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三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8838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三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三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三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三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三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三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三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三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三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历史性的跨越1邓小平南方谈话(1)背景: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2)内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才是硬道理。(3)意义: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中共十四大召开(1)时间:1

2、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2)内容: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党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3)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内容: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2)意义: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中共十五大(1997年)(1)内容: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

3、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轻巧识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

4、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名师点拨1多角度认识“改革”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1)改革始终没有突破旧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2)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改革必须有重大突破可能性(1)改革开放积累了实践经验(2)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思想束缚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2从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四届三中

5、全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逐步具体化,中共十五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方面进一步深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材料一观察下面两组图片第一组过去购物要凭票购第二组今日商品任意挑选材料二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1990年12月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你读史从材料一分析两组图片的历史含义,“凭票购”体现的是计划供应;“任意选”体现的是市场导向作用。对材料二要抓住材料的中心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分析。提示从购物凭票到商品

6、任意挑选体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作用1特点(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同的经济成分之间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2作用(1)市场机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2)宏观调控有利于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

7、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题组一历史性的跨越1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解析:选B抓住“1992年”这一关键信息,华而诚的讲述是指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

8、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论述说明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B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融合是最好的经济发展模式C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意识形态的标准D资本主义应当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应当实行市场经济解析:选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目标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结合题干材料分析,A、D两项的表述错误。B项没有认识到国家宏观调控与计划经济的区别。邓小平的本意是要借鉴西方市场经济体制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题组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

9、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 ()A阐明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B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C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D评价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解析:选C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众多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利于中国改革的深入和“加速和外国接轨”。4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

10、人民公社化时代C计划经济时代 D市场经济时代解析:选D粮票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中国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而导致商品短缺的见证。1993年,“票证经济”的落幕,表明我国迈入了市场经济时代。5由当代历史学者编著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共有四编,每编由若干章节组成。下图所示是该书其中一编的部分目录,这些章节应属于 ()第十八章南方吹来春天的风第一节改革走到十字路口 第二节又一篇解放思想的宣言第三节迈出改革新步伐 第十九章市场经济终于植根中国第一节配套的改革规划第二节重大的改革措施第三节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A第一编改道与转型(19491956)B第二编受挫与

11、调整(19571978)C第三编改革与发展(19781991)D第四编辉煌岁月(19922000)解析:选D根据“南方吹来春天的风”,可以判断出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结合第十九章关于市场经济等信息,综合判断D项符合题意。6钱颖一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导致它增长的基本因素也并不特殊仍然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基于这一视角,下图中江苏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市场与调控的结合解析:选D由题目中图片的文字信息“19922012年”“江苏GDP增长”说明与经济政策调整有关,1992

12、年开始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正确。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C所有制形式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解析:选B粮票的使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粮票的废除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则是属于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2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

13、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析:选A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1993年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选B市场经济主要是关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其初步确立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确立的,与农村改革的关系并不大,排除A项。C项出现在21世纪初期,不是在20世纪末。D项是无关项,它出现在21世纪初。4“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1992年,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

14、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 ()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A BC D解析:选B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通过阅读材料可知这次讲话指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而提出真理标准问题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故排除含的选项。5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改革从农村

15、到城市解析:选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计划”到“规划”的变化,体现了由计划指令到规划指导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6 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工作重心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问题解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问题A BC D解析:选B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解决的,是在中共十四大上解决的。十五大在等问题上提出的论断,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7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

16、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解析:选D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所有经营行为都由政府控制,企业效益好坏与企业自身关系不大。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成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一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故其比较“茫然”,本题应选D项。8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非公有制”

17、经济的地位在不断地变化,由“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最终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逐步建立起来的B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C改革开放加快了经济体制的变革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和发展解析:选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0多年来,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8分)

18、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4年2月24日)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曲春天的故事材料三“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19、敢于试验。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南方谈话(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8分)(2)材料二中的“春天”的内涵是什么?(4分)(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1992年南方谈话的重大影响。(6分)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从技术的引进、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概括经济特区的设立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第(2)问,从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可以得知这里“春天”比喻改革开放的春天。第(3)问,从材料中就可看出是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认识问题。答案:(1)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使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凡答培养人才,获得知识;扩大对外影响可酌情给分)(2)内涵:改革开放。(3)进一步破除了阻碍改革开放的思想束缚,解放了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改革的发展,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