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光的干涉1观察光的干涉现象,认识干涉条纹的特点。2.能阐述干涉现象的成因及明暗条纹的位置特点,知道相干光源的概念和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3.能推导相邻亮(暗)条纹间距的关系式,并能用其解释或判断有关现象。4.理解薄膜干涉现象的成因,了解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并能利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一、光的双缝干涉1光的干涉现象: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总是相同的两个波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叠加,发生干涉现象:来自两个光源的光在一些位置相互加强,在另一些位置相互削弱,因此在挡板后面的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2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当两个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都相同的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
2、的偶数倍时(即恰好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两列光波在这点相互加强,这里出现亮条纹;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列光波在这点相互削弱,这里出现暗条纹。3光的干涉实验最早是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在1801年成功完成的,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它有力地证明了光是一种波。二、干涉条纹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1条纹间距公式:x。由此可知,条纹之间的距离与光波的波长成正比,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2各种颜色的单色光都会发生干涉,但条纹之间的距离不一样。用黄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条纹之间的距离比用红光时小;用蓝光时更小。三、薄膜干涉1定义:来自液膜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相互叠加,发生干
3、涉,称为薄膜干涉。2原理:不同位置的液膜,厚度不同,因此在膜上不同的位置,来自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的路程差不同。在某些位置,这两列波叠加后相互加强,出现了亮条纹;在另一些位置,叠加后相互削弱,出现了暗条纹。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在薄膜上光的条纹的明暗位置不同,相互交错,出现彩色条纹。3应用(1)在光学元件的表面镀一层特定厚度的薄膜,增加光的透射或者反射。(2)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对镜面或其他精密的光学平面的平滑度进行检测。判一判(1)直接用强光照射双缝,就能发生干涉现象。()(2)两只手电筒射出的光束在空间相遇,能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3)若用白光作光源,干涉条纹是彩色的。()(4)若用单色光作
4、光源,干涉条纹是明暗相间的条纹。()(5)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为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出现暗条纹。()(6)黄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比绿光的小。()(7)由于薄膜干涉是两列反射光叠加而成的,因此观察干涉条纹时,眼睛应和光源在薄膜的同一侧。()(8)用薄膜干涉原理可以解释雨后的彩虹现象。()提示:(1)(2)(3)(4)(5)(6)(7)(8)想一想托马斯杨用光的干涉实验说明了什么?提示:干涉是波的特性,光能够发生干涉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波。课堂任务光的双缝干涉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认真参与“师生互动”。活动1: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应该会发生干涉,与水波类比,猜想光发生干涉的条件是什么?提示:两列光的
5、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活动2:图甲的光通过双缝,光屏上预计会出现什么?提示:通过双缝S1、S2的光波互相叠加,发生干涉,在一些地方振动加强,在另一些地方振动减弱,因此在挡板后的光屏上应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活动3:实验观察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单色光的干涉条纹。根据图丙分析,什么情况下出现亮条纹?什么情况下出现暗条纹?提示:如图丙,光屏上某点到光源S1、S2的路程差为。为光波波长的整数倍时,波峰或波谷同时到达该点,该点处振动加强,出现亮条纹;为光波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一列波的波峰到达该点时,另一列波的波谷也到达该点,该点处振动减弱,出现暗条纹。活动4:用不同色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
