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过关练 阅读下列图片,完成12题。1图片中的环境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BCD2导致图片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B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C科学技术的进步D气候干旱1D2B第1题,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均属于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森林破坏()属于生态破坏。第2题,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渡渡鸟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生活在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岛;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贪婪彻底绝灭。2016年8月,世界保存最完整的渡渡鸟骨拍卖值440万。据此完成34题。3渡渡鸟
2、的彻底绝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属于()A环境污染问题 B社会治安问题C资源衰竭问题 D生态破坏问题4产生该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污染物大量排放B自然环境的迅速演化C人类对资源的过度掠取D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3C4C第3题,由于人类的贪婪导致渡渡鸟彻底绝灭,渡渡鸟作为一种资源被人们过度利用而消失,故属于资源衰竭问题。第4题,该环境问题是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对资源的过度掠取是造成生物资源衰竭的主要原因。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因氮磷等营养物质富集,使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西部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蓝细菌水华的发生最早记录可追溯到19世纪末
3、。1980年以来,甲湖蓝细菌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2018年初,甲湖流域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据此完成56题。5推测在19世纪末,图示水域中最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是()A地 B地C地 D地61980年以来,该流域蓝细菌水华频发的主要原因是()A退田还湖使湖泊面积扩大B修建水闸使水体不易排出C生产生活排放污染物增加D全球变暖使区域气温升高5B6C第5题,材料提到“甲湖流域西部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蓝细菌水华的发生最早记录可追溯到19世纪末”,西部河流将西部地区出露的磷大量带至地,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因此最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是地。第6题,退田还湖使湖泊面积扩大利于
4、降低氮磷物质浓度,利于减轻水体富营养化,A错误;修建水闸使水体不易排出,可能加剧水体富营养化,但是修建的时间无法确定,B错误; 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生产生活排放污染物增加,水中氮磷物质含量增加,水体富营养化加重,C正确;全球变暖会使气温升高,但气温升高与蓝细菌水华的关系不大,D错误。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据报道,为满足冬奥会需求,延庆小海坨山区将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临时场地设施;小海坨坐落于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内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倍遭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有
5、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据此完成78题。7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这是哪种生态环境问题的体现()A森林资源匮乏 B草场退化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减少8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的主要原因是()大花杓兰生长的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人类高强度的采挖ABC D7D8D第7题,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因其数量不多, 种群逐年减小,这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体现。第8题,材料“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倍遭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说明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与人类高强度的采挖、生长的环境遭到破坏有关。能
6、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动力。读图,完成910题。9图中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ABCD10“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有()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禁止碳的排放追求绿色GDPABCD9A10C第9题,该地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秸秆和薪柴的比重过大,一方面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另一方面影响农作物秸秆还田,从而影响土壤的肥力。第10题,“低碳经济”倡导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同时提倡开发清洁能源,减少碳的
7、排放,以追求绿色GDP。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SO2、NOx等物质,形成了pH值低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酸雨属于二次污染物,其环境影响是区域性的。目前在世界范围已形成几大酸雨区,我国西南地区酸雨污染严重,频率高,单场雨pH值最低曾达3.35(重庆)和3.41(贵阳),并已蔓延到广东等省。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西南地区酸雨的主要成因。(2)简要说明酸雨对于环境的影响。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我国西南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中含硫,硫经过燃烧形成二氧化硫,在水凝过程中溶解于水形成亚硫酸,然后经某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及氧化
8、剂的氧化作用形成硫酸,且我国西南地区降水量大,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我国的酸雨属于硫酸型酸雨。第(2)题,酸雨会危害土壤和植物,改变土壤结构,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土壤贫瘠化,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 影响森林生长和植物的正常发育,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损坏建筑物,酸雨对人类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呼吸方面的问题,间接影响是溶解水中的有毒金属,被水果、蔬菜和动物的组织吸收后,吃下这些东西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答案(1)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中含硫,硫经过燃烧形成SO2;再在空气中氧
9、化遇水形成酸雨。(2)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腐蚀破坏建筑物;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素养培优练再生水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应急供水指在非常情况下,城市常规供水不足或受阻中断时,快速启用的城市安全供水方式。读我国某城市部分年份供水情况统计图。完成1213题。12该城市目前的供水结构可能引发的问题是()A土壤盐碱化 B水污染加剧C地面沉降 D河流断流13再生水供水量的变化反映出该城市()A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B水资源需求总量有所减少C产业结构成功转型升级
10、D水资源利用率有所提高12C13D第12题,图中的城市以利用地下水为主,最容易出现因地下水过度开采进而引发的地面沉降问题。第13题,图中的城市以利用地下水为主,说明该城市地表径流少,水资源缺乏,而再生水的供水量不断增加,说明该城市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不断增加,即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据此完成1415题。14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A大气辐射总量增加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C地面辐射总量增加D地面反射作用增强15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A作物生长时的排放B大气中氮气的转化C秸秆燃烧时的
11、产生D生产中氮肥的施用14B15D第14题,类比二氧化碳可知,氧化亚氮应具有更强的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从而使大气增温,B正确。第15题,本题要注意农田的独特性,农业生产中氮肥在农田的施用,是有别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是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的主要来源;农田与其他土地在作物(属植物)、大气方面并无明显差异,秸秆燃烧的影响时间短。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只填一次)A臭氧层空洞B全球变暖C酸雨D森林锐减(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人类使用的氟利昂是形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保温效应增强,使全球变暖变得明显;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酸性气体(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形成酸雨;人类滥伐、破坏森林导致森林锐减。第(2)题,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发展(经济)问题。第(3)题,对症下药,针对第(2)题的成因分析进行回答。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是A、C、B、D。(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的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