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沫若中学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阅读下表内容。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体现的共同思想是思想家思想主张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2、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A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 B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C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 D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3
2、、汉代司法审判遵循“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的原则。这一原则A导致了法律与道德教化对立 B强化了伦理纲常观念C否定了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 D促进了宗法制的复兴4、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做打家劫舍的事业。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 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 B. 君权至高无上,可以无限扩张C. 君权神授理论已提出并得到社会认同 D. 此种提法来源于道家的学说5、“百家争鸣”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针对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墨家提出A“利出于地”
3、、“名出于战” B“兼相爱、交相利”C“非攻”、“尚贤”、“尚同” 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6、郭沫若说:“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家的精神,透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他意在强调A儒学一直是官方正统思想 B儒学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C注疏者主观解释儒学精神 D儒学日益僵化退出了历史舞台7、明儒讲学之所,书院外,还有针对大众寺观祠宇的定期集会。著名学者钱德洪、陈时芳、王歌等集会开讲,听众动辄上千,樵夫、陶匠、农工商贾无不听讲。材料反映出明代A儒学教育得以普及 B儒学义利观已改变C程朱理学成为主流 D儒学已走向世俗化8、朱
4、熹在补大学格物致知传中提出:“格物致知,大学之端,始学之事也。一物格则一知至,其功有渐,积久贯通。”材料体现了朱熹A希望通过实验途径寻求科学真理 B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C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思想 D强调个体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9、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a处:秦朝“焚书坑儒”的压制 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c处:魏晋、隋唐“三教合一” Dd处:明清批判传统思想的推动10、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文中的“动机”主要指A.消灭异端学说 B.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C
5、.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D.繁荣学术文化11、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2、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B淡泊名利,无为而治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D自我克制,廉洁奉公13、西汉
6、后期,帝王诏令中多见涉及灾异的内容,而东汉帝诏中更是频繁出现因灾异而“惧恐一二,修省一二”的内容。这反映出汉代A天人感应思想影响较大 B皇帝借助神权强化统治C封建迷信渗入国家治理 D自然灾害频发危及统治14、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侧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侧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王阳明意在借此阐发A发明本心的方法论 B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C理生万物的宇宙观 D格物致知的修养方法15、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A.
7、 欣赏自然、移情易性 B. 存天理、灭人欲C.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D. 自我完善、君子气节16、学者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是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的思想A未突破传统文化樊篱 B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C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D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17、明清时期的思想家大多主张反对君主专制,批判儒学,提倡个性。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传统文化已走向没落C新的经济因素出现 D改朝换代的政治格局18、与宋代话本相比,元代杂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较为广泛而
8、深入,普遍把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民众写入作品,甚至将其塑造为主要的正面人物形象。这反映出元杂剧A超越了宋词的地位 B世俗化倾向更明显C取材和用词较通俗 D艺术水准大为下降19、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君子、小人之辨。材料表明A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 B封建专制主义仍占主导地位C传统的儒家思想被彻底否定 D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20、“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 以
9、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21、历史上的曹操统一了北方,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战乱的时代是做了一定贡献的。但是由于不是汉朝的“正统”,在清代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奸雄”。这一现象说明这部小说A为迎合读者修改了历史 B情节与人物是作者虚构的C评判历史受儒家思想影响 D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22、下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画作,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情景。这一作品A表明唐代妇女政
10、治地位提高 B体现了文人画的创作特点C印证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D反映出唐朝社会男女平等23、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的、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正在崛起。下列属于“市民文化”的是宋代话本 宋明理学 元代杂剧 明清小说A B C D24、从明代开始,小说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其主要原因是A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B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技术条件C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阶段,诗赋在科考中失去了市场D明末清初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的反映二、
11、非选择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韩非认为,只是靠君主和臣下的能干来治国,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只是暂时的,能干的君臣一死,昔日的富强就会衰落;只有定下稳定的法制,才能使国家的前途不至于“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他还认为,治理国家就要顺应人的自私自利性,“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明确主张治国“不务德而务法”,反复强调“治强生于法”“明法者强,慢法者弱”。据施觉怀韩非评传等材料二:把治权寄托于少数贤良,毋宁交给多数平民;法律的统治才是最好的统治。法律的实际意义应该是促成全邦人民都能进于正义和善德的永久制度。人尽管聪明睿智,然而他有感情,因之即会产生不公道,不平等,而使
12、政治腐化。用法律来统治则可以免却上述流弊,因为在这里,治者和被治者都是自由民,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他们都享受法律上的权利;有了法律可以遵循,即使统治者也不敢胡作非为,破坏法纪。据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等(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关于“法”的认识,并分析其认识产生的社会背景。(1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与亚里士多德关于“法”的认识的不同之处。(12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儒学在中国存续了2000多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今天,人们在儒学对中国古往今来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评价是褒贬不一的。有的认为儒学在中国人的心理和
13、行为上产生了十大弊端:一是个人崇拜,二是任人惟亲,三是小农经济的平均主义思想,四是官僚主义,五是论资排辈,六是明哲保身,七是重人治轻法治,八是轻视发展经济,九是否定人的物质利益原则,十是权利集中。有的认为儒学对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产生积极影响,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历经数千年内忧外患而能保持、延续并发扬光大与儒学思想结构的长处不无关系。摘编自中国文化史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选择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讨论并阐释。(要求:讨论可肯定、否定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观点明确,阐述要运用史实,史论结合。) 27、(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
14、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材料2: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3:“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卷十三正始(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哪些思想家?请写出材料1材料2的观点。(7分)(2)结合所学回答,这些思想产生的背景。(6分)(3)近代学者根据材料3归纳出的用于自勉的警句是什么?(2分)10月份月考历史答案1、C 2、D 3、B 4、C 5、B6、B 7、D 8、C 9、D 1
15、0、C11、C 12 D 13、A 14、B 15、D16、A 17、C 18、B 19、B 20、C21、C 22、C 23、D 24、A25、【答案】(1)认识:法治优于人治;法治是国家稳定和富强的重要手段;治理国家应顺应人的自私自利性,赏罚分明。(每点2分,共6分)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百家争鸣,文化氛围宽松。(三点以下每点2分,答出三点7分)(2)韩非子重法轻德,亚里士多德既重法又重德;韩非子重法是为了推行君主专制,本质上是“人治”,亚里士多德重法是为了维护城邦民主政治;韩非“利用”人性弱点,亚里士多德“限制”人性弱点。
16、(每点4分,共12分)26、【答案】示例观点:儒学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2分)讨论:该观点揭示了儒学对古代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但是忽视儒学的积极作用,具有片面性。(2分)阐释:儒学对社会发展确实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儒家强调以农为本,在明清时期阻碍了新生产关系的萌芽;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长期以来压抑和束缚了人性;儒家强调君权至上,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这些都不利于古代社会发展。但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对古代社会也有积极影响。孔孟提倡“仁政”,为维持社会秩序稳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儒家的“农本商末”思想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巩固封建统治,建立大一统国家起到重要作用;儒家文化成为
17、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综上所述,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不应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应该将其置于古代社会不同时期去具体分析,这才符合唯物史观。(8分)27【答案】27(1)材料1出自李贽;材料2出自黄宗羲;材料3出自顾炎武。(3分)材料1的观点是否定孔子的权威,反对盲从孔子,实际上是否定宋明理学;材料2的观点是主张“工商皆本”。(4分)(2)背景:政治:明清之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文化:宋明理学僵化,西学东渐;阶级:工商业者队伍壮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任意3点6分)(3)警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