6、干涉条纹间距不同,猜测干涉条纹间距与什么有关?提示:与光的波长、频率有关。1光的双缝干涉(1)光的双缝干涉现象:在两列光波的叠加区域,某些区域相互加强,出现亮纹,某些区域相互削弱,出现暗纹,且加强和削弱的区域相间,即出现亮纹和暗纹相间的现象。(2)干涉条件:两个光源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能发生干涉的两列波称为相干波,能发生干涉的两个光源称为相干光源,相干光源可用同一束光分成两列而获得。(3)双缝屏的作用如图甲所示,单色平行光照射到双缝S1、S2上,就形成两束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完全相同的相干光。(4)双缝干涉图样通过双缝后在屏上形成等间距明暗相间的条纹,如图乙所示。2光的双缝干
7、涉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1)出现亮条纹的条件屏上某点P到两缝S1和S2的路程差正好是波长的整数倍或半波长的偶数倍,即:|PS1PS2|k2k(k0,1,2,3,)。k0时,PS1PS2,此时P点位于屏上的P0处,为亮条纹,此处的条纹叫中央亮纹。(2)出现暗条纹的条件屏上某点P到两缝S1和S2的路程差正好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即:|PS1PS2|(2k1)(k0,1,2,3,)。3干涉条纹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1)干涉条纹间距公式推导如图所示,波长为的单色光照射到双缝上。两缝中心之间的距离为d,两缝S1、S2的连线的中垂线与屏的交点为P0,双缝到屏的距离OP0l。两缝与屏上一点P1的距离分别为P1S1
8、r1、P1S2r2。在线段P1S2上作P1MP1S1,则S2Mr2r1。由于两缝之间的距离d远远小于缝到屏的距离l,所以能够认为S1S2M是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函数的关系有r2r1dsin,又xltanlsin。消去sin,有r2r1d。根据上面的分析,当两列波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即dn(n0,1,2)时出现亮条纹,也就是说,亮条纹中心的位置为xn,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是x。(2)因为条纹之间的距离与光波的波长成正比,而不同颜色的光,条纹之间的距离不一样,因此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根据x,可测出各种单色光的波长。单色光按波长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例1
9、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点的距离之差为0.6 m,若分别用频率为f15.01014 Hz和f27.51014 Hz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点出现亮、暗条纹的情况是()A单色光f1和f2分别照射时,均出现亮条纹B单色光f1和f2分别照射时,均出现暗条纹C单色光f1照射时出现亮条纹,单色光f2照射时出现暗条纹D单色光f1照射时出现暗条纹,单色光f2照射时出现亮条纹(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何处出现亮条纹?何处出现暗条纹?提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当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恰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在该处将出现亮条纹;当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恰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在该处将出现暗条纹。(2)如何
10、确定波长?提示:由波速vf可得。规范解答单色光f1的波长1 m0.6106 m0.6 m,单色光f2的波长2 m0.4106 m0.4 m,因P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x0.6 m1,所以用频率为f1的单色光照射时P点出现亮条纹。因x0.6 m2,所以用频率为f2的单色光照射时P点出现暗条纹,故C正确。完美答案C规律点拨明暗条纹的判断方法判断屏上某点出现亮条纹还是暗条纹,要看该点到两个光源(双缝)的路程差与波长的比值。路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处出现亮条纹,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处出现暗条纹。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5.30107 m,屏上P点距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7.95107 m
11、,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_(填“亮条纹”或“暗条纹”)。答案暗条纹解析由题意1.5,根据双缝干涉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知,P点距双缝的路程差为,故应出现暗条纹。例2(多选)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绿色激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的屏幕上显示出干涉图样。若要减小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选用的方法是()A改用黄色激光B改用紫色激光C减小双缝间距D将屏幕向靠近双缝的位置移动(1)公式x中,l、d分别对应哪段距离?提示:l对应双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d对应双缝之间的距离。(2)要减小相邻两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有哪些方法?提示:减小双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换用波长更小的色光,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d。规范解答由于相邻
