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2教学案:第7单元 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8677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2教学案:第7单元 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2教学案:第7单元 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2教学案:第7单元 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2教学案:第7单元 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2教学案:第7单元 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2教学案:第7单元 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2教学案:第7单元 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2教学案:第7单元 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国民党的独裁统治1十年对峙时期(1)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2)1928年8月,国民党召开中央全会,蒋介石打出“以党治国”的旗号,实行国民党独裁统治。(3)1936年,国民政府用宪法的形式确立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2抗日战争时期(1)1939年初,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2)以“中统”和“军统”为代表的特务组织专门从事迫害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的罪恶活动。(3)强化保甲制度,与一党专政、特务统治相结合、渗透,成为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特征。3“皖南事变”(1)背景:武汉失守后,国民党政府表现出动摇性,反共投降

2、倾向日益明显。(2)概况:时间:1941年初。地点:安徽泾县云岭茂林地区。经过:从云岭出发,移师北上的新四军九千多人遭到预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袭击;新四军大部分人壮烈牺牲,军长叶挺在谈判中被扣押。4各方态度(1)中共:坚决回击,宣布重建新四军,同时公布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破坏内战的阴谋。(2)民主人士: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等人在香港发起抗议行动。(3)国际社会:苏联、英美反对蒋介石的行为。(4)其他:为反抗国民党的压迫,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国民党实行“以党治国”的模式,党组织延伸和渗透到社会、产业、文化、教育各个部门和组织中去,直达基层。在中国政党制度史上,这种以政党代替君主的独裁形式

3、是首创的,所以叫做现代独裁。二、延安的民主政治建设1措施(1)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民主选举制度。(2)1939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宪政运动,并成立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3)1940年3月,毛泽东正式提出著名的“三三制”原则。2意义(1)充分保障了各抗日阶级、阶层的广泛民主权利。(2)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运用,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条件下推进民主政治的一个创举。保证了中共同党外人士精诚合作,民主相处,也保证了党外人士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内的职权,受到党外人士的欢迎,巩固了抗日政权。 三、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

4、择1两种命运(1)黑暗道路:专制、内战、国民党一党独裁。(2)光明道路:民主、和平、联合政府。2国共两党的斗争(1)国民党:出版了以蒋介石名义发表的中国之命运,鼓吹法西斯主义。 军队在关中等地企图掀起新的反共高潮。(2)共产党:发表了根绝国内的法西斯宣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等文章,回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严正抗议国民党顽固派的武装挑衅。3中共七大(1)召开:1945年,在延安召开。(2)中心任务: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3)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4国民党六大(1)召开:194

5、5年,在重庆召开。(2)主要任务:继续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专制独裁统治,拒绝建立联合政府。(3)重点议题:坚持一党专政;拒绝建立联合政府和加强反共力量; 准备发动内战。(4)成立特别委员会专门进行反共活动。探究点一“三三制”原则史料探究材料一“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我们这样做,对于争取小资产阶级将有很大的影响。”“给中间派以三分之一的位置,目的在于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这些阶层的争取,是孤立顽固派的一个重要的步骤。”(1)依据材料一分析,实施“三三制”原则的目的。答案争取小资

6、产阶级、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孤立顽固派。材料二“三三制”原则实行后,一些跑到敌占区的地主开始回乡,乡绅富商也有了在根据地投资经营的积极性。乡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减租减息的阻力也相应地减小了。另外,“三三制”也使边区政权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大大加强,提高了边区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效率。(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三三制”政权建立的意义。答案有力地调动了一切抗日阶级、阶层共同联合抗日。对边区民主政治建设和抗战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增强了边区政权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为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结论形成“三三制”原则的实施目的及其历史意义1实施目的(1)在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

7、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背景下,动员和争取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胜利是其根本目的。(2)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三三制”原则实施的直接目的。2历史意义(1)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争取了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其他中间力量,孤立了反共顽固势力,加强了根据地内部各阶层的抗日团结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和感召力,培养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热情。(3)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中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开端,也是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雏形,是中国近代史

8、上推进民主进程的杰作。探究点二抗战胜利前夕中国两种命运的抉择史料探究材料一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了愚公移山的闭幕词,号召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陈毅赋诗热情祝贺七大闭幕:“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大会会场在延安清凉山下)中国革命史讲义(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万众瞩目清凉山”的含义。答案指中共七大给人民指明了抗战胜利后的光明前途,人民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材料二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上,大会发表对中共问题之决议案提出:“采取政治解决之方针在不妨碍抗战、危害国家之范围内,一切问题可以商

9、议解决。”在对内的本党同志对中共问题之工作方针中,又号召其党徒“均应提高警觉努力奋斗,肃军肃政,加强力量”。大会报告指出:“党内许多同志常夸大中共力量不知在某一定情况下,我们必消灭之。”抗日战争大事集(2)材料二表明了国民党的哪些政策?答案在所谓“不妨碍抗战、危害国家之范围内”商谈解决;加强军事力量;消灭共产党。结论形成抗战胜利前夕,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及原因1国民党企图在中国建立专制、独裁的反动政府。(1)发表中国之命运,掀起反共高潮。(2)召开国民党“六大”,坚持一党专政,加强反共力量。2共产党希望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联合政府。(1)回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发表文章,揭露国民党的反动

