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附城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四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3课时).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8810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附城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四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3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附城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四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3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附城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四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3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附城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四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3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附城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四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3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广东省附城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四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3课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广东省附城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四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3课时).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广东省附城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四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3课时).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广东省附城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四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3课时).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四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3课时)【考纲要求】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两极格局的形成 “冷战”局面的形成;(原表述为雅尔塔体制;“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增加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

2、与贸易总协定。(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夯实基础】 (识记、背诵,划线部分为大家必须掌握的内容)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了解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达成了若干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

3、”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的“冷战”的战略轨道,即马歇尔计划。这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了解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北约: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约。北约的建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这是“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

4、表现。华约:1955年5月,苏联和东欧7国政府首脑,在波兰首都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约。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局面的正式形成。了解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德国分裂:杜鲁门主义出台后,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主要地点。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建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朝鲜的分裂: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部和南部;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

5、于分裂状态。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为了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被美国发现,美国开始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苏军也随之进入戒备状态,经过谈判,苏联最后从古巴撤走导弹。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理解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1967年成立欧洲共同体(是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共同体合并而成);1973年-1986年,欧共体经历三次扩大;1993年欧共体发展为欧盟,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了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表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95

6、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在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正式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了解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1991年8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联盟变成松散的邦联;“八一九” 事件后,苏共被排

7、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根本性变化;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这标志着苏联的解体以及两极格局的瓦解。3、以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主要内容建立: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英、苏、中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会后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它们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最大的投票权。因此,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的绝对控制

8、权。这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内容: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A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官价为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B 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1)签订: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3)意义:客观上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

9、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构成了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4、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了解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EU):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欧盟在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目前欧盟已拥有27个会员国。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1)成立:1

10、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2)中国加入: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2001年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3)成就:亚太经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4)问题: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5、世界经济全球化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由来: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成立于1947年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不是一个常设组织,而是一个临时

11、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存在着诸多弊端,特别是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发展:截止2008年7月,其成员国共有153国。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A 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B 它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C自成立以来,其贸易额已占全球贸易的90%以上。D 努力减少其成员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了解中国加入世界

12、贸易组织的史实(1)加入:中国是关贸总协定(GATT)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中国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开始参加多边贸易谈判。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2)影响:A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中国的加入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A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B 本质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对于

13、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C 全球环境污染、粮食短缺、毒品泛滥等问题突出。【考点探究】 探究1:“冷战”局面的形成1. 背景2. 过程 3影响 (略)4、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区别和实质(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 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 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 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

14、共反苏。(3)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课堂演练11. 3.(2009海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课堂演练2.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中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上

15、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 B.宣告“冷战”开始C.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 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课堂演练3.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对抗的“冷战”局面。双方的敌对行动包括( ) 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和封锁禁运 军备竞赛和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 A. B. C. D.探究2:19C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1推动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政治经济力量(因素)1)欧洲走向联合: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到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并朝着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欧洲的联合增强了欧洲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冲击两极格局2)迅速崛起的

16、日本: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冲击两极格局3)不结盟运动兴起:不结盟运动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冲击了美苏两级格局4)中国振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2、世界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演变的原因(1)美国和苏联长期争霸实力走向相对衰落。(2)走向联合的欧洲与崛起的日本,随着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对国际政治舞台影响力越来越大。(3)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冲击两极格局。(4)中国的振兴,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5)苏联解体直接导致两极格局结束(6)根源: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

17、课堂演练4 (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34)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洲协作的世界 D欧俄均衡的世界课堂演练5(09海南)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A矿业资源互补 B人力资源共享 C科学技术交流D消除贸易壁垒探究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表现:1)美国:冷战结束

18、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2)欧盟崛起:欧盟建立与发展,增强了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提高了国际地位,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日本崛起:冷战结束后,日本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4)俄罗斯振兴:俄罗斯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武器,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5)中国振兴: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并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影响: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有利于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

19、序,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我们应该怎样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4当今世界政治形势:1)、缓和与动荡并存和平: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动荡: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活动不断威胁世界和平,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2)、“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课堂演练6俄罗斯总统普京有句名言:“

20、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2006年一份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多数民众认为苏联解体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68%的人不相信各加盟共和国可以联合。苏联解体的历史参与者在回望那段岁月时,竟都宣称自己当时之举是要挽救联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人的普遍想法是俄罗斯人为苏联解体而惋惜,想恢复昔日的苏联;苏联解体是一个历史悲剧,原本可以避免;俄罗斯人不相信各加盟共和国可以联合;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A B C D课堂演练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 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

