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理解记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2、学生通过不同类型练习题的比较,判断生物膜体现流动性的实例3、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总结出不同科学家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所做实验的结论二、学习重点: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三、学习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自学内容一: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学法指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5-P67内容)填写下面表格:时间和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结论19世纪末欧文顿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膜是由 组成的20世纪初 对红细胞膜化学分析膜
2、中含 和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 红细胞膜的脂质铺展成单层分子的面积是原膜表面积的两倍 结构1959年,罗伯特森电镜下膜呈“暗亮暗”三层结构 1970年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膜具 性1972,桑格和尼克森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分子结构模型。 模型注意:磷脂分子具有亲水性的头部,疏水性的尾部自主检测一:(目标1)1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了( )。 A.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D. 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目标2)2、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所决定的 (
3、)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是选择透过性膜 C.具有专一性 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目标3)3、科学家将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提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说明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状况是:A. 单层排列 B. 均匀稀疏排列 C. 双层排列 D. 均匀紧密排列(目标3)4、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科学家是( )A、欧文顿 B、罗伯特森 C、桑格和尼克森 D、施旺和施莱登自学内容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68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在生物膜中构成其基本支架的是 ,且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而是 。2、蛋白质分子在
4、细胞膜上的分布是怎样的?3、什么是糖被?又成为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注意:生物膜的生理(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结构特点是一定的流动性自主检测二:(目标2)1细胞膜与其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 )。 A. 磷脂分子排列成双层 B. 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 C. 球蛋白分子覆盖或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D. 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目标2)2吞噬细胞具有识别功能是因为( )。 A.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细胞膜表面具有糖蛋白 C. 细胞内产生蛋白质 D. 细胞膜内有磷脂双分子层 (目标1)3、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是指( )。 A. 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 细胞膜上
5、的磷脂是静止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 C. 细胞膜中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D.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静止的,磷脂具有流动性 (目标3)4维生素D能较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支架 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目标1)5、食醋中的醋酸成分是活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质,蔗糖不是活细胞需要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将新鲜的大蒜头很快地腌成糖醋蒜,其原因是( )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存在活细胞间隙中B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被吸附在活细胞的表面C. 醋酸能固定和杀死活细胞,细胞膜失去选择性D因腌的时间过久,两种物质均慢慢地进入活细胞(目标1)6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 ( )AC、H、O、N BC、H、O、N、P CC、H、O、S、P DC、H、O、Mg、Fe(目标1)7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 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目标2)8、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细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的( )A、选择透过性B、一定的流动性C、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