10、实质和阴谋。发动社会舆论,谴责其罪行。(2)召开中共“七大”: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针对国民党独裁、卖国、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开宗明义地提出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研究国民党在1928年召开的中央全会留下的史料,发现有一处不符合史实()A打出了“以党治国”的旗号,实行国民党独裁统治B此后为巩固独裁统治,建立了特务组织C制定了名目繁多的反动法令D1928年国民政府用宪法的形式确立了独裁统治解析:选D1928年国民党召开中央全会,A、B、C三项所述史实教材有明确表述,均与之相符,但D项发生在1936年。21936年,国民政府用宪法的形式确立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11、,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主要特征包括()一党专政特务统治实行宪政保甲制度ABC D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主要特征:一党专政、特务统治和保甲制度,所以正确。31939年国民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但又一再强调:“党政机关避免直接出面,尤其避免党派斗争之痕迹。”这表明国民党对中共政策的特点是()A用阴谋手段打击共产党B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C借民众力量,限制共产党发展D既要反共,又要避免舆论谴责解析:选B1939年国民党制定的方针体现了国民党的反共政策;“党政机关避免直接出面,尤其避免党派斗争之痕迹”说明国民党不敢与中共彻底决裂。4抗日战争

12、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解析:选A题干材料反映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地主、富农、国民党员等都可以参加选举,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史实。5有一位在抗战时期生活在陕甘宁边区的老人,讲述了当时他的一些所见所闻,其中真实可靠的情况包括()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村长在1939年曾积极参与宪政运动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1941年亲眼看到新四军遭到国民党的血腥屠杀A BC D解析:选B早在193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的规定中就有实行“无记

13、名投票选举制”,故正确;1939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宪政运动,故也是可能的;1940年毛泽东正式提出著名的“三三制”原则,故也正确;新四军是南方八省的抗日红军改编成的,1941年的皖南事变发生在安徽省,远在陕甘宁边区的老人不可能亲眼目睹,故错误。6抗战胜利前夕,国共两党关于抗战胜利后中国命运和前途的主张不同,矛盾尖锐起来,其根本原因是()A抗战胜利,外来的威胁消失B两党纲领不同C两党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D国民党不再代表中华民族和人民大众的利益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两党的分歧应从两党的阶级本质、代表不同阶级利益出发考虑。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 分,共

14、26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条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为集思广益,团结全国力量起见,特设国民参政会。第四条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之选任,提交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决定之。第五条在抗战期间,政府对内对外之重要施政方针,于实施前,应提交国民参政会决议。前项决议案、经国防最高会议通过后,依其性质交主管机关制定法律或颁布命令行之。第六条国民参政会得提出建议案于政府。第七条国民参政会有听取政府施政报告暨向政府提出询问案之权。摘自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38年4月)材料二国民参政会成立于1938年7月,是抗战初期中国政局上值得庆幸的事情。国民党称新成立的国民参政会是“反映民意决定国家大政方针之

15、代表机关”。中共发表声明指出,国民参政会是“我国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制度的一个进步”,是“我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地域的团结统一的一个进展”。苏联真理报认为,参政会成立表明中国“联合反日统一战线之伟大力量业已形成”。摘编自周勇国民参政会与中国各党派关系研究:19381948(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条例对组织国民参政会做出了哪些方面的规定?(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参政会成立的背景及作用。(8分)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第一条反映了国民参政会成立的目的,第四条反映了其人选的任命,第五、六、七条反映了其职权和工作原则。第(2)问,结合“1938年”所反映的时代信息去分

16、析背景;其作用要从抗日战争前期和中后期两个时间段上去总结概括。答案:(1)方面:条例对国民参政会的目的、参政员的资格、参政会的职权等做出了具体规定。(2)背景:日本全面侵华;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用:成立初期,客观上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在中后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国民参政会逐渐演变为国民党进行反共、内战和一党专政的工具。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

17、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摘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材料二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除司法系统及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其职务外,任何机关、部队、团体不得对任何人加以逮捕、审问或处罚,而人民则有用无论何种方式控告任何公务人员非法行为之权利。摘自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20世纪3040年代政权建设方面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

18、析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变化的原因及影响。(8分)解析:第(1)问,从30年代苏维埃政权建设和40年代抗日民族政权建设中参政人员的变化中分析其政权建设的变化。第(2)问,从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分析原因所在;结合时代背景从对抗战的作用和新中国建设的借鉴等方面分析其作用。答案:(1)30年代: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政权,反对地主、资本家等反革命分子参加政权。40年代: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保证地主、资本家等一切抗日人士的人权,吸收其参加政权。(2)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保障了各抗日阶层的民主权利,有利于抗战胜利;巩固了边区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积累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