12、两个亮条纹间距x与照射光的波长、双缝间距d和双缝距屏的距离l有关,且x,当改用紫色激光、增大双缝间距、屏幕向靠近双缝的位置移动时,均可减小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故B、D正确。完美答案BD规律点拨根据x,可以测出各种单色光(在空气中)的波长,再根据cf,可以算出各种单色光的频率。结合cnv,sinC,还可以算出单色光在介质中的波速、波长和全反射临界角。色光的性质总结如下:单色光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频率(决定光的颜色)低高真空(空气)中的波速c3108 m/s真空(空气)中的波长长短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n小大同一介质中的光速v大小续表同一介质中的波长长短同一介质中的全反射临界角Carcsin
13、大小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大小(多选)某一质检部门为检测一批矿泉水的质量,利用干涉原理测定矿泉水的折射率。方法是只需要将矿泉水填充到特制容器中,放置在双缝与光屏之间(之前为空气)(如图所示,特制容器未画出),通过比对填充后的干涉条纹间距x2和填充前的干涉条纹间距x1就可以计算出矿泉水的折射率(设空气的折射率为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2x1Bx2x1C该矿泉水的折射率为D该矿泉水的折射率为答案AC解析把空气换成矿泉水后,入射光的频率f不变,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减小,根据vf,可知波长减小。根据单色光双缝干涉中相邻两亮条纹间距公式x可知,对同一个装置来说,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波长减小,条纹间
14、距减小,即x2x1,A正确,B错误;因为n,所以该矿泉水的折射率为,C正确,D错误。课堂任务薄膜干涉的理解及应用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认真参与“师生互动”。活动1:肥皂泡看起来常常是彩色的,这是白光照射造成的,为了弄清原因,我们做实验应该用什么样的光?提示:白光是复色光,比较复杂,物理实验研究应该简化条件,所以应该用单色光。活动2:如图甲所示,在酒精灯的灯芯上撒一些食盐,灯焰就发出明亮的单色黄光,肥皂液膜相当于平面镜,所成的灯焰的像有什么特点?提示:灯焰的像为明暗相间的水平条纹。活动3:肥皂液膜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图乙的形状,请分析灯焰的像出现亮、暗条纹的原因。提示:灯焰的像是液膜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
15、形成的。来自两个面的反射光相互叠加,发生干涉。竖直放置的肥皂薄膜受到重力的作用,下面厚、上面薄,因此在膜上不同的位置,来自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即图乙中的实线和虚线波形代表的两列光波的路程差不同。在某些位置,这两列波叠加后相互加强,出现了亮条纹;在另一些位置,叠加后相互削弱,出现了暗条纹。实际上,液膜两面的夹角没有这么大,同一条入射光线从液膜前后两面反射之后在传播方向上没有多大差别,所以能够叠加在一起,出现干涉现象。实际上,液膜前后两面并不是平面,所以条纹不是等距的。活动4:为什么在白光下观察,肥皂泡呈彩色?提示:在白光下观察肥皂泡,白光中不同波长的光,也就是不同颜色的光,从肥皂泡的前后表面反射
16、后,在不同的位置相互加强,所以看起来肥皂泡是彩色的。1薄膜干涉:由薄膜两个面反射的光波相遇而产生的干涉现象称为薄膜干涉。2薄膜干涉的应用(1)增透膜的应用在光学仪器中,为了减少光在光学元件(透镜、棱镜)表面的反射损失,可用薄膜干涉相削来减少反射光。像照相机、测距仪、潜望镜上用的光学元件表面为了减少光的反射损失都镀上了介质薄膜(氟化镁),使薄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这样反射回来的两列光波经过的路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它们干涉后就相互抵消。这一薄膜减少了光学元件表面反射造成的光能损失,增强了透镜透光的能量,故称之为增透膜。类似地,还有用增反膜增加光的反射。注意:入射光一般是白光,增透膜不可
17、能使所有的单色光干涉相削,由于人眼对绿光最敏感,一般增透膜的厚度做到使绿光垂直入射时完全抵消,这时红光和紫光没有显著削弱,所以有增透膜的光学镜头显淡紫色。(2)用干涉法检查平整度如图a所示,两玻璃板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膜,用单色光从上向下照射,入射光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出两列光波,形成干涉条纹。如果被检测平面是光滑的,得到的干涉图样必是等间距的。如果某处凹下,则对应明条纹(或暗条纹)提前出现,如图b所示;如果某处凸起,则对应条纹延后出现,如图c所示。(注:“提前”与“延后”不是指在时间上,而是指向左与向右的顺序位置上)例3(多选)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是点燃的酒精灯(在灯
18、芯上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若要观察到图b中的干涉图样,人应位于金属丝圈的左侧B若要观察到图b中的干涉图样,人应位于金属丝圈的右侧C若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某一角度,则观察到的现象是干涉条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D若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某一角度,则观察到的现象是干涉条纹图样保持不变(1)产生薄膜干涉的原理是什么?提示:产生干涉的两列光是薄膜前后表面反射回来的光,干涉条纹的明暗(或颜色)取决于因肥皂膜的厚度而形成的反射光的光程差。(2)金属丝圈在转动过程中,薄膜上薄下厚的形状会不会改变?提示:不
