季播种,越冬后,夏季收获,应为冬小

19、麦,B对,A错;水稻主要种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热量充足,一年两熟,玉米主要种植在东北平原,一年一熟,CD错误。故选B。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县内森林覆盖率达72%。20世纪80年代,为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安吉县走“工业强县”之路,环境污染加剧。面对困境,安吉县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路子,真正实现了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下图示意安吉县位置及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20世纪80年代前,安吉成为贫困县的主要原因是A. 地形崎岖B. 灾害多发C. 生态脆弱D. 交通不便22. 20世纪80年代,助推安吉县走“

20、工业强县”之路的主导产业最可能是A. 造纸B. 竹编C. 制茶D. 旅游23. 推测安吉县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主要途径是A. 大力开发森林,重点发展林业B. 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C. 利用劳动力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D. 吸引人才落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答案】21. D 22. A 23. B【解析】【21题详解】读图可知,安吉县地处三面环山、中间凹陷的盆地内部,受地形阻隔,交通不便,限制了经济发展,故交通不便是安吉县成为贫困县的主要原因。D正确。河流经过地区较为平坦,A错误。位于东部地区,海拔起伏不太大,平地较多,地质灾害不多、生态环境较好,BC错误。故选D。【2

21、2题详解】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县内森林覆盖率达72%,安吉县走“工业强县”之路,环境污染加剧。20世纪80年代,安吉县可能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造纸业,造纸业对水污染较严重,导致安吉县环境污染加剧。主导产业最可能是造纸业,A正确。竹编、制茶、旅游环境污染小,BCD错误。故选A。【23题详解】“20世纪80年代,为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安吉县走“工业强县”之路,环境污染加剧”,因此AC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20世纪80年代前安吉成为贫困县,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技术不发达,D错误。结合材料可知,安吉县充分利用“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生态

22、旅游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B正确。故选B。阿迪达斯是德国著名运动品牌。1980年其生产线开始逐渐转入中国东莞、中山等城市。到2006年,在中国建立了世界范围内产能最大的生产流水线。然而,2012年左右,印度尼西亚开始超越中国成为阿迪达斯全球产能最大的制造基地。2017年,该公司宣布重回德国建设智能机器人制造运动鞋工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 与印度尼西亚相比,阿迪达斯率先将生产线设在中国东莞、中山等城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原料B. 土地C. 市场D. 政策25. 2017年德国吸引阿迪达斯回国设厂的主要优势是A. 资金充足B. 交通运输便捷C. 科技发达D. 生产效率提高【答案】24. D

23、 25. D【解析】【2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阿迪达斯生产线开始进入中国东莞、中山等城市的时间在1980年前后,此时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在政策方面具有优势,D正确。该公司的产品并非在当地销售,且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对于原料需求量不大,AC错误。土地和印尼相比优势不大,B错误。故选D。25题详解】2017年,该公司宣布重回德国建设智能机器人制造运动鞋工厂,是由于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D正确。而资金、交通、科技是德国很早就有的优势,ABC错误。故选D。【点睛】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原料(临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2.能源;3.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设,可降低成本);4.水

24、源充足(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经济因素:1.市场(人口稠密,市场广阔);2.交通(临海或临港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路航空港,交通便利);3.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4.技术(科技发达,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者素质高);5.农业基础好(临近商品粮基地等)。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防安全,个人偏好,工业惯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绵延400余千米,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区有众多河流发源地或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 下图示意太行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貌分布。(1)说明

25、图中山脉东侧或西侧主要地形区的地形特征。(2)分析该山脉对东侧地形区气候影响。(3)植树种草可改善山脉西侧地形区的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请说明理由。【答案】(1)东侧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平坦广阔。西侧地势东高西低;以高原为主,千沟万壑。(2)冬季,该山脉阻挡冬季风,使其东侧地形区气温相对较高;夏季,该山脉抬升作用显著,使其东侧地形区降水增加。(3)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其树木冠层、枯枝落叶、草地等截留(或拦蓄)降水,有利于水分下渗,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减少地表径流量,减少对地表的直接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形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和植树造

26、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详解】(1)读等高线图可知,图中区域东侧等高线稀疏,等高线数值少于200m,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平坦广阔。图中区域西侧等高线数值大于1000m,以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千沟万壑,中间区域等高线密集,等高线数值从200m升到1000m,为太行山区。(2)根据上题结论,可知图中山地为太行山,太行山冬季阻挡了西北季风,使山地东侧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夏季时,太行山东坡为为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增多,导致山麓地带形成冲积扇,提高了平原地区的土壤肥力。(3)山地西侧是黄土高原,在黄土高原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减少地表径流

27、量,减少对地表的直接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另外植树造林可以降低风速,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减轻风、旱、涝等灾害。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洋县北部的华阳古镇,地处秦岭南坡腹地,境内的兴隆岭一带气候暖湿,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洋县东部的黄金峡分为上、下两段,河道上段浅宽,下段深窄,两岸山林茂密。汉江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故黄金峡有“过滤器”之称。东汉蔡伦在洋县首先使用树皮制造出低廉优质纸张,受到汉和帝称赞,造纸术得到推广。下图示意洋县及周边地区。(1)说明兴隆岭附近南侧谷地对其降水所起的作用。(2)说明汉江流经黄金峡后水质变清的原因。(3)分析东汉时期洋县发展造纸作