21、的格局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课堂演练8(2009广东历史卷,25)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课堂演练9(09海

22、南)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A 苏联已经解体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中美关系好转 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探究4: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世界金融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1929年经济危机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建立世界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二战后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2)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货币开发银行(国际银行)。 (3)意义: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 贸易。2.关贸总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

23、定简称关贸总协定,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它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形成。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1)、建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2)、评价:A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中,美国拥有特殊地位,B它的出现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历史趋势,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课堂演练10关于世界货币体系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的目的相同B这两个组织由成员国认缴资金并根据其实力决定投票权的多少C最初世界银行贷款对象主要是亚非拉

24、国家,以帮助它们发展经济D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等同于黄金。课堂演练11、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使美国确立了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 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国实现贸易自由化 标志着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组织的形成A B C D课堂演练12、“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依据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关键职务由美国人担任 美国取得对以上两个国际金融机构的最大表决权和对重大问题的否决权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A. B. C. D. 探究5: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

25、展趋势1.欧共体的形成及其发展 (1)欧共体形成的原因: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二战后,欧洲各国的普遍衰落。美苏“冷战”对欧洲的威胁。 (2)欧共体的发展历程: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于1967年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68年,关税同盟建成;1985年,欧共体进一 步提出建立没有内部边界的统一大市场。(3)欧盟 形成:1992年,欧共体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 约;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开始运作,欧洲联盟成立。 欧洲一体化的意义: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利益。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

26、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2.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美、加、墨三国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三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大大加强,在经济上互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3.亚太经合组织 (1)成立: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成员国包括了环太平洋地区的国家。 (2)特点:成员国国情差异较大,形成了独特的APEC模式。课堂演练1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前提是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 国际经济交流日益扩大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A B C D课堂演练14、一些国家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主要是因为 A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 B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

27、强C各国逐渐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差异 D各国经济、政治利益趋于一致探究6: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一、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1、背景: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相互影响和依赖的程度加深。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2、成立:1994年4月“乌拉圭回合”达成了成立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3、作用: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28、(P141)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和作用。1、中国于2001年11月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2、影响:(1)中国加入世贸,总体上符合我国根本长远利益。中国加入世贸,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契机,标志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对中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2)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将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三、经济全球化使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机遇(言之有理即可):a.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 b.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c.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e.利于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挑战:市场的开放、关税的减让,对我国

29、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课堂演练15、以下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表述,正确的是A它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B它是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C它是由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合并而成D它的正式运转标志着世界“一超多强”格局的结束课堂演练16、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实行不结盟政策课堂演练17、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本国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有国内一些产品.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部分产业受到冲击 使中国出现严重的贸易逆差 不利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

30、 A. B. C. D.探究7: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问题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1、原因与条件:(1)科学技术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2)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先进的技术把世界连接在一起。(3)两极格局的结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原来处于对峙状态的国家建立和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4)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这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表现:(1)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2)国际贸易的增加和世界市

31、场的扩大,使世界各国有机的联系起来;(3)国际分工日趋成熟,生产国际化程度大大加深,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3、作用:(1)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2)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二、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1、问题:(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因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有优势,往往是获利者,而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因此,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是摆在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问题;(2)由于世界经济经常发生波动,在世界各

32、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从生产到销售都成为一个整体的今天,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3)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掌握着主动权,一些发达国家将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或者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这些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2、认识:(1)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长远看,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2)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课堂演练18、下列对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表述,

33、不正确的是 A贸易与生产管理国际化使全球一体化 B区域经济相互依赖为国际合作奠定基础C生产力发展导致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 D世界各国利益和风险趋向均衡课堂演练19、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和平与发展问题成为时代主题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拓展延伸】:1、现代史上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变化:第一次:一战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出现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形成资本主义大国联合包围苏联的格局第二次:二战打破了资本主义对苏联的包围,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以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为标志的两极格局第三次: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2、整体认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演变地理大发现(16世纪前后)-起点;早期殖民扩张(16-18世纪)-进一步扩大;工业革命(1764-19世纪中后期)-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趋势加强;经济区域组织出现、世界贸易组织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深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巩固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