19、会。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规范解答干涉图样是由薄膜的前后面反射的光形成的,因此要顺着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即人应位于金属丝圈的左侧,A正确,B错误;在转动金属丝圈的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同一水平高度的薄膜厚度是相同的,故薄膜的厚度不变,故反射光的光程差也不会发生变化,故产生的干涉条纹图样保持不变,C错误,D正确。完美答案AD规律点拨薄膜干涉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题设条件,并结合产生薄膜干涉现象的原因和条件来分析。薄膜干涉是由光在薄膜前后两个表面上反射的光相互叠加引起的,一般来说在不同厚度处的光程差不同,所以在不同厚度处薄膜的两个表面反射的光干涉即形成干涉条纹。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
20、图甲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块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1)任意一条亮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2)任意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现若在图甲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射到新的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干涉条纹()A变疏 B变密 C不变 D消失答案A解析干涉条纹是由空气薄膜的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光线叠加而形成的,当抽去一张纸片后,劈形空气薄膜倾角减小,干涉条纹变疏才能符合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跟原先一样,故A正
21、确。市场上有一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体时能使被照物体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表示此红外线在薄膜中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A. B. C. D答案B解析当薄膜的最小厚度为红外线在薄膜中波长的时,从两表面反射的红外线的路程差恰好为,当两反射光叠加时,相互削弱,这样就减小了反射光的强度,B正确。1(光的干涉条件)从两只手电筒射出的光,当它们照射到同一点时看不到干涉条纹,是因为()A手电筒射出的光不是单色光B
22、周围环境的漫反射光太强C干涉图样太细小看不清楚D两个光源是非相干光源答案D解析两只手电筒射出的光频率不稳定,是非相干光,它们照射到同一点时不发生干涉,因此无干涉条纹,A、B、C错误,D正确。2(双缝干涉的原理)(多选)在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A两列光波谷和波谷重叠处出现暗条纹B两列光波峰和波峰重叠处出现亮条纹C从两个狭缝到达屏上的路程差是光波长的整数倍时,出现亮条纹D从两个狭缝到达屏上的路程差是光波长的奇数倍时,出现暗条纹答案BC解析两列光的波峰与波峰相遇处和波谷与波谷相遇处都出现亮条纹,故A错误,B正确;从两个狭缝到达屏上的路程差是光波长的整数倍时,出现亮条纹,是光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出现
23、暗条纹,故C正确,D错误。3(产生亮、暗条纹的条件)用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照射双缝,在光屏上偏离中心的P点处恰好出现亮条纹,则()A改用波长为2的单色光照射,P点处一定出现亮条纹B改用波长为2的单色光照射,P点处一定出现暗条纹C改用波长为的单色光照射,P点处一定出现亮条纹D改用波长为的单色光照射,P点处一定出现暗条纹答案C解析出现亮条纹的条件是sn(n0,1,2,),当波长变为2时,s可能是2的整数倍,可能是的奇数倍,所以P点处可能出现亮条纹也可能出现暗条纹,A、B错误。当波长变为时,s一定是的整数倍,故P点处一定出现亮条纹,C正确,D错误。4(生活中的干涉现象)(多选)以下是对一些生活现象的解
24、释,你认为正确的是()A太阳光下的肥皂泡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是因为太阳光经肥皂液薄膜发生了干涉现象B“海市蜃楼”是因为大气密度不均匀,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发生了色散现象C用手把两片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捏在一起,阳光下能看到彩色花纹,是因为光产生了干涉现象D雨后会出现彩虹,是因为发生了干涉现象答案AC解析太阳光下的肥皂泡呈现出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薄膜干涉现象,故A正确;“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故B错误;将两块玻璃片捏在一起,会看到许多彩色花纹,这是薄膜干涉现象,故C正确;雨后会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5(干涉条纹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一钠灯发出波长为589 nm
25、的光,在距双缝1.00 m的屏上形成干涉图样。观察和测量图样上相邻两亮条纹中心间距为0.350 cm,则双缝的间距应为()A2.06107 m B2.06104 mC1.68104 m D1.68103 m答案C解析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相邻亮条纹间距x、双缝间距d与双缝到屏的距离l间的关系为x,则双缝间距d m1.68104 m。故C正确。6(薄膜干涉的应用)(多选)如图所示,用单色光照射透明标准板M来检查平板N的上表面的平滑情况,观察到如图所示条纹中的P和Q情况,这说明()AN的上表面A处向上凸起BN的上表面B处向上凸起CN的上表面A处向下凹陷DN的上表面B处向下凹陷答案BC解析空气厚度从左向
26、右依次增大,则两表面的反射光的路程差自左向右依次增大。同一条纹上的各点对应的空气厚度相同,条纹向左弯曲(P)说明A处的空气厚度和A处右边点的空气厚度相同,A处下凹。条纹向右弯曲(Q),说明B处的空气厚度和B处左边点的空气厚度相同,B处上凸。B、C正确。7(薄膜干涉的应用)一个半径较大的透明玻璃球体,截取其下面的一部分,然后将这一部分放到标准的水平面上,现让单色光竖直射向截面,如图所示,在反射光中看到的是()A平行的明暗相间的直干涉条纹B环形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C只能看到同颜色的平行反射光D一片黑暗答案B解析薄膜干涉条纹可看作等厚线,题图中,厚度相同的空气薄膜应是以切点为圆心的一个个圆,故干涉条