28、坊的有利条件。【答案】(1)该谷地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其成为东南暖湿气流的通道,水汽易于抵达,降水多。(2)河道上段浅宽,水流缓慢,有利于泥沙沉积;山高谷深,两岸森林茂密,人类活动较少,水土流失较轻,进入峡谷的泥沙少。(3)山林茂密,原料丰富;河水清澈,水质优良;邻近古道,便于外运。(任答2点即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和工业区位条件问题,以及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详解】(1)据图可知,黄金峡、酉水溪等谷地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成为东南暖湿气流的通道,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水汽更加充足。(2)根据材料,河流上段浅宽,说明水流缓慢,泥沙堆积多,河流泥沙含量

29、较多,河水混浊。下段深窄,山高谷深,两岸森林茂密,人类活动较少,植被保持水土功能强,水土流失较小,进入峡谷的泥沙少,所以水变清。(3)工业区位条件应从原料、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水源等方面考虑。造纸作坊需要的原料是木材,据材料可知,该地山林茂密,因此原料丰富;据图可知,河流众多,且河水清澈,因此水质优良;据图例可知,该地临近古道,便于外运,交通便利。【点睛】兴隆岭一带被誉为“西北小江南”,华阳古镇地处秦岭南坡腹地,兴隆岭地处冬季风的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较小,冬季较温暖;而夏季盛行东南风,兴隆岭地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水热条件好,被誉为“西北小江南”。28.

3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鄱阳湖内有一百多种鱼类,其中名贵佳品当数银鱼。银鱼为一年生小型鱼类,以浮游动物和小型鱼虾为食,喜居避风、静水的湖汊、港、湾之中,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20世纪60年代前,鄱阳湖天然银鱼产量较大。80年代后,天然银鱼产量大幅下降。如今,我国银鱼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下图示意鄱阳湖水系。(1)分析60年代前鄱阳湖天然银鱼产量较高的自然原因。(2)说明80年代后鄱阳湖天然银鱼产量大幅下降的人为原因。(3)说明如今银鱼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原因。【答案】(1)湖泊面积大,水域辽阔;静水的湖汊、港、湾众多,利于银鱼生长繁殖;注入湖泊的河流众多,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

31、任答2点即可)(2)受围垦和工业生产的影响,向湖内排放的工农业污水增多,银鱼的繁殖和生长环境恶化;人类无节制的捕鱼。(3)天然银鱼产量大幅降低;银鱼市场需求量增大;银鱼养殖技术水平提高;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任答2点即可)【解析】【分析】题目通过鄱阳湖银鱼的生活习性及银鱼产业的发展历程,考查区域环境特征的分析及产业发展区位条件的分析能力。【详解】(1)根据银鱼的生长习性和渔场形成的因素进行解答。首先,鄱阳湖在大规模围湖造田之前面积广阔,可容纳的生物量庞大;其次,根据银鱼的习性以浮游动物和小型鱼虾为食,喜居避风静水的湖汊、港、湾之中”和鄱阳湖水系图来分析可知,注入鄱阳湖的河流多,为鄱阳湖提供了大

32、量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为银鱼提供了大量饵料;最后,鄱阳湖湖汊、港、湾多,利于银鱼生长繁殖;地处亚热带气候区,降水较多,热量充足,利于鱼类生长等。(2)鄱阳湖周边人口较多,人类活动对湖水影响较大,受围垦和工业生产的影响,向湖内排放的工农业污水增多,使湖水环境变化,银鱼的繁殖和生长环境恶化;银鱼是名贵佳品,人类无节制的捕鱼,这些都使天然银鱼产量不稳定。(3)银鱼养殖业如今能够迅速发展,得益于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由材料可知,银鱼是鄱阳湖鱼类中的名贵佳品,所以市场需求量大;因为需求量大,天然银鱼被过度捕捞,面临枯竭,通过人工养殖满足市场的需求;价格高,养殖效益高等。29.阅读图文资

33、料,完成下列要求。甘蔗喜温、喜光,生长期需水量大,但不耐涝,广泛种植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从种植、管理到收割主要靠人力完成。20世纪90年代,我国蔗糖产业重心从广东转移到广西,目前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首。崇左市每年的蔗糖产量占全国1/5,被誉为“中国糖都”。 下图示意崇左市位置。(1)崇左市甘蔗多种植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谷缓坡地区。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2)分析我国蔗糖产业重心从广东转移到广西的主要原因。(3)为提高广西蔗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能满足甘蔗生长;河谷地区,水源充足,能满足甘蔗生长期需水量大的需求

34、;缓坡地区,排水条件好。(2)甘蔗产量大,接近原料地;经济相对落后,土地租金较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生产成本低。(任答2点即可)(3)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提高产品竞争;围绕甘蔗和制糖产业,开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任答2点即可)【解析】【分析】本题以广西崇左市甘蔗产业为背景,通过相关问题设计,拟综合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地理事物、探讨和论证地理问题等相关能力以及地理要素联系、辩证认识问题等思维品质。【详解】(1)地形通过对气候、土壤、水源影响农业生产,结合材料中的有用信息崇左甘蔗多种植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

35、河谷缓坡地区。河谷地区多热量相对充足,并且水源条件较好。不耐涝说明地势起伏较大,土壤排水性能良好。(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包括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综合分析20世纪90年代广西承接广东蔗糖产业转移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蔗糖生产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因此应当接近原料地,广西甘蔗产量高,原料成本低,同时广西经济相对落后,土地和劳动力廉价。(3)甘蔗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从提高品质、延长产业链、提高机械化水平等方面来分析。如培育推广适宜当地的甘蔗新品种、做好甘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因地制宜研发相应的甘蔗生产机械,大力发展甘蔗机械生产新技术,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效益;扩大种植规模,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