27、纹应是环形的条纹,又因是单色光照射,所以是明暗相间的条纹,故B正确,A、C、D错误。8(判断亮、暗条纹的方法)(多选)线光源a发出的光波长为480 nm,线光源b发出的光波长为672 nm,则()A用a做双缝干涉实验,屏上与双缝路程差为s11.68 m的P处将出现暗条纹B用b做双缝干涉实验,P处将出现亮条纹C用a做双缝干涉实验,屏上与双缝路程差为s21.44 m的Q处将出现亮条纹D用b做双缝干涉实验,屏上与双缝路程差为s31.008 m的M处将出现亮条纹答案AC解析双缝干涉实验中,屏上到双缝的路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的地方,两束光互相加强,出现亮条纹;屏上到双缝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的地方,
28、两束光互相削弱,出现暗条纹。题中两光源发出的光的半波长分别为1480109 m2.40107 m,2672109 m3.36107 m。P、Q、M三处到双缝的路程差可表示为:s11.68106 m75,s21.44106 m6,s31.008106 m3。可见,用a、b两光源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屏上P处到双缝的路程差都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P处均出现暗条纹,A正确,B错误;用a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屏上Q处到双缝的路程差恰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Q处将出现亮条纹,C正确;用b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屏上M处到双缝的路程差恰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M处将出现暗条纹,D错误。9(双缝干涉的应用)煤矿中的瓦斯危害极大,容
29、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矿工伤亡。某同学查资料得知含有瓦斯的气体的折射率大于干净空气的折射率,于是他根据双缝干涉现象设计了一个监测仪,其原理如图所示:在双缝前面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容器A、B,容器A与干净的空气相通,在容器B中通入矿井中的气体,观察屏上的干涉条纹,就能够监测瓦斯浓度。如果屏的正中央O点变为暗纹,说明B中气体()A一定含瓦斯 B一定不含瓦斯C不一定含瓦斯 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如果B中气体与A相同,则屏的正中央O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0,O点出现亮纹;如果屏的正中央O点出现暗纹,则路程差一定不为0,说明B中气体与A不同,即B中气体一定含瓦斯,A正确,B、C、D错误。10(双缝干涉的应
30、用)如图所示,用频率为f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光屏上P点出现第三条暗条纹(从中央亮条纹往上数),已知光速为c,则P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r2r1应为()A. B. C. D.答案D解析r2r1(2k1)(k0,1,2,),由题中条件可知,k2,即r2r1,又因为,则可得D正确。11(干涉条纹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是用a、b两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获得的干涉图样。现让a、b两种光组成的复色光穿过平行玻璃砖或三棱镜时,光的传播路径与方向可能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从干涉图样可知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因此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所以b光的折射率更大;选项A应是左侧为b光,右侧为a
31、光;选项B中射出的两光线都应与复色光平行,A、B错误。由于b光的折射率更大,所以b光的临界角更小,更容易发生全反射,C错误,D正确。12(薄膜干涉的应用)为了减少光在透镜表面由于反射带来的损失,可在透镜表面涂上一层增透膜,一般用折射率为1.38的氟化镁。为了使波长为5.52107 m的绿光在垂直表面入射时的反射光干涉相削,求所涂的这种增透膜的最小厚度。答案1107 m解析设绿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0,在增透膜中的波长为,由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和光速与波长及频率的关系得n,即。反射光干涉相削,那么增透膜最小厚度d m1107 m。13(判断亮、暗条纹的方法)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S1和S2为双缝
32、,P是光屏上的一点,已知P点与S1、S2距离之差为2.1106 m,分别用A、B两种单色光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问P点出现亮条纹还是暗条纹?(1)已知A光在折射率为n1.5的介质中波长为4107 m;(2)已知B光在某种介质中波长为3.15107 m,当B光从这种介质射向空气时,临界角为37;(3)若让A光照射S1,B光照射S2,试分析光屏上能观察到的现象。答案(1)暗条纹(2)亮条纹(3)见解析解析(1)设A光在空气中波长为1,在介质中波长为1,由n1,得1n111.54107 m6107 m又知路程差r2.1106 m,所以N13.5由此可知,从S1和S2到P点的路程差是波长1的3.5倍,所以P点出现暗条纹。(2)根据临界角与折射率的关系sinC得n2由此可知,B光在空气中波长2为:2n223.15107 m5.25107 mN24可见,用B光作光源,P点出现亮条纹。(3)若让A光和B光分别照射S1和S2,由于12,故不能发生干涉,没有干涉条纹,但光屏上仍有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